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年级音乐下册《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二、自主感受,鉴赏音乐:
1、听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拍音乐起伏流通的旋律特点,也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2、动动。结合音乐做拍子的律动。方法:开火车前后拍手。学生分组而坐,第一个人拍第一下手(即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
三、实践体验,学唱歌曲:
1、导入歌曲: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区分曲式结构。第一遍由教师范唱,请一位学过琴的同学伴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宽音乐视野。
3、学唱歌曲。由于旋律学生已经很熟悉,所以让学生自学歌曲,让学生之间互相聆听,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唱好跳音,以及“跳得真欢愉”的演唱。
6、评价。对各组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并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小结: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鉴赏、表现、体验音乐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取得了明明的教学效果。
4、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进行表演唱。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唱中动,乐中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了喜悦的情感体验。5、创编歌词表演。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从头填词演唱,鼓励学生用歌表演、敲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歌曲。在理解和感受歌曲、乐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我们大家跳起来》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一首集体舞,选自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八课。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活泼,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学习和表演。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集体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舞蹈步伐。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集体舞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集体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集体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能够积极参与舞蹈表演。
2.教学难点:集体舞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舞蹈表演,示范集体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
2.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3.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舞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音频、舞蹈步伐图片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3.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镜子、舞蹈地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快乐。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集体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的魅力。
同时,教师讲解集体舞的要点,如步伐、手势、表情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集体舞协调性和音乐节奏的把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舞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我们大家跳起来-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我们大家跳起来-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表现了大家共同跳舞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合唱部分的处理以及伴奏的演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快乐,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合唱部分的音准和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乐器的演奏兴趣浓厚,可以通过伴奏的演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并能熟练演唱。
2.掌握合唱部分的音准和节奏,能够和谐地参与合唱。
3.学会歌曲的伴奏,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4.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唱部分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为学生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伴奏的练习,提高协作能力。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音频、视频及图片。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合唱谱架:用于展示合唱部分的乐谱。
4.教学道具:三角铁、木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随后,老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老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在此过程中,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操练(1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合唱姿势和发音。
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教案

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协调的方式参与集体活动。
教学重点:1. 节奏和节拍的理解与识别。
2. 音乐表达与情感体验。
3. 合作与协调的集体活动。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节奏与节拍的示范录音。
3. 舒适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随意舞动。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探究:1.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节奏和节拍,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2. 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与节拍示范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拍手跟随。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感受到的节奏和节拍,并与他们之前随意舞动时的感受进行对比。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适合跳舞的音乐。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一段舞蹈,着重考虑节奏和节拍的应用。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设计的舞蹈,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反馈。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节奏和节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跳舞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分发乐器,引导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进行演奏。
2. 组织学生形成一个大合唱团,利用音乐进行集体合唱。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跳舞和演奏中对节奏和节拍的理解与运用。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对比它们的节奏和节拍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个性化定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集体舞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通过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歌曲中的集体舞动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以这首歌曲为基础,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这些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并能够用欢快的节奏跳集体舞。
2.通过学习这首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集体舞的动作和节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演唱和集体舞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音频、视频,集体舞的动作图示等。
2.教学器材:音响设备、舞蹈垫、乐器等。
3.教学资源:相关音乐、舞蹈教材和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我们大家跳起来》的音频,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摇摆,感受音乐的节奏。
然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集体舞的动作图示,并示范演唱歌曲。
小学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表现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能用陶笛吹奏“5 1 1”和“1 1 1”,并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跳集体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和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表现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难点:能用陶笛吹奏曲中的几个音符,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表演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入座后老师播放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老师做舞蹈律动提问:2、节奏律动①3/4X XX XX | X X X | X XX XX | X X X |a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节奏.b随乐拍节奏(播放片段1)②3/4X XX XX |X XX XX | X XX XX |X - - |a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节奏.b随乐拍节奏(播放片段2)师:你发现了什么强弱规律吗?③介绍三拍子的强弱规律X X X强弱弱二、新课学习1>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师:同学们,请认真聆听这段音乐,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歌曲跟我们学的节奏是一样的)2、随音乐拍节奏3、有节奏的读歌词4、唱歌曲5、边拍边唱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规律给歌曲伴奏<二>顿音记号1、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有什么的记号吗?2、介绍顿音记号:顿音记号通常标记在音符上方,如5 ,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3、教师示范有顿音记号和没有顿音记号的演唱方法,请学生说出区别,然后跟着一起唱一唱顿音记号标记的地方4、演唱全曲,注意情绪:活泼地<三>陶笛吹奏顿音记号1、师:同学们,演唱完这首活泼的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愉快),那在这么开心的时刻我们是不是可以请出我们的陶笛小精灵跟我们一起开心的玩耍呢?在拿出陶笛之前,我们就注意要吹奏的地方——那就是有顿音记号的地方,大家观察一下有哪几个音?1 5 1.2、练习a 5 1 1(出示音孔图)3、练习b 1 1 14、强调吐音吹奏法:同学们,我们要怎样才能将陶笛吹奏出跳跃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用发出tu的声音的方法吹奏。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一首集体舞,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这首集体舞曲调欢快,节奏鲜明,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舞蹈动作简单,富有儿童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通过学习这首集体舞,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基础。
此外,他们在课堂中善于模仿和协作,能够快速融入集体舞的学习过程中。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的舞蹈动作和团队配合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的舞步、动作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舞蹈动作的掌握:让学生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性。
2.团队配合:培养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舞蹈动作和节奏。
3.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2.教学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音频或视频。
3.教学道具:舞蹈鞋、镜子(可选)。
4.教学课件:舞蹈动作图解、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舞蹈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的动作和风格。
同时,教师进行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八课 我们大家跳起来

我们大家跳起来一、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湘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八课的曲子,为四三拍子,旋律富有动感,听起来让人身心愉悦。
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获得美感和自信,引导学生创编完成集体舞,启发学生对基本舞步做简单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是跟腱炎巴赫的小步舞曲旋律,由吴国钧填词而成。
歌曲为三拍子,曲调活泼欢快,表现了孩子们载歌载舞的愉快心情。
三、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巴赫、学会欣赏巴赫的小步舞曲2.自信的演唱歌曲,可以根据原有的歌词进行自己搭配歌词3.学会简单的小步舞曲的简单动作四、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能够熟练的掌握小步舞曲的旋律自行填词2.学会小步舞曲的简单动作,配合动作演唱五、教学难点1.加上动作的演唱2.自行填词部分六、教学准备1.准备钢琴曲小步舞曲视频片段2.准备小步舞曲的简单动作教学3.钢琴4.沙锤…..教材:课本课程年级:三年级下册类型:欣赏、学唱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前老师先带给大家一个播放一段音乐,看看大家对这段音乐熟悉不?看看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在听完旋律后可以哼唱出来这段旋律?1.播放小步舞曲音频片段(1分钟)师:有哪位同学可以哼唱这段旋律的请举手?生:(学生举手)师:好,非常好,看来大家平时都会自行的欣赏钢琴曲子,那么今天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游戏,就是在自己都非常熟悉的旋律片段中加入自己喜欢的诗词。
那么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再一次熟悉这段旋律。
(二)认识歌曲的信息(2分钟)1.三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每小节一个强拍,两个弱拍,也就是强弱弱。
三拍子有动荡摇曳的特点,常用于舞曲和表达不平静的心情。
(讲解三拍子是小步舞曲的拍号)2.巴赫“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然而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像大海一样巨大和深远”。
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
(三)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0分钟)师: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36页,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首曲子名字叫什么呢?生:我们大家跳起来师:对,我们大家跳起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首先,用钢琴带领学生学唱简谱,详细的熟悉旋律,然后开始进行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歌曲的节奏,学唱歌曲采用跟唱的模式进行教学,老师演唱一句学生进行模唱,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演唱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教学难点:
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教学方法:
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一首曲子《我们大家跳起来》,跟着老师走进舞蹈的世界吧。
”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2.再次感受音乐,老师演唱,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3.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4.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欢乐的跳起来吧,每天都有好的心情,课下多搜索巴赫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