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秋思》优质课课件_0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上《古诗三首》《秋思》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上《古诗三首》《秋思》ppt课件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的 情景。秋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 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 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 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打开信封看看还有什 么没写。诗人通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 细节的描写,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 的感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纳兰性德
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 见秋风 欲作家书 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 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 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 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 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 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 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 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 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 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 人的悠长思念呢?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4—1685) 康熙时宰 相明珠之子。文武双全,尤擅长于 词,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所 写的词清新自然。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准字音, 读通顺,读出轻重缓急和停顿。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整首词的含 义。 3、这首词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乡村乐居图
词文延伸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 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 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 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秋思_人教新课标 (共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秋思_人教新课标 (共张PPT)
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 ,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 乡,此时你有何感想?“明月何时照我还”足见诗 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文讲解
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 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明月何时照我还”足见诗人此时这种强烈 的思乡之情。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 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 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 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32 021/8/3 2021/8 /32021 /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课文讲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 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 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课文讲解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 开了封好的信。
课文讲解
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 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3202 1/8/320 21/8/3 Aug-21 3-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3202 1/8/320 21/8/3 Tuesda y, August 03,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3202 1/8/320 21/8/3 2021/8/ 38/3/2 02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 古诗三首 秋思|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 古诗三首 秋思|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 建齐名,世称“张王”。
秋思
[唐]张 籍(jí)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解诗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意思:洛阳城里秋风乍起,想要给远在 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 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 《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 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 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简介作者
张籍,768~830, 字文昌,唐朝人,祖居 苏州,后居和州乌江 (安徽和县乌江镇), 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 司业,故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
读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什么?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的情景。秋 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 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 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打开信封看看 还有什么没写。诗人通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细 节的描写,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的感情,传 神地表达出来了。
交流与讨论
1.这首诗写出了洛阳秋天来临的风景。 现
2.诗人想干什么?他现居住在哪儿? 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诗人居住地 点的具体位置。
3.面对秋风,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作业: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 画面,把《秋思》写成
一个小故事。
再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又 恐:害怕
临:将要,快要
意思: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的 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封好的信查看。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秋思》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秋思》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 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 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 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 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 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 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 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 不逊色的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 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要 说的话说完
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 (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 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 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 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 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 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 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 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秋思》PPT课件.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秋思》PPT课件.ppt

初品古诗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无 奈太匆忙。
初品古诗
诗意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 中,我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 与亲人沟通,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 处下笔。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 拆开了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 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忙。
写好信后,张籍并不是马上用信封装上,而是反反 复复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什么重要内容落下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夜,在这一天一夜中张籍心念的是那封 信。
天亮了,公鸡打鸣了,这时,张籍不再睡觉,而是 把信封好,早早地来到街口,来等待将要回乡的朋友。 张籍心急如焚,希望回乡的朋友早点到来,亲人就能早 日看到这封信。忽然街上传来马踢声,张籍便知道是回 乡的朋友来了。朋友下马,从张籍手中接过了信,正要 上马,忽听张籍说:“等一下,让我再看一遍,可能有 什么内容写落了,好吗?”朋友把信又给了张籍,张籍 打开已经封好的信封,仔细看了一遍,又把信封封好交 给了朋友。朋友正要上马,张籍又说:“等一下,让我 还看一遍,可能有重要的话没有写。”朋友把信又给了 张籍,他又打开已经封好的信封,张籍又仔细看了一遍, 又把信封封好交给了朋友。朋友上马,扬鞭而去,诗人 注视着他,直到朋友从他的眼线中消失,习习秋风吹拂 着张籍那张沧桑的面庞,泪水又从张籍眼中流出。
他接过信后,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才双手颤抖 着郑重的交给了仆人。并嘱咐道:“一定要把信送到啊, 一定要一定……”
仆人走了,他望着仆人远去的身影,口中不知道在 嘀咕着什么。他的眼泪终于像断了线的珍珠,流了下来。
那信中藏着一颗怎样的思乡之心啊!
低 头 思 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古诗小擂台
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秋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唐]张 籍(jí)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zhònɡ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再见!
谢谢
全诗的大意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 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 新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 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 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 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 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秋思》优质课教学课件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秋思》优质课教学课件_0
洛阳城里见秋风
骨肉待我欢,邻人望我荣。
——张籍《南归》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祖籍吴郡(现苏州),
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此 时客居洛阳为官,多年未回家的他在洛阳 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 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张籍《行路难》
形容要表达 的意思很多
欲烽作火连家三书月,意家书万抵万重金。
——杜甫
小练笔
1.我想对年迈的父母说—— 2.我想对劳累的妻子说—— 3.我想对年幼的孩子说—— 4.我想对我的兄弟姐妹说—— 5.我想——
恐怕,担心
复恐匆匆说不尽,
捎信的人
把封好的
信拆开
行人临发又开封。
归信吟
孟郊
泪墨洒为书,
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
兀然空一身。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清•袁枚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拓展练习: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
《秋思》
——[唐]张籍
பைடு நூலகம்
秋思
[唐]张籍
洛 阳 ∕城 里 / 见 秋 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 释:
1、欲作: 想要写 2、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 意思多,不知从何说起 3、复恐: 又担心 4、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5、临发:将要出发 6、开封: 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
看到____听到____ 感到____想到____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寄乡思,诗人有千言万语 要诉说,诗人拿起笔来 __________________
思乡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乡情?—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夜月红柑树,求凤白藕花—张籍 骨肉待我欢,邻人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 憔悴竟无成!—张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展开想象: 张籍提起笔来,写道:“__________”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归信吟 【唐】孟郊
泪墨洒为书, 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 兀然空一身。
秋思
[唐]张籍
(秋思曲古筝)
练 笔: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改写要求:
1、不改变诗的原意、思想情感,不改变情节。
2、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场景,把人物所见、所
秋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唐]张籍
洛 阳 ∕城 里 / 见 秋 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唐]张籍
洛 阳 ∕城 里 / 见 秋 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闻,即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使故事丰满起来。
3、人称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
4、既可以写景抒情,又可以叙事抒情。
(秋思曲古筝)
洛阳城里见秋风
看到了____听到______
创作背景
张籍的老家在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他 家境贫寒,患有严重的眼疾。十岁的时候离 家,成年后考取功名,四处游历做官。创作 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客居住在洛阳。 又是一年秋风起,诗人不禁思念起家人。他 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