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医学伦理课程改革尝试
高职高专医学伦理学 七、健康伦理

医学伦理学
(三)健康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中,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和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医学伦理学
2.健康教育的任务
➢ 促进和培养个人和社会对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 责任感;
➢ 帮助人们正确认知,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行为;
➢ 有效地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医学伦理学
(五)健康伦理准则
1.经济发展与人类健康效益相统一 ; 2.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 3.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与重视劳动成果相统一; 4.民族利益与人类健康利益相统一。
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医学伦理学
(二)医学的目的 1.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照料和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 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5.提供人文关怀。
医学伦理学
二、健康伦理道德
(一)健康伦理道德的含义
1. 健康伦理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依靠 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来调整社会经济 发展与健康环境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伦理要求; 2.熟悉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预防医
学工作伦理道德要求; 3.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及道德规范。
医学伦理学
思考题
关于职业院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即 “ 床 医学 概 论 、 官 系统 疾 病 、 经 系 统 疾 病 、 临 感 神 心血 管 系统 疾 病 、 吸 系统 疾病 、 化 系统 疾 病 、 呼 消 泌 尿 系 统疾 病 、 殖 系 统疾 病 、 动 系 统疾 病 、 分 泌 生 运 内
( ) 三 改革教 学 与考核 方 法
1 改革教 学模 式 : 以教 师 为 中心 的理论 课 填 . 将 鸭式 教学 模 式 , 为 以学 生 为 中心 , 问题 、 例 为 改 以 案 主 , 行 小 组 学 习 、B 推 P L的 理 论 教 学 模 式 , 练 学 生 训 主动 学 习 、 主学 习 、 身 学 习 的好 习惯 , 高学 生 自 终 提 综 合 分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解 2 改 革 考核 模 式 : 适 应 新 的课 程 改 革 , 须 . 为 必
内分 泌 系 统 、 主 免 疫 系 统 ” 生 物 医 学 整 合 课 程 。 宿 等 3 .临 床 医 学 整 合 课 程 : 于 I 工 作 过 程 和 临 基 临床 床 常见 病 多 发 病 的特 点 , 症状 、 断 、 别 诊 断 、 按 诊 鉴 治疗 的工 作 程 序 , 以人 体 器 官 系 统 为 主 线 , 学 科 将 课 程 中的 “ 断 学 、 科 学 、 科 学 、 产 科 学 、 科 诊 内 外 妇 儿 学 、#染 病 学 、 部 解 剖 学 、 层 解 剖 与 影 像 诊 断 - f 局 断
队合作 精神 、 防 医学 概 念等 。 预 相 应 地 , 学 教 育 就 要 体 现 “ 学 生 为 中心 ” 医 以 的
理 念 。 医 学 人 才 的 培 养 模 式 就 应 该 是 知 识 ( n w— K o l e g )能 力 ( bly 、 度 或 素 质 ( ttd r ul de 、 A it) 态 i A tu eo a— i Q i ) 高度 协 调 统一 。知识 为 基础 、 力 靠 学 习 、 t 的 y 能 关 键 是 态 度 , 度 决 定 一 切 。现 实 中 , 学 生 的 知 识 体 态 医 系 基 本 完 备 , 力 培 养 和 素 质 ( 度 ) 育 显 得 尤 为 能 态 教 重 要 。主 要是 对 医学生 提 出了在 职 业素 质 、 判性 批 思 维能 力 、 学研 究 能力 、 际沟 通技 能 、 队 协作 科 人 团 精 神 、 身学 习 能力 、 取 信 息能 力 、 体 预 防 意识 终 获 群 等 方 面 的较 高要 求 。 因此 , 须 改变 传 统 医学 教育 必 模 式 , 立 新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 , 构 新 的教 育 教 学 建 重 课程体系。
工程伦理教学困境及改革思路探索

工程伦理教学困境及改革思路探索【摘要】工程伦理教学在工程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主要表现在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学方法受限、学生自身伦理观念薄弱以及科研经费与考核制度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需对工程伦理教学进行改革。
具体思路包括增加工程伦理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情感。
这些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工程学生的伦理素养,培养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从事工程实践,推动工程伦理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学、困境、改革、内涵、意义、课程设置、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学生伦理观念、科研经费、考核制度、必要性、思路、课程设置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学生伦理意识、情感培养.1. 引言1.1 工程伦理教学的重要性工程伦理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工程伦理教育旨在培养工程师在工作中能够遵守伦理规范,关注公共利益,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
工程伦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其对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工程师需要具备处理伦理挑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伦理教学还可以提升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使其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守护者。
工程伦理教育应成为工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伦理基础。
1.2 当前工程伦理教学存在的困境当前工程伦理教学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与教材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很多高校的工程教育体系中,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
而教材方面,也缺乏一套系统、权威、针对性强的工程伦理教材,教学资源匮乏。
[论文]立足基层药学服务革新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论文]立足基层药学服务革新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4591c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f.png)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病进医院、小兵进药店”已经成为大多数现代人的统一观念。
同时,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明确提出: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现群众就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常见病到乡镇卫生院(社区)”的目标[1]。
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为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药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紧紧把握这一机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当今新形势所需的药学服务专业人才。
本文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基于当前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
一、调研结果为充分了解苏南地区基层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项目组成员在苏南各市分别针对当地常驻居民、药学服务一线人员以及同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另外,为全面了解目前苏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含医院、医药零售与生产企业)对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还选取了5家地方医院及4家医药企业进行调研。
各类调研结果如下:1.针对苏南地区常驻居民的有效调查问卷1279份(共发放1410份),结果表明:48.6%的居民对当地现有的药学服务不满意,他们最希望获得的药学服务是:用药指导、免费健康测试、建立个人用药档案、药品送货上门及药学相关问题的电话咨询。
另外还有54.7%的居民希望药店或医院能够开设网络在线的药学服务。
2.针对苏南地区药学服务一线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142份(共发放150份),结果表明:为了适应当前药学服务需求,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公众进行用药教育的能力。
并且有88.7%的从业人员认为,学校应增加人文社会课程的比重,以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的综合能力。
3.针对同类高职药学专业在校生的有效调查问卷491份(共发放500份),结果表明:69.2%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药学专业知识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学校应增加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比重。
基于岗位能力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思考

目 , 前 卫生类高职院校在 医学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方 面
存在系统性 、 范性等诸多问题 。在 当前 国家医疗卫 生体 制改 规
基金项 目: 系浙江省 医学会 20 本文 09年“ 医学教育科研专项 ” 目(0 9 J4 项 20Y4 )
一 一
革的环境下 , 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 程设置及 其 内容 明显滞后 于医疗卫生机构职能的转变 , 体现在 教材内容 理论性强 、 操作性差 、 课程结构混乱 、 教学 内容在不同的课 程中 重 复交 叉出现 , 没有形 成科学 、 系统而规范 的人文素质教育课
行 业的 需要。因此 , 应基 于职业 岗位能力的要 求 , 积极探 索卫 生类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 素质培养的新途 径和新方法 , 创新 医学 人 文素质教育课程 内容, 推行具有卫生职业特 色的人文素质教 育课程教 学模式。
关键词 : 职业 岗位 ; 卫生类高职 院校 ; 医学人 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 6 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14 (0 0 1 — 05 0 1 7 — 2 6 2 1 )8 0 0 — 2
患关系的紧张 , 这为学生的临床工作造成了极大 的安全 隐患 。
2 卫生类高职 院校 医学人 文素质教育不 能体现 岗位能力的根
源 分 析
高职医学教育强调 医学职业技能能力 的培养 , 但是随着现
代 医学 模式转变 、医疗卫生需求 变化和现代 医学技术快 速发
展, 都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同样 也要具备较 高的职 也素养。 目前 卫生类高职 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岗位能力脱节 ,究其根源 , 主
通 过观念 意识 、 品德情操 、 心理性格 、 价值取 向和文化 修养的外 观而展示个 人 , 它涉及人文 知识和人 文精 神两个层 面 , 文知 人 识是基础 , 人文精神 是核心f l 1 。医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 的事业 ,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年度医学教育优质

提高人体解剖学教案效果的探索
蒋孝东
高级讲师
万东海、章正瑛、白勇、李红霞
郑州市卫生学校
中德合作紧急救护专业急救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
李艳红
讲师
孙大雨、李红哲胡玲、李珍珍
郑州市卫生学校
临床医学研究生技能培训路径及评估标准的探讨
李胜云
主任护师
王晶晶戴付敏刘畅王培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模式下医学实践教案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郑州市卫生学校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席军生
政工师
孔维明、尚东丽、刘玉霞、朱峰
郑州市卫生学校
卫校语言教案中课文本逃逸问题研究
张麒麟
讲师
周敏、唐琳、任新萍、朱坤
新乡卫生学校
《临床肿瘤学》
马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樊青霞、樊锐太、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概论》
胡殿宇
教授
包再梅、宣永华、蒲永莉、林爱琴
李超彦
副教授
李德恒、张志国、张小玲、王桂叶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于定单培养模式护理专业实践教案改革
陈月琴
教授
范福玲、鲁艺、李云凯、王锐瑞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知识结构图在高职药理学教案中的应用研究
孙明振
讲师
任丽平、宋佳玉、刘金宝、王雁梅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基础课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案问题研究
张卉
副教授
张旭
讲师
姚玉献、刘建东、唐年亚、张超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同步教案在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吴俊晓
副教授
范真、陈英、罗小萌、李艳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效果评价刘波;由娟【摘要】为探索构建适合基层需求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便评价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效果。
文章选取辽东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2008级78名和2007级75名学生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旧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以统一的理论及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改革效果。
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理论、技能考核及毕业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学生对新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评价较好,有97.4%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良好,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With seventy - eight students of Grade 2008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75 students of Grade 2007 as the control group, a reform on the curricula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was conducted in College of Med- icine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and skill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naire show a great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groups.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e satisfactory with the new curricula and teaching method. A majority of students in the group think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re remarkably improved.【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4页(P212-214,219)【关键词】高职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作者】刘波;由娟【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丹东118002;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丹东118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高职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农村、社区等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及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基层卫生服务急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任[1]。
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学理性精神教育再认识

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学理性精神教育的再认识卫生职业教育的医学理性精神内涵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对高职医学生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卫生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办学属性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
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高职医学院校卫生职业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兴起,本身就是医学理性精神属性之必然逻辑性的展开,与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范式和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息息相关,故医学理性精神的泛化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因素。
医学理性精神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是医、护工作过程的精神基础,与医德养成教育关联密切,与医学应当相辅相成。
面对守望生命的医学事业,卫生职业教育的医学理性精神内涵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对高职医学生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卫生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办学属性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
在新医改背景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的范式教学模式下,再认识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的品位建设如何开拓是一个现实命题。
当今过度医疗、看病难、看病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医疗消费不合理、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资源共享缺陷的弊端已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关系到现行社会医疗消费市场和各类医学教育是否公平、诚信、实用,关系到医疗保健的公益性保障,也关系到医疗消费者对医学理性的信任问题。
在此种背景下,医学理性精神建设正在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特别是职业医学应当亟待探讨的问题,同时医学伦理学的善良总原则要求树立医学理性精神,忠实实践医学目的与公平、公正的医疗消费,籍以保证医学服务的公益性取向。
卫生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新兴的医学教育事业,其生源质量较差,毕业生工作能力受限,但高职医学生接受医学理性精神培育的空间较大。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高职医学院校势必需要加大力气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学理性精神的培育,再认识医学理性精神教育与医学职业行为培育的相容性方面的问题,再认识坚持和弘扬医学理性精神建设与提高高职医学生职业成长性和医学职业服务境界的内在关系,或许更有利于显现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而culum他fo珊
医学职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职业,其T作服务 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且在不断变 化着的人,其职业活动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与健康, 乃健康所系、性命所托。医学伦理是医学内在的、固 有的本质属性,医学伦理教育是医学பைடு நூலகம்业的内在要 求【l】。 1课程改革背景 高职医学院校随着扩招,学生数量大为增加,生 源质量参差不一,医学伦理课教学状况堪忧,教学效 果大打折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一个不争的重要事实就是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等不满意,没有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高职医学伦理教育者开展了大 量教学改革探索,如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结合、案例
医学教育探索20lO年11月第9卷第1l期Research垡垫幽i型呈垂坚!生塑!蔓型出垫!壁!型竺!塑!:!!
一1523一
・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医学伦理 课程改革尝试
邵路才金玉忠张俊霞
【摘要J高职医学伦理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课程内容,确定五个学习情境.选 择医学伦理事件为载体。情境间学习难度依次递增。医学生对医学伦理进行感悟与体验、内化与 践行,互动交织、螺旋上升。课程教学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突 出医学伦理综合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职医学伦理; 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改革 【文献标识码】A
万方数据
作者单位: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法应用、伦理教学基地建设等,在一定程度上激 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并没有达到 预期目标闭。关键原因是课程内容改革没有摆脱学 科体系的窠臼,致使改革的效果不能彰显,而职业教 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改革 思路。 2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质是回归课程本 位,即课程来源于工作、职业。当然这种“还原”并非 简单意义上回到职业,而是更高层次的“回归”翻。基 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 定的学习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也 就是说,课程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 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一 定的情境中完成,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工作任务 内容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查、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关爱生命、 关心人类健康的伦理情怀;如“责任与行动——汶川 大地震”、“红丝带——我们的承诺”等。
3.2.2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贯穿始终,改变 单一灌输式理论说教,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课堂讨 论、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如南 京婴儿死亡案例分析,创设情境,由学生扮演医生、 护士、家属、医院管理者、行政部门、网民(群众),以 情景剧形式展示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然后分组讨 论;在探讨克隆技术伦理时,由学生推选正反方及评 委,举办辩论会“克隆技术利与弊”。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途径反馈的信息显示, 98%的学生认为课改有效增强了自身学习兴趣,医 学伦理分析、伦理决策、语言沟通、团体合作等综合 能力快速提高,以及职业态度、人文关爱精神大幅提 升。用人单位评价本届毕业生职业认同感强、职业价 值观明确且正面,分析、解决临床医学伦理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职业综合素质满意度提高12 个百分点。
a髋ult,le枷ng
d强culty
of five situ8tions
inc嗍es
use
experience medicaI etIlics and Ille grated model 0f
intemal枷∞粕d
gradu8lly,t}le medical students
pmc西ce
illtertwim觚d spiral.We ad叩t iIlte—
【中图分类号】G642.o;R-05 【文章编号】167l一8569(20lo)ll—1523—02
Anempt at
c叫—.ictlI哪relb咖of Va蹰舡涮memc砒删∞based伽w啪.k plmc嘲
work—proce略商ented,we
select
S刀HD己Ⅱ-c面,删yM屹bng,zHAⅣG胁呵洫C铆伊硒址^缸d拓以c02如护,C砌伊幻u嘶,oD,,劬流D
观众、评委,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例如,追溯传
统思想精华,课下将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制作P胛,课
上展示。医学伦理典型人物评价,组织学生观看教学 光盘《纪念白求恩》,对其医学伦理精神提炼与升华, 开展演讲比赛“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在专题探讨医 学伦理重要问题时,大量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提前一 周给学生发放案例,提示具体参考资料;课上描述案 例,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设置学习任务;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创建医学伦理论坛,为学生提 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高医学伦理参与意识。积极 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组建医学伦理社团,开展专题调
④隋境三:专题探讨人体实验、器官移植、克隆技术、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等重要医学伦理问题。①睛境
四:社会医学伦理热点追踪,案例、问题的选择由教 师与学生共同商定,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解答
学生心中的疑惑。⑨隋境五:课外拓展实践,邀请行
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网站创建与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等,提高医学伦理实践水平。 选择医学伦理事件为载体,情境间学习难度依 次递增,重复同一工作过程:伦理资讯、伦理分析、伦 理决策、伦理实施、检查评价,医学生对医学伦理进 行感悟与体验、内化与践行,互动交织、螺旋上升,达 到医学伦理综合能力的建构。学习内容选取贴近社 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依据医学伦理工作过程来 设计,使学生感到有兴趣、有意义、有价值。弱化理 论知识内容学习,突出医学伦理综合能力培养。 3.2教学组织与实施 3.2.1教学模式 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工作情境, 任务引领教学。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改变单向灌 输,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
参考文献
【l】陈明华,郝云玲,张玲,等.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探 索明.安徽T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29 【2】杨艳红。张金钟.试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出路册.中国医学伦 理学,2007,20(3):57 f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田.中国高教研究, 2009(4):侠r卜68 【4】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叨.职教通讯,2008,23 (5):3l一32 (收稿日期:2010-06-19)
metIlods
to
teaching-learniIlg蛐d doiIlg锄d
Voc撕onal medical et}lic8;
action埘en训teacllillg
pmcess;
briIlg up
syntIletic ability of medical etIlics.
【l沁y words】
Based∞work
【Abnract l
c叫rse e∞tent du—ng t}le
vocalio玎_al medical etllics甜ld pick up 6ve A8
sitIlatiom ch00siIlg medical edlics incident舾tIle
c删culum陀fo皿0f c桶er.
perceive锄d
万方数据
一1524一
医学教育探索20lo年11月第9卷第ll期
Re嘲rchsinMedicalEd!型迪!塑竺竺匦垫!垒!!些:竺!塑!:!!
医学伦理教育从一开始就是职业教育、实践性 教育。作为高职医学生必修的高职医学伦理课程, 其改革思路为: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工 作过程为导向选取课程内容,采取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由注重理论 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素质提高转变,突出培养医学 伦理综合能力。 3课改主要内容 3.1课程开发 3.1.1课程开发流程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流程,进行行业调 研,召开由行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教育专家参加 的行业研讨会,分析筛选临床实践中医学伦理典型 工作任务,经过教学的思考与改造,设计学习情境, 并征询学生建议,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嘲。 3.1.2学习情境设计 ①情境一:追溯、感悟医学伦理传统,评价医学 伦理典型人物,继承与发扬传统思想精华。②情境 二:探讨、体认医学伦理规范在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临床诊疗伦理、临床护理伦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