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技法表现手法
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

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油画技法有哪些?挫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
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
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
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加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
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
纤细、豪放。
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
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扫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
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跺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
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拉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擦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
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油画的七种技法

油画的七种技法油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技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油画中,有七种常见的技法,它们分别是素描、色彩、明暗、质感、层次、斧法和贴画。
一、素描素描是油画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素描可以分为铅笔素描、炭笔素描和钢笔素描等。
通过不同的素描技法,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二、色彩色彩是油画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通过不同颜色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氛围。
色彩可以分为冷暖色调、明暗变化、色彩对比等。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艺术效果。
三、明暗明暗是油画中表现光影效果的重要手法,它通过对物体的明暗变化进行描绘,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明暗可以通过调整阴影和高光的对比度来实现,通过合理运用明暗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逼真。
四、质感质感是油画中表现物体质地和触感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细致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来描绘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质感可以分为粗糙、光滑、细腻等。
通过合理运用质感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触觉上的真实感。
五、层次层次是油画中表现空间深度和距离感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绘制物体的前后关系和空间分隔来表现画面的透视效果。
层次可以通过调整物体的大小、位置和明暗等来实现。
通过合理运用层次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六、斧法斧法是油画中表现物体形态和纹理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粗糙的笔触和刻意的笔法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斧法可以分为粗糙斧法、细腻斧法等。
通过合理运用斧法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七、贴画贴画是油画中一种辅助手法,它通过将其他材料贴在画布上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贴画可以是纸张、布料、木材等。
通过合理运用贴画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创新性和视觉冲击力。
以上七种技法是油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段,每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效果。
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运用,艺术家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油画作品。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画家,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法,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创作能力。
油画技法表现手法

油画技法表现手法(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油画的技法与手法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
油画主要有三种技法: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和不透明一次着色法。
一、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
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F流动着血液。
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二、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
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行描绘。
三、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油画画派分类及特色

油画画派分类及特色
油画是一种以油料为载体、色彩为表现手段的绘画技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艺术发展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画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画派,每种画派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画画派及其特色。
1. 文艺复兴画派
文艺复兴画派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画派,其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该画派的代表作品多为宗教题材,具有严谨的构图、精细的细节和明快的色彩。
著名的画家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
2. 巴洛克画派
巴洛克画派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主流,其特点是画面富丽堂皇、夸张华丽、光影变幻。
代表作品有鲁本斯、伦勃朗、卡拉瓦乔等画家的作品。
3. 印象派
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支画派,该画派追求表现光与色的效果,强调感官体验和个人感受,画面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和轻松愉快的笔触为特色。
代表画家有莫奈、德加、雷诺阿等。
4.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画派,该画派的特点是拆分形体,将物体的各种面和角度进行分解和重组,强调构成元素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关系。
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勒·柯布西耶等。
5.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种画派,强调艺术家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的表达,画面常呈现出极端的情感和矛盾的情绪。
代表画家有蒙克、基尔希纳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油画画派及其特点,每一种画派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

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油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它在创造丰富多彩的画面中,主要依靠颜料和介质的混合品,以及画笔、刮刀和其他工具的使用。
以下是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颜色和色彩表现油画的色彩表现主要依靠颜料和介质的混合来实现。
颜料种类较多,包括颜料粉末、颜料块以及颜料液等。
此外,常用的介质包括亚麻油、硬蜡、树脂和酒精等。
这些颜料和介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混合和涂布技巧,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效果。
在色彩表现方面,油画表现出极佳的透明性和深度感,以及色彩的鲜艳和丰富性。
油画的色彩又可以被划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其中暖色调包括红、黄、橙等颜色,能够带来热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而冷色调则包括蓝、紫、绿等颜色,透露出深邃、稳重的气氛。
二、技法运用油画的技法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层次感油画的层次感是由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先后涂布颜料和介质所创造的。
画家可以在颜料干透之后,在上一层颜色之上涂抹另一层颜色。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感,而且还可以让画面出现自然的阴影和高光效果。
2.纹理效果油画采用不同的笔触和刷痕,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纹理效果。
刷痕宽窄不一、方向变化等方式的运用,可以让画面呈现出粗糙的、粘稠的或者光滑的质感,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
3.混合技巧油画的:颜料和介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混合技巧,创造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彩效果。
画家可以在颜料间混合不同的介质,以便改变颜色的光泽度和稠度。
此外,画家还可以通过“油画中的干刷法”、“拍痕”、图像覆盖和染色等技巧,实现色彩的混合和过渡。
4.质感的扩展画家可以通过添加油漆或者使用刮刀等工具,为画面增加细节和质感。
刮挂技巧可以创造出凹凸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光泽度和颜色。
因此,这样的技巧可以有效地扩展画面的质感和内容。
总之,油画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画家们通过色彩选择和技法运用,可以创造出多样的质感和细节,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写意与写实的探求成了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
在中国油画创作中也产生很多写意和写实的表现手法。
本文通过对写实油画和写意油画的介绍,浅析的它们在中国油画中的结合与发展。
标签:写意油画写实油画抄艺术表现写意与写实手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20世纪初,在科学注意浪潮的冲击下,国人迷恋西方写实绘画。
最早创造中西融合的画家就是享誉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的陶冷越教授,他把油画厚图与传统绘画技法结合,把西洋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意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式”油画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西方重写实的再现型艺术是科学的,而中国重写意的表现性艺术才真正是艺术的。
一、写实油画在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油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在欧洲油画发展史上占有主要的地位,也是欧洲油画中主要的表达形式,中国现实主义油画起源于欧洲,当时给中国油画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的算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在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里,现实主义美术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发展。
时代变迁中国油画在经历了“新具象”,“新写实主义”到如今已形成多元化的形态,中国人对油画的审美停留在一定的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意油画就不是所以人都能欣赏的,大部分人对于写实的油画才能接受的,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可见写实油画有着比较广阔的空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人的喜爱。
其中也出现了不少比较优秀的画家,在9届10届美展中金奖的作品全部都是写实的作品。
如冷军的《五角星》忻东旺的《早点》这也说明了写实油画在油画中的地位与价值。
写实艺术不只是要再现客观事物,而是要把现实的批评态度把主管的精神融入其中。
精神品格是写实主义的精髓,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我们在吸纳了外来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本族文明特种的作品,中国写实注意油画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艰辛探求,写实油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流派了,更是一种艺术主张一种艺术精神。
油画的名词解释

油画的名词解释油画是一种以涂层形式表现的绘画艺术,使用油性颜料和稀释剂作为绘画媒介,在布面、纸张或其他载体上完成创作。
油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技术多样的绘画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和应用。
一、油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油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艺术家使用沥青和植物油进行绘画。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艺术是在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兴起的。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和鲁本斯等人对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艺术观念的变化,油画逐渐成为了绘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油画的材料和工具油画的材料主要包括颜料、油介质和稀释剂。
常用的颜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骨灰和植物染料等。
油介质通常是植物油,如亚麻油、葵花籽油等,而稀释剂则是用来稀释油漆和清洗画笔的溶剂。
此外,绘画过程中还需要各种工具,如画板、画架、画刷和调色板等,这些工具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创作的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油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油画以其丰富的色彩、细腻的质感和持久的耐候性闻名于世。
相较于其他绘画形式,油画的干燥时间较长,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和调整的余地。
油画的重叠层次和颜色渐变的效果使得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强了观赏者的沉浸感。
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可以利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拖动刷子可以创造出柔和流畅的效果,而厚涂能够产生粗犷而有质感的观感。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等手段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共鸣。
四、油画的艺术价值和应用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油画可以通过画面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传达艺术家的观点、情感和个人独特的审美追求。
其次,油画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可以成为收藏家们的心头好,并在拍卖市场上创造惊人的成交价格。
此外,油画也常常被用于装饰和室内设计,成为家居环境的一部分,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氛围。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绘画手法和表现力对当代美术影响深远。
本文将分步骤介绍“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1. 色彩运用“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对色彩的运用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作品中,艺术家们运用了丰富的色彩组合,营造出了浓郁的氛围。
例如,在《国庆阅兵式》中,艺术家运用了红色、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营造出了武装力量的严肃和神圣感。
而在《接见首都战士和模范员》中,则大量使用了蓝色和白色,营造出了纪念和敬意的氛围。
2. 笔触运用在绘画风格上,“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在笔触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
艺术家们的笔触变化多样,从粗糙到细腻,从彪悍到温柔,从浓重到稀薄,每一种笔触都能够完美地表现出主题所需的意境。
例如,《铁道战士》中,艺术家大胆使用了粗糙的笔触,营造出了战斗的惨烈和力量。
而在《永远红旗万岁》中,则使用了细腻的笔触,将其主题渲染得更为深入人心。
3. 構圖技巧绘画中的构图是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艺术家们善于利用构图手法,将画面分割成多个部分,从而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例如,在《抗洪抢险》中,画面被分割成多块,以突出灾害与人民的对比,让人们对灾情感到震惊,同时又感触到人民的苦难与团结。
而在《祖国万岁》中,则将画面分割成五个部分,让人们看到祖国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期的繁荣和发展。
以上是“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的三个主要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为绘画加入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它荟萃了各类艺术家的精华,不断地推动着当代美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画的技法与手法
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
油画主要有三种技法: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和不透明一次着色法。
一、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
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F流动着血液。
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二、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
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
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
行描绘。
三、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给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油画手法有挫、拍、揉、线等等。
1、挫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
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2、拍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
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3、揉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4、线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
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期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