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论文格式
教育研究论文的结构

教育研究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教育研究论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三个次要部分。
三个主要部分是:前言、正文、结论。
三个次要部分是:题目、署名、参考文献。
1.前言
也称为绪论。
这是论文的开始部分,核心内容是提出论文的中心论题。
一般包括:
①说明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②前人或他人在这方面研究进展情况;③研究的目的;
④提出中心论题。
研究者将研究假设与研究结果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对问题的解决、验证所发表的观点、见解和新发现。
⑤简单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2.正文
首先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这部分的标题。
再分出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配以小标题。
小标题实际上就是中心论题之下的分论题,分论题是用以证明中心论题的一系列确定性的观点与见解。
各个段落有小标题,就是所在这段文字的中心,对中心论题来说又起到一个论据的作用。
3.结论
这是论文的结尾部分,结尾不是正文中各段小标题的简单重复,结论需要归纳论证的结果,形成明确的论点。
也可以对中心论题做进一步的深化,或是围绕中心论题,提出建议、设想。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
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倾向,这一方法论对于促进教育研究科学化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研究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研究的论文范文篇一:《高中语文课堂赏识教育研究》【摘要】本文仅是从高中语文教师的视角,根据当前高中生心理特点,运用赏识教育理论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要尽可能地树立赏识教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唤醒学生的自信。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赏识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努力灌溉她之后才能发现她的美,而赞美就是那灌溉的泉水。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人师的我们,对孩子们也应该多点赞美少点批评,这就是我所要说的赏识教育。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高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以此来实现自我。
高中生,他们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他们更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
而高中生从哪儿获得赏识呢?主要来自于教师。
而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赏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民主,拓宽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语文课在情感和兴趣价值上较其他学科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教法得当,学生的学习意愿是很容易激发的。
教师一定要先做到目标在心,具体操作时才能把握好方向。
语文课的课内教学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学,再鼓励学生沿着教学目标自己理解、自己领悟、自己思考、自己提炼。
有时候,在教学中也尽可能地采用竞赛机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思维交锋。
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地点拨启迪,进行归纳,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赏识性评价,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相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法,拘泥于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等等,而对学生的新见解不予赏识、肯定或褒扬,必然会导致学生创新意识的泯灭,创新能力的扼杀,最终教出来的学生甚至可能是高分低能的“优生”,而低分的“差生”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可能被课堂遗忘,甚至于遗弃。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规范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规范引言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编写规范的论文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选题、论文结构、文献综述、方法论、数据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选题选题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首要环节,合理的选题能够确保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深度。
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是编写规范论文的基础。
一般而言,论文结构包括:引言、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方法论、数据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应该明确且连贯,使整篇论文有条理。
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概述和评价。
编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搜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的文献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并进行梳理和归纳,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问题。
四、方法论方法论部分是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应准确地描述,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同时,要说明使用相应方法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五、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根据选定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部分,应以图表、文字或统计分析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同时合理运用科学手法对数据进行解读。
六、讨论与结论讨论与结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
在讨论部分,应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比较。
结论部分则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回顾,强调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其他文献的集合,应该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图书和期刊等。
在编写参考文献时,应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具体格式要严格遵循。
总结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规范编写对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选题到结论,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虑和准备。
本文简要介绍了选题、论文结构、文献综述、方法论、数据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希望能给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教育研究论文写作一般格式_论文格式_

教育研究论文写作一般格式_论文格式_
1.标题页:
标题页是论文的第一页,应包含以下内容:
-论文题目:应简洁明确地概括研究内容。
-摘要:一个简洁的总结,提供论文的主要目的、方法和重要结果。
2.摘要:
摘要是对整篇论文的简洁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目的: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目的。
-方法:描述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设计。
-结果:概述主要结果和发现。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
3.引言:
引言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当前研究动态。
-问题陈述:明确说明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研究重要性: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对教育领域的意义。
-文献综述:综述之前的研究成果和文献。
4.方法:
方法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
-研究设计:详细描述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
-参与者:说明研究的参与者特征和样本选择方法。
-测量仪器:描述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问卷或测试。
-数据分析:说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5.结果:
结果部分应提供以下内容:
-描述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和总结。
-统计分析:报告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结果。
-图表和表格:使用图表和表格展示数据,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6.讨论:
讨论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主要发现:总结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发现。
-结果解释:解释研究结果和发现的原因和意义。
-限制和未来研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完整版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完整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并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方法论框架。
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研究者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该方法论框架涵盖了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遵循科学的研究过程来获取可靠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引言: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改善教育实践的一种科学研究。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合理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过程对于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框架,帮助研究者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
方法论框架:1.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首先,研究者需要清楚地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研究问题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的。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描述研究者希望达到的结果。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研究设计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参与者、变量和研究流程。
3.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教育研究的核心环节。
研究者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定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等,需要大量的数字数据。
定性方法包括访谈、观察等,侧重于声音和描述性的数据。
研究者应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并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步骤。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研究者应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解读。
5.结果和讨论:在结果和讨论部分,研究者需要展示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合理的结论。
结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对于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框架,帮助研究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进行科学的研究过程。
教育专业研究综述论文范文

教育专业研究综述论文范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育专业的研究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教育专业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教育专业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
教育管理学关注的是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等。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教育专业研究中,研究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
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数据的常用手段,通过对学生、教师或家长的意见和反馈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和需求。
实验研究是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或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出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则是通过对具体教育案例的研究,深入了解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育专业研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教育管理学,我们可以了解教育机构的管理模式和效果,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研究教育技术学,我们可以推动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然而,教育专业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同时,教育专业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这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
综上所述,教育专业研究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教育研究》投稿要求

《教育研究》投稿要求
《教育研究》投稿要求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 来稿请用Word文档格式,稿件中需注明作者姓名、电话、E-mail、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2. 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接受改动者请事先说明。
3. 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侵权和泄密问题。
4. 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的署名权无争议。
5. 切勿一稿多投,否则编辑部有权追究论文作者责任。
6. 稿件一经采用,视为论文作者自愿将该论文的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同意授权本刊出版及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传播。
7. 论文作者不得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本条款中第6条所列的转让权利,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续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非期刊类的文集。
8. 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
9. 其他未规定的事宜,若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投稿要求可能会根据期刊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作者在投稿前详细了解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并按照要求准备稿件。
《教育研究》论文格式

《教育研究》论文格式《教育研究》论文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教育研究》论文格式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
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 .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