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何明友)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

家纺产品 造型设计
家纺结构 设计 与工 艺
家纺陈列 设计
绣花绗缝 设计与工艺
I
教学 目标是 具有 家纺 面料 、产 品 的图案设计 能力 , 能够设 计对 应于 不同面料 、市场 需求 的纺织 品单 独与配套 图案。
I
教学 目标 是具有 家用纺 织 品的造型 、配套设计 能力 ,能够 综合运用技 能,完成符 合市 场要求 的家用纺 织品单独与配 套产 品从 构思到成 品设 计 的全过程 。
1 ,
教学 目标是具有 电脑 绣花 、绗缝 图案 、工 艺的设计 、打样 能力 , 能够 利用相 关软 件、 电脑绣花机 完成 家纺 产 品的刺绣 、绗缝设 计并进行产 品打样 。
六 、直接依 据 工作 领域 ( 而非 支持 的角 度 ) 进 行 课 程 设 置
在 依 据任 务讨 论 课 程设 置 时 ,往往 存 在一 种 现 象 ,即从支持 的角度考虑课程 设置 。如针对纺 织产品 设计 开 发这一 工作 领域 ,有 人建议 设置 形态学 课程 。 这 门课 程 自然与纺 织品设计开 发能力 的形成相 关 ,但 它与该 能力形成 的心理过程之 间的联 系非常 松散 ,在 相关 能力形成 中的作用非常微 弱。这 样的做法 与项 目 课程设 置的思路完全 背道而驰 ,很容 易使课程体系 回 归到传 统的学科型课 程 ,是我 们在项 目课程 开发 中要 极力避免 的现象 。因此 ,针对 纺织产 品设计 的工作领 域 ,我们 首选纺 织 品造型 设计这 门课 程与 之对 应 。
・
l ・ O
第7 - 期 卷 第8
职 业 时 空
程 ”的体系 ,其 中的专业核 心课程是指 以培养某个 专 业 核 心职 业 能 力为 目标 的课程 。项 目课程 体 系 中的 项 目课程 首 先要 有 唯一 的课程 目标 ,而且 课程 名 称 应 突出任务特 色 ,反映课程 的学习 目标 。专业核心 课 程 当 然更是 如 此 。 在 对 本地 区纺 织 品企 业 充分调 研 、工 作任 务 分 析 的基 础上 ,我们明确 了图案设计与表 现、造型设 计 与表 现 、绣花 、绗缝设计与 工艺 、制 板与打样 、展 示 设 计 是纺 织 品艺 术 设计 专 业 的主 要 专业 能力 ,对 学 生 的未来职业生涯 有非常重要 的影响 ,因此 ,依据 这 些 能 力我 们设 置 了专业 核 心课 程 ,并命 名 为纺 织 品 产 品造型设计 、纺织 品结构设 计与工艺 、纺织 品陈列 设计 、纺织 品跟单。课程名 称明确地表达 了课程的学
高职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 ywod 】 a onn m u raoseat s t ac o i o s crcl sm Ke rs c utg pti tn e i; s mt r np c s ui u s t c i c ezi p i y ye iwk g r e ; ru m ye o l 岗位群调研分析是指通 过深入地调查 、 访谈 甚至是亲身经
rs a℃ h o srcind c r c lm se o ae triigmo eo sse t o igpo esi ih rvc t n olg. ℃e Ihtec ntu t o ur uu s tm ntln t nn i y a d f y tmai cw r n rc s nhg e oai a cl e k ol e
高职会计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开发研 究
郑 全军 , 肖友 荣 , 景祥 刘
(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 院 海南 琼海 5 1 0 ) 7 40
[ 摘 要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 式课程体 系必须是基 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的课程体 系, 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的课程体 系开 基 发遵循“ 岗位 ( 调研 分析 ( 职业成长阶段 分析 ) 工作任务 分解一行动领域归纳一 学习领域转换” 群) 含 一 流程 。本文以会计 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探索

分析成为课程方案开发 的出发点 。根 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 方和区 域经济 的要求应 在高职院校所在 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凋 研。 分析这些企业 中重点的工作任务, 为确定培养 目标提供依据。 其中根 据工作过程来制定学习情境 的标准是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 开发 的难 点。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 是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不过此 标准相 对于我们 传统的教学大纲应更具体 、 更细化 。 其内容应包括各学习情境的学习 目 标 、 习内容及课 时细 目、 学 对教 师的知识技能 要求 、 对学 生的知识技 能 基础的要求 、 对学生 知识技能掌握 程度的要求 、 教学 中的难 点 、 教学 的 组织方 法 、 对实验 实训设施 设备 的要求 、 核考试 的标 准和方法 等。 考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设计是在核心 能力 结构的基础上 ,以职业 岗位 技能的培 养为核心 , 职业 岗位所需 的知识 、 对 能力和素质进 行分析 , 对 学科体 系的相关课程 进行整合 ,将培养 岗位所需 的核心能力融人教学 体 系中, 于以工作 过程 为导向进行教学 , 以相应 岗位的职业资格证 便 并 书的获取 作为检验的标准。 五 、 于工作 过程的课程体 系开发对教师 的要求 基 基 于工作过程 的课 程把完成具体 的工作任务 、提高学生的职业行 动能力作为教学 目标 。这就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职业 经验 ,熟悉工作过 程, 掌握工作要求 和质量标 准。要有课程开发 和整体 设计能力 , 能将 典 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 于教学 、 具有教育价值 的学 习内容 , 并通过整 体 教学设 计 ( 也包括 学习情景 的设计 )将理论 知识和 实践 知识有机 地结 , 合到工作过程 中去 。 需要有跨专业 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因为一项 完 整的工作任务 已不是传统意 义上的一门课程 了,可能需 要涉及多方 面 的知识 , 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 承担教学任务 , 这就要求 教师了解和 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 并有 良好的合作能力。 按 照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课 程 教 学 目标 和 教 学 内 容 的要 求 ,课 程 的 : 荬 施必须 以行 动为导 向 , 学生在 工作 实践 中学 习 、 使 思考 、 总结 、 提高 , 通 过过程完整的具体工作活动 , 中获取工作过 程知识 , 从 全面提高综 合职 业 能力。为此 , 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 充分 利用企业 的工作场: 景 实施教学 , 强生产性 实训 基地和模拟实训场所 的建设 。总之 , 于: 加 基 r 作过程导 向的课程体 系的建设 , 有利于落实就业 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 体现 了高职 院校在经 济社 会发展中的价值 ,是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和丰 富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 的重要手段 , 是办好高职院校 的必 由之 路 , 也是构 建工学结合 、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保障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何明友新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构想与实践

1.教师培训的要点是:要有任务、有压力、有指导。教 师的观念由于没有切身体验而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从“完成一个项目” 入手,带着“项目”去研究和解决实 际问题
2.教师培训也要“做中学”,要求对学生“教、学、做” 一体化同样适用于教师。
压力——就是每位教师培训后必须通过测试,补测不
过的不安排教学任务,人人过关。
整体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点
1、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的主要内容
以课程整体设计和课程单元设计为载体 通过教师具体实施来转变观念 培训是目的,测评是手段
2、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堂好课、一门好课评价标准
从讲得好到学得好,效果是第一位的!
3、课程设计的六项原则
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 能力训练、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以行动引导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第二步 200整7—2体008教学改革的三步走
改革目的——打破传统教学的专业学科体系,构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实施途径——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项目载体——每一位教师要参加完成项目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三步 2009—2010 改革目的——初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领先的高职教学模式 实施途径——建设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基地(学生自主专业学习活动中心) 项目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活动,
颠覆性——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专业课程,培养 方案也不仅仅是课堂中心来实施
16号文件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 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发[2004]16号文件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 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 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 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 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影响评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基于工过程的高职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课程体 系开发与实践
何 秀玲 郭 璐璐 陈泽 宏 ( 广 东环 境保 护工 程职 业 学 院 , 广东 佛 山 5 2 8 2 1 6 )
初, 就应该基本 明 白将来 的工作 岗位 ( 岗位群 ) , 并 围绕 一定的职业定 向学习基础课 、 专业 基础课 和专业课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也应 充 在高 职教育 中.课 程是培养和 塑造学生 的最主要和 最重要 的载 分考虑学 生的接受程 度和接受能力 。为此 .专业 课程安排采 用 O S T 体、 手段 和途 径 . 集 中体 现和反映教 育思想 、 教 育观念和教学 内容 , 是 ( O v e r v i e w — S u b e n t r y — T o t a l i t y ) 进程 。专业 技术课程包含 专业一般课 程 学校办学特色和 内涵建设 的重要体现 高等职业教 育如何 以课程 改革 和核心课程两大部分 , 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按水 、 大气 、 生态等环境要 素 为核 心 . 进 一步提 高教学质 量 . 实 现职业教 育领域 办学 思想 、 办学模 进行设置 , 并充分考虑课程体系的逻辑性 . 由浅人深 式、 办学机制 的转变是每所 高职院校必须认 真思考 和实践 的问题 【 l 1 。 ( 1 ) 专业核心课程 我 国高职教育经历 了学科 系统化 的课程开 发 、 学习理论导 向的课 本专业方 向共设 6门核 心课程 : 环境影 响评价基础技 术 、 大气环 程开发 、 职业分析导 向的课程开发与工作过 程导 向的课程开发 四个 阶 境影响评价技术 、 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 环境 监测 、 建设项 目工程污染 段1 2 ] 。 关于 “ 工作过程导 向” 课程 建设 的内涵 . 周巧英 等认 为是以学 习性 源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技术。 “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技 术” 是入门课 工 作任务为载体 、 课 程重视过程 考核和综 合考核 重视创 设真实 的职 程 , 开设在第二学期 . 学生主要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 内容 和 业情 景与学习情境 的设 以工作过程 为引领的项 目课程建设则希 分析方法 , 在学习结束后 . 能达到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 表的水平 在此基 望将 职业 活动的工作过程 融人 整个教学 活动之 中 . 实现相关职业知识 础上 , 第 三学期进 行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 、 “ 水环境影响评价技 和职业能 力的横 向构建 。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 程体 系 , 课程 内容是根 术” 、 “ 环境监测 ” 的学习 , 这些 分项工作是实 际环境影 响评 价的重点 。 据 行业的发展现 状设计 与确定 的 . 强调学生 的职业 能力培养1 5 1 。 在第四学期 , “ 建设项 目工程污染 源分 析” 课 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类 从 百所示 范院校建设 成果来 看. 大部分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 型 建设项 目工程分析的方法 , 而“ 环境影 响评价综合 技术” 则要求学生 开 发的专业是工科类 . 如机械 电子 、 汽车 维修 等[ 6 1 。现有的环境影响评 对之前所学 的各 门课程进 行综合 应用 . 达 到能参 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 价( 以下简称 “ 环评 ” ) 专业课程 开发主要有 两种模式 : 一是 , 参考环评 报告书的水平。 工程师培训过程进 行课程体 系设 置 : 二是 . 从 学科体系 和特点出发设 ( 2 ) 专业 一般课 程 置课 程体 系。 环评工程师考试培训 教材是 针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 的技 除了核心课程外 . 课程体 系还需要有一般 专业 课程支持 . 包括生 术 人员编 写的. 不适 用于完全 没有基础 的高 职学 生在教学 中使用 。以 态影响评价技术 、 物理污染 与固体废物环境影 响评 价技术 、 环境风险 学 科体系和特点设 置的课 程体 系则是 以理论 知识为基础 . 以知识 的完 评价技术等。 整性 作为序化逻 辑 . 缺乏实用 技能训 练内容 , 只能呈 现理论框架 , 与实 3 . 1 . 3 专业 拓展课 程模块 际工作岗位的重要 技能联 系不 紧密。除此以外 , 学生选修的课程序列 拓展课 程包括 建设项 目 环境保护竣工验 收、 城 乡环境 管理与规划 随意性太大 . 有学者把学 生的受教育经历描述成 不连贯的 、 断裂的 , 而 等。 拓展课 程的设 置主要 是为学生 提供 与专业 主干工作 岗位相关的多 且 毫无组 织结构性『 7 I 高职培育 . 目标是做到课程体 系、 课程结构 、 课程 样 化就业 渠道 设置、 课程 内容 、 课 程资源 、 课程 实施与高级技 术 、 技能应 用型人才培 3 . 1 . 4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养相 匹配㈣ 。本研究 通过企业 、 行业调查 分析专业应 具备的职业能力 , 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升是高 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过程 中不 可缺 在 确定人 才培养 目标的基础上 . 经过实践 , 不 断调整 , 构建 了基于工作 少的一环 。为此 , 开设 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大 学生 心理健康 、 过 程的高职环境 影响评 价专业课 程体 系 职业 发展 与创业教 育等课程 。随着 自 动化办公水平 的不断 提高 . 计算 机相关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中的重要 内容 在公共基础知识学习 2 课 程体 系开 发 流 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作 者简 介 : 张怡 ( 1 9 8 1 一 ) , 女, 河 南 洛 阳人 ,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讲 师 , 工学 硕 士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高 职 汽 车 相 关 专 业 人才 培养 及 教研 教改 。
【 课程建设 】
基于工作过程导 向的高职工程 管理专业课程体 系的构建
朱 曲平 , 刘
( 重庆 能源 职业 学 院
洋
4 0 0 0 2 1 )
a . 工程 管理 系 ; b . 土 木工程 系 , 重庆
摘要: 本 文从 高职教 育 的 目标 、 特点 和 工 作过 程 出发 , 分 析探 讨 了 引入 “  ̄5 - x - 作 过程 导 向” 的 高职 专 业 建设 及 其 专
否 口
否 口
否 口
5
5
5
是否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 师 评 口
优 口 优 口 优 口
否 口
差 口
差 口 差 口 差 口
5
7
1 0 1 0 8
方案 评价
项 目学 习 工作 页 小 组 答辩 团 队 协作 情 况
否 口
6 6 6 6
6 5
5
小 组 评 价 岗
位
是否 能够 按 时 到达 工作 岗位
态度 积 极 、主动
工
执行 力 突 出
是 口
否 口
5
作
能
力
客户风险判断是否准确
方案推荐话术是否流利
回答 客 户提 问 是 否 正确
是 口
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一、职业教育课程概述高职院校是特殊的职业教育群体,相比于中职学生来说掌生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思维能力较为成熟。
高职教学应该围绕着一件事情下功夫那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习理论是为后来实践做准备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事通过项目化的实践,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实践操作当中熟知工作流程发现自我缺点。
在设计课程的内容时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立校目的在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方向。
学生最终能顺利就业是课程内容安排的导向,通过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来充实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里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角,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结合亲身实践达到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化提升。
教师提供的项目课程不应脱离于实际,课堂活动的目标只有一个—职业能力的培养,把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融入到课程项目当中。
课程设计应该循序渐进,以未来工作内容为指导课程内容安排有序,能力提升有序。
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育也是课程安排的重要目标赴学生遇到困难相互帮助启我提升。
二、项目化课程简述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内容就是项目化课程。
项目即学生面对的任务该项目具有实际应用的特性且较为具体,项目涵盖着一定的课本理论知识目的完成过程就是实践检验理论理论支撑实践的过程,完成项目的环境应对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气氛相同体现紧张的岗位活动。
学生应该自主学习努力应对实践操作中的突发问题。
项目应该具有新颖性就是内容可以是全新的知识但学生可以灵活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多变性与处理事务的能力。
教师布置项目应该具有规划性对项目完成阶段需要做什么、项目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目完成的评价体系建设完成项目后对项目进行怎样的总结评价,所有这些都是项目课程实施时应该被引起注意的地方。
在高校扩招规模迅速的当今,毕业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难题。
一方是国家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是学生眼高手低企业难以任用团。
高职院校应该着眼于教学课程的改革通过项目化实践赴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校就可体验实际的企业工作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冶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刍议

果, 即按照工作任务要素( 包括工作过程 、 工作对象、 工 具、 工作方式方法 、 劳动组织形式 、 对工作的要求等) 梳
理工 作 过程 知 识 , 明确 学 习 内容 。按 照典 型性 、 盖 覆 性、 可行性 原则 , 循职业 成长规 律设计 学 习性工作任 遵 务作为课 程 的载体 , 进行课 程设计 , 制课程 标准 。以 编 冶金 单元 过程 为基 础 , 建立 以工作 过程 为导 向的专 业 课 程体 系 , 符合 现阶段 冶金职业 技术 教育 的要 求 。
要趋向。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属
材料 分委会 20 年 1 月编 制 的《 金技术 ( 09 2 冶 钢铁 冶金) 专 业 指导 性 文 件 》 出 , 依 据 典 型工 作 任 务 分析 结 提 要
体系在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方面是成功的。但高职冶
金 技术 专业 的培养 目标 是 适应 冶 金生 产 、 设 第一 线 建
基于工作过程 的高职冶金技术专业课程体 系刍议冰
口 何启 贤
( 广西现代 职业技 术 学院 , 西 河池 5 00 ) 广 7 00
摘 要: 当前 高职 冶金技术专 业课 程体 系存在 不同程度 的缺 陷 , 可以以 冶金 单元 过程 为载
体 , 高职 冶金 专业 的关键理论知识 、 对 核心操作技能重新组合 , 在行动体 系的框 架内构 建一 个适
作 过 程 的课 程 体 系是 围绕 岗位 工作 任 务 的 内容 和顺 序 所组成 的工作任务体 系 , 系的基本逻辑关 系是基 该体 于职业 岗位 ( ) 任务 的相关性 。这 种课程体 系中 , 群 工作 工作 知识依 附于工作过程而存在 , 知识的学 习完全 工作 出于完成 工作任务 的需要 , 附于工作实践过程存 在 。 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习结果
开发主体
开发过程
开发成果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 课程体系开发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教师观念转变 (二)工作任务分析 (三)项目课程设计
(四)学习项目设计
(一)教师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 ——在课程教改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带有决
定意义的转变。观念变了,行为就会变;行为变了,教 学效果才会变。教师的观念转变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培 训
1-2议价
1-3下单
1-4来料送检入库
2.电子 2-1电路的功能、性能分析 产品设计
2-2设计方案制订
2-1-1掌握常用模块的功能 2-1-2了解重要器件的性能 2-2-1能选用模块实现整体功能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2-2能选用所应用到的重要器件及软件 2-2-3能编制方案 2-3-1-熟悉所应用到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特性、功能、 性能,完成原理图设计 2-3-2能进行可行性再次分析 2-3-3会使用相关软件 2-4-1会使用Protel或Powerpcb软件进行元器件布局、 布线 2-4-2熟悉EMC线路的测试要求 2-5-1会使用汇编或C语言编写各个模块应实现的功能 2-5-2能采取软件抗干扰措施 2-5-3熟练所要应用的工具及软件编译环境,如仿真器 、编程器等 能分模块结合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 2-7-1能整合各个单元进行整机调试, 2-7-2能分析整体性能,分析每个模块匹配性 2-7-3能进行机调试并完成整机个别试验老化和小批 量老化 2-8-1会图纸收集及图号管理,并编制部/配号 2-8-2会文件号管理 2-8-3会型号管理 2-8-4能绘制图纸 2-8-5会进行设计文件的标准化 2-8-6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 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范式
教育部门 高职院校
专业调研
专业调研报告
行业专家 工作分析专家
课程专家 资深专业教师 课程专家 行业专家 资深专业教师 课程专家 资深专业教师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能力标准
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
教材
课程专家 资深专业教师
教学过程分析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训练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组织课程内容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构建理论知识,发 展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 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 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 技能。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 工作任务分析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程 体系开发的成败。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工作任 务分析工作,邀请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必须经 过精心的挑选,并对分析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 力求分析结果的完整性和普适性。
7-1设备参数设置、调整
7-1-1会看懂设备说明书 7-1-2熟悉设备操作方法 7-1-3明确设备各参数作用、含义 7-1-4明确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7-2-1熟悉设备各状态下外观、参数以及各指示灯 7-2-2仪表显示情况 7-3-1明确设备不同状态下对产品的影响 7-3-2熟悉相对应产品所需设备运行状态 7-3-3能根据环境、材料变化确定设备状态 7-3-4能对设备进行应急处理 7-3-5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7-4-1了解设备维护保养步骤 7-4-2熟知设备维护过程所需材料 7-4-3熟知设备各个需维护部分结构 7-4-4了解设备停止、保存时所需状态 7-4-5会编制设备管理卡片 7-4-6掌握设备精度的调整方法 7-5-1了解设备运行记录方式 7-5-2熟悉设备各仪表显示的显示模式及数据 7-5-3熟悉设备各仪表所对应的记录参数
2-3原理图设计与分析
2-4PCB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2-5软件设计
2-6单元电路功能、性能调试 2-7整机调试、老化
2-8设计文件编制
3、电子 3-1来料检验 产品组装 与检验
3-2原材料分类发放
3-1-1熟悉元器件的性能 3-1-2会对常用元件检验 3-1-3会正确使用检验工具
3-2-1能对物料进行精确核算 3-2-2熟悉元件型号,能对领出物料型号 进行核对、确认 3-2-3会元件分类、并妥善保存 3-3-1知道生产工艺流程 3-3-2能熟练使用各类工具 3-3-3能根据操作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 组装完毕,能进行自检、清洗 3-4-1知道工艺规定,会看工艺流程图 3-4-2能正确设置电子检验设备的参数 3-4-3会正确使用电子检验设备 3-4-4能判定电子检验设备的好坏 会使用统计方面的工具 3-5-1知道工艺规定,会看工艺流程图 3-5-2能正确设置检验设备的参数 3-5-3会正确使用检验设备 3-5-4能判定检验设备的好坏 3-5-5会使用统计方面的工具 调试完毕,能进行产品老化、送检 3-7-1知道工艺规定,会看工艺流程图 3-7-2能正确设置检验设备的参数 3-7-3会正确使用检验设备 3-7-4能判定检验设备的好坏 3-7-5会使用统计方面的工具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 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何明友
一、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培养能力 ——“教授手上要有油”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 的联系 ——“工作过程导向” 3、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机械 分段排列,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 合。 ——“理论实践一体化”
1、对行业专家的要求
(1)要求具备高级工以上证书; (2)在该领域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对所从 事的职业领域有较为宏观、整体、前沿性了解; (3)善于表达与合作; (4)来自于毕业生就业区域内、与毕业生就业 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企业, 以保证工作项目基本覆盖工作岗位群; (5)每次约需12位以上行业专家; (6)行业专家一般不能是企业的老总,也不能 是企业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
分析时,要变座谈式为书写式,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 能周密思考。由于行业专家来自不同企业,其工作性质和 内容都不尽相同,因此要先鼓励他们采用头脑风暴法,尽 可能多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写在每张纸板上,一个纸 板写一条。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的书写格式是“名词+动 词”,职业能力的书写格式包括“知道……”(陈述性知 识)、“理解……”(解释性知识)、“能(会)操作(使 用)……”(动作技能)、“能(会)分析(判断)……” (智慧技能)。把写好的所有纸板投影出来。先合并相同 的,然后并掉能够被包容的,再整合零碎剩下的。可以对 结果进行补充。每一条都必须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才能最 终确定。
3-3按照工艺文件组装产 品
3-4生产部件检验
3-5半成品检验 3-6产品送检 3-7成品检验
4-1测试方法与参数的确 定
4-1-1熟悉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 范 4-1-2熟悉产品性能 4-1-3会编制测试工艺卡 4-1-4掌握电路、模电、数电等相关专业 知识 4-2-1熟练掌握各种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 4-2-2掌握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手段 4-3-1能熟练使用各类调试仪器 4-3-2熟悉产品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 4-3-3根据调试文件,对产品各项技术指 标进行调试 4-3-4能排除产品调试过程中各类故障 4-4-1了解相关的行业标准 4-4-2正确运用相关的测试方法 4-4-3能正确的获得数据 4-4-4具有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4-5-1掌握相关数据分析知识和统计、方 法 4-5-2具备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4-6-1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能读懂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4-6-2具备相关设备维护常识
实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
工作项目
1、元器件采购
1-1询价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1-1-1知道采购渠道 1-1-2了解元器件的供应商牌子、 标志 1-1-3了解各地区行业特色 1-1-4会熟练操作电脑 1-2-1了解各类元器件的性能、 指标、封装形式、检验标准、 替代标准 1-2-2了解市场行情和供求情况 1-2-3收集新材料信息 1-2-4能与供应商沟通 1-3-1能识别假货 1-3-2能根据行情正确报价和购 买数量 1-4-1知道入库的标准 1-4-2确认来料的数量
4-2测试设备的选择
4.电子产品调 试、测试
4-3调试
4-4电子产品性能测试
4-5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 析
4-6测试设备的日常维护
5-1生产线现场管理
5-1-1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 5-1-2懂一般的企业管理模式 5-1-3能与各部门协调沟通 5-1-4有一定的管理技巧 5-2-1会对生产线人员进行管理 5-2-2会对物料进行收发与控制 5-3-1能按照计划单安排生产 5-3-2会生产产量跟踪 5-4-1会对生产工具进行分类、标识 5-4-2会生产工具存放 5-5-1会工艺图纸收集及序号管理 5-5-2会工艺文件标准化 5-5-3会生产流程编制 5-5-4会编制工艺卡 5-5-5会材料清单编制 5-5-6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 5-6-1能确认检验标准 5-6-2会编制检验卡 5-6-3会试验方法编写 5-6-4会检验文件标准化 5-6-5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
5-2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5-3计划产量控制 5-4生产工具管理
5.电子产品生 产管理
5-5工艺文件编制
5-6检验文件编制
6-1市场信息收集
6-1-1收集同行信息,定位技术部门开发产品 的价位、周期和卖点 会熟练使用电脑 6-2-1能比较本公司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优劣 6-2-2会初步核算产品成本 6-3-1社会交际培养,交际套路学习 6-3-2会进行产品的简单维修保养 6-4-1熟悉各种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和运用场 合 6-4-2能比较本公司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优劣 6-5-1熟悉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6-1熟悉产品的质量要求 6-6-2能与用户沟通 6-7-1会使用常用电子设备仪器、工具、仪表 6-7-2通过仪器、仪表测量的数据能判断产品 故障 6-7-3能分析故障原因并尽快修复 6-8-1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6-8-2能进行文件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