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课件培智实用数学

合集下载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15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15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15课)复①(1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页一、复1—3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XXX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研究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XXX、XXX、XXX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研究任务;漆维伊、XXX、XXX家、XXX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研究任务。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矮、长短、快慢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高矮、长短、快慢。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矮、长短、快慢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高矮、长短、快慢。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练题。

教学进程:一、复高矮。

学生观察填空,老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复长短。

学生观察填空,教师从旁引导,糊口教师辅佐水平差的学生。

三、复快慢。

学生观察填空,老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本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矮、长短、快慢的寄义,班上有少数同学能正确的区分它们。

五、功课。

课本第1页1—3题。

教学反思:经由过程课堂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高矮、长短、快慢的寄义。

班上有XXX家、XXX、XXX、XXX等4位同学能够正确的区分高矮、长短、快慢,可是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寄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其寄义。

其他水平差的学生连基本的区分都不会,这需求家长的配合对其进行牢固练。

复②(2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2页一、复4—6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XXX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研究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XXX、XXX、XXX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研究任务;漆维伊、XXX、XXX家、XXX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研究任务。

2024年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

2024年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

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教案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要标准,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五、教学资源1.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网站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资源包括实践活动资源,如数学实验室、数学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安排1.教学安排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

2.教学安排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智三年级上实用数学

培智三年级上实用数学

一、复习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10的组成。

2、通过看图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减法,并会看图列式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助人的喜悦。

重点:巩固5以内的减法和组成,学会独立完成习题的习惯。

难点:能够独立完成和理解10以内的组成。

教具准备:数字卡、图学具准备:书、小棒教学过程:一、手指操和数1——10二、复习:1、9以内的组成2、5以内的减法三、练习:1、写一写:6 7 8 92、看图写算式:3、连一连:让学生先计算,再找出得数,把它们连起来,如:4+5 94、看谁算得又快又准:5+3= 4-1= 3-1=1+3= 5-4= 3+3=3-2= 4+4= 2-1=5-3= 4-3= 2+2=四、书本练习。

五、总结:无论计算加法还是减法,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先读题再计算,看清楚是加法还是减法再计算,如果不会口算就用手指计算,加法就伸出手指,减法就收拳再伸手指。

六、作业:书本第三页的第8题。

二、得数是10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及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组成和加法的含义,会运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2、思想教育: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

重点:会运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难点: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玩具等学具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手指操和数1——10二、复习:1、10的组成: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3和7组成10、4和6组成10、5和5组成10。

2、摆一摆10的分及合。

三、操作学习:1、边摆边学习(用红旗摆放)把红旗放在盒子里,如左边9支,右边1支2、让学生写出得数是10的加法1+9=10 2+8=10 9+1=10 8+2=103、试一试:3+7=10 4+6=10 5+5=()7+3=() 6+4=()四、练习巩固:1、看图写算式:2、计算:9+1= 8+2= 7+3=6+4= 5+5= 1+9=2+8= 3+7= 4+6=五、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得数是10的加法2、我们应怎样对待玩具?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应爱惜玩具,不破坏,不乱拿别人东西,做一名诚实的孩子。

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优质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优质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幼儿生活数学》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第一节“区分上下”。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上下的概念,学会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品位置,培养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认识上下的概念,并能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品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掌握上下的概念,并能运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品位置。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使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上下方位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磁性黑板、上下方位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磁性小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房间、教室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物品位置。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磁性黑板,展示上下方位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上下的概念。

b. 邀请幼儿到磁性黑板上操作,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品位置。

c.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如何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品位置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哪个物品在上面?哪个物品在下面?”b. 教师引导幼儿用上下方位词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c. 邀请幼儿到磁性黑板上进行操作,巩固上下方位词的使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幼儿用上下方位词描述图片中的物品位置。

b. 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上下方位词的使用。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区分上下2. 内容:a. 上下的概念b. 上下方位词的使用c. 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图片1:一本书在桌子上,一个玩具在桌子下面。

中班数学课件《认识上中下》教案学具PPT课件

中班数学课件《认识上中下》教案学具PPT课件
歌曲引入
播放一首与空间方位相关的儿歌或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状态。
主题活动:探究规律,掌握方法
观察发现
展示具有上中下结构的物 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操作实践
提供学具,让学生亲自动 手操作,如搭建积木、排 列物品等,加深对上中下 结构的理解。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和操作过程,促进彼此之 间的交流和合作。
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上、中、下的概念,如从自身位置、物体 位置等方面进行思考。
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提出新的 想法和解决方案。
05
课堂活动安排与指导
热身活动: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互动游戏
通过“上下左右”指令游戏,让学生熟悉方位概念,并激发 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 的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 中学习和运用上、中、下 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
将上、中、下的概念融入 游戏中,让幼维培养途径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
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 和理解上、中、下的概念。
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
课件PPT
包含丰富的图片、动画和 游戏,以直观形象的方式
展示教学内容。
实物模型
如积木、玩具等,用于辅 助幼儿理解空间方位概念

教学软件
提供互动性的练习和游戏 ,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02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上中下概念引入
上中下定义
介绍上、中、下的基本概念,使幼儿 能够明确三个方位的名称和含义。
方位示范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上中下方位概念

培智一年级实用数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数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准备一些学具和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教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逛商店,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商店到了,你们看,商店里的物品太漂亮了,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1课时 分一分
分一分
主备人:季建军授课人:季建军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展分类。
1、游戏:火车钻山洞
师说:刚刚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展,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投影〕
师说: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6、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四、作业
1、试完成课本第8页第4、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
2、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四、认位置
教材简析:
本单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也为今后认识物体、图形,学会观察,学好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打好根底。这局部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

最新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上下幻灯片

最新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上下幻灯片
因为此范围内γ射线,适合扫描机、γ相机和SPECT的测量 。 能量太低,组织吸收多,影响体表测量,。 能量过高的γ射线会穿透探测器,导致探测效率和分辨率降
低。 有合适的半衰期 一般10h 左右 毒性小
H 核药学-放射性药物
JD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99mTc
99mTc只发射γ射线 γ射线能量适中 (141keV) 半衰期合适(6.02h) 99Mo-99mTc发生器 能标记多种化合物 (Tc化学性质活泼)
离子交换
99mTc—焦磷酸盐用于骨显像,是因为焦磷酸盐能与骨中 PO43-交换,形成99mTc的配合物。
H 核药学-放射性药物
JD
简单的弥散和分布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某空间,可显示此空间的 大小和形态。 例如放射性氪、氙气体弥散至肺泡内,作为肺功能 测定及显像.
111InCl3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均匀分布于血池内可 作心、肝、胎盘等血池显像。放射性药物注入脑 室、腹腔、吸人呼吸道,可显示脑室形态、腹腔 有无粘连、呼吸道是否通畅.
H 核药学-放射性药物
JD
细胞吞噬
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有识别和吞噬外来 颗粒的功能。放射性胶体和微粒如99mTc-硫化物胶 体进行骨髓显像,99mTc-植酸盐用于肝显像也是利 用了这种吞噬作用。
脾脏具有吞噬衰老、受伤红细胞的功能,因此放 射性标记的变性红细胞可用于脾脏显像。
H 核药学-放射性药物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 册上下
生活数学
上 、下
一年级
下册
贝贝 在滑梯上面 篮球 在滑梯下面
生活数学
一年级
做一做
1.说一说,椅子的上面有 什么,椅子的下面有什么。
椅子的 上 面有 椅子的 下 面有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认识上下1》教案.doc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认识上下1》教案.doc

启智学校2016 学年(一)数学学科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实训班授课时间2017.2.27 ;2017.3.1 课题认识上下 1 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学情分析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一名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较好,能较好地理解上课内容,需重点培养;其中两名学生计算能力稍差,需多加辅导;最后一名学生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也较差,需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目标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教学重点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教学难点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使用教具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常规活动:指五官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实物导入,激发学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生学习兴趣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

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学生做游戏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游戏巩固,帮助学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生更好的认识上下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学生做游戏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练习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五、活动评价,表扬做的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板书设计认识上下1作业回家复习上下学生参与程度目标完成程度整体状况效果分析一般一般一般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