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顽童”爷爷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含答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向前一(),()到了荷叶上。
③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①自然段中的括号内。
①露②鼓③蹲④披2.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②自然段中的括号内。
①蹦②蹬③跳3.读一读第③自然,回答问题。
(1)这段话一共有()句。
(2) 在文中用“”画出能说明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句子。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的羽毛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
他想把羽毛交还失主,就扛着羽毛往前走去。
小乌龟碰到了猴子,问:“这是您丢的羽毛吗?”猴子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见过猴子身上长羽毛吗?”“请原谅,我刚出世不久,懂的事情很少。
”小乌龟道过歉,扛着羽毛往前走去。
小乌龟碰到了豹子,问:“您知道这片羽毛是谁的吗?”豹子盯着羽毛.急切地说:“管它是谁的,这么漂亮的羽毛还是送给我吧!”“那怎么行呢?失主该多着急呀!”小乌龟说完,扛着羽毛,继续往前走去。
猫头鹰看见了,好奇地问:“小乌龟,你扛着鸵鸟的羽毛到哪儿去呀?”“什么?这是鸵鸟的羽毛?真是太好了!”小乌龟惊喜地叫道。
他谢过猫头鹰,扛着羽毛,愉快地向鸵鸟家走去。
1.短文中表示“好看,美观”的词语是______。
描写笑的四字词语是______。
2.通过小乌龟和猴子的对话,我知道了小乌龟()A.助人为乐B.很有礼貌C.善于学习3.小乌龟拾到一片漂亮的羽毛后,他先后问了______和______。
最后______告诉他这是______的羽毛。
4.我们应该学习小乌龟(_____)的品质,要批评豹子(_____)的做法。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秘密①盖尔出生了,爸爸妈妈既喜悦又担心,因为盖尔左手的小拇指边上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②转眼间,盖尔三岁了,父母把他送到幼儿园。
晚上他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就急切地喊:“迪克说我是怪物!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一根手指头?”说完大哭起来。
大家沉默了,盖尔的伤心令爷爷感到不安。
突然,爷爷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压在手掌心里。
③爷爷会心一笑,抱起盖尔放在膝盖上:“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是一个小懒虫。
从你出生那天起,它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
”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压在掌心,然后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左手掌心朝上,当两只手靠在一起的时候,正好十个手指,不多也不少。
“哦,我知道了,爷爷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个手指,是这样吗?”天真的盖尔自豪地笑了。
小小的他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爷爷。
④爷爷迅速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也告诉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父母,并请他们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小朋友们再也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他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大人。
⑤从此以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压进掌心。
时间一长,这根指头就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帮忙才能慢慢舒展开。
久而久之,爷爷竟然习以为常。
时时刻刻藏起右手大拇指,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
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爷爷的手原本就是这样的。
盖尔自从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对第六指特别关爱,冬天,还特意涂上一层厚厚的防裂霜。
他觉得这是爱爷爷的一种表现。
⑥五年后,爸爸妈妈要带盖尔到医院切除多余的第六指。
盖尔把手藏在背后,急切地喊:“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么能切除呢?除非爷爷的大拇指醒过来!”⑦可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直压在掌心,已经变形萎缩,不可能重新扳直了。
当爷爷知道盖尔拒绝切除的原因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缠住,然后告诉盖尔自己的手指动了手术很快就能伸直,盖尔的第六根手指可以完成使命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9课《剃头大师》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节选)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
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都说这些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可我一点儿都没有看出来。
那些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孩子不但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
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记得我八九岁时,院里有个大哥哥迷上了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
到家后,他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和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他们一边看着大哥哥忙活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钓鱼的过程。
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炖鱼就端上了桌。
大哥哥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鲜。
这时,小院里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捧上自家的特色菜。
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
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
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能买。
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我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
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尝鲜: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对现在的孩子童年时玩儿这方面的看法不包括()A.玩儿的东西太单调。
B.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玩电脑游戏。
C.有些孩子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
D.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_-_副本

一、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
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
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二、变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单元还魂草走进大巴山密密的桷(fu)栎(li)树林,湿润的沃土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从叶缝间筛下的光斑,印在落叶上,像圆圆的邮戳,我们扒开落叶,便会在青青的苔藓上找到还魂草。
还魂草茎细如线,叶如花瓣,草叶像盛开的花儿。
我们拔起它,抖去泥沙,晾干后收藏起来。
老人拿它泡茶喝,能明目强身,我们拿它当书签,送给好朋友。
还魂草真能还魂吗?每当我看书累了,便把还魂草从书页中取出,放进盛满清水的杯中,立刻,干细的茎徐徐伸直,干枯的叶缓缓伸开,就显得那么嫩绿,那么鲜活。
还魂草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从海外回来的爷爷,每次离家的时候,都要带一束还魂草,他说,还魂草系着他的魂儿,就像故乡系着他的梦。
1.查字典给加点字的读音,再把拼音抄写在括号里。
(2分)还.魂草()邮戳.()2.短文告诉我们在大巴山的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可以找到还魂草。
(3分)3.还魂草能“还魂”,指的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从短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第二单元河滩小河在这儿拐了个弯。
它放慢脚步,轻轻地,轻轻地走,一年一年,这儿淤下一片河滩,一片绿茵茵的,被嫩草覆盖了的河滩。
牵来枣红马,我让它在河滩上吃多汁的青草。
太阳是那样灿烂。
挥舞着小领褂,紧紧地,我追赶一只红肚子蜻蜓……最有趣的,是仰面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随手扯一根草茎,放在嘴里嚼着,嚼着。
天是那样蓝,那样亮;云是那样白,那样轻!叫天子(云雀)像抛在空中的一块石头,忽闪忽闪的,却不落下来。
它放声歌唱,欢乐的歌声从天而降。
翻一个身,用双手拄着下巴,我看着一堵蓬松的云,漫过村后的山包,慢慢地又从树顶上升起。
树枝拉住它,把它扯成了一片一片的……这时,一匹白马飞跑过来了,穿水红衣服的小姑娘,骑在白马上。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1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 他成名后, 一度过于自信, 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
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 一位满头银发, 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
一进门, 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 说: “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 我想请教你一件事, 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
”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
老太太接着说: “看完, 请你告诉我, 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很奇怪, 看了作文, 又看了看老太太, 问道: “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都不是, 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也不是。
”老太大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 “那么, 请让我直言相告, 看吧, 书写潦草, 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 可见学习很不用功。
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 “巴尔扎克先生, 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啊, 原来是您呀, 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 “谢谢, 真想不到事隔多年, 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 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 “唉, 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 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 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 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本文已用“‖”分为三段, 请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仔细阅读带“...”的一节, 你认为哪一句话更能看出巴尔扎克的武断, 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用“____”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爷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爷爷。
陈嘉庚陆平陈嘉庚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着名的厦门大学就是由他出资兴建的。
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
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
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
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
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
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
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
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
”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摘自《爱国名人故事集》)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读一读短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
2021年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是的,我要和你一块儿去!”拇指姑娘说。
她坐在鸟儿的背上,把脚搁在他展开的双翼上,同时用腰带把自己紧紧地系在他最结实的一根羽毛上。
燕子就这样飞到空中,飞过了森林,飞过了海洋,飞过了常年积雪的高山。
在寒冷的高空中,拇指姑娘冻得发起抖来。
于是她就钻到鸟儿温暖的羽毛下面,只把她的小脑袋伸出来欣赏下面那些美丽的景致。
终于他们来到了温暖的国度,那儿的阳光更加明亮。
田沟里、篱笆上,到处都结满了最美丽的绿色和紫色的葡萄。
树林里到处挂着柠檬和橙子。
1.语段节选自童话故事《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画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排比 C.拟人3.在来到温暖的国度前,燕子还带着拇指姑娘飞过哪些地方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燕子就这样飞到空中,飞过了_______,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___。
4.拇指姑娘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和开满鲜花的国度的花中小王子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的结局给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
2.从哪里可以看出院墙外的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用“_____”画出来。
3.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写秋天的美丽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轻松阅读大闯关“玉兔”自述大家好,我是“玉兔”号月球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童”爷爷
这两年街坊邻居都说俺爷爷越活越年轻,可奶奶老说他越活越孩子气,也别说,爷爷这两年真像个老“顽童”。
记得刚落实责任制那阵子,爷爷胡子一捋(l3),眼睛一眯:“吧嗒!财神爷这回可进门啦,嘿嘿!”那腔调连我这个调皮鬼也学不出来。
去年秋天,全家闹个大丰收。
爸爸从商店买回个小闹钟,爷爷可乐啦,他咧着嘴:“嘿嘿,小家伙,以后你当‘长官’,我保证服从命令。
”这以后,铃声一响,爷爷就起来,上山带着它,下田把小闹钟挂在锄柄上,走三步看两眼,生怕脚步快了。
第二年秋天,又来了个连续丰收。
妈妈从烟台买回个春雷牌收音机,爷爷一见就迷上了。
他手把开关,拧过来,又拧过去,遇上京剧就跟着哼几句,听到发家致富的好经验,就把耳朵贴在喇叭上,听得直流口水。
今年是第三年了。
春节前夕,爸爸又托人从上海买回一台二十英寸的彩色电视机,爷爷一下子又成了包场观众。
有时荧光屏上出现迪斯科舞,爷爷的身子也情不自禁地扭起来。
坐在侧面的妈妈看见了,憋得直吭哧(ch9)想笑又不敢笑。
爷爷呢,遇上这种场合也真会随机应变:“嘿嘿,这两天晚上点火,身上怪痒痒的……”
今年夏天,我家一下子买了两台金龙牌电风扇,这下可把爷爷的魂给勾走啦。
他下工一回家,就搬把椅子坐在中间,“卡吧,卡吧”地转着电钮,嘴里美滋滋地哼:“一级二级不算风啊,三级四级好轻松啊,五级六级嘿嘿……冷飕飕啊,七级八级起了空啊,老汉我再活上二十年啊,返老还童要成仙哪……”
我爷爷就是这样,整天价乐不可支。
咱顽童们想跟他比“顽皮”劲,也没门儿。
1.选择。
联系原文思考问题,在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前边括号里打“√”。
(1)文中加粗词“顽童”的意思是:
()A.是说爷爷整天价乐不可支,像个老“顽童”。
()B.是说爷爷言行反常,不像个老年人。
()C.是说爷爷已经变成了爱玩爱闹又调皮的儿童。
(2)作者把爷爷说成“真像个老‘顽童’”,是对爷爷的:
()A.赞美
()B.讥笑
()C.厌恶
(3)文中加粗的“财神爷这回可进门啦”这句话意思是:
()A.爷爷认为党的政策好,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就像财神进了门。
()B.爷爷认为劳动能致富,只要好好劳动就能致富,就是财神进了门。
()C.爷爷盲目乐观,一心想过好日子,时时刻刻盼望财神进家门。
(4)文章的2—6自然段是第二大段。
这一大段的意思是:
()A.写“我”家买了“小闹钟”、“收音机”这些物品。
()B.写“我”家越来越富裕的情况及爷爷的特点。
()C.主要写了“妈妈”暗笑“爷爷”那件事。
2.判断。
在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前边的括号里打“√”。
(1)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A.通过对人物的言行描写,刻画了“爷爷”这一“老小孩”形象,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
()B.通过对人物的言行描写,突出了“爷爷”的“老小孩”形象,说明作者对爷爷的看法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A.以事情发展为顺序。
()B.以时间为顺序。
(3)本文是以写什么为主的文章?
()A.事
()B.人
()C.物
()D.景
答案:
1.(1)A (2)A (3)A (4)B
2.(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