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配电室设置自动化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配电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技术应用范围扩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仅仅应用于传统的配电系统,还在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得到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逐渐渗透到整个电力系统中。

2.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检测和维护管理等功能。

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自动化,还包括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对配电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二、配电自动化的未来趋势1.智能电力网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力网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智能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和智能电力网紧密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2.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配电系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面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支持,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果。

4.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和标准制定将成为必要的举措。

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推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分析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优化措施

分析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优化措施

分析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优化措施沙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新建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施,一直是电力建设最为核心的一环,可靠的供配电设施革新支撑着电力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施在目前依旧有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规范新建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施标准建设、确保居民生活中的日常供电可靠稳定。

对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优化措施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的参考建议与优化措施,为以后相应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供配电设施 配电室 建设成本 住宅小区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055-03 Analysis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Power Supply and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Newly-Buil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SHA JieNant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001ChinaAbstract: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newly-buil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have always been the most core part of power construction, and the reliable innova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support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ower constructio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still hav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andardize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newly-buil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daily power supply in residents' liv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newly-buil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nd proposes reasonable reference suggestions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li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Key Words: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y; Distribution room; Construction cost; Residential community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小区配电房智能化系统

居民小区配电房智能化系统

居民小区配电房智能化系统居民小区配电房智能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管理和控制小区配电房的电力供应和使用。

通过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处理,可以提高小区配电房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居民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一、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配电房内各种电力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电压、温度、电量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2.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和处理配电房各种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建模和算法控制,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

同时,还可以提供报警、故障诊断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3.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房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终端实时了解配电房的运行情况,并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如开关电源、查询电量等。

4.安全设备与应急处理系统:配电房智能化系统还应配备安全设备,如漏电保护器、电压监测器等,以保障居民用电的安全性。

并且,还应建立应急处理系统,进行故障报警和应急处理,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功能:1.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配电房内的电力参数和状态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帮助居民和管理人员了解和优化电力使用情况。

2.能源管理和优化:通过对电力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实现对居民用电的合理调度和优化控制,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远程控制和操作:通过远程管理系统,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控制和操作配电设备,如开关电源、调整电压等,提高生活便利性和电力使用的灵活性。

4.故障诊断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可以及时报警并进行故障诊断,帮助居民和管理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5.统计分析和优化建议:系统可以对电力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生活用电的建议和优化方案,帮助居民合理使用电力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分析

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分析

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分析摘要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速,包括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自己生活和居住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完美。

除了关注我们居住的小区的交通、位置、户型配置和周边环境外,人们现在进一步关注小区的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和技术性,本文深入阐述和讨论了现在住宅区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让人们了解其目的和意义,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环境电力设备的了解,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住宅区供配电系统的管理和稳定安全的运行。

关键词住宅区;供配电;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80-0100-020 引言现在城市的规模和规划已经比以前进步和扩大的很多,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国民经济不断快速猛烈地的增长,进而演变成现在城市居民集中式地规划到住宅小区居住,取代了原来的分散式住宅建设。

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我国有限的住宅面积,满足更多人需求,还对居民安全和同意居民居住管理起了很大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所在。

发电厂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所在,输电网和配电站是靠近电力设备系统终端的关键,用户的用电设备室直接接收电力资源的系统终端,其中,整个电力系统需要由调控中心来统一管理。

稳定安全的电力系统是居民和用户们最先考虑的标准;科学技术领先的供配电系统也会使居民觉得必不可少;适合居民经济范围,合理利用自己有限资源的店里系统也是居民和用户要考虑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设计和搭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在当今时代显得迫切重要。

1 居民用电负荷分析1.1 供电电源首先分析和应对住宅区高压供电的建设,小区供电和配电管理中心为10kv变电站,其实由电力系统的开闭站供给每个住宅区的配电管理中心,结合其开闭站管理中心10kv,为了解决10kv变电站输电线路开关的控制不到位,提高变电站自身的供配电能力,电力系统一般会采用10kv双电源,而且其具有双射频或者单环网转换的形式。

配网自动化的方案及配置分析

配网自动化的方案及配置分析
#1 FTU站(M侧)
P N P
#2 FTU站
N
#3 FTU站(N侧)
P N
故障电流方向
故障电流方向Hale Waihona Puke 双向闭锁式电流保护工作原理
SCADA系统功能表述

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础,其主要 功能是数据采集和远方遥控及管理。
SCADA系统状态量处理功能
实 时 显 示 配 网 状 态
状态 设置 (遥 控封 锁或 允 许)
S O E 设 置
屏蔽 过于 频繁 的遥 信告 警动 作
将处理 后的信 息送入 人机界 面、数 据库, 打印系 统等
OPEN2000系统中SCADA子系统界面
配电监控终端PFTU2000
PFTU2000型馈线监控系统 (FTU)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配 电终端设备先进技术的基础 上,针对配电线路设计的新 一代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自 动控制装置。该产品利用光 纤通讯技术,实现快速馈线 自动化保护与控制,达到了 快速、可靠、灵敏和选择性 的要求,代表着馈线自动化 领域的发展方向,是适合中 国电力行业的新一代配电自 动化终端设备。
配网自动化的方案及配置分析
课题背景

是用电大户,但长期以来公司并没有实现 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配电网 故障,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 即便在配电网正常工作时配网自动化系统 也会优化供电方式,即为公司节约了用电 量,也为国家节约了能源,还有利于环保。
本课题主要要求与任务
1 2 3 4
电表1
电表2
电表N
馈线自动化(FA) 设计方案
对于较复杂网架结构,在线路故障情况下,利用保护型FTU 和系统通信完成故障区段的自动隔离,非故障区段自动转移供 电功能。引入具有远控功能和保护功能的配电馈线自动化原理 :在保护方面,引入具有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双向闭锁式方向 过电流保护,完整实现了保护的快速、灵敏、选择和可靠性; 在系统恢复方面,引入实用的故障隔离的主备重构恢复技术; 在系统监控方面,使用主备原理的热备用监控技术。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从小区负荷计算、高压供电方案的选择、配电站、变压器、导体的选择等方面和小区供配电电设计过程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以供同僚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配设计负荷计算1、小区用电负荷分析计算1.1 各类用户用电容量计算住宅部分用电负荷容量采取负荷密度法与需要系数法. 目前按以下原则计算小区住宅的用电容量:住宅面积60 m2 以下的每户4 kW;建筑面积在60~90 m2 住宅用电容量为每户6 kW;面积在90~120 m2 每户容量为8 kW;面积在120~150 m2每户容量为10 kW;面积在150 m2 以上的用电容量为12 kW;别墅用电根据客户需求单独计算.新建住宅内公建设施用电设备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未标明部分住宅公共用电设施供电基本容量按每30 W/m2 配置. 办公用房按单位建筑面积100 W/m2 计算. 在大型小区内部设置有学校、商场、宾馆的,根据他们的设计需求确定用电负荷.需求不明确的商业按100~180 W/m2 估算.现以某市K25 地块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为例进行介绍:K25 地块新建住宅小区总的建筑面积约为17 万m2,共有10 栋高层住宅,按照《江西省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K25 地块新建住宅小区负荷计算总的用电负荷为9 377.68 kW,住宅用电负荷配置系数按0.6 进行配置,计算出应配置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5 627 kV A.在计算负荷时,应精确到每一栋建筑,每一栋楼(单元)的用电单位(以一个用电计量点为一个单位),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电缆面积、回路数的基本参数. K25 地块共建设10 栋住宅,根据客户提供的户型面积和套数,分别计算各栋负荷大小,供选择各栋配电房变压器和各支线电缆的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结果,K25 地块新建住宅小区每栋楼选用一台变压器630 kV A ,合计10 台配电变压器进行供电. 地下室的用电按照就近原则,在负荷较小的1栋、9 栋、10 栋变压器中安排.2、供配电方案设计住宅小区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在供电方案的制定,小区供电方案按照小区负荷结合当地城市电网制定,供电方案的优劣决定了小区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2.1 小区接入电源供电设计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外部电源线路和电缆应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并报政府.小区确定总负荷、各用电单位负荷性质后,建设单位应尽快向当地供电营业部门申报正式用电申请.对于大型住宅,在做整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必须向当地供电部门征求意见,如果附近没有已建成的区域供电变电站,就有必要考虑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并规划预留区域供电变电站的站址、留好建设通道,做好小区内配电方案和供配电设施用房的设计,并与新建住宅详规设计同步. 否则,可能因为电网在附近没有变电站或变压器容量不足无法满足小区供电.供电公司接到客户申请后,应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供电方案,住宅小区的10 kV 外部供电方式应报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电缆或架空线路供电.设计单位应根据供电公司下达的《高压供电方案通知单》进行工程设计. 《高压供电方案通知单》应明确主供电源、备用电源、变压器容量、保护装置、计量方式及装置等重点内容,同时明确线路路径、建设架空线路或电力电缆方案.K25 地块新建住宅小区电源一:从110 kV 甲变电站新增10 kV 出线间隔1 个,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 回,型号ZR-YJV22-8.7/15-3×240;电源二、从110 kV 乙变电站新增10 kV 出线间隔1 个,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 回,型号ZR-YJV22-8.7/15-3×240. 电源分别从两个变电站出线,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确保一路电源检修或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够正常供电,提高小区供电可靠性.2.2 小区供电接线方式设计2.2.1 小区内部建设配电网的一般要求小区内部建设配电网应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确定用欧式箱变供电还是用配电房供电,确定总配电房(开闭所)的建设地点,联接方式是采取环网柜还是环网变等具体接线. 小区内用欧式箱变还是用配电房供电的方式,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建设意见报供电企业(负责建成后运行、维护单位)商定,多层住宅宜选用欧式箱变为宜;小高层以上住宅宜选用户内配电房. 配电房、欧式箱变的位置尽可能靠近电缆井(单元口)附近,以便减少低压电缆的长度,既减少投资又降低压降.2.2.2 高压供电方式住宅区高压供电宜采用开关站、配电站进行供电,多层小区用环网柜、分支箱连接,较多采用欧式箱变供电;对于多层和高层结合的小区可以用两种方式结合.十层及以上高层建筑宜采用户内配电站方式供电. 户内配电站应采用干变. K25 地块是高层建筑采用户内地下变电站配电. 开关站、环网柜每路出线所带配变总容量不宜超过2 000 kV A. 高压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并进行热稳定校验.多层住宅小区一般采用箱式变电站,根据小区各栋负荷情况安排一栋或多栋共用一台箱式变电站,容量不宜大于630 kV A,位置选择应考虑环境影响最小化,兼顾低压电缆最短、投资最少为宜.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采用环网性变压器形成手拉手供电.内部设置有学校、商场、宾馆变压器容量未超过2 000 kV A 的可以从开关站和配电站出10 kV专线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可以从不同母线各出一回专线供电互为备用;超过2 000 kV A 的另行向供电营业单位申请确定供电方式.2.2.3 低压供电方式低压线路长度不宜超过250 m;高层住宅低压电缆宜采用预分支电缆以减少低压分线箱占地,同时安全、美观、接线简单. 低压线路应采用多点及末端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0 Ω. 每台变压器应装设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容量应满足不小于20 %变压器容量.2.2.4 接线形式设计小型开关站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中型开关站和大型开关站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并应设置母联开关.具备两台及以上配变的配电站应装设0.4 kV母联开关,低压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之间加装闭锁装置(电气联锁+机械联锁),确保低压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不能同时合上. 为确保公用建筑设备的可靠供电,为公建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对于一级负荷,除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外,还应配置自备应急电源[10]. 一级负荷应根据现场实际考虑多点或集中设置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保证消防、电梯等设备在电网事故情况下的应急用电. 柴油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应能够保证一级负荷在电网故障情况下能够正常供电,在电网故障发生时自动启动并只带一级负荷.3、电气设备选型3.1 高压设备选型配电变压器应采用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接线组别为Dyn11. 户内配电站必须采用干变,户外欧式箱变可采用干变或油变. 干式变压器应选用相当于SCB11 及以上型号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大于800 kV A. 箱式变电站容量不宜大于630 kV A. 欧式箱变应选用外壳耐腐蚀、设计有通风、入口可以锁、高可靠性、少维护的开关设备. 高压电缆应采用阻燃型交联电力电缆,绝缘等级选用8.7/15 kV;电缆头宜采用冷收缩、预制式比较可靠.环网柜环网单元宜采用4-6 单元,柜内开关宜选用断路器或SF6 负荷开关,SF6 负荷开关使用三工位开关,并采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出线均应配备带电显示器和接地故障指示器.配电站、开关站、环网柜应选用短路容量能满足较长期发展需要、可靠性高、体积小、维护工作量少和操作简单的技术成熟设备,高层建筑可使用小型化断路器,采用SF6 全密封充气绝缘;对于大型配电站、开关站,宜采用断路器、中置式开关柜,并配置相应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

浅谈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与发展趋势

浅谈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与发展趋势

浅谈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与发展趋势摘要: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分销系统的完善。

在此过程中,配电自动化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传统用电模式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电力资源节能,有效降低电力运行成本,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有利于提高日常输电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发展趋势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也直接推动了电力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配电的现代化要求,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配电系统正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配电自动化是集先进的配电技术、数据传输和科学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电力运行系统。

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轻电力工人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线路运行成本,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最终目的。

配电自动化需要计算机的配合,在原来人工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自动管理。

主要任务是控制电力的流向,分析电力的使用效果,进而准确计算电力消耗的能量。

1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简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供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分为四个角度,即用户角度、馈线角度、变电站角度和管理角度。

对于电力系统中供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实际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涉及的电路设置复杂,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从用户的实际角度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置。

分析了技术支持。

一方面,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监视和操作必须通过自动化装置来实现,因此必须通过计算机相关的程序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节省人力资源,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成本。

当计算机获得信号编号时,它将处理相关的信号,然后发送信号。

其主要作用是简化人工操作步骤,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大大减少工作时间。

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改进变电站设备的传统操作模式,这样除了优化各种端口之外,还可以使变电站控制工作更加精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实施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实现,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并逐级管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高技术要求,因此,需要相关研发技术人员不断更新控制技术,以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

浅谈住宅小区配电系统

浅谈住宅小区配电系统

浅谈住宅小区配电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的规模和功能也日益复杂多样。

而配电系统作为住宅小区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用电安全。

本文将对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进行简要探讨。

一、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组成住宅小区配电系统通常由高压进线、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配电箱以及线路等部分组成。

高压进线是从供电电网引入电能的通道,一般为 10kV 或更高的电压等级。

通过高压开关柜等设备进行控制和保护,将高压电能输送到变压器。

变压器是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小区使用的低压电能的关键设备。

常见的有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其容量根据小区的用电负荷进行选择。

低压配电柜则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进行分配和控制,通过各种开关、断路器等设备,将电能分配到各个配电箱。

配电箱再将电能进一步分配到小区内的各个用电单元,如住宅楼、商业网点、公共设施等。

线路包括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用于传输电能。

高压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低压线路则多采用电缆或母线槽等方式。

二、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负荷特点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季节性变化,夏季和冬季由于空调、取暖设备的使用,用电负荷较高;其次是日负荷变化,白天居民外出工作,负荷相对较低,晚上居民回家后,负荷迅速上升;再者,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还包括照明、家用电器、电梯、消防设备等多种类型,其中居民生活用电占比较大,但公共设施用电也不可忽视。

为了准确计算小区的用电负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小区的建筑面积、户数、居民的生活习惯、公共设施的规模等。

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法等方法进行负荷计算,以确保配电系统能够满足小区的用电需求,同时又不过度配置,造成资源浪费。

三、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在设计住宅小区配电系统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要确保系统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选用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设置保护装置、进行可靠的接地和接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配电室设置与自动化技术分析
摘要:该文叙述了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现状、负荷测算、配电变压器的设置及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概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保障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电部门急需完善住宅小区配电室设置,合理规划配电网整体方案及开展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这将使小区的供配电更合理、适用。

关键词:城镇居民住宅小区配电室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u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2(b)-00-01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包括别墅)已逐渐脱离过去的分散建设模式,而集中规划住宅小区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集中规划住宅小区的出现无疑为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问题与挑战,如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技术可行性,配电设施运行安全性及配电系统维护管理的高成本等问题[1]。

如何更好地完成居民住宅小区旧配电系统的改造,及新建居民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无疑是各地电力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各电力企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借鉴国外城镇居民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设计及自动化技术经验,这对于全面提升职能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电力事业的大力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1 居民住宅小区的现状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房地产业随着国内经济的升温而快速的发展
起来,各大型住宅小区已陆续在建设当中。

这些小区的建筑面积一般在70000~300000 m2;占地在20000~100000 mm2;住户的建筑面积在70~150 m2之间。

这些住宅小区集商业大楼、高层商品房、职工住宅楼、学校、娱乐城、幼儿园于一体,已达到二级或一级负荷类别标准,这就要求小区电梯、应急照明、消防水泵等重要负荷具备双回路或双电源的供电模式,以便使小区可靠持续供电达到更高的标准。

2 社会对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的总体要求
供配电设施在保证不影响住宅小区居民正常用电及符合供配电
设施建设原则的前提下,要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及要有超前意识,紧随国家及地方新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及规范,严格执行行业标准,避免搞重复建设,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资源的浪费。

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以下原则[2]:(1)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2)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3)保持居民小区的形象整洁美观;(4)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5)节约居民小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3 居民住宅小区的负荷测算及配电变压器的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而高能耗家电的普遍使用也已成了必然的趋势,如高能耗的空调、电冰箱、
豪华吊灯、电茶壶、电炊具等。

因此,要本着超前计划的原则来设计居民住宅小区的供电系统,为避免不断的更新供电设备,保证小区用户正常安全用电,那么在配电系统设计时就要留有一定的设备负荷裕度。

3.1 容量配备参考标准
根据《安规》、《技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居民小区的每户供电能力至少要达到4~10 kw,住户住房面积在100 m2及以下的,设计容量应为5kw左右;住户住房面积在100 m2以上的,设计容量应为8kw左右;别墅一般应为10 kw左右或根据实际容量设计[3]。

小区供水按每户0.2 kw,道路按每平方米4.5 w,小区学校按每平方米30 w,物业办公楼按每平方米60~100 w,商业中心按每平方米100~150 w等进行配置。

居民小区若以住户面积在100 m2以内为例,按每户最大负荷不超过5 kw计算,那么1台400 kva的配变电器可供60~120个用户用电,以此类推。

3.2 变压器负载率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小区变压器配置测算过程应充分考虑运行方案的经济性,一般负载率取系数0.65为最佳经济运行数据,则普通小区居民变压器配置容量应为se=计算负荷pje/(0.65cosα),cosα为功率因数,一般取标准值0.9。

3.3 变配电室的选址
为满足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功能,在总平面上要尽量去创造有利条件来确定变配电室的最佳站址。

同时还要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协
调,及考虑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

在实际设计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4]:(1)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处;并应避免积水沿其他渠道淹渍变配电室的可能。

(2)考虑到高、低压电缆进出线方便及通风采光等问题,变配电室应设于建筑物靠外墙侧,不得位于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3)接近负荷中心或大容量设备处,如小区换热站、泵房等。

为保证电能质量,降低电压损耗,节约一次投资和常年运行费用,变配电室至低压用户进线处距离不宜大于200 m。

(4)电缆夹层底板不应低于同层建筑的底板,以避免形成积水区域。

4 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
小区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未来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为小区用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提供充分的保障。

因此开展此项研究意义重大。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已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形成了包括用户负荷、集变电所自动化等在内的配电网管理系统(dms)[5],其功能达100种以上。

近些年我国小区配电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很大发展与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已由过去主要取决于投资规模逐步转变为由市场需求来决定,但配电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目前尚没有一种通信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的所有层次的需要。

因此,提高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水平是我们今后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普及,电气设计的思路、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为解决配电网建设中暴露出的自动化水平低、配电室设置等问题,急需供电部门完善住宅小区配电室设置,合理规划配电网整体方案及开展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这将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质量,满足人们对电力绿色能源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海荣.浅析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方案设定[j].企业技术开发,2009(9):16-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8]23号[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
[4] 李天友,金文龙,徐丙垠.配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 赵青云.智能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