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工作量法

合集下载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问题。

正确选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不仅能够合理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流失,还能够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

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稳定的情况。

工作量法则适用于使用程度较大的资产,可以更精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消耗情况。

双倍余额递减法则适用于初期消耗较大,后期逐渐减少的资产。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资产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在准确反映资产价值流失的尽可能减少折旧计算的复杂性,方便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确定合理的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是指资产在财务报表上进行折旧核算的年限。

通常情况下,企业应该以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作为折旧年限。

由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差异,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会比预计年限长或短。

如果折旧年限设置过长,可能导致资产的净值被低估,给企业未来的投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折旧年限设置过短,可能导致资产的净值被高估,企业可能需要提前更换设备或进行更新维护,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企业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应该综合考虑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确保折旧年限与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相匹配。

企业应该根据税法规定和财务报告要求,选择符合相关法规的折旧方法。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不同的规定。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或工作量法进行折旧核算;而美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使用直线法进行折旧核算。

财务报告要求也对折旧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规定,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守相关的规定,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在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还应该考虑与其他企业的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比较和分析时,所考虑的企业财务数据的可比性。

会计的各种折旧方法

会计的各种折旧方法

会计的各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一项基本的财会制度,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折旧的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5280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为了反映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消耗而进行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多种,不同的折旧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固定资产,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首先,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年折旧额相等,适用于价值稳定的固定资产,如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折旧额稳定,利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

其次,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量或产量来确定折旧额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性固定资产,如矿山设备、发电厂设备等。

工作量法的折旧额与资产的实际使用量或产量成正比,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但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有准确的使用量或产量数据作为依据。

另外,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原值-已计提折旧累计额)折旧率。

该方法在资产使用初期折旧额较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适用于技术更新较快、价值快速下降的固定资产,如计算机、软件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能更快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使用情况以及会计核算的需要。

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有利于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固定资产折旧是指由于使用、使用权和经营管理等原因,使资产在一定期限内价值递减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折旧率和折旧方法,逐年将固定资产原值转化为费用,以反映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一种最为简单和常用的折旧方法,它是指在资产使用寿命内,每年按照相同的金额来计提折旧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其中,资产原值指的是购置资产时的成本,残值指的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价值,使用年限是指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有利。

但是,直线法忽略了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变化,可能导致折旧费用与资产实际价值变化不一致。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量或产出量来计提折旧费用的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资产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使用量或产出量的情况,如机器设备、车辆等。

工作量法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本年度使用量/总使用量。

工作量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对于那些使用量或产出量波动较大的资产有着更好的适应性。

但是,工作量法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准确掌握资产的使用量和产出量数据。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逐年递减的折旧方法,它是指每年按照资产净值的固定比例计提折旧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资产净值折旧率。

其中,折旧率是指每年折旧费用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通常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双倍余额递减法能够更快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对于那些前期价值减少较快的资产有着更好的适应性。

但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在资产后期的折旧费用较高,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按照资产使用年限总和计提折旧费用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直线法,其中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另一种是加速折旧法,其中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选择的企业折旧方法不同,所计提的折旧额也相差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法:每月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总工作量年数总和法:每月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2假设预计使用年限为N,已使用年数为M:尚可使用年数=N-M+1;年数总和(比如预计使用年限5年,年数总和为1+2+3+4+5)双倍余额递减法:每月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起初账面价值×(2/预计使用年限)÷12固定资产起初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重点掌握: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根据公式:每年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率=净残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折旧率=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推导出下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残值率=残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例1: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用平均年限法):解答:利用公式:每年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例2: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用工作量法):解答:利用公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总工作量净残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残值率=150000×5%=7500元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7500)÷300000=0.475元/公里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例3: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指的是公司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规则。

因为资产的使用年限和价值衰减程度不同,所以在会计上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采用了不同方法。

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统计、投资决策和税务处理等方面。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以下四种。

1.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它是指每年按固定数量计提折旧,每年各折旧相等,直到折旧完毕。

该方法的公式为,每年折旧数=(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其中,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期限结束时的价值,即资产报废时的估价;使用年限是指公司预计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时间。

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也被称为加速折旧法。

该方法是指每年以前一年未折旧的残余价值为基数,按固定的百分比计算折旧额,每年折旧额逐渐减少。

该方法的公式为,每年折旧数=(2÷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

3.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也称为生产量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量、生产效率、工时、运行时间等,按固定的单位折旧率计算每件产品或每个单位的生产成本,实现每个生产单位的平衡折旧。

该方法的公式为,每年折旧数=每个生产单位的单位折旧额×生产单位数。

4.年限和残值法年限和残值法是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和报废进行度量方法。

它是指在计算折旧的时候,先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估计的残值,确定每年的折旧额,直到资产最终报废。

该方法的公式为,每年折旧数=[(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剩余使用年限。

其中,剩余使用年限是指该固定资产已使用的年限减去目前的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准则

固定资产折旧准则

固定资产折旧准则1. 简介固定资产折旧准则是指企业在会计上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的规定和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比例,在一段时间内平均分摊其成本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准则的制定,旨在使企业能够合理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使用情况。

2. 折旧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的规定,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2.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折旧方法。

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用,在每个会计期间内保持不变。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年度折旧费用 = (原值 - 残值)/ 使用寿命其中,“原值”指购置或自建固定资产时支付的成本,“残值”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估计价值。

2.2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计算折旧费用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年度折旧费用 = (原值 - 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实际工作量工作量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与时间无关,而与实际工作量相关的情况,如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2.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费用,在每个会计期间内呈递减趋势。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年度折旧费用 = (原值 - 累计折旧)× 2 / 使用寿命3. 折旧政策企业在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合理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应合理、科学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折旧政策,避免过高或过低计提折旧费用。

3.2 一致性原则企业应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始终采用同一种折旧方法和政策进行计提。

如需变更折旧方法或政策,应及时调整,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合理说明。

3.3 可比性原则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确保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可比性。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价值逐年计提一定金额的费用,以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动和使用效益的消耗。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折旧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直线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每年按照固定比例计提折旧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直线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稳定,易于计算,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情况。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量来计提折旧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本年度使用量÷总使用量)。

工作量法的特点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每年按照固定比例计提折旧费用,但折旧费用的计算基数是上一年度的固定资产净值。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资产原值-累计折旧)×2÷使用年限。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前期较高,后期逐渐减少,适用于固定资产前期价值下降较快的情况。

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价值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直线法;固定资产使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固定资产前期价值下降较快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

总之,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选择应当合理,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和使用效益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原值=入账价值 ② 预计净残值=预计处置所得-预计处
置费用 ③ 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
金额 ④ 使用寿命 ⑤ 折旧方法
3、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1)空间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 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注意:1.融资租入、经营租出——计提折旧
4、折旧率的种类
(1)个别折旧率
(2)分类折旧率
是指将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大体相同的 固定 资产归并为同一类别计算的折旧率
某类固定资旧 产率 年 该 分 该 类 类 类 固 折 固 定 定 资 资 之 产 产 和 年 1原 0折 % 0值 旧 之 额
(3)综合折旧率
是指就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 算的折 旧率
年折旧额=800000*(1-4%)/20=38400(元) 月折旧额=384000/12=3200(元)
某企业一台设备,原价100000元,预计 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计算该 设备的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月折旧额、月 折旧率。
年折旧额=(100000-4000)/10=9600(元) 年折旧率=9600/100000= 9.6% 月折旧率=9.6%/12=0.8% 月折旧额=9600/12=800(元)
=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 =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3、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 月折旧额 =
12
月折旧率 =
月折旧额
年折旧率
=
固定资产原值
12
某企业一幢厂房,原价800000元,预 计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4%,计算该 厂房的年折旧额、月折旧额、
月折旧 2额 003.036( 06元)
借:制造费用 606 贷:累计折旧 606
小结:
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的区别: ➢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期折旧额相等; ➢ 工作量法是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相等。
1、红日公司08年4月购入一台设备并投入使用, 原值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2000 元,直线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额=(100000-4000)/5=19200(元) 年折旧率=19200/100000= 19.2% 月折旧率=19.2%/12=1.6% 月折旧额=19200/12=1600(元)
借:制造费用 1600 贷:累计折旧 1600
• 用直线法对汽车计提折旧,该如何计提?
• 假设汽车买价120000元,预计使用10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0000元,预计可行驶 10万公里。
请按照直线法计算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月 折旧额和月折旧率,并编制计提折旧的会计分 录。
4、假设车间运输用汽车原值为180000元,预计 净残值为2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120000 公里,本月行驶860公里。请计算月折旧额,并 做分录。
总结: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影响因素和 计提范围。
2.直线法和工作量法计算折旧额 。
牛刀小试
【多选】下列应计提折旧的有: B
A、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C、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D、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牛刀小试
2008年5月新增一台设备,处置一套厂 房,设备每月计提折旧2000元,厂房原先 每月计提折旧5000元,问08年5月应计提折 旧额?
5000元
解析: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从 下月起计提。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 提,下月起不提
•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 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 提供劳务的数量。
•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 产的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若 有减值准备,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应计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2.融资租出、经营租入——不计提折旧
(2)时间范围:
应当按月计提折旧。但注意:
掐头不去尾
1、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从下月起计提;
2、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下月起不提;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4、固定资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 提的折旧总额)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 折旧。
2011年11月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部门 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销售部门
折旧额 6000 2300 700
2011年11月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部门 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销售部门
折旧额 6000 2300 700
借:制造费用 6000 管理费用 2300 销售费用 700
贷:累计折旧 9000
3、红日公司生产车间有一台机器,该固定资产 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 净残值为4000元 要求:采用直线法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月折 旧额、月折旧率,并编制计提折旧的分录。
该项固定资产本月折旧额 =3500×0.456=15969(元)
假设车间某项设备原值为500000元, 预计净残值为15000元,预计总工作量 160000小时,本月工作200小时。请计算 月折旧额,并做分录。
单位小时折 50旧 00额 01050 030.0( 3 元 /小时 160000
对于汽车,不是既不是全年工作,也 不一定是每时每刻在工作,也不是按照规 定的时候工作,汽车行驶的里程越多,损 耗就越大,因此,可以根据行驶里程计提 折旧。
工作量法
(二)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 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运输设备、价值高但不经常使 用的大型专用设备
工作量法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折旧
——浙江师范大学 余梦娇
Why?
小明去年在4S店买一辆汽车花了50万 元,由于现在急需用钱,所以他把拿到二 手车市场卖了只收回了30万元,为什么汽 车的价值会相差20万元呢?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简称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 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 摊。
折旧额
预计的总工作量
=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 预计的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 = 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原价120000元, 预计总行驶里程25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 的净残值率5%,本月行驶3500公里。计 算本月应提的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20000×(1-5%)/250000=0.456(元/公里)
1、合安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
折旧,2007年9月的固定资产计算表列明
:一车间4000元,二车间6000元,经营
租出部门1000元,厂部管理部门3000元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4000
——二车间 6000
管理费用
3000
其他业务成本
1000
贷:累计折旧
14000
2、红日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 旧。请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年综 各 合 各项 折 项固 旧 固定 率 定资资产 之 产年 和 原 1折 0% 值 0旧之
5、核算
核算时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根据 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计入到有关 成本费用账户,具体帐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要求:计算08年应提折旧额
2、红日公司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作为管理人员 办公用,购入价格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 6000元,预计可以使用10年.
请按照直线法计算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并 编制计提折旧的分录。
3、红日公司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供车间生产 产品用,买价6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1%,预 计设备可用5年。
课后作业(习题集)
• 填空题:12-15 • 多选题:11 • 判断题:4-7、12 • 实训三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直线法

工作量法

方 法
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直线法
1、概念: 又称年限平均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原
值、预计净残值或净残值率和规定的预 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的一种方法。 2、特点:
每期计算的折旧额是相等的、不变的
3、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