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分析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分析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是电力行业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建设的意义1.1 增强配电网的稳定性智能化建设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故障检测等功能,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供电可靠性。

1.2 提高供电质量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对供电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减少供电中断、电压波动等情况,从而提高供电质量。

1.3 提高配电效率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巡检频率,提高配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1.4 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10kV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建设将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现状2.1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目前,随着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成熟,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智能终端装置、智能分布式开关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2.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状态的智能监测与分析,为运维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2.3 智能化管理的应用智能化管理包括远程监控、远程维护等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得配电网的运维更加便捷、高效。

三、未来发展方向3.1 加强智能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未来,应加强对智能化设备的研发,使其更加适应10kV配电网的实际需求,并推动其广泛应用。

3.3 加强智能化管理的推广与应用未来,需要加强智能化管理方式的推广与应用,推动配电公司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集中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结语: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是电力行业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智能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增强配电网的稳定性、提高供电质量、提高配电效率,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

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分析

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分析

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分析发布时间:2021-01-19T11:11:55.44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月第6卷30期作者:仇福广[导读]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仇福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巨海城八区南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摘要: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建设规模也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扩大,配电线路设备质量工艺先进水平也大幅度上升。

基于此,本文将对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配电管理1 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的重要性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关系着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当该工作出现问题时,极易引发多种级联效应,甚至给人们带来人身财产损失。

电力企业应该针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配电线路一般采用10kV,所以对于维护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0kV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较大范围停电,对当地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必须对10kV线路的故障问题提出预防策略。

2 10千伏配电线路管理存在的问题2.1 巡检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虽然本世纪电力企业每年都在配电线路大修、技改中投入了大量资金,部分老旧配电线路逐渐被替换,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配电线路巡检周期。

但是常规区域配电线路、特殊区段或地域配电线线路一致的巡检周期,占用了大量巡检资源。

特别是部分不需在短周期内重复进行的配电线路巡视、检测,在浪费巡检资源的同时,也影响了巡检效果。

2.2 配电线路设备故障多发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原因与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复杂以及设备点多面广的特点之间联系紧密。

过负荷、相间短路故障以及单相接地互相及缺相等时较为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

其中,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架空线路单相绝缘击穿以及配电线路电缆单相绝缘击穿等。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0kV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智能化建设的概念、目标、关键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建设的概念智能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度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智能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智能化建设的目标1. 提高运行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电网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降低运行成本。

2. 提高供电质量: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保障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4. 实现智能分析和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的智能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故障。

三、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1. 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状态诊断。

2. 通信技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管理和运行。

3. 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网设备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4.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5. 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存储,提高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是电力系统升级改造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接入的加速,传统的配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供电稳定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对配网进行规划和自动化实施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配网规划中,往往偏重于供电负荷的容量规划,而忽视了配电网的智能化需求。

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可靠性、智能化和可持续性,以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配网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开展10kV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实施研究对于提高配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网规划方案、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实施步骤、关键技术及设备、成本预算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配网升级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确定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目前10kV配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探讨通过配网规划和自动化实施可以带来的效益和改进- 寻找提高10kV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途径- 为未来的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解决10kV配网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障碍2. 正文2.1 10kV配网规划方案10kV配网规划方案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

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现状分析:对目前的配电网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供电范围、负荷情况、线路容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2. 未来需求预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用电需求增长趋势等因素,对未来的配电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为规划提供依据。

3. 网络规划:根据现状分析和未来需求预测,制定合理的10kV 配网布局和拓扑结构,确保供电可靠性和负荷合理分布。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1概述
量, 降低 了线路运行 的成本费用 ; 最后, 技术人员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 处于合闸 位置, 监控中 t L , 查询到 u 上报数据, K 1 i  ̄ I r < 3 报送故障电 中通过不 断调价 与监控可 以有 效的提高线路运行 的经济效益 , 实现 流信号 , 其余无故 障电流 。 3 . 6监控 中心综合上报信息 , 判定故 障段在 B处 , 发遥控命令使 了无人或少人值 守 , 保证 了电力输送的质量 。 2 . 3配 电线路 自动化能够对线路故 障进行分 析 、 定位 、 隔离与恢 F T r u操作开关 K 3 、 K 4分 闸 , M o d e m s c i e n c e故障区间恢复供电 。 4 系统 实现 的功 能 及 特 点 复 在配 电网运行过程 中往往 会出现一些停 电的情况 , 然而 当发生 监视配 网运 行工况 , 实现 l O k V变 电所 的开关 位置 、 继 电保护 、 电流 、 功率 、 有功和无功 电度 量的远方监视 , 优化配 网运行方 故 障之后 , 我们应该 采取怎样 的措施来恢 复电力的正常输 送 , 这是 电压 、 快速 发现故 障和异 常 , 快速 隔离故 障区段 , 恢复非 故障 区域 供 馈线 自动化 的主要工作 内容 。在 实际工作 中, 配电线路 自动化技术 式 ; 电, 减少停 电时间 、 停 电面积 ; 合理控制无功负荷 、 电压水平 , 改善 电 可 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对故 障进行定位 、 分析 、 隔离并恢复。 实现对配 网进线开关位置 、 母线 电压 、 线路 电流 、 有功 、 无 功 ( 1 ) 在设置 配电线路 的过程中 , 技术人 员需要在 线路上设 置一 压质量 ; 当 l O k V电网运行 出现异常时 , 能够 自动记录故障参 个故 障指示器 , 当线路 出现故 障时 , 通过检 修人员将 线路故 障查找 电度量的监 视 ; 出来 , 利用 开关设备将 故障 区域 与非 故障 区域直接 隔离 , 通过 维修 数 。 结 束 语 之后恢复 电力 的正常输送 。这种方式必须要 在停 电的状态下进行 , 配电 自动化技术 已经 比较成熟 ,随着 电网 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 , 并且停 电时 间较长 , 直接 影响到人们 的生活 ; 集 断路 器 、 传感器 、 F I ' u和通信设备 为一体 ( 2 ) 通过智 能化 的开关设备来 将故 障区域 自动 隔离 , 并通 过 自 自动化设备 功能越来越 , 性 能可靠 , 通过对配 动维修来恢复 电力 的正常输送 。这 种方 式具 有一定的 自 动化特点 , 的配 电线路 自动化开关可供选择 的型号很多 ,

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

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

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10kV配电网是城市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终端用户的任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增加,传统的10kV配电网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10kV配电网进行自动化改造,提高其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是当务之急。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10kV配电网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供电可靠性低:传统的手动操作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导致配电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故障。

2. 运行效率低: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维护和管理,无法满足现代城市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3. 信息化水平低:传统的配电网缺乏信息采集和监控手段,无法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

二、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针对以上问题,10kV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势在必行。

自动化改造将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供电可靠性: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力维护和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3. 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先进的信息采集和监控设备,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提高配电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三、自动化改造方案1. 智能监控系统: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和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配电系统的异常情况,提高供电可靠性。

2. 远程控制系统:引入远程控制设备和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调度。

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操作和调度,提高运行效率。

3. 智能保护系统:引入智能保护设备和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智能保护和自动隔离。

通过智能保护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自动故障隔离和恢复,提高供电可靠性。

4.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引入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和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M oder n sci ence 今日科苑·G O N G C H EN G JI SH U工程技术10KV 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梁锦维(广东电网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广东恩平5294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

怎样确保向用户不间断地供电,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本文论述分析的重点。

文章介绍了10kV 环网配电自动化的集中智能模式,指出了集中智能模式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

提出了重合器的实用方案。

保障非故障区段的正常供电,从而可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10kV 配电线路;配电自动化;技术分析一、前言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原来的配电网大多采用放射型供电方式。

现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用户供电质量要求,因为一旦在某点出现线路故障,便会导致整条线路停电,由于无法迅速确定故障点而使停电检修时间过长,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为此,现在供电网广泛采用环网接线,正常运行时联络开关为断开状态,系统开环运行;当某一段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网络重构,使负荷转移,保证非故障区段的正常供电,从而可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二、10KV 配电自动化(一)配电自动化内容介绍1、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

2、变电站自动化。

其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关操作控制和闭锁、信息交换。

3、配电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和监控、配电网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和控制、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

4、需求侧管理。

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

(二)配电自动化的必要性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必要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的时间和面积,改进供电质量,降低运行费用,使调度员能监视10kV 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调度,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人力,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葛树国,沈家新(佛山市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10kV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馈线自动化的典型控制技术方案,着重对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以及主站监控式、子站监控式的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各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在不同供电区域的应用。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方式;就地控制;远方控制;分布式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 M 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5—0096—03 馈线自动化控制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控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合闸和分闸操作,在故障时获取故障记录,并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

1 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及功能1.1 控制方式馈线自动化[1]的控制方式分为远方控制和就地控制,这与配电网中可控设备(主要是开关设备)的功能有关。

如果开关设备是电动负荷开关,并有通信设备,那就可以实现远方控制分闸或合闸;如果开关设备是重合器、分段器、重合分段器,它们的分闸或合闸是由这些设备被设定的自身功能所控制,这称为就地控制。

远方控制又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

所谓集中式,是指由SC ADA 系统根据从F TU 获得的信息,经过判断作出控制,亦称为主从式;分散式是指FT U 向馈线中相关的开关控制设备发出信息,各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息综合判断后实施对所控开关设备的控制。

1.2 控制功能运行状态监控[2]:监控内容主要包括所有被监控的线路(包括主干线和各支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电气参数。

能够实时显示配电网络的运行工况:实时监视10kV 线路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等设备运行状态;线路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遥控;通过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实现远动或者三遥(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对电能供应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不断扩大电网运行规模以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用电需求。

而配电线路直接面向用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10kV配电线路故障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随着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配电线路中,对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标签: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
1分析10KV配电线路特点
10KV配电线路的结构一致性比较差,有的显示为放射状,一条线路的每个分支上,与几十或者上百台变压器连接,有的是用户专线,只连接一个或者两个用户,类似输电线路。

有的线路长,有的线路短。

有部分线路是110KV变电所出线,也有部分是35KV变电所出线。

有的线路配电变压器有上千千伏安,有的最大是100KV A。

10KV配电线路是一种高压配电线路。

通常,农村地区、城市远郊地区使用10KV配电线路是架空线路。

为保证城市核心区域的安全,主要使用电缆线路。

10KV配电线路在露天环境中运行,点多、面广、线长,并且接线方式难度大,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大,影响生产和生活用电。

10KV配电线路路径复杂,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设备自身的质量存在差异,供电情况繁杂,不能直接面对用户端,影响正常运行,由此常出现各种故障,并且故障原因复杂。

2当前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首先,10K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使停电时间减少,使供电可靠性得到更好保证。

对于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而言,其选择“手拉手”供电方式,可使原本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较好改变。

比如,原本配电线路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有故障出现,则就会导致全部线路停电,从而会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程度影响。

对于10KV配电自动化线路而言,其能够使这一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可利用自动化系统隔离故障发生区域,可使停电面积停电时间缩短,可保证配电系统及时得以正常运行,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人们生活,并且可使供电可靠性得以有效提升,可为配电线路不断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使供电质量得以提升。

对于当前新型配电线路而言,其通过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可实现配电系统较好监测,可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将问题及时解决。

比如,在配电线路有低压无功情况出现时,若自动化系统能够检测到该现象,便能够及时补偿线路,从而使配电系统供电质量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保证。

最后,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使整体投资得以节约。

相比于原有配电线路而言,10KV配电自动化线路在线路使用方面更加具有合理性,从整体上而言投资也就比较少,可使资金得以较好节约,从而可获得更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配电线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3对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
3.1不重视自动化技术
实际上,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要从改造网架结构、提升一次设备可靠性、减小故障率、提高检修工艺和采取配网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主站系统设备过于豪华,功能过于繁多,而试点线路数量比较少,造成“头大身子小”的现象,无法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规模效应,只具备观赏性而不具备推广价值。

此外,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种类繁多,追求过高的技术指标,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且运行维护工作量巨大。

花高代价采集而来的数据不能突出所关心的主要指标,而且许多数据由于长期不维护和不更新而与实际发展不符失去了利用价值。

仅仅认识到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故障处理方面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对扩大供电能力和经济运行等方面的作用。

3.2自动化技术发展不成熟
与较为普遍推广应用的输变电自动化技术相比,配网自动化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面临的问题。

例如:自动化终端需要在户外恶劣环境下可靠地运行,系统测控对象更加分散且數量规模大,需要妥善地解决故障处理过程中配电开关和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操作电源与工作电源问题等。

因此,将比较成熟的输变电自动化技术简单移植到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无论从可靠性、有效性还是建设费用上来说都是不可行的,而当时专门研制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才刚起步,产品尚未经过实践检验和完善定型。

4分析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
4.1主站集中型自动化
该自动化技术主要针对电网线路的终端,通过对其终端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电网内的故障区域,并对故障区域的范围进行精准的划分和定位,从而为后续的线路隔离提供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供电恢复也就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自动化技术的优点在于简单有效,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电网都可采用这种终端检查方式来实现电网整体的监控,而且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阻碍,在不同步骤不同分段之间也不需要特殊的隔断处理,这种独立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后续电池的续航问题,并在脱离变电站重合闸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监控作用。

4.2智能型分布自动化
和上述的主站集中型自动化有所不同,智能型分布自动化完全脱离了主电站占主导地位的自动化管理方式,其主要起作用的是通过非主干馈线的各个相邻之间的电网开关,一旦当电网中某处发生了故障,不需要通过主电站进行相应的排查和控制,馈线通过相关的通信信息就能直接按照事先设定的判定机制来对故障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并立刻进行隔离,和主站集中型自动化技术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这种自动化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稳定性,因其判别机制的特殊性
也使得这种技术和其他自动化技术相比,对故障区域的诊断时间更短,也更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故障修复的速度也较快,并且这种自动化技术对于架空线路和电缆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4.3电缆化线路自动化
针对10kV配电电缆网自动化系统,应进行通信通道改造。

在电缆化改造工程中,对于架空光缆及电缆,应采用沟道敷设形式进行改造作业。

究其原因,就在于该方式可靠性高且便于维护。

在220kV电缆工程改造中,采用了复合光缆产品,其造价成本较低,可将之推广到10kV电缆改造中。

由此,在配电电缆网自动化系统中,该系统的通信组织更为便捷可靠,并保证造价低廉。

探析光纤自愈环网类型,应包括单环网及双环网。

在理论上,相较于单环网,双环网的可靠性更高,但设备造价较高,且多占用一倍的光纤资源。

在配电子站与DTU/FTU 之间,其通信方式,应采用光纤自愈环网方式,其接口RS-232/458、速率600~19200bit/s、通信规约IEC60870-5-101。

在配电子站及DTU/FTU中,应配备自愈型光Modem,并保证每个光纤Modem具有4个以上RS-232/458端口,其中一个用于集结DTU/FTU信息,而其余端口可用于温度监测。

由此,一旦光环出现断点,相关信息就可传至配电子站,进而提升系统可靠性。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探析10 kV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功能,在数据采集层面,该系统可支持配电子站与环网柜监测装置的应用,使之具备数据通信、处理、交换等功能。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输电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则是很多,如果不能通过相应的自动化技术来进行解决,则会很大程度上拖慢电网的运行效率,电路运行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就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华静,熊伟,周艳洁.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其自动化技术浅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