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透视画法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

(a)
(b)
36
(4) 由于点a在基面G 的GL上,所以点A也 在画面GL上;在画面 P上连接AF1和AF2得矩 形直角边AD和AB的全 长透视。
37
(5) 在基面G上画出视 线的基面投影ed和eb 分别与GL相交于dx和 bx;
过dx和bx分别引 投影连线与画面P上的 全长透视AF1和AF2相 交于D和B;于是AD、AB 分别为直线边ad、ab 的透视。
17
三、直线的透视规律(与画面五种位置透视) (1)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的灭点必在视平 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 基面的距离,如图。其中MF称直线AB的全透视; AB为 直线AB的透视;那么mF就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长透视。
图1-4 与画面相交的基面 平行线的透视特征
48
二、利用正面投影中给出的主体高度定出墙角A的真高 线,过其顶点作左右方向水平屋檐的全透视,分别与 过点b、d的竖直线相交的墙角B、D的高度,再据此高 度作左右两方向的透视线,就可得到主体部分的透视 轮廓(图10c);
(c)画入主体高度
49
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画出副体部分的透视轮廓。但 由于它的墙角不在画面上,故须先顺其方向延长到 画面上之后才能取得他的真高来作图。
量问题。 解决前者最基本的方法是视线法;解决后者最基
本的方法则是利用重合于画面上的真高线,即过真 高线上的点作水平线的全长透视去截取所需要的形 体透视高度。
46
例如图10a所示, 设已知建筑形体 的两面投影及GL、 HL和e等有关条 件,作透视图。
47
作图步骤: 一、画平面图的 基透视(图10b);
31
在这个透视图中原来相互平行 的轮廓不再相互平行,原来长度 相等的图线也不再相等,而产生 了“近大远小” 的变化。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HL
第一步
A'
A
B
D'
D
第二步
A' A''
B' B''
C'' C'
D'' D'
VP1 第三步
A B
HL C D
第三步
A A''
B B''
VP1
HL
C'' C
D''
D
第四步
VP1 第五步
HL ■二点透视简易画法
三、透视中的技巧 ●分割与延续 ●圆形的透视
B
E A
S
D F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1
二、一点透视 立面图
平面图
PP
VP
EL
GL SP
■建筑物一点透视图
■室内一点透视图
三、二点透视
VP1 立面图
平面图
PP EL VP2
SP
■建筑二点透视图
■室内四个面透视图
四、三点透视 VP1
VP2
VP3
■鸟瞰图
■仰视图
五、轴侧图
第三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的简易画法 一、一点透视简易画法
C ■对角线分割透视面
B
A
VP D C
■垂直线方向分割透视面
■八点求圆
谢谢!
20
a
b
c
d
第一步
a
b
VP
HL
c
d
第二步
a
b
HL
mn
d d1 d2 d3 d4 d5 d6 d7 c s1 s2 s3 ds'4d1'2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三、三点透视图作法
作法一: 1)由圆的中心A距120°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V1、 V2、V3,并定V1-V2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的交点为C,BC为正六面体上对角线之一。 4)在B、C的透视线上求D、E、F完成透视图。此为左 右上下均由45°角相接的正六面体透视(图)。
①取景 画者距离景物越近,景物倾斜度越大; 画者距离景物越远,景物倾斜度越小,至看丌清倾斜点; 所以,所选位置要合适。 ②画出正中线,画者眼睛在那里,就把正中线画在那里,全 幅画就此条线为垂直线。
③凭感觉先画出景物的倾斜线,用铅笔在画者 仰视时视中线垂直的画面上,测量景物倾斜 线是否不铅笔重合,重合即正确。铅笔丌动, 丼画稿来验证,铅笔不画稿倾斜线若重合, 即正确。 ④将验证正确的倾斜线向上延长至中线上,相 交之点即天点。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 线变为近低远高线, 消失于天点(在正中 线上),原成角线变 为近高远低线,分别 消失于左右两个地点 (即原来两个点); 下倾斜透视,原垂直 线变为近高远低线, 消失于地点(在正中 线上),原成角线变 为近低远高线,分别 消失于左右两个天点 (即原来两个余点)。
3、倾斜透视景物写生
资料仅供参考视点向下平视画出成角透视地面资料仅供参考正中线丌在画幅内楼倒了资料仅供参考主讲教师曾莉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曲线形体透视资料仅供参考面所讲的几种透视多是以直线丼例的用它来说明基本规律容易理解但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除直线外大量的还是曲线
设计艺术基础课程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仰视图。 第三个消失点,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的主视线,必须 使其和视角的二等分线保持一致。
作法三: 1)在有角透视图上作正六面体,画对角线。 2)任意倾斜的一个边角交点X作为基点,求出透视 (图)。
建筑表现技法一点透视

建筑表现技法之一点透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点透视的画法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室内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基本概念

画面线
PH
s ' h
主点
视平线
h
o
D
o o
B
A
o
C c' (d') a'(b')
P
左视图
基 线
P
主视图
s 站点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c PH a b 画面线 PH
JK系列
例 4 ( 两 点 透 视)
c
视平线
s h
h
P
a
b
基线
s
P
JK系列
例5 求形体的透视图和其底面在降低基面后的透视图。
例 5 ( 两 点 透 视)
JK系列
注:视点通过视中线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关系 视点平视时:视中线平行于基面,画面垂直于基面。 视点仰视时:视中线向上倾斜,画面也向上倾斜甚至平行于基面。 视点俯视时:视中线向下倾斜,画面也向下倾斜甚至平行于基面。
透视的分类
JK系列
• 平行透视 • 成角透视 • 倾斜透视
JK系列
一点、两点透视的特点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用几何体的 分析方法, 画出透视关 系,沙发才 有稳的感觉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 表现家具组 合时,要以 几何概念概 括的画,餐 桌的边角用 笔要硬朗
JK系列
作一点透视时,灭点处于画面正中央,构图平稳庄 重,但又易于呆板。灭点从画面正中移开,可以求得活泼变 化。灭点在画面中央三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宜。超过这个范围, 画面变形大,构图不平稳。
三点透视说课讲解

•
若我们向下低头俯视,原垂直线变
为近高远低线,他消失于地点,原水平
线不变,仍然水平,原直角线变为近低
远高线,它消失于天点(即原来的主
点)。
2、由成角透视变来的上、下倾斜透视: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低远高线,消失于 天点(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高远低线, 分别消失于左右两个地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8、立方体作前后纵深移动时,体积由大变小,越
远越平缓,彼此出现形体差异。
三、三点透视图作法
作法一:
1)由圆的中心A距120°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V1、 V2、V3,并定V1-V2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的交点为C,BC为正六面体上对角线之一。
③定视平线与主点,自设视点远近适当(距离太近则 圆变形)
④以视点到主点的距离在视平线上定出左右两个“距 点”(距点将在此作为余点对待)
⑤方形直角线消失于主点。对角线(45度)消失于距 点,这样便求出方形的透视。
⑥连接各切点就画出圆形的透视,圆形透视上半圆形 状小,弧度较平,下半圆形状大,弧度较大。
正对主点的 圆形,透视形状 端正,两侧的圆 形透视形状就有 倾斜的感觉,越 远越歪斜。
4)在B、C的透视线上求D、E、F完成透视图。此为左 右上下均由45°角相接的正六面体透视(图)。
作法二:
1)在H.L.上设V1-V2,二等分处设X。 2)以X为圆心画通过V1、V2的圆弧。 3)V1-V2间任设Vc点,画垂线和前圆弧交点为A。 4)取Vc-A间的任意点B,由V1、 V2通过B延长的透视
3、倾斜透视景物写生
①取景 画者距离景物越近,景物倾斜度越大; 画者距离景物越远,景物倾斜度越小,甚至看不清倾斜点; 所以,所选位置要合适。
建筑画表现技法-透视中的退晕

31
2、树的空间与层次
32
3、树是有体积感的,树的体积感就是
由茂密的树叶所形成的。在光线的照 射下,迎光的一面最亮,背光的一面 则比较暗,至于里层的枝叶,由于处 于阴影之中,所以最暗
33
4、在建筑绘画中,树可以作为远景、中景或近 景。远景的树可以衬托建筑物;中景或近景 的树则可以丰富画面的空间和层次
建筑画表现技法
1
透视中的退晕
退晕是一种更加细微的明暗变化,如不细心的观 察,就可能被忽略。但它是取得光感和空气感的 重要手段,对于深刻的表现建筑形象起着重要的 作用
2
1、退晕的光学原理
3
2、因地面的反光作用而使建筑物产生上暗下亮 的均匀的退晕现象
4
3、因视觉因素而使建筑物产生上暗下亮的均匀 的退晕现象
5
4、还有一种因视觉因素而产生的退晕,就是各 种瓦屋面的退晕
6
5、因透视因素而产生的近深远浅的均匀的退晕 现象
7
6、特殊体形的建筑物,因受光条件的不断改变, 也会产生均匀的退晕现象
8
7、对于一般的建筑物,在考虑到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后,通常都是从距
我们最近的檐角处开始,分别向下、向左、向右等三个方向作自深 至浅的退晕,以便同时取得光感和空气感
26
配景的设计
1、配景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山石、花池、冬青、 草地、树眼、灌木
27
2、配景应与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相一致
28
3、配景应能衬托建筑物的外轮廓
29
4、配景设计要尊重原来的地形、地貌,要真实 的表现邻近的地形、山势、河湖等自然面貌
30
画树的问题
1、树的枝、干结构可以归纳成以上几种类型: 即枝干呈辐射状态汇集于主干者;沿主干相对 出杈者;树干树枝逐渐分叉者;枝干相切出杈 者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消失点一般位于 画面1/2的位置或1/2偏下的位置。
(2)确定好基准面的位置,此时要注意意的是基准面 上的真宽线(代表物体的实际宽度)要与视平线呈平 行关系。
(3)以基准面为准,定好各个建筑体块的投影。 定投影的时候注意要相互比较,切不可一 个一个推着画。
视点:绘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是由视点左右延伸的水平线。视平线是虚拟的一条水平线,在画图时可以将视平线 作为参考来校对对透视关系。 视角: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上下左右范围的视觉角度。 视高:在平视时/视点到被画物体的高度。 视距:是在平视时视点至画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灭点:也称消失点,是空间相互平行的变线相交于视平线的一点。 基线:画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即取景框的底边。
• 与一点透视不同的是,两点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所以更能体 现物体的转折关系。
• 在两点透视当中我们只能看见3个面。在两点透视中物体高低 不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越小,反之远离 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就大。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手绘表现技法
Landscape hand-painted
第七部分 透视
透视原理应用于手绘图的绘制中, 这是一个通过在二维平面纸上构建 三维立体空间透视关系的过程。在 设计构思后,我们通过假想构思出 物体形态与视点之间有一平面存在, 这个假想的平面就是我们眼前的画 面,再将物体形态通过一定的透视 法则投影到假象平面上,用线条来 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从而完成三维空间的表现。
一点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表现:透视画法
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在平面图转透视图的时候,1、要把握物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
2、我们正常视觉是焦点透视(也就是一个视点看物象),通常有两种透视关系,一种叫做平行透视,一种叫做成交透视,(这要看你所画的室内图)大多是平行透视的关系,这就要在画面中先画一条视平线、一个视点,然后平面图的各角与视点用直线相连,这些连线是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线,也规定了物体侧面线条的走向,只要顺着这些规律线画出平行于物体前面的后面,你就成功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一点透视适于表现静态单纯的空间环境。
画面中平行于基准面的各个垂直面,其水平、垂直尺寸比例不变,纵深方向的尺寸逐渐缩小,消失于灭点。
下面以一个单人卧室平面为例来说明一点透视的基本画法:
⑴绘制界面轮廓。
通过上图“立点”向上做垂线,与基准面交于点A。
这就是灭点在基准面上的平面位置。
按比例绘制基准面。
做一条平行于基准面底线的水平线,水平线与基准面底线距离为视高。
(我们习惯将视高定为1.4米)通过A点向上做垂线,与视平线相交于点“M”,M即是该透视图的灭点。
分别连接四个基准面角点与灭点M,这样就绘制出了这个单人卧室一点透视的五个界面。
绘制出界面后还要求一个十分重要的点:距点。
首先标出视平线与基准面的交点C,自C 点开始,向右量出立距,从而得到D点,这就是距点。
(2)将平面“搬”到透视平面上:基准面上的所有尺寸反映的都是物体的真实尺寸,也叫做真高面。
因此透视图中构件、家具的尺寸都要在这个面上量取。
下面我们首先绘制这个单人卧室最右边的长柜体。
在真高面上量取柜体的宽度为600,得到点E。
连接并延长M、E。
此ME的延长线即为柜体的长度所在线。
延长基准面的底线到F,使JF的距离等于柜体的真实长度3000。
连接距点D与F,并延长,与墙角线相交于点G。
JG的距离即为该柜体在透视图中的长度。
通过点G做水平线,与ME的延长线交于点H。
E、J、G、H所围合的橙色梯形就是柜体在透视中的平面。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求出其它家具在透视中的平面位置。
把家具拉高:分别通过上图求得柜体的四个顶点向上做垂线。
其中最里面的一个面与基准面重合。
柜体的高度在基准面上量取,得到点K,连接M、K,并延长,与柜体的垂直线交于点N。
以此方法求得柜体的立体图形。
⑷整理造型完成透视图:求出空间的基本家具轮廓后,就要通过丰富这些构件的细节,并同时添加配景来完成最终效果。
这个过程要注意线条的美感。
可以先铅笔起稿,然后描出准确再丰富造型。
的墨线,完成墨线底稿的制作。
顶部造型也要用⑴~⑶步骤方法在顶部找到正确的透视位置。
智点道CG培训教育学院主要培训建筑表现动画、建筑表现后期、室外设计效果图、影视动画制作、影视特效等。
有兴趣的加建筑表现交流群318796674。
学院配送一线设计师讲师,安排学员个人学习及工作计划,常年来为同行输送数百名CG行业精英人才,就业后薪资待遇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