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第三章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突入滚道式润滑方式 如图3—10所示为适应该要求而设计的特殊轴承。 润滑油的进油口在内滚道附近,利用高速轴承的泵 效应,把润滑油吸人滚道。
若进油口较高,则泵效应差,当进油接近外滚道 时则成为排放口了,油液将不能进入轴承内部。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冷却润滑技术的研究 过去,加工中心机床主轴轴承大都采用油脂润滑方 式,为了适应主轴转速向更高速化发展的需要,新 的冷却润滑方式相继开发出来,见表3—2。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1)油气润滑方式 这种润滑方式不同于油雾方式, 油气润滑是用压缩空气把小油滴送进轴承空隙中, 油量大小可达最佳值,压缩空气有散热作用,润滑 油可回收,不污染周围空气。图3—8是油气润滑 原理图。
1.主轴部件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 图3—13a为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 为1:12的锥孔,当内圈沿锥形轴颈轴向移 动时,内圈胀大以调整滚道的间隙。滚子数 目多,两列滚子交错排列,因而承载能力大, 刚性好,允许转速高。它的内、外圈均较薄, 因此,要求主轴颈与箱体孔均有较高的制造 精度,以免轴颈与箱体孔的形状误差使轴承 滚道发生畸变而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该轴 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2)热变形 电动机、主轴及传动件都是热源。低温升、小
的热变形是对主传动系统要求的重要指标。 (3)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 动条件下测量主轴前端和距离前端300mm处的径 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主轴在工作速度旋转时 测量上述的两项精度称为运动精度。数控机床要求 有高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第二节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电磁离合器—— 应用电磁效应接通或切断运动的元件,便于实现 自动操作,已成为自动装置中常用的执行元件。
电磁离合器用于数控机床的主传动时,能简化变 速机构,通过若干安装在各传动轴上的离合器的吸合 和分离的不同组合来改变齿轮的传动路线,实现主轴 的变速。
例子: 1、数控镗床主轴箱中使用的无滑片式电磁离合器。 2、啮合式电磁离合器(亦称为牙嵌入电磁离合器)。
第二节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一、数控机床的主传动变速 二、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 三、数控机床的主轴材料和热处理 四、主轴内刀具自动夹紧、切屑清除装置 五、主轴准停装置
一、数控机床的主传动变速
一)数控机床变速方式 二)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三种配置方式
1、带变速齿轮的主传动 液压拨叉变速 电磁离合器
2、通过皮带传动的主传动 3、由调速电机直接驱动的主传动 三)数控机床主传动装置的特点 四)主传动变速设计
结构特点:是在摩擦面上做成一 定的齿形,以提高所能传递的力 矩。当线圈1通电后,带有端面齿 的衔铁2被引吸和磁轭8的端面齿 互相啮合。衔铁2又通过渐开线齿 形花键与定位环5联接,再通过螺 钉7传递给齿轮(图中未示出)。 其中,隔离环6是为了防止磁力线 从传动轴通过构成回路,而削弱 电磁吸力。衔铁2和定位环5采用 渐开线花键联结,保证了衔铁与 传动轴的同轴度,使端面齿能更 可靠地啮合。采用螺钉3和压力弹 簧4的结构能使离合器的安装方式 不受限制,不管衔铁使水平还是 垂直、向上还是向下,安装都能 保证合理的齿面间隙。
无滑片式电磁离合器:
优点:省去了电刷,避免了磨损和接触不良所带来的故障, 因比较适用于高速运转的主运动系统。由于采用摩 擦片来传递扭矩,所以允许不停车变速。
缺点: 变速时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且由于线圈和铁芯是静止 不动的,因此必须在旋转的套筒上安装滚动轴承7, 这样加大了离合器的的径向尺寸。此外,这种摩擦离 合器的磁力线(图中的虚拟)通过钢质的摩擦片,在 线圈断电之后会有剩磁,增加了离合器的分离时间。
第3章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3无级变速传动链的设计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广泛采用无级变速 。 无级变速优势: 在一定范围内,转速(或速度)能连续地变 换,从而获取最有利的切削速度。 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由直流或调速电动 机作为驱动源的电气无级调速。
(2)主要设计内容:
拟定结构式或结构网; 拟定转速图, 拟定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确定带轮直径、齿轮齿数; 布置、排列齿轮,绘制传动系统图。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 1转速图的概念
转速图由“三线一点”组成,即传动轴线、转速 线、传动线和转速点。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由Z, φ, n1可知主轴的各级转速应为: 31.5, 45, 63, 90, 125, 180, 250,500、710、 1000、1400。
2)变速组和传动副数的确定 :
变速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 12=4×3 12=3×4 12=3×2×2 12=2×3×2 12=2×2×3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②绘制转速图: A、 本例所选定的结构式共有三个变速 组,变速机构共需4根轴,加上电动机轴 共5根轴,(电动机到I轴为定比带传动)故 转速图需5条竖线。主轴共12级转速,电 动机轴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故需 12条横线。然后,标注主轴的各级转速 及电动机轴的转速。
3. 1 主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2)按传动装置类型 可分为机械传动装置 液压传动装置 电气传动装置 以及它们的组合
3. 1 主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3)按变速的连续性 可以分为分级变速传动和无级变速传动。 分级变速传动是在一定的变速范围内均 匀、离散地分布着有限级数的转速,变 速级数一般不超过20~30级。 分级变速传动方式有滑移齿轮变速、交 换齿轮变速和离合器(如摩擦片式、牙嵌 式、齿轮式离合器)变速。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高速加工、精密定位
主轴驱动系统的设计与选择
设计原则
高可靠性 良好的动态响应 经济性考虑
选择因素
机床类型 加工要求 成本预算
常见类型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直流传动系统 混合驱动系统
● 03
第3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 系统
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与作 用
进给传动系统主要包括进给驱动装置、进给传动 机构和进给系统的控制与调节三个部分。进给驱 动装置负责提供动力,进给传动机构负责传递动 力并实现所需的运动轨迹,进给系统的控制与调 节负责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
主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它主要 由主轴装置、传动装置、主轴驱动系统等组成, 负责传递动力并确保机床加工的精度和速度。
主轴的类型与特性
电主轴
高速、高精度
复合主轴
结合电主轴与机 械主轴特点
机械主轴
结构简单、成本 低
主轴定向控制
01 控制意义
保证加工精度
02 控制方法
光电编码器、霍尔效应
部分控制信号依赖于反馈信号
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 护
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观察法、信号分析法、模拟法 等;故障诊断的步骤包括故障现象的观察、故障 原因的分析、故障诊断的结果等;电气控制系统 的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更换故障 部件等。
● 06
第6章 总结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重要性和 影响因素
夹具系统的性能评价
夹具的刚度 与稳定性
夹具的刚度与稳 定性直接影响到
加工精度
夹具的重复 定位精度
夹具的重复定位 精度直接影响到
加工效率
夹具的装夹 误差
夹具的装夹误差 会导致工件加工
误差
数控主传动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数控主传动系统实训,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掌握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二、实训内容1.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概述(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组成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要由主轴、主轴箱、传动轴、联轴器、带轮、齿轮等组成。
(2)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通过主轴带动工件进行旋转运动,实现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主轴箱内的齿轮和带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主轴,实现主轴的旋转。
2.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操作(1)主轴启动与停止①启动主轴:按下启动按钮,主轴开始旋转。
②停止主轴:按下停止按钮,主轴停止旋转。
(2)主轴转速调节①通过操作面板上的转速选择按钮,选择所需的主轴转速。
②按下转速设置按钮,设置所需的主轴转速。
③按下确认按钮,主轴转速设定完成。
3.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诊断方法①观察法:观察主传动系统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振动、噪音等。
②听诊法:通过听诊器听取主传动系统的声音,判断故障原因。
③测量法: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测量主传动系统各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2)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①主轴振动:检查主轴与轴承的配合是否紧密,如有松动,则进行紧固。
②主轴噪音:检查主轴箱内齿轮、带轮等部件是否有磨损,如有磨损,则进行更换。
③主轴转速不稳定:检查主轴箱内齿轮、带轮等部件的啮合情况,如有异常,则进行调整。
三、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了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掌握了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操作技能。
2. 实训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操作,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3. 本次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数控机床维修和操作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训建议1.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训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PPT课件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与普通机床比较,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具有下列特点: 转速高、功率大。3.7~250kw 变速范围宽,可实现无极调速。
控制功能的多样化
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传动平稳。 良好的抗振性和热稳定性 电动机性能要求高机能要求高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转速达(2~10)×104r/min的主轴可采用磁力轴承或陶瓷滚珠轴承。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采用滚动轴承时的几种配置形式
这种配置可提高主轴的综合刚度,满足强力 切削的要求,普遍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
( a )
适用于高速、重载的主轴部件。
( b )
适用于高速、轻载和精密的数控机床主轴。
( c )
适用于中等精度、低速与重载荷的数控机床 主轴。
( d )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a)深沟球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2) 主轴轴承的支撑形式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主轴的准停装置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磁传感器准停装置
车床主轴端部结构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铣床主轴端部结构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4)主轴内部刀具自动夹紧机构 图2-7为ZHS-K63型加工中心主轴内部刀具夹紧机构
2.1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主轴的支撑 中小型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 重型数控机床 高精度数控机床 滚动轴承 液· 体静压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资料

电机散热
电机振动
定期检查电机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如发现风扇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检查电机运转时的振动情况,如发现 异常振动应及缘电阻,确保电机 绝缘良好,防止电机短路或接地故障。
主轴箱的维护与保养
主轴箱清洁
定期清理主轴箱内的灰尘和杂物, 保持主轴箱内部清洁。
传动装置清洁
清理传动装置内部的灰尘和杂物,保持传动装置 内部清洁。
05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
除
主轴故障诊断与排除
主轴转动异常
检查主轴电机、传动带、轴承等部件是否正常,以及润滑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主轴定位不准
检查主轴编码器、定位检测元件、数控系统参数等是否正确设置和连接。
主轴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04
主轴箱的散热性能和密封性能对机床的运 行稳定性和精度有重要影响。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是连接主轴电机和主 轴的中间环节。
传动装置需要具备高精度、高 刚度和低噪音等特点,以确保
主轴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传动装置包括皮带、齿 轮和传动链等。
传动装置的维护和调整对机床 的运行稳定性和精度有重要影 响。
电机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电机控制电路是否正常、主轴电机是否 过载等。
电机过热
检查电机冷却系统是否正常、电机负载是否过大、电机轴承 是否损坏等。
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
主轴箱振动
检查主轴箱安装基础是否稳固、主轴 箱内部齿轮和轴承是否损坏等。
主轴箱噪音
检查主轴箱内部齿轮和轴承是否润滑 良好、主轴箱内部是否有异物等。
箱体紧固
检查主轴箱各部位螺丝是否紧固, 防止因螺丝松动导致主轴箱振动或 移位。
油标检查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一、主传动装置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1)转速高、功率大(2)调速范围宽(3)主轴能自动实现无级变速,转速变换迅速可靠(4)数控机床的主轴组件具有较大的刚度、较高的精度和高的耐磨性能(5)在加工中心上,还具有安装刀具和刀具交换所需的自动夹紧装置,以及主轴定向准停装置,以保证刀具和主轴、刀库、机械手的正确啮合。
(6)为了扩大机床功能,一些数控机床的主轴能实现C轴功能(主轴回转角度的控制)2.数控机床主传动装置(1)带有二级齿轮的变速装置确保低速时输出大扭矩,扩大恒功率调速范围,以满足机床重切削时对输出扭矩特性的要求。
(2)采用定比传动装置定比传动装置常用同步齿形带或三角带连接电机与主轴,避免了齿轮传动引起的振动与噪声。
(3)采用电主轴电主轴传动方式大大简化了主轴箱体与主轴的结构,主轴部件的刚性更好。
但主轴输出扭矩小,电机发热对主轴影响较大,需对主轴进行强制冷却.二、主轴结构1.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结构1、5—螺钉;2—带轮连接盘;3、15、16—螺钉;4—端盖;6—圆柱滚珠轴承;7、9、11、12—挡圈;8—热调整套;10、13、17—角接触球轴承;14—卡盘过渡盘;18—主轴;19—主轴箱箱体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结构示意图1—驱动爪;2—卡爪;3—卡盘;4—活塞杆;5—液压缸;6、7—行程开关液压驱动动力的自定心夹盘2.数控加工中心(镗、铣床)主轴部件结构(1)刀具夹紧装置和切屑清除装置1-刀架;2-拉钉;3-主轴;4-拉杆;5-碟形弹簧;6-活塞;7-液压缸(或气缸);8、10-行程开关;9-压缩空气管接头;11-弹簧;12-钢球;13-端面键数控立式加工中心主轴部件(2)主轴准停装置1-多楔带轮;2-磁传感器;3-永久磁铁;4-垫片;5-主轴主轴准停装置的工作原理3.内装电主轴的主轴部件结构1-刀具系统;2、9-捕捉轴承;3、8-传感器;4、7-径向轴承;5-轴向推力轴承;6-高频电动机;10-冷却水管路;11-气-液压力放大器用磁悬浮轴承的高速加工中心电主轴部件1—转子;2—定子;3—箱体;4—主轴数控车床电主轴部件电主轴主要融合了以下技术:(1)高速电机技术其关键技术是高速度下的动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第一节概述
1、对主传动系统的要求
(1)调速范围 :多用途、通用性大的机床要求主轴的调速范围大,低速大转矩功能,较高的速度,如车削加工中心。
(2)热变形: 电动机、主轴及传动件都是热源。
低温升、小的热变形是对主传动系统要求的重要指标。
(3)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条件下测量主轴前端和距离前端300mm处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
主轴在工作速度旋转时测量上述的两项精度称为运动精度。
数控机床要求有高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4)主轴的静刚度和抗振性: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较高,主轴的转速又很高,因此对主轴的静刚度和抗振性要求较高。
主轴的轴颈尺寸、轴承类型及配置方式,轴承预紧量大小,主轴组件的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及主轴组件的阻尼等对主轴组件的静刚度和抗振性都会产生影响。
(5)主轴组件的耐磨性: 主轴组件必须有足够的耐磨性,使之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精度。
2、主轴变速方式
(1).无级变速
(2)(分段无级变速 :1)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2)通过带传动的主传动3)用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主轴
(3)(液压拨叉变速机构在带有齿轮传动的主传动系统中,齿轮的换挡主要靠液压拨耳来完成
3、主轴部件
主轴部件是机床的一个关键部件,它包括主轴的支承、安装在主轴上的传动零件等。
机床的主轴部件满足的要求:主轴的回转精度、部件的结构刚度和抗振性、运转温度和热稳定性以及部件的耐磨性和精度保持能力等。
对于数控机床尤其是自动换刀数控机床,为了实现刀具在主轴上的自动装卸与夹持,还必须有刀具的自动夹紧装置、主轴准停装置和主轴孔的清理装置等结构。
(1)、主轴端部的结构形状
主轴端部用于安装刀具或夹持工件的夹具,在设计要求上,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安装可靠、联接牢固、装卸方便,并能传递足够的转矩
主轴为空心,前端有莫氏锥度孔,用以安装顶尖或心轴。
1)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
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方便拆卸。
莫氏锥度又分为长锥和短锥,长锥多用于主动机床的主轴孔,短锥用于机床附件和机床连接孔,
(2)主轴部件的支承
机床主轴带着刀具或夹具在支承中作回转运动,应能传递切削转矩承受切削抗力,并保证必要的旋转精度。
机床主轴多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承,对于精度要求高的主轴则采用动压或静压滑动轴承作为支承。
(3)滚动轴承的精度
主轴部件所用滚动轴承的精度有高级E、精密级D、特精级C和超精级B。
前支承的精度一般比后支承的精度高一级,也可以用相同的精度等级。
普通精度的机床通常前支承取C、D级,后支承用D、E级。
特高精度的机床前后支承均用B级精度液体静压轴承和动压轴承主要应用在主轴高转速、高回转精度的场合,对于要求更高转速的主轴,可以采用空气静压轴承,这种轴承达每分钟几万转的转速,有非常高的回转精度。
(4)(主轴滚动轴承的预紧
所谓轴承预紧,就是使轴承滚道预先承受一定的载荷,不仅能消除间隙而且还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使接触面积增大,轴承受力时变形减少,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大。
常用的预紧方法:1)轴承内圈移动 2)修磨座圈或隔套
(5)(主轴箱
1) 滑枕式
2) 滑枕主轴箱移动式
主轴箱的结构:为了增加转速范围和转距,主传动采用齿轮变速传动方式。
主轴转速分为低速区域和高速区域。
低速区域传动路线是:交流主轴电动机经弹性联轴器、齿轮、齿轮、齿轮、齿轮、齿轮、齿轮到主轴。
高速区域传动路线是:交流主轴电动机经联轴器及牙嵌离合器、齿轮、齿轮到主轴。
变换到高速挡时,由液压活塞推动拨叉向左移动,此时主轴电动机慢速旋转,以利于牙嵌离合器啮合。
主轴部件结构
1)刀具自动夹紧装置 2)清洁装置 3)卸荷装置 4)主轴准停装置
(6)主轴准停装置
主轴准停功能又称主轴定向功能,即当主轴停止时,控制其停于固定的位置,这是自动换刀所必须的功能。
在自动换刀的数控镗铣加工中心上,切削转矩通常是通过刀杆的端面键来传递的。
这就要求主轴具有准确定位于圆周上特定角度的功能。
当加工阶梯孔或精镗孔后退刀时,为防止刀具与小阶梯孔碰撞或拉毛已精加工的孔表面,必须先让刀,后再退刀,而要让刀,刀具必须具有准确功能
1) 机械准停
2) 电气准停控制优点: 简化机械结构, 缩短准停时间可靠性增加性能价格比提高 3) 磁传感器主轴准停
4) 编码器型主轴准停
1)数控系统须具有主轴闭环控制的功能。
2)主轴驱动装置应有进入伺服状态的功能。
通常为避免冲击,主轴驱动都具有软起动等功能。
3)通常为方便起见,均采用电动机轴端编码器信号反馈给数控系统,这时主轴传动链精度可能对准停精度产生影响。
4)无论采用何种准停方案(特别对磁传感器主轴准停方式),当需在主轴上安装元件时,应注意动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