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质量标准、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总则与电缆线路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版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盖板齐全。
4.电缆沟排水通畅,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刚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用热镀锌制品。
运输与保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储存。
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充油电缆油管固定,压力油箱牢固,压力指示符和要求。
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电缆到现场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技术文件齐全。
2.型号、规格、长度符合要求,外观没有受损,封端严密。
电缆如果不立即安装,按下列要求储存:1.集中分类存放,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
2.终端瓷套应有机械损伤的措施。
3.包装密封良好。
4.电缆桥架分类保管,不得因受力变形。
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应包装良好,标志齐全,封装严密。
充油电缆经常检查油压。
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易受损伤的地方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电缆管的加工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作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弯曲半径符合要求。
3.金属电缆管应在外面涂防腐漆或沥青。
电缆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混凝土管除外。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
电缆管明敷时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对准。
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管不能直接对焊。
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和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
电缆线路施工质量规范(GB50168-92)

电缆线路施工质量规范(GB50168-92)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电缆线路施工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根据GB-92制定的具体规范。
2. 施工前准备
-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培训
- 获取所有必要的施工许可和审批文件
- 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施工过程控制
-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安全设施和措施应完善
-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记录
- 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4. 施工质量检验
- 对施工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 对材料和设备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 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检测
- 对施工质量进行记录和报告
5. 施工后管理
- 对施工结果进行验收
- 配合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和交接工作
- 做好施工档案和维护工作
- 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意外事件
6. 后续运维
- 对施工完的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处理线路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 做好线路的运行记录和维修记录
以上为电缆线路施工质量规范(GB50168-92)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些规范进行施工,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5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1、施工范围1.1 35kV线路部分: 35KV高压配电装置出线柜同杆双回路,线路长度为2×6.743km;在#23~#24处跨越浙赣铁路;在#10~#11处穿越沪昆高速铁路采用电缆穿越;在#03~#04穿越马路采用电缆;在#1杆处连接原线路;。
新建双回线路长6.743km,其中双回电缆线路长 1.111km,导线采用JL/G1A-400/25,地线采用OPGW-24B1-50,电缆采用YJV-26/35-1*630单芯电缆。
本工程新立钢管杆6基,角钢塔26基。
负责本工程所有杆塔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包括但不限于杆塔标号牌、警示牌、防护栏等)。
负责本工程35kV输电线路投运、通信施工及设备调试、保护调试等工作。
本次招标工程中#10~#11塔(穿越沪昆高速铁路)之间的电缆井、电缆沟道、排管等土建费用按实际米数计算。
1.2 投标方应负责施工范围内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土建施工,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恢复绿化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政治处理等工作。
1.3 投标方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线路跨越、穿越原有各电压等级线路、道路、河流、绿化、高大树木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不利因素,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主要设备品牌推荐如下:电缆:江苏上上、浙江万马、浙江开成投标方须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品牌采购。
2、工程概况发电机出线电压为10.5kV,分别直接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两段发电机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10kV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分别经2台20MVA双绕组主变升压至35kV。
35kV 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3、技术标准及规范表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提供最新版本。
表二: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备注:上述标准规范引自《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目录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办法

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办法一、引言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是确保线路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以确保线路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对线路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时,需要确保检验的内容能够覆盖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等。
2. 系统性原则:需要按照一定的系统性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检验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遗漏和疏忽。
3. 随机性原则:在进行线路工程质量检验时,需要根据一定的随机性原则进行取样,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公正性原则:质量检验应该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检验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三、质量检验的方法和过程1. 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可以分为初验、中验和终验。
初验主要针对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中验主要针对线路工程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检验,终验主要是在线路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检验。
2.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实地检查、取样检验、实验室测试等方式进行。
实地检查主要是对线路工程的外部形态、绝缘情况等进行目测和仪器检测;取样检验主要是对材料进行取样,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评估其质量;实验室测试主要是对线路工程材料进行各项指标的物理和化学测试。
3. 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检验的时间、位置、检验内容、测试结果等重要信息,以备后续的验收。
四、线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1. 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3. 线路工程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施工过程符合安全、环保等相关要求。
5. 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及时、准确、完整。
五、线路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1. 准备阶段:验收前,需要收集线路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
2. 质量检查阶段:验收人员对线路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设备性能检查、绝缘检查等。
工程线路方案设计规范标准

工程线路方案设计规范标准第一章绪论1.1 编制目的本规范是为了规范工程线路方案设计,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保障工程安全,保护环境,加强对施工、监理和考核的指导。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输电线、变电站、配电线路等工程线路方案设计。
1.3 规范依据本规范依据《电力工程设计规范》(GB 50052)、《电力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L/T 5039)、《电力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L/T 5154)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制。
第二章基本原则2.1 安全可靠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可靠为本”的原则,确保工程线路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2.2 经济合理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合理经济、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经济合理的投资。
2.3 环境保护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依法保护、节能环保”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基本要求3.1 设计依据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3.2 工程线路类型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工程线路分为输电线、变电站、配电线路等不同类型。
3.3 线路走向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用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
3.4 线路参数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负荷情况、线路长度、电压等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线路参数。
3.5 输电塔、变电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线路走向和电气参数确定输电塔或变电站的选址和布置。
3.6 线路安全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线路安全。
3.7 线路设备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线路负荷和运行条件,选用合适的线路设备。
第四章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内容4.1 工程概况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工程概况,包括工程性质、工程地点、工程规模等基本信息。
4.2 线路走向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线路走向的选取和方案说明。
4.3 线路参数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线路参数的确定和方案说明。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线路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以下是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详细内容。
一、施工规范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电缆线路的位置和路径,遵循规范和现行安全、环保、建筑和土地利用等相关法规进行施工。
2. 安装过程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及设计规范,必须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 在施工前,必须先证明所施工的地面承载力、地基稳定性、固体物质分布、水分、地下水位等条件都符合要求。
4.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牌,以免工程设施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险。
5. 坑道开挖宜先从表面向下逐层开挖,并要注意托架的准确装置。
6. 各类电缆应确保填充槽宽度和深度与规范一致。
7. 挖掘地基时请注意电缆安全,最好覆盖保护措施,避免车辆碾压。
8. 完成水泥配比后,应保持表面平整,并进行必要的养护。
9. 手续齐全,材料优质的设备,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团队,依照设计图纸进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的符合标准,并且考虑到安全因素,以避免人员伤亡和逃避责任。
二、验收规范10. 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验收,对电缆线路、支架及配件进行检测和测试。
11. 进行验收前,应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堆积物。
12. 检查电缆线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外力或机器设备的损坏,如有必要进行补救和维修。
13. 检查支架是否安装牢固,有无失稳的现象,托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14. 检查电缆连接器,如接头是否安全结实,相互之间的接触是否正常,各个端头是否涂保护漆及密封好等。
15. 检查支架与土壤接触是否稳定,支架间距是否符合规范,确保其所承载的负荷是安全的。
16. 方案、手续、试验及其他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由专业的验收人员对线路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
17. 若电缆线路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则需重新进行施工或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 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保证电力线路安全运营, 制定本标准。
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原材料及器材检查一、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应重做检查:二、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三、因保管、运送不良等因素而有变质损坏也许者。
四、对实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一、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 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三、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 无锈蚀。
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 绝缘层良好, 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 且易剥离, 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 除地脚螺栓外, 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一、金具组装配合应良好,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符合下列规定:二、表面光洁, 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线夹转动灵活, 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规定。
镀锌良好, 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绝缘子与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 且结合紧密, 铁件镀锌良好。
二、瓷釉光滑, 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现象。
三、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
环型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符合下列规定:一、表面光洁平整, 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二、放置地面平整检查时, 应无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
三、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一、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符合下列规定:二、表面光洁平整, 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三、应无纵、横向裂缝。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一)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定1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1.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1.1.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1.1.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1.1.3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1.1.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1.1.5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
2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1.1.6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
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
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
1.1.7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1.1.8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1.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1.2.1电缆支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
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
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一:线路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
编号标准名称标准号备注1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Q/GDW346-2009
2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运输施工工艺导则Q/GDW351-2009
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2-1996
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5027-1993
6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根据线路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土建工程相关质量标准,如: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10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2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201l
13建筑用砂GB/T1468-201l
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园钢筋GB1499.1-2008
1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1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2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2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
23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24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
2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