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合集下载

教师的压力来源

教师的压力来源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他具有普遍性,在各项国内外的调查中,教师压力的来源显示了相当的一致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中相互作用的特征(与学生,同事的关系);时间要求与工作数量;物质上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理想;有关社会地位问题;职业声望与薪水。

⒈ 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但社会文化对教师的定位(特别是小学教师)却难以令人喝彩。

第一、角色期待压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赋予“圣人”的人格定位。

“天地君亲师”,教师不但承载了文化传递的使命,更承载了道德传递的使命。

人们对教师的人格期盼也超出了普通人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样的定位可望而不可即,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第二、学生家长压力。

目前,学生家长对子女普遍有着过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必然投射到教师身上,对教师也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过高要求。

来自家长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某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过于热情,请客送礼,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另一方面,也有某些家长对教师态度蛮横,冷嘲热讽,只要教师在工作中稍稍出现失误,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就将学校或老师诉诸公堂,甚至直接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

学生家长的刻薄和非难,目前成为部分教师的一大心理压力,搞得老师整天紧张兮兮。

有教师戏称自己的工作是“如履薄冰”。

第三、传统文化压力。

中国传统文化下儒生特有的“迂腐”形象与当代社会开拓性主题相去甚远,传统思维中教师那种简单的“知识搬运”的单一职能逐渐被文化层次日益趋高的现实社会抛弃,多元的社会媒体取代了小学教师相当大量的知识传递,以至于教师职业成为懦弱无能的象征。

第四、媒体压力。

当代文化对教师形象的描述,过重地倾向于无私奉献精神的塑造,甚至神化,所谓的“春蚕丝尽”、“红烛泪干”,忽视了现代教师作为现实的人的多元特质的展现,而使教师职业在一般人心中成了需要社会慈善保护、社会良知关照的“受救济者”。

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教师职业现如今已经成了非常苦不堪言的行当,教师的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责任心。

教师历来以五认真的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和认真考核。

每一个认真都会倾注教师实实在在的心血。

有责任心的教师要真正做到五认真,其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已经非常重,更何况压力还来自于其它方面呢?二、压力来自于社会。

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以外,还必须肩负起本来属于社会的责任。

学生的业余时间本来因该是自己用来进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来应该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一些有利于自主发展的活动。

但是,社会却并没有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活动的场所,现在除了那些被家长和学校视为毒品的网吧以外,学生有哪些地方可去呢?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整天呆在学校里,既省事又放心。

这样教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得肩负起为家长看管孩子的责任。

三、压力来自于政府。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价主要就是看升学率,进而这种升学率的压力又转嫁到教师身上。

第二、政府在评价学校和教师时总是以一些非自然状况的结果作为追求的目标,即当教师群体中出现某个极端的例子以后,也就是说,当一个教师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利用极端的手段,拼命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获得非常高的考试成绩以后,这个教师所任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就会成为其他教师必须达到的目标,于是教师纷纷效仿,唯恐落在别人的后面而遭淘汰。

教育成果的评价缺乏常态的科学的自然发展指标,而是将一些极端的或者偶然的结果作为评价的目标。

第三、学校要通过提高升学率来招揽学生,一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就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多了学校的收入就高。

这些钱正是在现在政府教育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学校赖以生存的救急之钱。

四、教师替代了学生家长的责任:让学生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学校了,和家长接触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教师绝大多数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担负起教养的责任。

教师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如备课、批改作业、评估学生、处理学生问题等。

这些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常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更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这些工作压力往往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质量方面教师需要承担教学质量的责任,这是其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然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需要处理学生的研究问题和行为问题,这也对其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工作压力往往会让教师感到焦虑和压力,影响到其教学质量和职业发展。

第三:管理压力方面教师还需要承担管理工作的责任,如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等。

这些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提高。

同时,教师还需要处理学生和家长的问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管理压力往往会让教师感到疲惫和压力,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面临着来自社会、工作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

要缓解这些压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研究和探索,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部分小学普遍存在兼课现象,教师需要负责多门课程教学,加上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每周工作量超过14节课。

传统的质量要求是“五认真”,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提法流于形式化,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

教师需要参加频繁的“教学质量检测”,但学生的研究成果不是铸件,不能仅靠加工者猛锤猛打解决问题。

追求片面的几个“度”、几个“率”,攀比“平均分”,使广大教师疲于奔命。

教师由“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正在变为“协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部分学生对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尊敬,产生抵触情绪,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当今社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各行各业的压力也逐渐增加。

作为教师,也不例外。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因素社会在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对教师这一角色要求便愈发严格、全面。

无论家长、媒体,也多有反应、报道,甚至有放大了的大肆渲染。

无论对错,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们总是小心翼翼地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家长、社会的要求。

这让许多教师,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且在传统教育第一线奋战了相当时间的老教师,一下子难以转变。

他们疲于适应,力不从心,实感压力很大。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具体实施行为的地方,也是压力的发源地。

教师直接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现今的小学生,已不再是十、二十年前的小学生那般单纯。

随着社会开放,他们从信息万变的社会上的不同渠道,获得了许多信息,一些不良的信息也潜移默化地渗进学生的身心,加之一些制度的制定,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学生管理不好,便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没能力,教学没水平啦,学校会上会下念成绩,领导、老师都觉得你不行啦,(那可是要面临下岗的威胁呀!)成绩没达到学校的要求,要扣钱啦,学生打架、玩闹摔跤伤身,要扣班主任费啦,排不上队评职称啦,再加之同行之间的帮派恶意竞争、排挤,等等,总之,要说没压力,假的!另外,工作量的加大,教师得不到适当的放松,身心疲惫,也是造成压力的来源。

三、个人因素教育的转变,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压力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压力的大小,跟个人的因素是相关的。

我认为,个人产生的心理压力,首先来源于个性的差异,开朗的感觉或许没有内向的压力大,此外,缺乏自信,学识不够渊博,不能积极面对教学失败的结果,自卑感强,适应教育转变性难,得不到同行、领导的认可与赏识,担心下岗,等等,这些都是个人因素产生压力的来源。

总之,当今社会,可说压力无处不在,不少人还为之失去了性命!不是前一段时间还有个小学生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很大而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还被编成了歌传唱吗?小学生尚且如此感受,况我等大人乎?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压力,适度调整压力,就会把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的!当然,我还想呼吁全社会都要来关注这个问题,不要给教师太大的压力,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不是神!。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角色,承担着教育儿童和辅导学生成长的重要任务。

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多方面。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其应对策略。

1.工作量大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较大,需要负责不仅仅是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带领孩子参加各类活动,举办家长会、庆祝节日等等。

这样的工作量使得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

2.教学环境复杂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师生关系复杂,教学内容多样,需要保证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家长问题,需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

这样的教学环境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3.工作压力幼儿园教师需要负责孩子全面发展的指导和观察,需要面对日常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需要设法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对教学压力。

这样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需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使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1.适应心态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压力,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对于学生问题和家长问题,教师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学会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感情用事,采取一切措施做好个人资源的整合。

2.合理分工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分工,做好配合与协作工作,使得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教师也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密切关注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

3.提高专业水平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素质。

在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

4.寻求支持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和同事、家长、领导等进行有效的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之一,是社会培养和传承知识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日益增加。

教师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二、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1.工作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来自于教学任务的重压、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作量的增加等。

教师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需求,这些因素都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2.学生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学习能力差异等。

学生的不配合、不尊重和不理解,都会给教师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3.家庭问题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同样面临家庭问题所带来的压力。

家庭问题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工作表现并影响到教学质量。

三、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1.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下,教师容易出现疲劳、失眠、头痛等症状。

这些身体健康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

2.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压力还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1.寻求支持和倾诉教师可以积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关怀,与同事、朋友、家人等进行沟通和倾诉。

通过倾诉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并获得建议和鼓励。

2.健康生活方式教师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度锻炼身体,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3.提升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教学能力来应对心理压力。

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处理学生问题等,能够提升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4.调整心态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将压力和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五、结论教师心理压力是教育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都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教师,压力来自哪几方面?

作为教师,压力来自哪几方面?

作为教师,压力来自哪几方面?我认为教师的压力也是挺大的,来源也挺多的。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日子过的好,假期多福利好,那是局外人的眼光。

平心而论,那一行都有苦有乐,教师也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它跟其他行业也一样有苦有乐,有好有不好。

请大家也不要把这个职业看得太重,也不要看得太特殊,它也是众多普通职业中的一种,也是很普遍的一种职业。

那下面我来说一说,处于教师这个职业中的我所体会到的压力吧!1、来自家庭的压力。

当了老师就注定要起早贪黑了。

很多时候老师跟学生一样七点半要到校,想想,七点半有的人才刚起来,有的人还在睡觉,我们已经在学校。

七点半到校,那起来的时间就要更早。

像我一样,我住的地方与工作的地方相隔了十几公里,而且我一般要吃了早餐才打车上班(因为我是班主任兼主课老师,一旦上班就会好忙了),所以每天都要六点多一点就起来了,容不得拖拉半点。

同时,下班回到家也就六点了,中午是不可能回家的。

这样子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根本没时间管家里,管孩子,孩子接送完全做不到。

而且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帮忙,也并不是家长双方总有一个有空的。

虽说老师工资涨了,但也不能说老师的家庭洗费轻了,因为物价比我们的工资长得更快。

从话题讨论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活得很好。

或者说每个教师的家庭都那么的如意。

2、来自家长的压力。

我们现在与家长的联系方便了,所以联系也多起来了。

说来,有些家长还是蛮体贴人的,也挺会教孩子。

我们老师跟家长说,你孩子有哪些不足,有哪里做得不好,作业没完成之类的,他们会好好的听,同时也会回家对孩子进行管教。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如此,有的还是挺蛮横的,说话完全不客气,有时候也会帮自己的孩子找借口。

有时候孩子成绩不好,也先把问题推到老师身上。

平心而论,十个手指有长短,即使同一个老师教也未必会成绩都好,有第一也有第二。

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一样的上课、授课,为何自家孩子不如别的应该也要从自家孩子身上,自身家庭身上先找找原因吧!有些家长也总说老师对自家孩子照顾不周,但是大家想想,我一个老师对着如此多个学生,而家长对的是一两个孩子也尚且不很做得很周到。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建议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建议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

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

今天,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

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迅速转型,农村地区由于其信息流通渠道相对较弱,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农村中小学教师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然而,在经济社会与传统观念师德要求之间存在不相一致的矛盾时,在教师知识更新与信息时代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差距时,教师不但应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还得调和来自各方面的对教育的影响,比如,农村留守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农村庸俗文化对孩子的影响等,而必须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接触,以便让学生能不断受到鼓舞和激励去承担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自我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现如今已经成了非常苦不堪言的行当,教师的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责任心。

教师历来以五认真的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和认真考核。

每一个认真都会倾注教师实实在在的心血。

有责任心的教师要真正做到五认真,其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已经非常重,更何况压力还来自于其它方面呢?二、压力来自于社会。

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以外,还必须肩负起本来属于社会的责任。

学生的业余时间本来因该是自己用来进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来应该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一些有利于自主发展的活动。

但是,社会却并没有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活动的场所,现在除了那些被家长和学校视为毒品的网吧以外,学生有哪些地方可去呢?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整天呆在学校里,既省事又放心。

这样教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得肩负起为家长看管孩子的责任。

三、压力来自于政府。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价主要就是看升学率,进而这种升学率的压力又转嫁到教师身上。

第二、政府在评价学校和教师时总是以一些非自然状况的结果作为追求的目标,即当教师群体中出现某个极端的例子以后,也就是说,当一个教师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利用极端的手段,拼命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获得非常高的考试成绩以后,这个教师所任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就会成为其他教师必须达到的目标,于是教师纷纷效仿,唯恐落在别人的后面而遭淘汰。

教育成果的评价缺乏常态的科学的自然发展指标,而是将一些极端的或者偶然的结果作为评价的目标。

第三、学校要通过提高升学率来招揽学生,一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就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多了学校的收入就高。

这些钱正是在现在政府教育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学校赖以生存的救急之钱。

四、教师替代了学生家长的责任:让学生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学校了,和家长接触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教师绝大多数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担负起教养的责任。

这样,教师非常辛苦不算,最重要的是,家长没有担负起应该担负的教养责任,就不知道教育的艰难,所以他们就将教育不到位的责任一股脑都推到了教师身上,因为不做事的人抱怨做事的人往往更容易。

如果家长担负起一半的教育责任,他们就会更理解教师的艰辛,就会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容易,同时也会和教师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五、教师替代了学生的责任:人生来就好学,追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但当这种本性的东西一旦被其它理由,比如教师家长社会的过高的期望所替代时,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自愿变成他动。

这就是所谓的过度理由效应,而这种理由一旦被替代就很难被逆转。

然后,当教师将学生的压力变为自己的压力的时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局面,不思进取,厌学,没有动力。

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教师的压力真正的原因是政府的投入过少。

第一、学校必须看家长的脸色,要不然就赚不到家长的择校费。

学校对于这笔择校费的依赖是众所周知的。

第二、政府对于社会教育环境的投入少也促成了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滞留在学校的另一原因。

如果政府的投入到位的话,学校就不需要通过无人性地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来达到所谓的理想目标以迎合家长的需求,评价标准就会变得更加客观,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如果政府在社会教育环境方面花更多的气力的话,学生也没有必要非得呆在学校里学那些枯燥乏味又呆板无用的知识,教师也就没有必要非得陪学生早五晚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