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原文课文及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原文课文及精品教案第一章:课文简介一、课文内容概述《我多想去看看》是一篇描绘作者对美丽祖国的向往和渴望的诗歌。
诗中通过描绘草原、天山、雪山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第二章:词语解析一、词语注释1. 想去:渴望去某个地方。
2. 草原:广阔的草地带。
3. 天山:中国的一条著名山脉。
4. 雪山:被积雪覆盖的山峰。
二、词语解析1. 想去:表达了对某个地方的强烈渴望。
2. 草原:象征着辽阔的大地,给人以自由和舒适的感觉。
3. 天山:代表着高远和神秘,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4. 雪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三、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含义。
2. 学会运用词语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词语描绘自然景观。
第三章:句子解析一、句子注释1. "我多想去看看,那遥远的地方":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渴望。
2. "草原广阔,天山高远":描绘了草原和天山的特点。
二、句子解析1. "我多想去看看,那遥远的地方":通过重复使用"去看看",强调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
2. "草原广阔,天山高远":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草原和天山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 理解句子含义和表达方式。
2. 学会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解释句子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2. 练习法:让学生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运用。
第四章:课文讨论与思考一、课文讨论1. 讨论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草原、天山、雪山等。
我多想去看看,写一篇自己的愿望作文

我多想去看看,写一篇自己的愿望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去看看这个神奇的世界!我平时上学的时候都很乖,每次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全部完成。
但是上学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老师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识啦。
在老师讲到远方的国度和城市时,我就会开始幻想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比如老师说到了埃及的金字塔,那可是古人类留下的伟大建筑遗迹啊!我就在想象着去亲眼看看那巍峨壮阔的金字塔,感受下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再比如老师讲到了南极大陆,那里有成群的可爱企鹅,还有巨大的冰山和冰川。
我就幻想着自己化身成一只小小的企鹅,在冰天雪地里嬉戏玩耍。
虽然家里的电视和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世界各地的节目和视频,但是那些毕竟是二维平面的,看不到真实的场景和体验。
我多么希望能亲自去体验一下啊!如果有一天我的愿望能实现的话,我想第一站就去参观伟大的人文遗迹。
希望能有一位解说员为我详细讲解每一处古迹的历史渊源和背后的传奇故事。
不知道会不会在那里发现一些藏有宝藏的谜团,说不定我还能成为揭开谜底的勇者呢!参观完人文遗迹后,我想去户外亲近大自然。
像是去热带丛林探险,欣赏各种奇花异草和野生动物;或者去世界最高的雪山挑战一下,看看能不能攀登到顶峰;还可以去一些海岛,感受一下碧海蓝天的美景。
到处走走逛逛,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那该有多好啊!世界这么大,处处都充满了未知的奇迹。
作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小朋友,我真的太想亲眼去看看了!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的钱财和机会。
所以我现在唯有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赚到足够的钱,再去慢慢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尽管路途或许很遥远,但是只要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如愿以偿的!到时候,我会把所有的所见所闻统统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那该多有意义啊!现在的我,虽然暂时只能遥望远方,但我会为着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的!篇2我多想去看看大家好啊!我叫小明,是个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
我多想去看看朗诵串词

我多想去看看朗诵串词
《我多想去看看》朗诵串词示例如下:
我想去看看黄河,那流淌在黄色大地上的巨龙。
我想去看看长城,那屹立在东方的千古雄关。
我想去看看故宫,那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我想去看看兵马俑,那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神秘宝藏。
我多想去看看,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
看看那里的蓝天白云、那里的风土人情。
我想去看看,用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心,去感受那里的春夏秋冬、去感受那里的喜怒哀乐。
祖国大好河山,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
让我们拿起我们的笔,或者拿起我们的麦克风,唱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唱出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谢谢大家!。
《我多想去看看》原文课文及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原文课文及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美丽景色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课文简介《我多想去看看》是一篇描绘美丽自然风光的短篇课文,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美丽景色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5.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个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爱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思考题回答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欣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6.2 评价方法(1)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问答法:教师针对学生的思考题回答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第七章:课程拓展7.1 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公园、景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美丽景色的魅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节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广场的升旗仪式。
第二节以一个城市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上美丽的雪莲花。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p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广场的升旗仪式。
感情真挚,语言朴实。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有的长句子不容易读好。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图片和升旗仪式录像片。
(二)认字、写字1、比献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复习检查时,要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把字音读准。
“想、能、京、城、广、升”等字比较难读。
如果有的学生读错了,教师可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纠正。
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
“想”,在学生认识新偏旁“心”以后,把它拆成“木、目、心”来记忆。
“告”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
结合认记“旗”字,认识新偏旁“”。
形近字“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要区别音形义。
2、毙醋“广”的横不要太长,左低右略高。
“升”第一笔是短撇,第三笔是竖撇。
(三)词句1、北究斡械拇视铮如“想、告诉、小路、北京、*”,学生见过或听过,比较容易理解。
有的词语,教师稍加指导也能懂得意思。
如“遥远”这个词,可以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的时间,路途非常远,因此说“遥远的北京城”。
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看*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学生能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语文知识点】我多想去看看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我多想去看看课文原文及赏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王宝柱写作的一首诗歌。
本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会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
沿着宽宽的公路,
就会走出北京。
遥远的新疆,
有美丽的天山,
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我对爸爸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
全文有两个自然段,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
第1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北京,渴望去看看北京。
第2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了解了新疆,产生了去看看新疆的愿望。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分别对应文中的两个自然段。
我国幅员辽阔,作者选取了“北京”和“新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我多想去看看》第⼀节以⼀个⼭村孩⼦的⼝吻,讲述⾃⼰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场的升旗仪式。
第⼆节以⼀个城市孩⼦的⼝吻,讲述⾃⼰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上美丽的雪莲花。
语⾔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我多想去看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语⽂《我多想去看看》原⽂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路, 就会⾛出天⼭。
遥远的北京城, 有⼀座雄伟的天安门, ⼴场上的升旗仪式⾮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 沿着宽宽的公路, 就会⾛出北京。
遥远的新疆, 有美丽的天⼭, 雪⼭上盛开着洁⽩的雪莲。
我对爸爸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学⼀年级语⽂《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要求 1、⽐鲜13个⽣字。
会写“⼴、升、⾜、⾛”4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课⽂。
3、崩斫饪挝哪谌荩激发学⽣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材说明 本课是⼀⾸诗歌,⽤第⼀⼈称,以⼭村⼀个⼩孩⼦的⼝吻,通过“我”和**的对话,讲⾃⼰⾮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场的升旗仪式。
感情真挚,语⾔朴实。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激发学⽣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有的长句⼦不容易读好。
三、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 天安门图⽚和升旗仪式录像⽚。
(⼆)认字、写字 1、⽐献 教师应⿎励学⽣借助拼⾳读准⽣字的字⾳。
复习检查时,要⽤⽣字卡⽚检查学⽣是否把字⾳读准。
“想、能、京、城、⼴、升”等字⽐较难读。
如果有的学⽣读错了,教师可指名学⽣当⼩⽼师帮助他纠正。
教师要启发学⽣⽤多种⽅法认字。
“想”,在学⽣认识新偏旁“⼼”以后,把它拆成“⽊、⽬、⼼”来记忆。
“告”可⽤字谜“⼀⼝咬掉⽜尾巴”记忆。
结合认记“旗”字,认识新偏旁“”。
形近字“北”与“⽐”、“⾛”与“⾜”、“升”与“开”要区别⾳形义。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9篇)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9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篇一课时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足”和“走”2、品词析句,理解“弯弯”“遥远”“壮观”的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写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我多想去看看》,板书。
想去哪里看看?小朋友想去吗?2、开火车读生字卡。
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3、课件出示:弯弯的山路。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生词。
4、欣赏北京图片。
二、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妈妈和小男孩说了什么?2、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就能走出大山。
1)指名读。
齐读。
2)为什么用“弯弯的小路”而不用“弯的小路”?3)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4)指导朗读3、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指名读。
齐读。
2)“遥远”是多远呢?出示地图,讲述。
哪些地方离我们是遥远的?3)出示升旗仪式的图片,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在国歌声中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
4)指导朗读。
4、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小男孩为什么说了两次?2)“我多想”句式练习。
3)指导朗读。
三、拓展1、欣赏今日北京风光。
2、再读课题3、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四、写字1、生观察,师范写。
2、生写,师指导。
反思:这是一首篇幅短小,饱含爱国热情的现代诗。
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北京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上我抓住了“弯弯的”“遥远”“壮观”三个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于每一处都花了不少时间,学生的理解也基本上能达到预期效果。
但在朗读方面学生还不够投入,如果能增加老师的范读,我想学生能读得更好。
课文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想让学生回过头来整体把握课文,如果这时能够让学生读课文一遍,再引导学生交流我想也会更好。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首都北京、*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多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
难点: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课前准备: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老师相信那里一定非常美。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课件出示北京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
你们知道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新疆小朋友,一位是北京小朋友【板书:新疆北京】,他们两个人可有意思啦,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
看看,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做好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将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请到大屏幕上来了,这样你还认识吗?
1、带拼音认读生词(自己练读,指名拼读,)
(1)自己练习拼读一下,谁想拼读?(指名读)
(2)不拼读的话,谁会读?(指名读)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领读)
(4)还有谁想读?这么多想读的,那就大家一起读(齐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把他们头上的拼音帽子给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
(同桌合作读,提读,男女生读)
3、去熟字认生字
师:去掉他们身边的朋友,剩下的字你还认识吗?
自由读,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
师相机指导认识足字旁
4、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家读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
谁想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适当的点拨识字方法
(1)熟字+偏旁(京安观想路)
(2)字谜识字:告:一口咬掉牛尾巴观:再次见面
(3)熟字比较:诉-听厂-广门-们
(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生活识字…)
5、回顾检查认读
师:小朋友们记字的方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考考大家了呢!大家有信心通过吗?请看大屏幕(打乱顺序出示全部生字)提读并组词
6、小朋友可真厉害,词语,生字都没有难倒你们,现在我要加大难度啦,短语你会读吗?
自己练读,不会的借助拼音读;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小朋友可真聪明,词语和生字还有短语你们都认识了,如果把它们放进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现在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得同学要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评价你读的真准确,读的真流利.
2、读完课文了,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吗?
3、在第一自然段中一共几句话?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什么样的小路?(弯弯的)出示弯弯小路的图片
在弯弯的小路上行走,人们的行走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慢)那你能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吗?
4、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
(1)、借助地图理解“遥远
(a)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地图,了解天山和北京的距离)从地图上看,新疆和北京的距离就比较远
(b)实际上从新疆天山到北京,它们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如果坐火车就得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遥远
(2)、借助视频,理解壮观
(a)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晨都会参加升旗仪式,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的升旗仪式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是无法比较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看三四分钟就暂停)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b)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那样的场面真的是----非常壮观【板书:壮观】(3)那你能把这种壮观的语气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是的,这种壮观的场面,深深的吸引着远在新疆的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于是他对他的妈妈说了什么?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接下来看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句话,请你来读一读,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你能把第三句读好吗?
7、师:是啊,大山里的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当他听了妈妈的讲述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遍一遍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其实,想去看看的人除了你们和大山里的小朋友之外,老师也想去呀,我心中急切的情感没有语言能描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我要读,我要把心中这份感受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怎么样,你们感受到了吗?
师: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好。
谁来读一读,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
师:你读得很快,我听出了你想去看看的急切心情。
师:你读得声音大,我听出了你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师:你读得很重,我知道你想去北京看看的心情很急切,对北京的热爱更强烈
师:你读得很慢,我听出了你对北京那份深沉的爱。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听出你对北京越来越强烈的爱,越来越想去的心情,
师:来,大家一起读(齐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你们的心情,我感受到了。
8、生活在天山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仪式,而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京的小朋友为什么想要去新疆?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指名读第二句话)【板书:天山美丽雪莲洁白】(2)(出示天山的图片)天山美不美?那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天山这么美,所以北京的小朋友对他的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是你,你想不想去看一看,请你来读一读,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想。
指导朗读
10、北京的升旗仪式很壮观,新疆的天山景色很美丽,这些美景一直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次朗读全文,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四、书写指导
大家将课文读的真美,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将本课的生字写的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第20页,谁来读一读本课要写的生字?
师:本节课我们来写“会”字,请小朋友观察“会”这个字,他是什么结构的字?对于这个字的书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这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生:写得要紧凑一些
生:撇和捺要舒展
师:下面看老师写“会”字(边写边讲解:撇捺要舒展,云藏在下面,云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师:你能像书上那样把字写的正确,规范吗?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书上的范字,看准了再下笔,争取一次写成功,中间不擦,现在请大家坐正了,拿出笔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吧。
生描红,仿写,评价(强调坐姿)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个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很认真,写的也不错,大家一起看一下,请看大屏幕
师:请大家借鉴这位同学,再来写一个吧!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新疆的小朋友到北京游览了天安门,感受到了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又跟随北京的小朋友到新疆天山,看到了洁白的雪莲,中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处都是美景。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走出家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看一看,真正的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