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考研无机化学复习题第五章
(完整版)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

一、单选题 第2章 热化学1、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2、下列各反应的(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2H(g)+ 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C )N 2(g)+3H 2(g)→2NH 3(g) (D )N 2(g) +H 2(g)→NH 3(g)3、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为( ) C(石墨)+O 2(g)=CO 2(g) =-393.5kJ·mol -1H 2(g)+ O 2(g)=H 2O (l) =-285.8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 (l ) =-890.3kJ·mol -1(A )211 kJ·mol -1; (B )-74.8kJ·mol -1;(C )890.3 kJ·mol -1; (D )缺条件,无法算。
4、已知:(1)C(s)+O 2(g)→CO(g), (1)= -110.5k J·mol -1(2)C(s)+O 2(g)→CO 2(g),(2)= -393.5k J·mol -1 则在标准状态下25℃时,1000L 的CO 的发热量是( )(A )504 k J·mol -1 (B )383 k J·mol -1 (C )22500 k J·mol -1 (D )1.16×104 k J·mol -15、某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Ⅰ到B 态放热100J ,同时得到50J 的功;当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Ⅱ到B 态做功80J 时,Q 为 ( )(A ) 70J (B ) 30J (C )-30J (D )-70J6、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A )-15kJ (B ) 5kJ (C ) -5kJ (D ) 15kJ7、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是( )(A )CO (g )+ 1/2O 2(g )=CO 2(g )ΔrHmθ=-238.0kJ.mol-1(B )C (金刚石)+ O 2(g )=CO 2(g )ΔrHmθ=-395.4kJ.mol-1(C )2C (金刚石)+ 2O 2(g )=2CO 2(g )ΔrHmθ=-787.0kJ.mol-1(D )C (石墨)+ O 2(g )=CO 2(g )ΔrHmθ=-393.5kJ.mol-1二、填空题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 2O 和气态CO 2时,放热3263.9kJ ,则△U 为-3263.9,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为-3267.6。
北师大、华中师范、南京师范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章节题库 化学热力学基础)【圣才出品

17.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 【答案】√
18.因为 【答案】× 【解析】不一定。因为
,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
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还随 T 而改变,且受
6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的影响,因此 T 与 之间的关系仅从关系式
10.最稳定的单质的生成焓值等于零。( ) 【答案】×
11.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 【答案】√
12.由于 【答案】×
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
5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13.由于反应焓变的单位为 ()
【答案】×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不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1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答案】×
15.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答案】×
【解析】不一定。因为
的放热反应,在高温时
,为非自发反应。
16.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
【答案】×
【解析】不一定。因为
的熵减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1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C.在不同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答案】A
【解析】在同一算式中,不能用不同的参比态;在不同的算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参比
态作标准。
4.对 1mol 的气体,当 p=0.5atm(1atm=1.01×105Pa), V=0.5dm3,T=298K,R 如果采用 kJ·mol-1·K-1 单位制,其数值应选择( )。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1第二章------9第三章------14第四章------18第五章------28第六章------44第七章------52第八章------66第九章------69第十章------7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 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下册)第五、第

第22章ds区金属一、选择题1.废弃的溶液不能倒入()。
A.含的废液中B.含的废液中C.含的酸性废液中D.含的碱性废液中【答案】C2.长久暴露于潮湿空气中的铜,表面会有一层蓝色的铜锈,其组成是()。
【答案】C3.胆矾的化学式是()。
【答案】B4.在晶体中,中心离子铜的配位数是()。
A.4B.5C.6D.8【答案】C5.能较好地解释离子是平面四方构型的理论是()。
A.VSEPRB.杂化轨道C.晶体场D.姜-泰勒效应【答案】D6.在AgSCN中,Ag+离子的配位数是()。
A.2B.3C.4D.6【答案】A7.将过量的KCN加入溶液中,其生成物是()。
【答案】B8.下列电极反应,标准电极电势代数值最小的是()。
【答案】A9.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达平衡时的温度是()。
A.71KB.548KC.656KD.1236K【答案】D10.在下列银的配阴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答案】D11.铜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制作康铜热电偶的主要成分是()。
A.Cu-ZnB.Cu-NiC.Cu-SnD.Cu-Be【答案】B12.与的反应中,离子的作用为()。
A.还原B.配位C.还原、配位D.氧化【答案】C13.与汞不能生成汞齐合金的金属是()。
A.CuB.AgC.ZnD.Fe【答案】D14.在亚汞的卤化物水溶液中,最不稳定的是()。
【答案】A15.在下列硫化物中,溶于溶液的是()。
A.CuSB.C.ZnSD.HgS【答案】D16.下列化合物中,电离度最小的是()。
【答案】D17.下列氮化物,性质最不安定(易爆炸)的是()。
【答案】D18.分离,应选用的最佳试剂为()。
【答案】A19.在最稳定的配离子中,Xˉ应为()。
【答案】D20.解释上述稳定性大小的理论为()。
A.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B.惰性电子对效应C.软硬酸碱理论D.对角线规则【答案】C21.在下列离子中,加入离子后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在加入氨水后又变成灰色的是()。
【答案】A22.在酸度较大的水溶液中也不溶解的盐是()。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5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解:(1) HBr + O2→HOOBr
HOOBr+HBr→2HOBr
+ 2HOBr+2HBr→2H2O+2Br2
4HBr+O2→H2O+Br2
(2)
(3)中间体是HOOBr和HBr
(4)a、若第一步是速控步,则
b、若第二步是速控步,则 ………①
根据稳态近似假设则
即 - .
代入①,得 。
根据 由上图可解出斜率 ,所以 =232.71kJ∙mol-1:
截距 ,所以
5.9测得某反应在273K和313K下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06×10-5s-1和2.93×10-3s-1.求该反应在298K下的速率常数。
解:
故
解得,k3=4.25×10-4s-1
答:该反应在298K下的速率常数为4.25×10-4s-1
I 30 55
II 70 20
III 16 35
(1)哪个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最大?
(2)反应I的反应焓多大?
(3)哪个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 1 )反应III的正反应速率最大·因为 ,Ea越小,k越大:
( 2 )ΔrHm= Ea-Ea’= (30-50) kJ∙mol-1=-25 kJ∙mol-1,
第5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1二甲醚(CH3)2O分解为甲烷、氢和一氧化碳的反应的动力学实验数据如下:
t/s
0
200
400
600
800
C[(CH3)2O]/mol∙dm-3
(1)600s和800s间的平均速率。
X=800时,y=,800s时的
r= =8.78×10-6mol·dm-3·s-1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5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5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5-1 从手册中查出常用试剂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的密度和质量分数计算它们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经查阅: p(HCl)=1.19g/ml w(HCl)=37.23%p(H2SO4)=1.83g/ml w(H2SO4)=98%p(HNO3)=1.42g/ml w(HNO3)=69.80%p(NH3.H2O)=0.9g/ml w(NH3.H2O)=26%由公式c=pw/M可得:c(HCl)=12 mol·L–1c(H2SO4)=18.3mol·L–1c(HNO3)=15.7 mol·L–1 c (NH3.H2O)=13.8 mol·L–1设1㎏水中含溶质n mol,则由w=m/(m+1000)(m为溶质质量)可得:m (HCl)=16.2 mol/㎏m(H2SO4)=500 mol/㎏m(HNO3)=36.69 mol/㎏m (NH3.H2O)= 20.67 mol/㎏5-2 从手册查出常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当时相对湿度为40%时,水蒸气压多大。
解:在298K下,P(饱和水蒸气压)=3.167Kpa,P(不饱和)/P(饱和)=40%,则P(不饱和)/P(饱和)=40%×P(饱和)=0.4×3.167=1.2668 Kpa答:水蒸气压为1.2668 Kpa.5-3化学实验中经常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
设洗净烧杯内残留“水”为1mL,试计算,用30mL蒸馏水洗1次和2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分别多大?解:再用自来水洗之后,烧杯中自来水为1ml之后,加入30ml 蒸馏水,一共为31ml 水,自来水占1/31,倒掉后又倒1ml,故自来水浓度为1/31。
若第一次加入的蒸馏水倒掉之后,1ml中含1/31ml的自来水;再加入30ml蒸馏水,一共为31ml水,自来水占1/312=1/963 所以倒掉后自来水占1/312=1/9635-4 计算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无机分析化学-化学热力学练习题

第五章课外练习题一、填空1. 反应H2O(l)=H2(g) + 1/2O2(g)的Δr HΘm=285.83kJ·mol-1,则Δ f HΘm,H2O= kJ·mol-1,每生成1.00gH2(g)时的Δr HΘm为kJ,当反应系统吸热为1.5kJ时,可生成gH2(g)和gO2(g)。
2. 已知反应:HCN(aq) + OH-(aq)=CN-(aq) + H2O(l)的反应焓变为Δr HΘm,1= -12.1 kJ·mol-1;反应H+(aq) + OH-(aq)=H2O(l)的焓变为Δr HΘm,2 = -55.6 kJ·mol-1,则HCN(aq)在水中离解反应HCN(aq)=H+(aq) + CN-(aq)的反应焓变Δr HΘm为kJ·mol-1。
3. 反应2N2(g) + O2(g)=2N2O(g)在298K时的Δr HΘm= 164.0 kJ·mol-1,则该反应的Q V为kJ·mol-1。
4. 已知:4NH3(g) + 5O2(g)=4NO(g) + 6H2O(l) Δr HΘm= -1170 kJ·mol-14NH3(g) + 3O2(g)=2N2(g) + 6H2O(l) Δr HΘm= -1530 kJ·mol-1则N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5. 热力学标准态是指。
6. 热力学平衡态包括。
7. 体积功是指。
8. 对于任意反应a A + b B =c C + d D,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则该反应的恒压摩尔反应热分别表示为和。
9. 当体系的状态被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_________,而与___________无关。
10. 下列过程的熵变的正负号分别是(1) 溶解少量含盐于水中,∆ r SΘm是号;(2) 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 r SΘm是号;(3) 液态水蒸发变成H2O(g),∆ r SΘm是号;(4) CaCO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2(g),∆ r SΘm是号。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1第二章------9第三章------14第四章------18第五章------28第六章------44第七章------52第八章------66第九章------69第十章------7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章酸碱和酸碱反应一、基本要求1.理解布朗斯特酸碱、路易斯酸碱和软硬酸碱理论的意义和要点;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pH的计算公式;3.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4.盐的水解及其溶液pH的计算。
二、要点1.酸酸是(1)含氢的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产生氢离子(阿累尼乌斯理论);(2)质子受体(布朗斯特-劳瑞理论);(3)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形成共价键(路易斯理论)。
2.碱碱是(1)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阿累尼乌斯理论);(2)质子接受体(布朗斯特-劳瑞理论);(3)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形成共价键(路易斯理论)。
3.中和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4.共轭酸布朗斯特-劳瑞碱得质子产生共轭酸,相对每一个碱都有其共轭酸。
5.共轭碱布朗斯特-劳瑞酸失质子产生共轭碱,相对每一个酸都有其共轭碱。
6.强、弱酸水溶液中可完全离解成离子的酸是强酸,而部分解离的酸是弱酸。
7.强、弱碱水溶液中可完全离解成离子的碱是强碱,而部分解离的碱是弱碱。
8.酸性常数,θa K是指弱酸质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
又叫酸的解离常数。
9.碱性常数,θb K是指弱碱质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又叫碱的解离常数。
10.两性现象是指一些氧化物和羟基化合物既可作酸也可作碱。
11.水合氢离子水溶液中质子的存在形式。
12.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在纯水或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称作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它仅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5 ℃时,K= 1.0 × 10-14,又称作“水的离子积”。
w13. 自身解离自身解离是一类酸碱反应,其中一个分子作为酸提供质子给另一个作为碱的分子而完成中和反应。
14. 区分效应基于酸碱质子理论,较溶剂水而言,以难于接受质子的溶剂可分辨出物质酸性强弱。
对于要区分的物种,该溶剂称作分辨试剂,其作用具有区分效应。
15. 含氧酸的分类在水溶液中能给出羟基质子的布朗斯特酸,均含有氧原子,因而叫含氧酸,其按组成可分为三类:1. 水合酸 – 水合酸的酸质子处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水分子中;2. 羟合酸 – 羟合酸的酸质子处在相邻位置上没有氧基的羟基上;3. 氧合酸 – 氧合酸的酸质子也处在羟基上,但与羟基相连的中心原子上带有若干个氧基。
16. 鲍林规则鲍林提出的可用来粗略估算氧合酸O p E(OH)q (p 和q 分别代表氧基和羟基的数目)θa p K 的两条规则:1. 电中性氧合酸的θa p K ≈ 8 – 5p 。
2. 多元酸 (q > 1) 多步质子转移反应的θa p K 值逐级增加5。
17. 软硬酸碱硬酸 – 路易斯酸,具有体积小、正电荷多、不易变形和失去电子、易形成离子性较强的键的物质;软酸 – 路易斯酸,具有体积大、正电荷少、易变形、易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性较强的键的物质;硬碱 – 路易斯碱,具有电负性大,不易变形、不易失去电子、而且其低能轨道已饱和、易形成离子性较强的键的物质;软碱 – 路易斯碱,具有电负性小、易变形、易失去电子,其低能轨道不饱和,易形成共价性较强的键的物质。
18. 盐的水解盐在水溶液中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可能改变溶液的酸度,这种作用称作盐的水解。
当水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乘积项为一常数,称作水解平衡常数。
19. 缓冲溶液由弱酸与其共轭碱或者弱碱与其共轭酸组成的酸碱系统,它能阻止外加的少量酸、碱(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酸、碱,或一定范围内稀释作用)使系统的pH 产生剧烈变化。
20. 电离度弱酸及弱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百分数称作其电离度。
物质的起始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21. 电离平衡也称离子平衡, 化学平衡的一种。
指在水溶液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 例如醋酸的电离平衡。
三、 学生自测练习题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 1 0.20 mol·dm -3 HAc 溶液中c [H +]是0.10 mol·dm -3 HAc 溶液中c [H +]的2倍。
( )1. 2 H 2S 溶液中c [H +]是c [S 2-]的2倍。
( )1. 3在水溶液中可能电离的物质都能达到电离平衡。
( )1. 4同离子效应可以使溶液的pH值增大,也可以使pH值减小,但一定会使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
( )1. 5 pH = 7的盐的水溶液,表明该盐不发生水解。
( )1. 6阳离子水解总是显酸性,而阴离子水解必定显碱性。
( )1. 7浓度很大的酸或浓度很大的碱溶液也有缓冲作用。
( )1. 8 H2PO4-和HS- 既是酸又是碱。
( ) 2.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1 将浓度相同的NaCl,NH4Ac, NaAc和NaCN溶液,按它们的c[H+]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a NaCl > NaAc > NH4Ac > NaCNb NaAc> NaCl ≈NH4Ac > NaCNc NaCl ≈NH4Ac > NaAc> NaCNd NaCN > NaAc > NaCl≈NH4Ac2.2 中性(pH = 7)的水是( )a 海水b 雨水c 蒸馏水d 自来水2.3 已知KθHF = 6.7×10-4,KθHCN = 7.2×10-10,KθHAc = 1.8×10-5。
可配成pH = 9的缓冲溶液的为( )a HF 和NaFb HCN和NaCNc HAc和NaAcd 都可以2.4 下列各种物质中,既是路易斯酸又是路易斯酸碱的是( )a B2H6b CCl4c H2Od SO2Cl22.5 在Hac —NaAc组成的缓冲溶液中,若c(Hac) > c(Ac-),则缓冲溶液抵抗酸或碱的能力为( )a 抗酸能力>抗碱能力b 抗酸能力﹤抗碱能力c 抗酸碱能力相同d 无法判断2.6 已知H3PO4的p Kθa1= 2.12, p Kθa2=7.20, pKθa3= 12.36, 0.10 mol·dm-3 Na2HPO4溶液的pH约为( )a 4.7b 7.3c 10.1d 9.82.7 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 )a NH3, NH-2b NaOH , Na+c HS- , S2-d H2O , OH-2.8 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 NaC, NaD的水溶液pH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a HDb HCc HBd HA3.填空题3.1已知:Kθa(HNO2)=7.2×10-4,当HNO2溶液的解离度为20%时,其浓度为mol·dm-3, c[H+]= mol·dm-3。
3.2 浓度为0.010 mol·dm-3的某一元弱碱(Kθb=1.0×10-8)溶液,其pH = ,此碱的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和后,pH = 。
3.3 在0.10mol·dm-3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HAc后,HAc的浓度电离度,pH值。
3.4 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
H2SO4, HClO4, C2H5OH, NH3, NH+4, HSO4-3.5 已知18℃时水的Kθw=6.4×10-15,此时中性溶液中c[H+]为,pH为3.6 现有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HCl, HAc(Kθa=1.8×10-5), NaOH和NaAC,欲配制pH = 4.44的缓冲溶液,可有三种配法,每种配法所用的两种溶液及其体积比分别为:,,。
3.7 已知,S2- + H2O HS- + OH-的p Kθa1= 6.3×10-8, p Kθa2= 4.4×10-13, 则其平衡常数Kθ=,共轭酸碱对为。
3.8 依Pauling规则,可以判断出H3PO4, H2PO-4,和HPO-24的p K a分别为和。
3.9 H3PO4和Na2HPO4在水溶液中混和时主要反应的平衡方程式为:CO2和CaCO3的是。
3.10 (CH3)2N—PF2有两个碱性原子P和N,与BH3形成配合物时,原子与B结合。
与BF3形成配合物时,原子与B相结合。
4.计算题4.1求把0.10 dm-3,0.20 mol·dm-3 HAc与0.050 dm-3, 0.20 mol·dm-3NaOH溶液混合后的pH值[已知:Kθa(HAc)=1.8×10-5].4.2 已知K θa (HCN)=7.2×10-10,计算0.20 mol·dm -3NaCN 溶液的c (OH -)和水解度 αh 。
4.3欲配制450 cm 3, pH = 4.70的缓冲溶液,取实验室中0.10 mol·dm -3的HAc 和0.10mol·dm -3的NaOH 溶液各多少混合即成?自测练习题答案1. 是非题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2. 选择题2.1 (c ) 2.2 (c ) 2.3 (b) 2.4 (a) 2.5 (b) 2.6 (d) 2.7 (b) 2.8 (d)3. 填空题3.1 1.4×10-2 , 2.8×10-3 3.2 9.0 , 8.853.3 不变, 减小,增大 3.4 HClO 4, HSO 4-, NH +4, H 2SO 4, C 2H 5OH, NH 33.5 8×10-8 , 7.103.6 HAc —NaAC, 2:1 ; HCl —NaAC, 2:3 ; HAc —NaOH, 3:1 3.7 1.4 , HS -—S 2- 3.8 3,8,133.9 H 3PO 4 +HPO -24 2H 2PO -4 , CO 2 + CaCO 3 +H 2O Ca 2+ + 2HCO -3 3.10 P , N 4. 计算题4.1 混合后发生反应: HAc + NaOH = NaAc + H 2O 反应后剩余HAc 及生成NaAC 的浓度为:c (HAc) =333333dm 05.0dm 10.0dm mol 20.0dm 05.0dm mol 20.0dm 10.0------+⋅⨯-⋅⨯=151(mol·dm -3) 则混合溶液应为缓冲液,按公式计算:pH = p K θa — lg)s ()a (c c = — lg (1.8×10-5) = 4.744.2 根据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公式;c (OH -) =)HCN ()NaCN (θa θw c K c K ⋅ αh =)NaCN ()OH (c c - 则:c (OH -)=1014102.720.0100.1-⨯⨯⨯ αh =20.0107.13-⨯×100%=1.7×10-3(mol·dm -3) = 0.85% 4.3 设需HAc 溶液和NaOH 溶液各取V 1cm 3和V 2 cm 3c (HAc) =0.1×45021V V - , c (Ac -) = 0.1×4502V则:)Ac ()HAc (-c c =221V V V - 由 pH = p K θa — lg )s ()a (c c 得: lg221V V V -=p K θa —pH = 4.74 — 0.74 = 0.04 V 1 + V 2 = 450联立后解得:V 1 =305 ( cm 3) V 2 = (145 cm 3)四、课后习题5.1 按照给出的例题模式,指出下列可逆反应中的布朗斯特酸和碱:例如:HClO 2 + H 2OClO 2- + H 3O +acid(1) base(2) base(1) acid(2)(a) OCl - + H 2O HOCl + OH -(b) NH 3 + H 2PO 4- NH 4+ + HPO 42- (c) HCl + H 2PO 4- - + H 3PO 4 (d) HF + H 2O - + H 3O +(e) C 3H 5O 2- + HCl3H 5O 2 + Cl -5.1解答(a) OCl - + H 2O HOCl + OH -base(2) acid(1) acid(2) base(1) (a) NH 3 + H 2PO 4- NH 4+ + HPO 42- base(2) acid(1) acid(2) base(1) (c) HCl + H 2PO 4-Cl - + H 3PO 4 acid(1) base(2) base(1) acid(2) (d) HF + H 2OF - + H 3O +acid(1) base(2) base(1) acid(2) (e) C 3H 5O 2- + HCl HC 3H 5O 2 + Cl -base(2) acid(1) acid(2) base(1)5.2 按照其在水溶液中的酸性增加排列下列各布朗斯特酸:(a) H 2SO 4, H 3PO 4 和HClO 4 ; (b) HIO 3, HIO 2, HIO 和HIO 4 ;(c) H 4P 2O 7, HP 2O 73-, H 3P 2O 7- 和H 2P 2O 72-; (d) H 2Se, H 2S 和H 2Te. 5.2解答(a) 磷酸,硫酸,高氯酸 (b) HIO ,HIO 2,HIO 3,HIO 4(c) HP2O-37,H4P2O-27,H3P2O-7,H4P2O7(d) 氢碲酸,氢硒酸,氢硫酸5.3 下列物质在与水反应中一个为酸、一个为碱、一个为两性物质,请写出方程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