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
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及答案

A 1.112×106Pa;
B 大于 2896Pa;
C 小 1055Pa; D 大于 2100Pa。
18 Na2HPO4和Na3PO4等物质的量溶解在水中,总浓度为 0.10mol.dm-3,这时溶液中[H+]近似 为 [K(H3PO4)=7.52 × 10-3 × 6.23 × 10-8 × 2.2 × 10-13]-------------------------------------------( )
1 下列各组键角大小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NH3>H2O;
B BeF2>SF2;
C PH3>NH3;
D BF3>BF4-。
2 下列物种中键长最短的是-----------------------------------------------------------------------(- )
15 下列各对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FeCl3,Br2 ;
B H3PO3,AgNO3 ;
C H3AsO4,KI ;
D
aBiO3,MnSO4。
16 在元素周期表中,如果有第八周期,那么ⅤA 族未发现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 )
A 1.0×10-5;
B 8.25×10-8;
C 5.62×10-11;
D 不能确定。
20 下列各物质键的极性最小的是-------------------------------------------------------------------( )
2018年厦大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17科目名称:无机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稀土元素中,能形成氧化数为+2的是:()A.CeB.PrC.TbD.Y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N.O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OB. F.Cl.Br.I四种元素第一亲和能最大的是FC. Fe.CO.Ni.Cu四种元素院子半径最大的是FeD. 与同族的Na相比,Li的原子半径更接近Mg3、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A.NO3--HNO2B.SO4--H2SO3C.Fe(OH)3-Fe(OH)2D.MnO4--MnO42-4、下列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A.[CoF6]3-B.[Co(NH3)3]3+C.[Co(CN)6]3-D.Co3+5、BF3通入过量Na2CO3中,得产物:A.HF和H3BO3B.HBF4和B(OH)3C.NaBF4和NaB(OH)4D.HF和B2O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2的CCl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只有色散力B.酒精的水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三种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C.CO.HBr.H2O化合物,在各自分子间作用力分布中,取向力最大的是H2OD.CH3Cl的CCl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三种范德华力都存在7、已知4NH3(g)+5O2(g)=4NO(g)+6H2O(l),△rH m=-1170kJ.mol-14NH3+3O2(g)=2N2(g)+6H2O(l),△rH m=-1530kJ.mol-1则NO标准摩尔生成焓为:()A.360 kJ.mol-1B.180 kJ.mol-1C.90 kJ.mol-1D.-180 kJ.mol-18、气相NO2三聚反应的速率定律-d[NO2]/dt=k[NO2]2,会使速率常数发生变化的条件是:()A.将体系总压力加倍B.在反应混合物中加O2气C.反应混合物中加过量NO2D.在CCl4溶液中进行反应9、将K2MnO4转变为KMnO4,以下方法产率高、质量好的是:()A.CO2通入K2MnO4溶液B.用Cl2氧化K2MnO4溶液C.电解氧化K2MnO4溶液D.用HAc酸化K2MnO4溶液10、氢原子电离能为13.6eV,Li2+的电离能为:()。
无机化学考研真题详解

无机化学考研真题详解无机化学考研真题详解考研是许多学子追求深造的途径,而无机化学作为考研的一门重要科目,往往是考生们的心头之患。
在备考过程中,熟悉和掌握真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对无机化学考研真题进行详解,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选择题:1.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最高的熔点?A. 锂B. 钠C. 铝D. 铁对于这道题,我们需要考虑熔点与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知道,熔点与元素的离子半径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之间的吸引力越大,熔点也就越高。
根据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得出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锂 < 钠 < 铝 < 铁。
因此,答案选C. 铝。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较为复杂的计算题:2. 计算以下反应的标准生成焓:2H2(g) + O2(g) → 2H2O(l)已知:ΔHf[H2O(l)] = -286 kJ/molΔHf[H2(g)] = 0 kJ/molΔHf[O2(g)] = 0 kJ/m ol这道题涉及到热力学中的生成焓的概念。
生成焓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mol物质生成的反应焓变。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生成焓,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标准生成焓。
根据题目给出的反应式,我们可以看到2mol H2(g)和1mol O2(g)生成2molH2O(l)。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的焓变等于生成物的焓减去反应物的焓。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计算公式:ΔH = 2 * ΔHf[H2O(l)] - 2 * ΔHf[H2(g)] - ΔHf[O2(g)]代入已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ΔH = 2 * (-286 kJ/mol) - 2 * 0 kJ/mol - 0 kJ/mol= -572 kJ/mol因此,答案为-572 kJ/mol。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较为综合的应用题:3. 以下哪个离子在溶液中具有最强的还原性?A. Fe2+B. Mn2+C. Cu2+D. Zn2+对于这道题,我们需要考虑离子的标准电极电势。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第12章s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重晶石的化学式为(a)baco3,(b)baso4,(c)na2so4,(d)na2co32.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nahco3,(b)na2co3,(c)li2co3,(d)k2co33.nano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 na2o,no2,o2;(b)nano2,o2;(c)nano2,no2,o2;(d)na2o,no,o2。
以下哪对元素具有最相似的化学性质(a)be和mg(b)mg和al(c)li和be(d)be和al5.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li(b)be(c)na(d)mg6.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b)na3n(c)k3n(d)ba3n27.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li+(b)na+(c)k+(d)mg2+8.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o2(b)na2o2(c)k2o2(d)rb2o29。
在以下化合物中,离子键最少的是(a)LiCl(b)NaCl(c)KCl(d)BaCl210.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o3(b)caco3(c)k2co3(d)na2co311。
在以下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Na 2O 2(b)SRO(c)Ko 2(d)Bao 212.关于s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S区元素的电负性很小,它们都形成了典型的离子化合物(b)在s区元素中,be、mg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s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除了be和Mg之外,其他s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也可以用作烟花材料13至于Mg、CA、Sr、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下陈述是不正确的:(a)简单物质可以在氮气中燃烧形成氮化物m3n2(b)简单物质很容易与水蒸气反应获得氢气(c)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o3的溶解度(d)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价离子二、对错问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填写“√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它可以分为碱金属2.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无机化学试题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卤素?A. 氧(O)B. 硫(S)C. 氯(Cl)D. 氖(Ne)答案:C2. 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A. H2SO3B. H2SO4C. H3SO4D. HSO4H答案:B3. 铝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个族?A. ⅠAB. ⅡAC. ⅢAD. ⅣA答案:B4.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无机物?A. 甲烷(CH4)B. 乙醇(C2H5OH)C. 醋酸(CH3COOH)D. 硫酸铵((NH4)2SO4)答案:D5.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B.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C. 碳酸钙的热分解D. 氯化钠溶解于水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写出钠(Na)与水(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2Na + 2H2O → 2NaOH + H2↑2. 请根据电子亲和能的概念,解释为什么氟(F)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强的。
答案:氟(F)具有最高的电子亲和能,意味着它对电子的吸引力极强。
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能够从其他原子那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的氟化物。
这种强烈的电子吸引能力使得氟的电负性在所有元素中最高。
3. 请写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水合物名称。
答案:蓝矾或硫酸铜五水合物三、简答题1. 请简述铵盐的一般性质。
答案:铵盐是含有铵离子(NH4+)的盐类。
它们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易溶于水:大多数铵盐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 热不稳定性:加热时,铵盐容易分解,释放出氨气(NH3)。
- 酸性反应:铵盐在水中会释放出H+离子,因此它们的水溶液呈酸性。
- 与碱反应:铵盐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氨气和相应的碱金属盐。
2. 请解释为什么碳酸钠(Na2CO3)被称为碱性盐。
答案:碳酸钠(Na2CO3)是一种碱性盐,因为它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碳酸根离子(CO32-)。
碳酸根离子会与水中的H2O分子反应,生成OH-离子和HCO3-离子,从而使得溶液的pH值升高,表现出碱性。
2023年暨南大学710 无机化学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化学一级学科0703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710无机化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1. 下列最稳定的化合物是:(A) CsF (B)CsCl (C) CsBr (D) CsI2.当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时,则原子的第五电子层的电子数为:(A) 8 (B) 18 (C) 8 ~ 18 (D) 8 ~ 323. 下列固体碳酸盐分解温度最低的是:(A) 碳酸镁(B) 碳酸钙(C) 碳酸锶(D) 碳酸钡4.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为:(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立方根成正比5. 将1.0 mol/L NaAc与0.10 mol/L H3BO3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是:[p K a(HAc) = 4.74, p K a(H3BO3) = 9.24](A) 6.49 (B) 6.99 (C) 7.49 (D) 9.226.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SO3(B) CO2(C) O3(D) C2H47.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A) NaCl (B) NaHCO3(C) NH4Cl (D) Na2CO38. 在等压下,无论用什么手段进行一个A+B=C的反应,若⊿r H m 0,则该反应一定为:(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视反应手段而定(D)无热量变化9.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A(g) + 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移动(D)无法确定10. 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不生成黑色沉淀的一组是:(A) Fe2+,Bi3+(B) Cd2+,Zn2+(C) Fe3+,Cu2+(D) Mn2+,Pb2+考试科目:无机化学共4 页,第 1 页考试科目:无机化学共4 页,第 2 页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或离子具有以下分子轨道电子排布,X2:(σ1s)2(σ1s*)2(σ2s)2(σ2s*)2(σ2p)2(π2py)2(π2pz)2 (π2py*)1 (π2pz*)1, Y2-:(σ1s)2(σ1s*)2 (σ2s)2(σ2s*)2(π2py)2 (π2pz)2(σ2p)2(π2py*)1, 这两种元素分别是(X) 和(Y) 。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碳族元素)【圣才出品】

第15章 碳族元素一、判断题1.酸式碳酸盐比其正盐易分解,是因为金属离子与3HCO -离子的离子键很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研]【答案】×【解析】根据极化理论,HCO 3-中的H +与O 2-之间的作用较强,削弱了C 与O 之间的共价键,导致键能减小,比较容易断裂,故酸式碳酸盐比其正盐易分解。
2.配制SnCl 2溶液,常在溶液中放入少量固体Sn 粒,其原因是防止Sn 2+水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研]【答案】×【解析】Sn 2+容易被氧化为Sn 4+离子,而Sn 4+离子具有氧化性,又会把Sn 单质氧化为Sn 2+离子,所以加入Sn 单质,是为了防止Sn 2+被氧化。
二、填空题1.SiF 4水解产物是______和______;也可能是______和______。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答案】H 4SiO 4;HF ;H 2SiO 3;HF【解析】水解反应生成原硅酸H 4SiO 4和HF ,H 4SiO 4不稳定,分解成硅酸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4244SiF 4H O H SiO 4HF +=+44232H SiO H SiO H O =+2.写出2PbO 和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研]【答案】2222PbO 4HCl()PbCl Cl 2H O +−−→+↑+浓三、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 .SiO 2B .SO 2C .NaClD .SiCl 4【答案】A【解析】A 项为原子晶体,B 项为分子晶体,C 项为离子晶体,D 项为分子晶体,根据熔点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可知,SiO 2熔点最高。
2.下列关于PbCl 2和SnCl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 .SnCl 2比PbCl 2易溶于水B .它们都能被Hg 2+氧化C .它们都可以与Cl -形成配合物D .在多种有机溶剂中,SnCl 2比PbCl 2更易溶【答案】B【解析】A 项:绝大多数Pb 2+的化合物是难溶于水的,而SnCl 2溶于小于本身重量的水;B 项:SnCl 2是重要的还原剂,能将HgCl 2还原为白色沉淀氯化亚汞Hg 2Cl 2,反应的方程式为: 2222262HgCl Sn 4Cl Hg Cl (s)[SnCl ]+--++→+,而PbCl 2的还原性比SnCl 2弱,在碱性溶液且较强的氧化剂条件下,才能将Pb 2+氧化为Pb 4+;C 项:Pb 2+和Sn 2+都可以与Cl -形成配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24PbCl 2HCl H [PbCl ]+→和2222262HgCl Sn 4Cl Hg Cl (s)[SnC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第2章 热化学1、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2、下列各反应的(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2H(g)+ 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C )N 2(g)+3H 2(g)→2NH 3(g) (D )N 2(g) +H 2(g)→NH 3(g)3、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为( ) C(石墨)+O 2(g)=CO 2(g) =-393.5kJ·mol -1H 2(g)+ O 2(g)=H 2O (l) =-285.8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 (l ) =-890.3kJ·mol -1(A )211 kJ·mol -1; (B )-74.8kJ·mol -1;(C )890.3 kJ·mol -1; (D )缺条件,无法算。
4、已知:(1)C(s)+O 2(g)→CO(g), (1)= -110.5k J·mol -1(2)C(s)+O 2(g)→CO 2(g),(2)= -393.5k J·mol -1 则在标准状态下25℃时,1000L 的CO 的发热量是( )(A )504 k J·mol -1 (B )383 k J·mol -1 (C )22500 k J·mol -1 (D )1.16×104 k J·mol -15、某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Ⅰ到B 态放热100J ,同时得到50J 的功;当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Ⅱ到B 态做功80J 时,Q 为 ( )(A ) 70J (B ) 30J (C )-30J (D )-70J6、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A )-15kJ (B ) 5kJ (C ) -5kJ (D ) 15kJ7、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是( )(A )CO (g )+ 1/2O 2(g )=CO 2(g )ΔrHmθ=-238.0kJ.mol-1(B )C (金刚石)+ O 2(g )=CO 2(g )ΔrHmθ=-395.4kJ.mol-1(C )2C (金刚石)+ 2O 2(g )=2CO 2(g )ΔrHmθ=-787.0kJ.mol-1(D )C (石墨)+ O 2(g )=CO 2(g )ΔrHmθ=-393.5kJ.mol-1二、填空题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 2O 和气态CO 2时,放热3263.9kJ ,则△U 为-3263.9,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为-3267.6。
2、已知H 2O (l )的标准生成焓=-286 k J·mol -1,则反应H 2O (l )→H 2(g)+ O 2(g),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效应= 286、,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86。
3、已知乙醇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2H 5OH ,298)=-1366.95 k J·mol -1,则乙醇的标准摩尔生成焓(298)= -277.56。
三、判断题:(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尽量用一句话给出你作出判断的根据。
)1、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CaO(s)+CO 2(g)=CaCO 3(s)的反应焓。
2、错误。
标准熵是1摩尔物质处于标态时所具有的熵值,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只有在温度T=0K 时,物质的熵值才等于零,所以,标准熵一定是正值。
2、单质的生成焓等于零,所以它的标准熵也等于零。
θ∆m rH 212123θ∆m f H θ∆m rH 21θ∆m rH θ∆m rH 21θ∆m rH θ∆m rH φ∆m rH θ∆m f H 21θ∆m H c θ∆m f H1、错误。
生成焓是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摩尔物质的反应焓,所以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反应Ca(s)+C(s,石墨)+3/2O2(g)=CaCO3(S)的反应焓。
四、简答题:(简述以下概念的物理意义)1、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功、热和能。
3、热力学能和焓。
4、生成焓、燃烧焓和反应焓。
1、封闭系统是无物质交换而有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孤立系统既是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
2、热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式,除热而外的所有其它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功,功和热是过程量;能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和物质能做某事的能力,是状态量。
3、热力学能,即内能,是系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焓,符号为H,定义式为H=U+pV。
4、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摩尔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称生成焓;1摩尔燃料与氧气发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称为燃烧焓;反应焓是发生1摩尔反应的焓变。
一、单选题第4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DG = a,则NH3(g) = 1/2N2(g) + 3/2H2(g)的DG为:()A. a2B. 1/aC. 1/ a2D. -a/22、在某温度下,反应1/2N2(g) + 3/2H2(g) = NH3(g)的平衡常数K= a,上述反应若写成2NH3(g) = N2(g) + 3H2(g),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a/2 B. 2a C. a2D. 1/ a23、已知反应2A(g)+B(s) =2C(g) D r HΘ>0,要提高A的转化率,可采用()A. 增加总压B.加入催化剂C. 增大A的浓度D.升高温度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S(s)+O2(g)=SO2(g)K2则反应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数为:( ) A. K1+ K2 B.K1- K2 C. K1K2 D.K1/K2 5、若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标准平衡常数K2Θ>K1Θ,此反应的等压热效应△r H m的数值将()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判断6、下列各组参数,属于状态函数的是:A. Q p,G,V B. Q v,V,G C. V,S,W D. G,U,H7、298K时,某反应的K pΘ= 3.0×105,则该反应的D r GΘ =____KJ/mol(lg3 = 0.477)。
A. 31.2B. -31.2C. -71.8D. 71.88、298K时,SΘN2= 191.50 J•K–1•mol–1,SΘH2= 130.57 J•K–1•mol–1,SΘNH3= 192.34 J•K–1•mol–1,反应为N2(g) + 3H2(g) = 2NH3(g),则D r SΘ = ________J•K–1•mol–1:A. -135.73B. 135.73C. -198.53D. 198.539、298K时,D r HΘMgCO3= 100.8 KJ•mol–1,D r SΘMgCO3= 174.8 J•K–1•mol–1,反应为MgCO3(s) = MgO(s) + CO2(g),则598K时的D r GΘ = ________KJ•mol–1: A. -3.73 B. 105.3 C. -1.04×105 D. 3.7310、下列方法能使平衡2NO(g) + O2(g) = 2NO2(g)向左移动的是:A. 增大压力B. 增大P NOC. 减小P NOD. 减小压力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 G B. Q C. ΔH D. ΔG12、下列反应中△r S m值最大的是() A. PCl5(g) → PCl3(g)+Cl2(g) B. 2SO2(g)+O2(g) → 2SO3(g)C. 3H2(g)+N2(g) → 2NH3(g)D. C2H6(g)+3.5O2(g) → 2CO2(g)+3H2O(l)13、反应CaCO3(s) → CaO(s)+CO2(g)在高温下正反应能自发进行,而在298K时是不自发的,则逆反应的Δr H mΘ和Δr S mΘ是() A. Δr H mΘ>0和Δr S mΘ>0B. Δr H mΘ<0和Δr S mΘ>0C. Δr H mΘ>0和Δr S mΘ<0D. Δr H mΘ<0和Δr S mΘ<014、下列热力学函数的数值等于零的是()A.SΘm(O2,g,298K) B.△f GΘm(I2,g,298K)C.△f GΘm(白磷P4,s,298K)D.△f HΘm(金刚石,s,298K)15、如果某反应的KΘ≥1,则它的()A.△r GΘm≥0 ,B.△r GΘm≤0,C.△r G m≥0 ,D.△r G m≤0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打“√”;错,打“×”。
)1、某一可逆反应,当J>KΘ时,反应自发地向逆方向进行。
(√)2、化学反应的△r G越小,反应进行的趋势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3、对于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凡是△r G m>0的化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5、Fe (s)和Cl2 (l)的△f HΘm都为零。
(×)6、一个化学反应的△r GΘm的值越负,其自发进行的倾向越大。
(×)7、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变化为绝热过程。
(√)8、将固体NH4NO3 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ΔH,ΔS 的符号依次为-、+、+。
(√)9、乙醇溶于水的过程中ΔG =0。
(×)10、CO2(g)的生成焓等于石墨的燃烧热。
(√)11、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12、如果一个反应的Δr H mΘ<0, Δr S mΘ>0,则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的。
(√)13、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故,对可逆反应而言,不管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均相同。
(×)14、某一反应平衡后,再加入些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则两次测得的平衡常数相同√15、在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g) + O2 (g) = 2NO2 (g) 达到平衡,当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时,总压将增加,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即生成NO2 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