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

合集下载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征求意见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征求意见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选择悬式绝缘子形状和类型及统一爬电比距配置时所遵循的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和瓷绝缘子。

设计单位、基建单位和运行单位在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选择绝缘子时应严格执行本导则。

运行线路调爬时参照本导则选择绝缘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应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1.1-2012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 2900.8-2009 电工术语绝缘子GB/T 26218.1-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 26218.2-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GB/T 26218.3-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3部分:交流系统用复合绝缘子GB/T 19519-2014 架空线路绝缘子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系统用悬垂和耐张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DL/T 1122-2009 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技术导则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DL/T 1000.3-2015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第3部分:交流系统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626-2015 劣化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Q/CSG 1203004.2-2015 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3 定义和术语3.1 电弧距离arcing distance绝缘子正常施加运行电压的两端金具在空间中的最短距离。

电力系统电瓷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

电力系统电瓷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

供电分公司电网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试行)1.总则1.1为提高××电网防污闪工作科学化水平,把防污闪工作纳入专业化管理的正常轨道,加强防污闪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根据近年来防污闪工作的实践,并结合××地区电网发展和环境、气象变化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1.2外绝缘污闪事故涉及面积广、停电时间长、经济损失大,是电网安全供电的一大威胁。

××电力系统所属设计、基建、运行管理部门都应遵守本规定各负其责,从技术上、管理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做好防污闪工作。

1.3本规定适用于110~500kV的输变电设备,35kV以下系统的防污闪工作可参照执行。

1.4各县级供电企业在执行本规定时,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2.防污闪工作目标2.1降低输变电设备的污闪跳闸率。

线路污闪跳闸率应控制在:500kV线路为0.05次/(百公里.年),220和110kV线路为0.1次/(百公里.年)以下。

2.2避免主电网架重要线路特别是220kV及以上线路污闪停电事故。

2.3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停电事故。

3.组织机构和职责3.1组织机构见下图3.2分公司成立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由生技、输电、变电、配营、检修等部门经理为成员的防污闪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协调分公司设计、基建、运行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防污闪工作;(2)、指导、安排、督促、检查分公司防污闪工作;(3)、定期听取防污闪工作小组工作汇报;(4)、审定防污闪工作计划;(5)、落实重大防污闪科研课题,组织解决防污闪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交流、总结经验。

(6)落实重大防污闪科研项目的经费。

4. 防污专责人设置及职责4.1分公司生技部,应设置防污专责人,并保持相对稳定。

4. 2分公司输电部、变电部、配营部、检修部、信息部、各县级供电企业应有专人负责防污闪工作。

4.3各级防污专(兼)责人职责分公司生技部是防污闪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部门,其防污专责人的职责:(1)、组织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各项技术措施;(2)、制定和修订分公司防污闪技术措施,指导各部门解决防污闪技术问题;(3)、组织制定防污闪工作计划,开展经验交流;(4)、参与新、扩建及改建工程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的设计审查及设备选型;(5)、研究解决盐密测量工作中的问题,收集和分析盐密数据,提出本地区污秽等级划分、污区分布图及调整爬距的意见,并列入大修技改工程计划;(6)、组织绘制、调整本地区污区分布图,报省集团公司审定。

广东电网公司绿色电网规划设计指导原则(09-06-26)--汇总稿

广东电网公司绿色电网规划设计指导原则(09-06-26)--汇总稿
GB l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l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l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l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
CJ 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GB/T 18870-2002《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GB 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5)绿色电网规划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等各项方针政策;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努力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优化;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原则。
(6)按照建设“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将节约资源、降低损耗、保护环境全面融入绿色电网规划、建设中,特别是节约建设用地;应实现配电网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1.2.3(配网部分)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城市配电网的规划、绿色配电站、开闭所和线路主要设计技术要求。
1.2.4(配网部分)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各子公司管理的辖市2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与生产工作。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10kV线路工程技术标书文件(终版)

110kV线路工程技术标书文件(终版)

-----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投标文件目录1 概述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范围 (2)2 路径方案比选及方案确定 (2)2.1路径方案选择原则 (2)2.2线路路径方案概况 (2)2.3路径方案比选 (3)3 方案一自然条件及交通条件 (3)3.1两端变电站进出线情况 (3)3.2地形条件 (4)3.3地质、水文条件 (4)3.4设计气象条件 (5)4 系统及绝缘配合 (6)4.1导、地线选型 (6)4.2导、地线结构和物理参数 (6)4.3导、地线的防振措施 (8)4.4绝缘配合、绝缘子与金具 (9)4.5防雷与接地 (13)5 杆塔选型 (14)5.1杆塔规划选型 (14)5.2估计铁塔数量 (19)5.4基础选型 (19)6 OPGW光缆线路设计 (20)6.1OPGW选型原则 (20)6.2OPGW热稳定设计 (21)6.3OPGW及分流地线的选择 (22)6.4气象条件确定 (22)6.5铁塔使用情况 (23)6.6OPGW设计张力及安全系数 (23)6.7OPGW防振 (24)6.8OPGW接地 (24)6.9OPGW金具 (24)6.10OPGW接头和盘长的要求 (25)7 新技术、新设备的建议 (25)8 投资概算、经济技术特点分析及控制造价的措施 (26)8.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8.2线路总概算表 (26)8.3控制造价的措施 (26)9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控措施 (28)9.1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28)9.2质量保证措施 (28)10 设计进度和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30)10.1设计进度 (30)10.2技术服条保障措施 (30)附图目录序号图名图号备注1 线路路径方案图附图一2 塔型一览图附图二3 基础一览图附图三4 绝缘子串金具组装图附图四5 附表110kVXX站至XX站线路工程投标文件简述表附图五1 概述1.1 设计依据1. 广东省电力公司《110kVxx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2.《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1985(试行));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5.《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50545-2010);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7.《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9.《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GJ136-1997);10.《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4.《电力工程气象勘察技术规程》(DL/T5158-2002);15.《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7.《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 772-1987);18.《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19. 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规程、规范及行业标准。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

广电生〔2016〕114号附件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12月目录前言 (1)修编说明 (2)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定义和术语 (5)3.1 电弧距离 (5)3.2 爬电距离 (5)3.3 统一爬电比距 (5)3.4 现场污秽度 (5)3.5 现场污秽度等级 (5)3.6 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5)3.7 爬电系数 (6)3.8 沿海强风区 (6)3.9 重要交叉跨越 (6)4 外绝缘配置原则 (6)4.1 一般规定 (6)4.2 统一爬电比距配置要求 (6)4.3 不同污区统一爬电比距配置要求 (7)4.4 不同类型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系数K (7)5 绝缘子使用原则 (7)5.1 一般规定 (7)5.2 悬垂串绝缘子选择 (8)5.3 耐张串绝缘子选择 (8)5.4 双联串绝缘子选择 (8)5.5 特殊区段绝缘子选择 (8)5.6 绝缘子伞型选择 (9)6 绝缘子入网条件 (9)6.1 玻璃绝缘子 (9)6.2 复合绝缘子 (9)前言本导则根据国内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的生产制造技术水平、应用情况、运行经验,国家、行业及南方电网公司相关制度、标准,以及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对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管理的要求,对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悬式绝缘子选型使用原则以及入网条件进行了规范。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陈剑光、张英、黄振、彭向阳、周华敏、朱文卫。

本导则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修编说明一、修编背景《广东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以下简称“2010版导则”)颁布至今,已执行6年时间,在遏制电网污闪事故和确保绝缘子安全运行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近年来,国家、行业及南网陆续颁布了相关标准规范,从不同的方面对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工作提出了要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及运行经验的积累,公司对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及认识,鉴于以上情况,公司组织对“2010版导则”进行修编,形成《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导则》(以下简称“2016版导则”),以适应公司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选型工作的需要。

绝缘子参数

绝缘子参数

LXHY4-70,120玉冠I线、冠平I线、玉坡线 爬电距离 400(450) 额定电压(KV(有效值)) 额定机电拉伸负荷 70(120)连接结构标记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湿)KV 45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干)KV 雷电全波耐受电压峰值不小于(KV) 绝缘子净重 结构高度 146 最小干弧距离 均压环数量 均压环直径 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KV) 检测周期 爬电比距 悬挂形式
LGJ-50/8玉林变站用线
1、FXB1-220/100(塘望线FXBW3-220/100(#62-#83))玉塘线 爬电距离 5040 额定电压(KV(有效值)) 额定机电拉伸负荷 100 连接结构标记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湿)KV 540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干)KV 雷电全波耐受电压峰值不小于(KV) 1000 绝缘子净重 结构高度 2150+30 最小干弧距离 均压环数量 均压环直径 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KV) 检测周期 爬电比距 悬挂形式
FXBW4-110/100文龙线、北名线、望名线、山南线、望瑶线、瑶心线、坡田线、同清线、同清良线、清平线、冠田线、客 爬电距离 3150 额定电压(KV(有效值)) 额定机电拉伸负荷 100 连接结构标记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湿)KV 300 工频一分钟耐受电压不小于(干)KV 雷电全波耐受电压峰值不小于(KV) 550 绝缘子净重 结构高度 1240+15 最小干弧距离 均压环数量 均压环直径 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KV) 检测周期 爬电比距 悬挂形式
坡田线、同清线、同清良线、清平线、冠田线、客龙金线 110 16 小于(干)KV 6 1000
、同文良线 110 16
小于(干)KV 1000
220 16 11.1 1900

1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盘形悬式绝缘子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

1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盘形悬式绝缘子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盘形悬式绝缘子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发布I目次1 总则 (1)2 工作范围 (1)2.1 供货范围 (1)2.2 服务界限 (1)2.3 技术文件 (1)3 技术要求 (1)3.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1)3.2 环境条件 (2)3.3 工程条件 (2)3.4 基本设计要求 (3)3.5 技术参数 (3)4 质量保证 (4)5 试验 (4)5.1 型式试验 (4)5.2 抽样试验 (4)5.3 逐个试验 (5)6 包装、运输和储存 (5)7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5)7.1 备品备件 (5)7.2 专用工具 (5)8 卖方应填写主要部件来源、规范一览表 (6)附件1 盘形悬式绝缘子供货技术条件 (8)附件2 盘形悬式绝缘子厂家情况调查表 (16)附件3 投标差异表(格式) (16)I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盘形悬式绝缘子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1 总则1.1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批量协议采购的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所采用的盘形悬式绝缘子(以下简称绝缘子)的订货。

它提出了绝缘子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凡本技术条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须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条件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悬式玻璃绝缘子型号技术参数

悬式玻璃绝缘子型号技术参数

255 140 320 16 70 35 40 100 2.8 130 50 18/22 0.12s/20kA 3.6
1 / 91 / 9
U70B/146
255 146 320 16 70 35 40 100 2.8 130 50 18/22 0.12s/20kA 3.6
U70B/127
255 127 320 16 70 35 40 100 2.8 130 50 18/22 0.12s/20kA 3.5
LXP-210 标准型盘形悬式玻璃绝缘子
河间天恒电力通用代号
U210B/170
U210B/170
( mm )公称直径 D ( mm )结构高度 H ( mm )公称爬电距离 L ( mm )联接型式 ( kN )机械破坏负荷 ( kN )逐个拉伸负荷试验 ( kV )工频湿耐受电压 (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 P.U )冲击击穿电压 ( kV )工频击穿电压 ( µV )无线电干扰 ( 10kV,1MHz) ( kV )可见电晕 脚 / 帽 工频电弧试验 ( kg )绝缘子单片净重
河间天恒电力通用代号
U160B/170 U160B/155 U160B/146
( mm )公称直径 D ( mm )结构高度 H ( mm )公称爬电距离 L ( mm )联接型式 ( kN )机械破坏负荷 ( kN )逐个拉伸负荷试验 ( kV )工频湿耐受电压 (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 P.U )冲击击穿电压 ( kV )工频击穿电压 ( µV )无线电干扰 ( 10kV,1MHz) ( kV )可见电晕 脚 / 帽 工频电弧试验 ( kg )绝缘子单片净重
( 10kV,1MHz)
( kV )可见电 晕脚/帽
工频电弧试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1 总则本导则规定了选择悬式绝缘子形状和类型及爬电比距配置时所遵循的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和瓷绝缘子。

设计单位、基建单位和运行单位在35kV及以上线路选择绝缘子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导则。

运行线路调爬时可参照本导则选择绝缘子。

2 规性引用文件《Selection and dimensioning of high-voltage insulators for polluted conditions -Part 1: Definitions, information and general principles》(IEC 60815:200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2010)《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864-2004)《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DL/T626-2005)《污秽地区绝缘子使用导则》(JB/T5895-1991)《高压线路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尺寸与特性》(JB/T8460-1996)《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高压架空线路和变电站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152-2006)3 术语和定义3.1 爬电距离有效系数K钟罩型、深棱型等防污型绝缘子的污耐受电压要高于普通型绝缘子,但污耐受电压提高的程度不一定与爬电距离成正比。

爬电距离有效系数表示爬电距离的有效性,与绝缘子外形、污秽程度等因素有关(参见GB/T 16434-1996附录D)。

3.2 复合绝缘子干弧距离指绝缘子两电极间沿空气放电最短距离,须考虑均压引弧装置影响。

3.3 复合绝缘子爬电系数C.F.C.F.=ttS l , t l --绝缘子总的爬电距离。

t S --电弧距离(不考虑均压引弧装置影响)。

4 绝缘子选用原则 4.1 绝缘子采购输变电工程采购的绝缘子必须选用经过部级以上鉴定(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的产品。

宜选用在电网公司围或南方电网公司围具有成功运行经验的产品,考虑各供电局运行经验兼顾绝缘子质量、造型和综合使用成本(包括产品的采购价格和劣化率检测工作、抽检工作、劣质绝缘子更换工作和维护工作等维护成本)以及安全性风险,选用优质的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或瓷绝缘子。

4.2 悬垂串绝缘子选择d 、e 级污区:除重冰区外,新建线路应选用复合绝缘子,不宜使用钟罩型、深棱型绝缘子;对于已运行线路,调爬时应考虑防污型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a 、b 、c 级污区:可根据运行经验选用玻璃、复合或瓷绝缘子;若选用防污型玻璃或瓷绝缘子,配置时应考虑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如在跳线串使用复合绝缘子,应校核风偏间隙。

4.3 耐串绝缘子的选择宜选用玻璃绝缘子或瓷绝缘子,结合工程实际可以使用复合绝缘子。

4.4 伞形选择根据运行经验(附录B),选用玻璃绝缘子或瓷绝缘子时,建议尽量选择普通型或外伞型绝缘子,尽量少用钟罩型、深棱型绝缘子。

5 爬电比距配置原则 5.1 爬距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玻璃和瓷绝缘子的爬电比距的配置必须根据GB/T164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并以经省公司批准发布的最新的污区分布图为基础,配置要到位,且适当留有裕度。

5.2 不同污区爬距配置a、b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要求按照c级污区等级的爬电比距的下限来配置。

c级、d 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要求按照所在污区等级的爬电比距的中限或上限来配置,特殊污秽地段按照提高一个污秽等级来配置。

e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要求按照所在污区等级的爬电比距的中限或上限来配置。

5.3 爬距等效系数悬垂串玻璃和瓷绝缘子的外绝缘配置应按绝缘子的爬电比距与该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系数的乘积值来考虑。

各种典型的玻璃和瓷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系数(K)如下:普通型、双伞型、三伞型绝缘子:K取1.0;钟罩型、深棱型绝缘子:a、b、c级污区,K取0.9~0.95;d、e级污区,K取0.8~0.85。

建议根据实际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污闪电压梯度及污秽等级计算具体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耐串玻璃和瓷绝缘子不考虑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5.4 明确各级污区的爬距配置省现阶段各级污区悬式绝缘子的爬电比距配置明确如表1、表2所示:表1 玻璃和瓷绝缘子爬电比距配置要求表2 复合绝缘子爬电比距配置要求注:绝缘子爬电比距要求按照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计算。

5.5 双联串爬距配置玻璃或瓷绝缘子双悬垂串绝缘子宜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提高防污能力:采用V型或八字型布置;当并联悬垂串的轴心距小于500mm(对220kV等级以下)和600mm(对500kV等级)时,应提高爬电比距10%。

5.6 绝缘子串长应校核耐雷水平在满足风偏校验的前提下,瓷、玻璃绝缘子的片数和复合绝缘子的长度宜适当增加并校核耐雷水平,以提高线路绝缘性能,实现防风偏、防雷、防污的综合治理。

5.7 试用并联间隙绝缘子串可试用并联间隙,并联间隙应达到避免工频电弧烧伤绝缘子表面的目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避免线路跳闸后线路频繁停电更换闪络绝缘子的目的。

6 绝缘子入网必备条件6.1 玻璃绝缘子6.1.1 试运行数量不少于2000片,试运行时间不少于2年。

6.1.2 入网产品必须经过有效库存期,库存期不少于3个月。

6.1.3 年自爆率<0.02%。

6.2复合绝缘子6.2.1 新产品批量使用之前,试运行时间不得少于1年。

220kV及以下产品试运行数量不小于200支年;500kV产品试运行数量不小于90支年。

6.2.2 端部金具:采用压接方式,不宜采用、外或外楔连接工艺。

6.2.3 护套成型工艺:采用整体注射成型技术,不宜采用挤包护套工艺。

6.2.4 芯棒采用抗拉强度高于1000MPa的ECR改进型环氧树脂芯棒或ECR改进型耐酸高温芯棒。

6.2.5 伞形结构的选择――从防雨闪角度考虑推荐选用大小伞结构的复合绝缘子,相邻两大伞间距应不小于70mm。

复合绝缘子的爬电系数C.F.应不大于3.5。

6.2.6 均压引弧装置安装形式:均压引弧环应安装于金具上靠近球头和球窝的部位,不宜安装于护套上或金具端部与护套连接部位上。

均压引弧环应可靠引弧,达到避免工频电弧烧伤绝缘子伞裙和保护绝缘子端部连接的目的。

均压引弧环应具有一定抬高距,110kV~220kV 绝缘子抬高距不小于10mm,500kV绝缘子抬高距不小于35mm,不宜采用水平形均压环。

6.2.7 复合绝缘子干弧距离的选择及均压引弧装置配置:为了降低使用复合绝缘子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要求复合绝缘子的干弧距离应不小于相应的盘型绝缘子串的串长。

500kV、220kV 复合绝缘子两端装设均压引弧环;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的多雷区和强雷区,110kV绝缘子要求两端装设均压引弧环。

6.2.8 额定机械负荷:复合绝缘子的额定机械拉伸负荷宜从下列等级中选取:70、100、120、160(180)、210(240)、300、400和530kN。

复合绝缘子承受的最大负荷一般应不大于其额定负荷的1/3。

6.2.9 互换性:瓷、玻璃绝缘子更换为复合绝缘子时,除应考虑尺寸、机械负荷及电气性能的等效互换外,还应校核复合绝缘子的风偏距离、导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物的安全距离。

6.3瓷绝缘子6.3.1 试运行数量不少于2000片,试运行时间不少于2年。

6.3.2 年劣化率<0.005%。

6.3.3 通过2500kV/μs陡波冲击检测。

6.3.4 运行线路投运2年年劣化率大于0.04%,2年后检测周期年均劣化率大于0.02%,或年劣化率大于0.1%,或机电性能明显下降的,应分析原因,并考虑淘汰该批次瓷绝缘子。

附录A 省电力系统绝缘子运行经验A1 1995-2003年绝缘子永久故障情况统计自1995年1月以来省电力系统围发生绝缘子永久故障(掉串或失去绝缘性能)83次(见表B1:1995年以来绝缘子掉串故障统计)。

瓷绝缘子永久故障72次,其中掉串70次,失去绝缘性能(整串击碎)2次,引起导线掉线62次(另外有8次靠双串或跳线绝缘子拉住而未引起掉线)。

玻璃绝缘子永久故障3次(掉串2次、整串自爆1次,引起掉线2次)。

复合绝缘子永久故障8次,其中掉串5次(引起掉线3次),失去绝缘功能(绝缘击穿)3次。

历年绝缘子永久故障分布见表B1。

表A1 省1995-2003年以来绝缘子永久故障分类(次数)绝缘子永久故障87%是瓷绝缘子掉串或失去绝缘性能引起,玻璃绝缘子掉串(2次)和失去绝缘性能(整串自爆1次)占全部永久故障的3.6%,复合绝缘子掉串(5次)和失去绝缘性能(绝缘击穿3次)占全部永久故障的9.64%。

从安全性水平来说,玻璃绝缘子掉串的概率极低(掉串或失去绝缘功能占3.6%,但运行绝缘子串数量占64.3%)。

表A2 瓷绝缘子70次掉串故障按原因分类雷击和污闪引起瓷绝缘子掉串62次(占瓷绝缘子全部70次掉串故障的88.6%),其他原因(机械连接问题,包括钢脚锈蚀、水泥与铁帽脚沾接不良等)引起瓷绝缘子掉串8次。

A2绝缘子维护强度计算以500kV绝缘子串(28片)为例,1年运行中1串玻璃绝缘子出现n片自爆的概率为:其中p为绝缘子的年自爆率,根据二项分布公式计算,结果见表B3。

表A3 玻璃绝缘子串(28片)中自爆绝缘子存在概率以100km线路、1500串绝缘子为例,当绝缘子年自爆率在0.02%时,每年需要停电更换的绝缘子串数约为8.4串;当绝缘子年自爆率在0.01%时,每年需要停电更换的绝缘子串数约为4.2串;绝缘子年自爆率在0.04%时,每年需要停电更换的绝缘子串数约为16.7串;绝缘子年自爆率在0.1%时,每年需要停电更换的绝缘子串数约为41.4串。

未加装引弧装置的瓷绝缘子掉串概率主要决定于劣化率。

1串瓷绝缘子串(28片)中含1片劣化绝缘子的概率见表A4。

表A4 瓷绝缘子串(28片)中劣化绝缘子存在概率以检测周期为5年估计, 100km线路、1500串绝缘子为例, 当绝缘子年劣化率在0.001%时,存在劣化绝缘子的串数为 2.1串(占运行绝缘子串数的0.14%);当绝缘子年劣化率在0.01%时,存在劣化绝缘子的串数为20.9串;当绝缘子年劣化率0.02%时,存在劣化绝缘子的串数为41.4串,此时劣化绝缘子的串数占运行绝缘子串数的2.76%。

以省每年绝缘子闪络(雷击、污闪或其他因素)300次估计(假设闪络绝缘子全部是500kV瓷绝缘子),如劣化绝缘子的串数小于运行绝缘子串数的0.14%,则每年掉串绝缘子串数将小于0.42次;如劣化绝缘子的串数达到运行绝缘子串数的2.76%,则每年掉串绝缘子串数将达到不可接受的8.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