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研究与思考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济类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教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与现代企业相符的会计人才,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将教、学、做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训练同步进行的目的,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44-02基础会计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涵盖的内容量大且较为抽象,技术性较强,且趣味性不足。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较熟练,达到初级会计职称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教育的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也就是说毕业生对具体的会计工作能得心应手。

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基础较薄弱,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

一、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教材缺少实例现有大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会计专业教材缺少实例,与企业的实际业务相差较多,其知识体系基本停留在文字介绍上,内容和形式趋向于理论。

企业发生的各种会计事项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通过字面意思来想象和记忆,理论知识的枯燥,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对企业的账务流程虽已了解,但却很少能真正了解其含义和处理的原则。

此外,因为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性,而教材常常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从而导致模拟实训变成了基础理论的翻版,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首先,教学中缺少互动。

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研究

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研究

《 础 会 计 》 程 中 知 识与 技 能 的逻 辑 框 架 基 课 《 础会 计 》 一 门融 理 论 与 技 能 于 一 体 的课 程 , 逻 辑 框 基 是 其
架 中存 在 着 两 条 主线 , 条 为 “ 论 线 ” 一 条 为 “ 能 线 ” 对 这 一 理 , 技 , 个 关 系 的 认 识 是 这 门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一 个 起 点
提 供 了两 张 基 本 报 表 的 编 制技 能要 求
的形 成 中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地 位 它 不 仅 包 含 会 计 基 础 理 论 . 而 且 还 拥 有 丰 富 的 会 计 基 本 岗位 技 能 为 了彰 显 “ 力 本 位 ” 能 的职
教理念 . 效提升会计职业技能 , 须构建 《 础会计 》 程“ 有 必 基 课 教
理论 逻辑
笔 者 认 为 , 基 础 会 计 》 理 论 部 分 是 以 “ 计 《 中 会
对 象 ” 为 逻 辑 起 点 . 以 “ 式 记 账 ” 终 点 的 一个 理 论 循 环 。 作 并 复 为
( ) 计 对 象 是 会 计 理 论 逻 辑 的一 个 起 点 会 计 对 象 一 般 表述 1会 为 “ 计 主 体 可 以用 货 币 表 现 的经 济 活 动 ” 在 此 基 础 上 又 扩充 会 . 了资 金 循 环 理 论 。( ) 计 要 素是 会 计 对 象 的延 伸 。 计 六 大要 2会 会 素 是 会 计 的重 要 概 念框 架 . 全 部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的六 个 重 要 基 是
务 会 计 》 《 本 会 计 》 等 后 续 专 业 课 程 的 学 习 。 然 而 , 基 础 会 、成 《 计 》 不 是 一 门纯 会 计 基 本 理 论 课 . 并 也是 包 含 丰 富 职业 技 能 的一 门课 程 。 财政 部 2 0 0 5年 修 订 的 《 计 从 业 资 格 管 理 办 法 》 会 中把 《 础 会 计 》 或 《 计 基 础 》 作 为 三 门考 试 科 目 中 的必 考 科 目 , 基 ( 会 ) 可见 《 计 基 础 》 会 的知 识 和 技 能 完 全 可 以 支 持 会 计 行业 中 一个 基 本 岗位 ( 出纳 、 账 等 ) 如 记 的需 要 , 已成 为 国 家 认 可 的 会计 行 业 并 的一 个 基础 上 岗标 准 《 计 基 础 》 会 的职 业 技 能 主 要 表 现 为 : 识 别 与 填 制 原 始 凭 证 的 技 能 《 础 会 计 》 程 中 “ 计 基 课 会

关于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思考

关于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思考

良好 的公 民道 德 与职业 道德素质 合格的思想政 治素质 健康的身心素质
会计流程运用能力
经济业务处理能力 各种成本计算能力 电算 系统操作能力
基 本 的人 文 、科 技 素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职业拓 展能力 财 务报表分析能力 电算 系统架构能力 基本的理财能力
高 职 会 计 专 业 的 整 体定 位 随 着 我 国 高职 教 育 的发 展 . “ 能力本位 ” 的教 育 观 已 普 遍 被 人 们 所
李松青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 学院,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0 )
【 摘 要】 高 职基 础会 计 课 程 一 般 都 按 照 先理 论 、 后 实训 的 分段 式方 法编 排 教 学 内容 。 并且对初学者来说 , 基 础 会计 理论 具 有 较 强 的抽 象性 . 学 生很 难 把 前 面的 理 论 与 后 面 的 实- / ) i i 紧 密结 合 。 造 成 教 学脱 节 。鉴 于此 。 笔 者 经 过 多年 的探 索 , 将 基 础 会
2 0 1 4年 3 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i n a Ma n a g e me n t I n f o r ma t i o n i z a t i o n
Ma l " . , 201 4
第l 7 卷第 5 期
Vo 1 . 1 7, N o . 5
关于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思考
计 的 内容进 行 序 化 , 按 照 学 生 的认 知 规 律 。 以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课 程 观 和 基 于行 动 导 向 的 教 学观 , 架构一种 以实训为主线 ,
将 必要 的理 论 融 于 实训 的 三层 递进 式一 体 化 设 计 课 程 体 系

关于高职《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关于高职《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1 . 2设 计 思路
由于 《 基础会计》 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因此在本 课程的教学实践
中, 改革 了传 统 的 以“ 讲授 ” 为主的授课方式, 建 屯 了传 统 教 学 与 肩 发 式 、 多 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 项 目式 、 情境 教 学 等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方法 体 系 。 经 贸 会 计
1 . 1课 程 定位
离的 E l 的, 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得到了全真的 岗位化训练。 极大地提 高了毕业 生 的就 业 竞 争 力 。 ( 4 ) 现代 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 : 结合所教学生 自身特 点, 制 作 出富有特色、 育吸引力 的课件。 力争做到 内容简 洁、 生动 、 直观, 重 点突 出, 难 点明确 。采用多媒体教学 ,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课堂生动活跃 起来 。 教师和学生互动较果好 ,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经济业 务。特别足 “ 会计凭证” 及“ 会计账簿 ” 这两章 , 理论讲授起来即抽象 又枯燥 , 通过多媒体 讲学, 可以把 实际工作 中运用 的凭证 、 账簿真实地搬到 课堂 卜 来, 对凭证 的 填制 、 账簿的登记也能讲解得栩栩如生, 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 教学效果 良好 。
基金 来源: 黑龙江省森工, 6 - 局教育科学规 划课题 ( 课题编号S Z Y 1 2 0 4 )
《 基础会 计》 课程是向学生 讲授会计学 的基本知 识、 基 本方法和基本技 能, 为学习 《 财务会计》 、 《 成本会计》 、 《 管理会 计》 和《 审计》 等后续课程奠定 基 础 。通 过 对 课 程 的 讲授 , 培 养 学 生独 立思 考 和 自我 学 习 的能 力 , 以及 灵 活 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的能力。 1《 基础 会 计》 课 程 定 位 和 设 计 思 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
容进行重构 ,设计 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 的项 目载体 ,并在教学中进行 了实践。
关 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 础会计 课程; 基 》 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 号 :G 1 7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 57 ( 1)0 — 04 0 61 0 1 2 0 4 05 — 3 0
教 育 改 革 的 主流 模 式 。适 应 课 程 改 革 的浪 潮 ,对 学 习效果不 佳 ,结果 可想而 知 。
我院会计 电算化专业 的 《 基础会m 课程 内容按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引导下 ,基础会计》 《 课 照 “ 于 工作 过 程 ”的 思想 进 行 了改 革 ,重构 了 程 摈 弃 了原 来 学 科 体 系 的理 论 架 构 ,按 照 完 成 会 基 教 学 内容 ,并 在 20 学生 中进行 了实践 ,取得 计 账 务 处理 程 序 的工 作 过程 对 原 有课 程 内容 进 行 09级
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内容 ,而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 的是在与理论课程相分离 的实践课上 。由于平 时 的教 学 理论 性 较 强 ,学 生 对 这 一部 分 内容 没 有学
习兴 趣 、缺 乏 学 习热 情 ,而这 一 部 分 内容 恰 恰 是
“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三次浪潮 。 目前 , 完成后部分操作 内容 的基础环节 ,非常重要 ,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 法逐渐成为高等职业 果 由于 教 学 内容 组 织 上 的欠 缺 ,导 致 重要 的 内容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课程 内容设计 与实践
营 口 150 ) 0 9 1
费琳琪 ,姜丰凯
摘要 : 《 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入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设计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设计

・3・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趋势。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本科的简单压缩,并未根据高职教育和会计专业本身特点制定适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偏重于理论介绍,与实务的关联性差,知识结构与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不一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岗位,不能尽快投入会计工作过程。

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设计的原则(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该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除了基本职业技能外,还更加重视从业者的态度与价值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内容协调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二)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师要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采用一套完整真实的企业业务资料,安排学生的工作任务,按照会计工作过程的流程,指导学生完成工作步骤。

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工作任务即为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完成从建账到日常凭证处理、日常账簿处理、会计期末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到管理会计档案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收稿日期]2012-09-29[作者简介]李杰(1968-),女,哈尔滨人,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注:本文系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2020-11-1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6—0003—03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 ) 项模 拟 实训教 学 一 单 对 于总论 、 复式记 账 原理 及具 体应 用 的理论 部分
的, 主要是 向学生传授 会计 的基本 原理 , 根到底 在于 归
应 用会计原理 解决经 济事项 的处 理 问题 。实践教学 的 目的直接 表现为训 练学 生 的应用 能力 , 为此 , 基 础 会 《
( 通常为 l 2月份) 完整的会计资料 , 包括企业基本情 况、 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原始经济业务等。在实训 中, 对 学生进行 适 当的业务分 工 , 按照不 同角色进行实训 , 了解充当具体单位的出纳人员、 记账人员 、 会计主管人 员时, 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
计》 教学 中应将 实 践 性 的教 学 渗 透 、 穿 于教 学 的 全 贯
过程 。

可采用 现有 的教学方式 , 对于凭证 、 但 账簿 的 内容则可 结合实 际操作边 学 边做 , 进行 单项 模 拟实 训 。单 项实
训是 以教材章 节为 实训 单元 , 按理 论教 学进 度 分别 组 织实 训 。如在 《 基础会计 》 的教 学过 程 中 , 可分 别进行 原始凭证 的填制 和审核实训 、 记账凭证 的填 制 、 审核 和 传递实 训 、 会计账 簿 的开设 和登记实训 、 结账 和错账更 正实训等 ; 这样 可使学生在学 完一个 内容后 , 对相关理 论知识 如何在 实践操 作 中运用 有一 个直 观 的 了解 , 对 理论 知识 的理解 更加深 刻 。具体操作如下 :
实 践教学仍 采用 传统 的教 学方 法 , 践 内容 所涉 实
及 的凭 证 、 账簿种 类有 限 , 务范 围狭窄 。 业
3 .实践过程缺 乏仿真性
单、 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缴款书、 收款收据、 普通发票、 增

基于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基于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因, 从 而形 成个人 的见解 。
了学生 的创 新精 神 , 较 好地 实现 了对话 教学 的 目的 。x
( 二) 对话 教 学 中教 与学角 色 的准确 界定 对话教 学 顺利 开展 的前 提条 件 之一 是师 生在 教学 中教
参 考 文献 :
1 . I J . A. 珀 文. 人 格 心 理 学[ M1 . 上 海: 华 东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1 .
基 于 式 工 组 作 织 过 教 程 学 来 内 设 容 计 , 通 课 过 程 拟 , 定 是 若 按 干 照 个 会 基 计 本 工 工 作 作 流 任 程 务 递 , 进 培
养学 生 动手 能力 , 突 出学生 实践 操作 环节 。 我 院经 过几 年来 的摸 索 , 改 革基 础会 计课 程 的教 学模 式和 教学 方式 , 实践 证 明效 果很 好 。
_ 了 _ 基础会盟课 猩避计 提 揖基 于_ 王 过程的 _ 课程毽盟 墨 念, 分 插金 主要 王 作岗 一 垡 的_ 工佳堡爱 _ 并设业 了 基 趟 金 盐课程 内容一 改革 了 基础 金计谬程 的煎 笠壹 海和_ 实 L 节与一 方_ 式一 课程煦 考核评_ 价 进行 了 一 才 廛 豫 蔓 , _ 取绳

课 程 定 位
从学 校 角度 看 , 职业 院校 有学 制 短的 特点 , 再 结 合会 计 的融 资模 式 出现 ,我们 给 学生 布置 了不 同融 资 方式 优劣 势
对话 教学 体 系 , 形 成 系统 合 力 , 实现 1 + 1 + 1 > 3的放 大效 应 ,
提升对 话教 学 的质量 水 平 。 因此 , 我们 在 《 财 务管理 学》 课 堂 教学 中 , 尝试 建立 了 自由讨 论 区 , 允 许学 生 团队在 自由讨 论 区 内 自由组 织各 项 活动 。 同时设 置 了汇 报资 格 限额竞 拍制 度, 每一组 代 表发 言资 格 的获取 采取 现场 竞拍 , 前 五组 获取 竞 拍 优先发 言权 的团队 可获得 竞拍 考评 加分 。这 些形 式 和 方法 的实施 都 有效 激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主动性 ,也 充分 激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项 目教 学 工作 导向



引 言
高职教育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 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
应用型人才。 传统的职业教育体 系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目标和规格严重冲突 , 用新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势在必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
二 、 作 过 程 基 础 会 计 课 程 设计 与 实施 工
( ) 计理念与思路 《 础会计》 - I集会计 核算方法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 的专业 基础课程 , 一 设 基 是- ' q 是培养学生岗位基
本技能和职业综 合能力的岗前训练课程 , 为学 生学 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财务会计业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 本课程 的培养 目标是要求 学生掌握会计 的基本知识 , 备会 计业 务基本操作技能 、 济业 务全盘账务处理能力 , 具 经 切实提高学生 的职业技能和处理 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综 合素质。 基础会计》 《 一般 开设 于第 一学期 , 对学生来说 , 这是一个崭新 的知识领域 。 在初学者眼里 , 纯粹 的会计 理论知识抽象 、 难懂 , 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 , 完全依靠 自己的想象去推理实际业务的处理 程序 和方式 , 他们更想去感受实际会计工
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归纳——学 习领域开发 ” 这一逻辑 主线 。 具体设计思路是 , 在相关 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下 , 以会计 岗
位群为依据 , 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 , 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 设置工作项 目, 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 。 再 通过“ 项 目导 向” 任务驱动” 与“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 ,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 中掌握操作方法 和技能 , 提高知识 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 能力 。 通过过程性考核保 障项 H ̄t 的质量 , 而体现高职教育开放性 、 ,练 J I 从 职业性和实践性 的特点。 (二 ) 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 的实施 ( ) 基 1重构课程 内容 , 确定工作任务 。 传统的《 基础会计 》 程一般都按账务处理程序 课
务 活动 ,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 , 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 习, 进行 找出解决 问题方法 , 引导学生实施任务 ; 最后通过对工作任务的 实施完成对所学知识重构 。 以工作 中发生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中心 , 在教学 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 工作任务” 驱动下展开活动 , 从而掌
握清晰的思路 、 方法和知识脉络 ; 在完成“ 工作任务” 过程中掌握知识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 解决 问题能力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创新能力 以及 自主学 习习惯 , 从而带动知识和技能共同发展 。 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的趋势 , 是从“ 知识本位” 能力本位 ” 向“ 转变 , 注重职业能力 的培
财公 通讯・ 综合 2 1 02年第 1 下) 期(
基于工作过程 的高职《 基础会计》 课程研究与思考
平 原
(山东 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 0 0 ) 5 20
摘要 : 了彰显职业教育特 色, 为 更加体现高职教 育职 业性和 实践性 , 养高职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培 达到 高等职业教育 目 的要求 , 院校教学体 系必须改革。本文以《 标 高职 基础会计》 课程为例 , 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 程设计理念 、 思路及实施 , 以期为基础会计教 学提供参考。
学 习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 , 由德 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 和他 的同事于2 世纪9 年代提出的 , 是 O 0 是以现代职业
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 , 又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 该方法是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界先进的 课程开发方法之一 , 是当前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推崇的课程开发方法 , 是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 院校建设课程改革所运用的工具之一 。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 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 、 工作的内在联 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 所谓工作过程 , 就是 在企业里为完成 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 在职业教育中 , 它是分析复杂工作 系统 的一个结构化工具 。 每个职业( 专业 ) 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 , 在工作方式 、 内容 、 方法以及组织方面有 自己的特点。 基于工作 过程课程教学模式 , 是将知 识 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工作任务中, 通过对所完成工作任务分析 、 讨论 , 明确它涉及的知识 , 找出新 、 旧知识的联系; 围绕一个真实工作任
养, 关注工作或工作过程与职业教育的密切 相关性 , 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的趋势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 , 即课程开发的 所有环节都要 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和基础。 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所所 长马树超在谈论到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发展趋势时说 : 作为新型 的综
合性课程的信息载体 ,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模式 , 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和切实有效 的教育。 实际上 ,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 开发实践中 ,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关注到课程和工作过程的密切相关 陛。 由于理论研究 、 但 客观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 目前职业院校基于 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局部的 、 零散而缺乏发展的,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 , 至产生 了一些 片面 的顾此失彼 的结果 。 甚 本文结合 《 基础会计》 课程简要 阐述 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的实施 ,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作过程。 以, 所 我们应 该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 的思路 , 按工作过程 的实 际需要来设计 、 组织和实施 , 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 中
的地位。 采用 以会计 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 ,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 以项 目教学为主导 , 以校企合作为路径 , 教学 融“ 做” “ 及 岗证课” 为一体 的工 学结 合课 程建设模式 。 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遵循 “ 基 确定职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 岗位典型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