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力学专业教学大纲《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2017版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031112课程英文名称: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继电路理论基础课之后的深入研究线性非时变电路系统的课程,为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一系列分析与计算方法,为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建立必要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在时域和变换域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及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函数的概念,并对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工程中的某些应用有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信号处理与信号检测等学科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施说明理论性和系统性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两大特点。
该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把深奥的数学理论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入融合,系统对比式的讲解将会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本课程着重讲授信号分析与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求系统响应为主要线索,按照先时域后变换域,先连续后离散的顺序进行,力求做到循序渐进。
讲授各种分析方法时,尽量避免枯燥繁琐的数学推导,着重阐明其包含的物理意义,注意多举具体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 习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习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均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课与理论知识相配合。
《信号与系统》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可暂缺)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英文名称:signal and system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必修总学时:48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28 实验学时:20适用对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性质和地位信号与系统是研究与系统理论得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得数学模型,从时间域到变换域,从连续到离散,从输入输出到状态空间描述,以通信和控制工程作为主要应用背景,注重实例分析,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信号与系统与其他工程类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医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它必须在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信号与系统课程。
它是专业选修课中的必修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临床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因此,信号与系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各学科的奠基石。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影像实践和医学研究。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信号与系统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方式。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对板书和仪器结构给予图示以及启发式、案例式、双语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加强对学生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对物理量的测量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定律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提高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种。
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医学生学完医学物理学的总体测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第二节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第三节信号的运算第四节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第五节信号的分解第六节系统模型及其分类第七节线性时不变系统第八节系统分析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能正确区分信号与系统的类型;画出给定信号的波形;掌握信号的运算:包括信号相加、信号的微积分、波形变换、信号的分解;熟悉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的判断。
《信号与系统》课题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题教学大纲《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信息类学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56学时(3.5学分)。
本课程为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讨论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与特性,以及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掌握利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信号处理、自动控制、通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创新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掌握利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Z域分析等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以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最终体验到成功学习的愉悦。
特别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的思辨能力,并尝试用类似的思维去辅助相似课程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电子、通信、自动化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后继课程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网络工程中的专业任选课。
使学生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求解电子系统的特性,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理论课时仅36课时,第七,第八章内容略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熟练掌握Z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变换方法2.掌握卷积的运算方法与性质,线性是不变系统特性。
3.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分类,基本运算。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教学内容1.1 信号与系统的定义1.2 信号的分类与基本特性1.3 典型信号1.4 信号的基本运算1.5 信号的分解1.6 系统的描述及其分类1.7 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其模拟框图1.8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1.9 MA TLAB的有关知识(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信号的数学表示,基本运算、理解信号的分类和典型示例、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掌握信号的分解,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了解系统分析方法教学重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与判断、阶跃与冲激信号、信号的函数与图形表示教学难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冲激信号定义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基本教学内容2.1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2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3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2.4 卷积及其性质2.5 卷积积分的图解法2.6 LTI系统的算子符号表示与传输算子2.7 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经典解法、理解齐次解与特解、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的求法。
、掌握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掌握卷积和卷积运算的性质、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教学重点: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的求法、卷积的运算方法、卷积的性质。
教学难点:冲激函数匹配发求初始条件、卷积的图形解法、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信号与系统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是理解和分析电子信号以及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以及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表示和处理方法。
- 掌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线性时不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 熟悉信号与系统之间的相关数学描述和变换。
- 理解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 了解信号与系统在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2.1 信号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表示及其转换- 常见信号的特点和实际意义2.2 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线性时不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2.3 数学描述与变换- 时域和频域描述之间的转换关系-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Z变换及其性质2.4 信号与系统的应用- 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信号与系统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信号与系统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描述和变换,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解基本原理。
3.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设备,进行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解,并培养实践能力。
3.3 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探究信号与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的过程、结果和分析进行书面报告。
4.3 期中考试涵盖以往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和问题。
4.4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五、参考教材- 《信号与系统分析》张叔平主编- 《信号与系统导论》王韬副主编- 《信号处理与系统》王健黄新厚著六、教学资源- 计算机实验室:用于进行信号处理实验操作。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83P47A学分:3周学时:3总学时:51 开课学期:2.2开课学院:理学院英文名称:Signals and Systems适用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通识公共课/通识选修课(一般/核心)/大类平台课/专业教育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其他课程修读条件:电路原理,高等数学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二、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概要、修读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牢固掌握确定性信号经过LTI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和离散系统的z 域分析等;了解上述各种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求解;卷积的性质及其计算技巧;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求解;卷积和的性质及其计算技巧;常用函数的Z变换、Z变换的基本性质以及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等。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和通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C其任务是以系统的观点研究信号传输的数学模型,通过适当的数学分析手段建立和求解描述系统的方程并对所得的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它主要讨论确定信号的特性,研究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信号与系统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有关课程及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号的概念及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信号的时域模式和频谱理论:电路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几种分析方法,特别注意到各种分析方法之间的相互关联,引导对所讨论的方法的具体应用;掌握离散信号和离散系统的概念。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教师或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课程受欢迎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信号与系统课程名称(英文):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 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2110015周学时:3 总学时:48 学分: 3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电路分析基础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课程简介(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
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本课程大纲是根据高等教育要求,为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制定的。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四年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其它许多学科的基础,是工科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所修课程中最有收益而又最有用处的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述、LTI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
四、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描述方法,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和变换域的各种分析方法,准确理解有关系统的稳定性、频响、因果性等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重要物理概念。
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有所提高。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这条主线,对线性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等数学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课程中各个理论的系统性较强,数学推导比较严密,但是在内容中不苛求数学上的系统和严密。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最新)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分析、线性系统分析方法。
2.使学生在利用信号与系统方面分析与解决通信系统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为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绪论(4学时)
教学内容
要求程度
(1)信号的概念,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描述
一般了解
(2)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描述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为出勤、作业、测验、实验组成,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3] Junli-zheng.《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Publishing by High education,2005
[4] Baoxiang-wang.《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Publishing by HalBin Industry university,2001
了解冲击响应、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法。
(5)系统的零极点对系统的影响。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
了解系统的零极点对系统的影响。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
5 Z变换和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10学时)
教学内容
要求程度
(1)Z变换的ROC,ROC的特征;
了解Z变换的ROC,ROC的特征。
(2)Z变换的性质;常用信号的Z变换;
掌握Z变换的性质;常用信号的Z变换
(3)Z反变换
掌握Z反变换
(4)离散时间LTI系统的Z域分析。
了解离散时间LTI系统的Z域分析。
(5)系统函数、冲击响应、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了解系统函数、冲击响应、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双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05000 学分:3 参考学时:4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12 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系各专业大纲执笔人:魏守水课程负责人:魏守水1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用专业Who is available to this course?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控制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Course Aims and Objectives :This course is central to the studie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Course objectives and tasks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何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并对所得的结果给出物理解释和赋予物理意义。
学生应能掌握信号分析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Course Focus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time signals are modified by systems described in the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This course will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signals and systems. The material is learned via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with classmates.3 对先修课程的要求Request to other courses建议先修高等教学、线性代数、电路理论等课程。
Suggest learning Advanced Mathematics, linear algebra and Circuits Principle first.4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Class Syllabus4.1 信号与系统概述Introduction教学内容: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自变量的变换;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单位冲激与单位阶跃函数;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系统;基本系统性质。
基本要求:掌握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自变量的变换,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单位冲激与单位阶跃函数;熟悉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系统,基本系统性质。
能够正确判定信号和系统的类别。
Signals and SystemsContinuous-Time and Discrete-Time Signals;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Exponential and Sinusoidal Signals; The Unit Impulse and Unit Step Functions; Continuous-Time and Discrete-Time Systems; Basic System Properties.Mastery: Continuous-time and discrete-time signals ,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Exponential and Sinusoidal Signals, The Unit Impulse and Unit Step Functions. How to specify the signals and systems by its properties?Understand: Continuous- Time and Discrete-Time Systems, Basic System Properties.4.2 线性时不变系统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教学内容:卷积和与卷积积分;线性时不变系统性质;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奇异函数。
基本要求:掌握卷积和与卷积积分计算与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性质,奇异函数及其性质;熟悉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Discrete-Time LTI Systems: The Convolution Sum; Continuous-Time LTI Systems: 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Properties of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Causal LTI System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ce Equations; Singularity Functions.Mastery: Discrete- Time LTI Systems: The Convolution Sum, Continuous-Time LTI Systems, 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Properties of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Singularity Functions and it’s Properties.Understand: Causal LTI System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ce Equations.4.3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Periodic Signals教学内容:傅立叶级数的历史回顾;线性时不变系统对复指数信号的响应;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傅立叶级数的收敛;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性质;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性质;傅立叶级数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用微分方程描述的连续时间滤波器举例;用差分方程描述的离散时间滤波器举例。
基本要求: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对复指数信号的响应,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周期信号表示为傅立叶级数的方法及性质,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性质;熟悉傅立叶级数的收敛,滤波的概念和用微分方程描述的连续时间滤波器以及用差分方程描述的连续时间滤波器;了解傅立叶级数的历史。
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Periodic Signal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The Response of LTI Systems to Complex Exponentials; 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Continuous-Time Periodic Signals; Convergence of the Fourier Series;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Time Fourier Series; 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Discrete-Time Periodic Signals; Properties of Discrete-Time Fourier Series; Fourier Series and LTI Systems; Filtering; Examples of Continuous-Time Filter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xamples of Discrete-Time Filters Described by Difference Equations.Mastery: The Response of LTI Systems to Complex Exponentials, 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Continuous-Time Periodic Signals,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Time Fourier Series, Fourier Series Representation of Discrete-Time Periodic Signals, Properties ofDiscrete-Time Fourier Series, Fourier Series and LTI Systems.Understand: . Convergence of the Fourier Series, Filtering, Continuous-Time Filter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iscrete-Time Filters Described by Difference Equations.Know about: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Fourier series.4.4 连续信号的傅立叶变换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教学内容: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性质;卷积性质;相乘性质;由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征的系统。
基本要求:掌握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性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征的系统;熟悉卷积性质和相乘性质。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Representation of Aperiodic Signals: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 The Fourier Transform for Periodic Signals; Properties of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 The Convolution Property; The Multiplication Property; Tables of Fourier Properties and of Basic Fourier Transform Paris; 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Constant-Coefficient Differential Equations.Mastery: The Continuous -Time Fourier Transform, The Fourier Transform for Periodic Signals, Properties of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 The Convolution Property, 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Constant-Coefficient Differential Equations.Understand: The Convolution Property and the Multiplication Property.4.5 离散信号的傅立叶变换The 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教学内容: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性质;卷积性质;相乘性质;对偶性;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表征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