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1 . 1 2 k m2 , 海拔 2 2 1 0  ̄2 3 0 8 m。流域 内气 候为 亚热带 半湿润 季 风 气 候 , 年平 均 气 温 1 O . 6 ℃; 年 平 均 降水 量 9 5 0 . 9Ⅱ m, 大多集 中在 5 ~l O月份[ 5 ] 。土壤类型为黄壤 或黄棕壤 , 其 质 地粘 重 , 水 分 物理 性 质不 良, 如 容重 较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试 验 区 概况
试验区位于贵州省威 宁草海 保护 区附近 的沙河小
流域 ( 东经 1 0 4 。 1 7 ~1 0 4 。 1 8 , 北纬 2 6 。 5 0 ~2 6 。 5 1 ) , 面积
产, 防止土地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小流域是拥有“ 山城” 之称 的贵州 省 的基本地 貌类
北 方 园艺 2 0 1 3 ( 0 7 ) : 1 8 1 ~ 1 8 4
・ 土壤 与肥 料 ・
贵 州威 宁草 海 沙河 小 流域 土壤 养分 分 布特 征研 究
王 玲 玲 ,戴 全 厚
( 贵州 大 学 林 学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
摘
要: 采 用全地表 网格采样 法 , 贵 州威 宁草 海 沙河 小流域 内不 同土地利 用类型 为单元 , 研
( C o r i a r i a S i n i c a M a x i m) 、 火r 棘( P y r a c a r t t h a f o r t u n e a n a ) 、
第 一作 者简 介 : 王玲 玲 ( 1 9 8 7 一 ) , 女, 吉林 长 白人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为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ve
l
l
ua
t
et
hes
o
i
lf
e
r
t
i
l
i
t
i
t
ua
t
i
ono
fj
u
ubeo
r
cha
r
dso
c
cur
r
i
ngi
nDa
l
i.
Ther
e
su
l
t
sshowed
yeva
ys
j
t
ha
ts
o
i
lpH hadsma
l
lva
r
i
a
t
i
onswh
i
l
eso
i
lnu
tri源自entcont
en
t
shads
i
i
f
i
c
an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摘
要:为探究大荔县冬枣产区土壤肥力状况,采集了 303 个 有 代 表 性 枣 园 土 壤 样 品,测 定 了 土 壤
pH、有机质、硝态 N、铵态 N、碱解 N、有效 P、速效 K、有效 Fe、有效 Mn、有效 Zn、有效 Cu 等指标,
1.
3 研究方法
地统 计 学 是 一 种 以 区 域 化 变 量 理 论 为 基 础,以
成本及土壤本身的 时 空 变 异 性 等 因 素,最 好 的 方 法
半方差函数为主要 工 具,揭 示 属 性 变 量 在 空 间 上 的
海南中部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以保亭县为例

海南中部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以保亭县为例李月琼;罗子宏;陈俊石;陈华壮;张冬明【摘要】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in tropical arable land of Baoting count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naging soil nutrients in tropical arable land of mountain area country.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soil sampling and nutrient analyzing, soil nutri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Soil Survey.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in mountain arable land were explored. Since the early eighty century, it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acidification was obvious in Baoting County.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K content had decreased slightly, but 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itrogen had no obvious change; exchangeable calcium, magnesium, sulfur content in the medium under, However, the contents of available Zn rich.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 in cultivated land in Baoting County was of medium level, soil nutrient content distribution is not uniform between the township, Mainly related to fertilization, climate conditions and soil parent material, wherein the fertil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揭示保亭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为海南山区县市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杨阳;刘秉儒【摘要】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6种地带性优势物种长芒草、蒙古冰草、甘草、牛心朴子、黑沙蒿和苦豆子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物根际养分的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6种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根际富集率大小依次为菊科(黑沙蒿)>豆科(苦豆子、甘草)>禾本科(长芒草、蒙古冰草)>萝藦科(牛心朴子);全磷(TP)在根际和非根际中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土壤养分及理化指标在根际中均表现出显著富集(P<0.05),土壤养分中以有机碳(SOC)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养分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不同荒漠植物根际与非根际SOC 与全氮(TN)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N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P与有效磷(AP)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荒漠植物土壤有效养分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灌木和豆科植物的根际效应的大于禾本科植物,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有利于在脆弱环境下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5)022【总页数】9页(P7562-7570)【关键词】荒漠草原;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作者】杨阳;刘秉儒【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将根际土(Rhizosphere Soil)定义为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影响并且能够从微环境中吸收大量养分的土体[1- 3]。
根际土是围绕根系进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区域,是土壤-植物根系-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和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门户,对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布与循环、植物种间作用等发挥重要作用[3- 6],根系诱导产生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已被证实[1- 3]。
江津紫色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统计学方法

第 2 4卷 第 3期 20 0 2年 6 月
西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 4. 1 2 No. 3
J u n lo o h s a c l a i e s o r a fS utwe t ' u mr l Un v r i
0Ⅲ I,Su ws _ r uu l n e i .hrq g ( ̄1 . h r l ot et ̄ i l r i rt C ot i 4K 6 C i t h gc t a U v sy gn  ̄)
c : e sa s c lm t x swee u e oa iai no 1 no ma o o a a z e s a i r u i h r eei iso g nc matr t G o tt t a el t ii r 工 s d i e r bn t fG S if r t n t n l e t l s i t n c a a tr t f a i n o i y h d tb o sc t . e
lm 0 2 T l 20
文章编号 :00—24  ̄02o 一O0 —0 1[ 3 622o )3 2 7 4
江 津 紫 色 土壤 养 分 空 间 变 异 性 研 究
地 统 计 学 方 法 朱益玲 , 刘洪斌 , 谢德体 , 国学 蔡
( 西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重庆 40 1 ) 07 6
Ⅱ g伽 m k ae
s s l h we u t r er ut s o d f r e e s h
a pialn i rcs n a c l p l t n p e i o I e o i 1
Ke o d :p rl si;oln te y w r s upe. lsl u m;gomf o h es i  ̄
(小论文)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原因探究

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0级基地班 周如茵10101710306)摘要:通过对(主要土壤性质)表格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亚热带地区出现了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滨海盐土、水稻土、潮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本文从表格中数据入手,以南京下蜀黄土(黄棕壤),湖南桃园(红壤),四川大竹(紫色土)3个地方代表的3种类型的土壤为对象,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土壤分布特征,比较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过程和理化性质,并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出现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不同类型土壤,亚热带地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1.中国土壤分布规律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有如下的规律: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中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
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
【1】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
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
如下图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其中各个地点在地图上的分布如下图、根据中国温度带分布地图(右图)可知,分布在亚热带的点有4个。
(由下图表格表示)。
类型地点发生层深度cm粘粒含量(%)有机质%pH(H2O)盐基饱和度%<0.001mm<0.01mm黄棕壤南京(下蜀黄土)A5-1510.037.3 6.0 6.086.2B25-5028.750.20.65 5.981.4C80-31.853.8- 6.089.1130红壤湖南桃园A0-68.829.7 4.67 5.5B16-3618.542.00.81 5.2C40-9025.047.00.52 5.0紫色土四川大竹A0-15 1.187.8 2.53%(全钾)B15-330.768.2 2.14%(全钾)C44-530.738.1 2.34%(全钾)水稻土上海A0-2018.9652.23 2.667.61B27-5021.9556.21 1.387.86C50-8518.9152.260.988.10本文将选取前3个地点的土壤类型进行重点分析。
山西吕梁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Dit i to a a t rsi so o lNu re so m edsi Lo s lya s rbu i n Ch r c e itc fS i t int fDa Fil n e sHil nd Guly Re i n i ii n l g o n Lila g,
磷 ,~ 2 m 分 别 为 5 1 O Oe . 3g・k _ 、8 8 g 。2 . 9mg・ g 和 50 k . 6mg・ g 。2 ~ 4 m 分 别 为 4 O k _ ,0 Oc . 5g・k ~ 、7 6 g 2. 7 mg・
k 和 4 5. 6mg・ g 。坝 地 土壤 养 分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变异 性 ,~ 2 m 土 壤 全 钾 和 速 效 磷 为 弱 变异 性 , 机 质 、 g . 5 0 k_; O Oc 有 全 氮、 全磷 、 解 氮 、 效钾 属 中等 变 异 性 ,0 4 m 土 壤 全 氮 和 速 效 磷 为 中等 变 异 性 , 机 质 、 碱 速 2  ̄ 0c 有 全磷 、 钾 、 解 氮 、 全 碱 速
Ab ta t Th s a tce a a y e o l s r c : i ri l n l z d s i 0M ,t t l ,t t l t t lK a d a a lb e n t in 0 4 m) ft e d m i l sf — o a N o a P, o a n v i l u re t( ~ 0 c o h a fed o a c sn n t e sx b c b n a n t e h l n u l e i n n Lo s a e u i o r c u t s i i a g,S a x . u i g o h i a k o e d ms i h i y a d g l r g o s o e s Plt a n f u o n i n Lt in l y e l hni Th e u t h we h tt e i aa e fs i n ti n s wa e y s r u a f l s n h o t n fiSs i n t i ers l s o d ta h s mb ln eo o l u re t sv r e i si d m i d 。a d t e c n e to t o l u r一 o n e e t r e y l W ,e p ca l o l n s we e v r O s e il s i 0M ,a a lb e N n .Th o t n f o I u r n s s i OM ,a a lb e N n s y v i l a d P a e c n e t i n ti t , o l o s e vi l a a d P i 4 O ・k 一 2 . 7 mg・k 一 n . 5 0 . 5g g , 7 6 g a d 4 5 . 6 mg ・k 一 g ,r s e tv l ,i ~ 2 m ,a d 4 0 ・k 一 2 . 7 mg ・ e p ciey n O Oe n . 5g g , 7 6
土壤的类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形成原因,掌握土壤分类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不同土壤类型的样品(如砂土、壤土、粘土等)2. 实验设备:放大镜、土壤筛、电子秤、量筒、pH试纸、温度计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土壤样品的物理性状:颜色、结构、质地、含水量等。
2. 分析土壤样品的化学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3. 对比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总结土壤分类的基本方法。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土壤样品的物理性状(1)观察土壤样品的颜色、结构、质地等,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使用土壤筛对土壤样品进行筛选,观察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分布情况。
2. 分析土壤样品的化学性质(1)使用pH试纸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后静置,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土壤有机质含量。
(3)使用温度计测定土壤样品的含水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3. 对比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1)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不同土壤类型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
(2)总结土壤分类的基本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土壤样品的物理性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的颜色、结构、质地等物理性状存在明显差异。
如砂土颜色较浅,质地松散,含水量较低;壤土颜色较深,质地适中,含水量适中;粘土颜色较深,质地黏重,含水量较高。
2. 分析土壤样品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化学性质也存在明显差异。
如砂土pH值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养分含量较低;壤土pH值适中,有机质含量适中,养分含量适中;粘土pH值偏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养分含量较高。
3. 对比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土壤分类的基本方法:(1)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物理性状进行初步分类。
(2)根据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化学性质进行细化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块耕地土壤速效氮含量详见图 3。
图 1 幸福村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2. 2. 2 幸福村耕地土壤全磷分布特征 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磷素的总和。
我国土壤全磷的含量从第二次全国各地土壤普查资 料来看,大致在 0. 44 ~ 0. 85g / kg 范围内。土壤全 磷含量的高低,受土壤母质、成土作用和耕作施肥 的影响很大。
幸福村 耕 地 土 壤 全 磷 含 量 较 低, 分 布 较 为 均 匀,平均为 0. 279g / kg。其中,在本村范围内,李 家屯房后道下耕地土壤全磷含量最高,为 0. 45g / kg,其余地块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各地块耕地土壤全磷含量详见图 2。
161. 546
速效磷 ( mg / kg) 26. 19 41. 05 37. 62 23. 16 36. 92 24. 94 31. 88 45. 77 24. 85 50. 70 64. 74 38. 77 29. 09 41. 52 38. 38 28. 61 112. 75 6. 36 23. 04 30. 39 38. 806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ation takes the farming soil of Bin county,Sanbao countryside,Happy village as research subject,and it is based on the 20 farms which are selected in the studied area. Take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sampling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o determine soil nutrients. The determined nutrients are soil organic matter,total soil phosphorus,soil available nitrogen,rapidly - available potassium,rapid -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soil pH.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ation i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s supply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arming soil nutrients,to make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eering proper fer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The results shows that ,among the farming soil nutrients in Happy village,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s relatively obvious,and the soil nitrogen content is generally high,otherwise,the organic content is not vey high. Therefore,among manure scheme for growing field crops,applying the nitrogen manure can adopt unified standard and same management,but the application of phosphorus manure and potassium manure should be distinct for different farmland. Keywords Soil Nutri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Village - scale; Spatial Distribution; Bin Country Sanbao Township Happy village
2. 2 试验结果分析 2. 2. 1 幸福村耕地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土壤有机质是耕地地力的重要标志。它可以为 植物生长提供大量必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改善土壤的结构及理化性状。在立地条件相似的情 况下,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耕地地力水 平的高低。
调查结果表明,幸福村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 高,平均为 36. 916g / kg。其中,白家屯 屯 西 耕 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 65. 44g / kg,其次为杨家 屯 房 后 道 西、 杨 家 屯 西 山, 分 别 为 57. 76、 49. 93g / kg,其余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 45g / kg 以下。各地块有机质含量水平详见图 1。
pH 值 6. 12 5. 9 6. 24 6. 29 5. 61 6. 1 6. 19 6. 12 5. 96 6. 08 6. 72 6. 13 5. 88 5. 82 5. 99 5. 97 6. 55
5. 76 6. 14 6. 096
·57·
2012 年第 2 期 ( 总 162 期) 林 业 勘 查 设 计
·56·
左右。同时调查该样点田块的土壤类型、作物、施 肥、管理、轮作制度、产量以及有关实际情况,并 用数码相机拍摄能反应采样点实际情况的景观照 片。 1. 2 土壤样品的处理
取样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立即顺序称量环 刀土样的湿重、饱和土重、自然失水重及环刀重, 以测得自然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混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在外加 热的条件下 ( 油浴的温度 180,沸腾 5 分钟) ,用 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 ( 碳) ,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 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采用 0. 5mol* L - 1 碳酸氢钠 提取—钼锑抗比色法 ( g / kg 土,721 型 分 光 光 度 计,700nm 波长,25℃ ) : 用碳酸氢钠浸提溶液使 得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与钼酸铵形成黄色的磷 钼酸铵沉淀。磷钼酸铵沉淀在还原剂抗坏血酸的作 用下,生成一种蓝色的 Mo5 + 的 “钼蓝”。进而采 用分光光度法求出溶液中速效磷的含量。
1 实验方法 1.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本次调查土样采集结合具体研究内容,按照混 合采样,采用随机布点的方式,考虑土壤母质、地 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主要是在涉及全村 各屯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林地、菜地和草地等采 集土样。在野外,用 GPS 导航定位,标定实际采 样点的地理坐标,进行取样,样品量以风干后 1kg
林 业 勘 查 设 计 ( 总 162 期) 2012 年第 2 期
合土样取 回 后 进 行 风 干、 磨 细、 过 筛、 混 匀、 装 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1. 3 土壤样品的测定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测试了 pH 值、土壤有 机 质、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理化属 性项目 6 项,方法如下:
表1 地块
杨家屯西山 安家屯房后道北 田家屯道口道西 大于屯后岗道东
东山地 孤顶山下 魏家屯房后 唐家屯房前道上 唐家屯房前道下 白家屯屯西 杨家屯南山道上 李家屯房后道上 孤顶山下 魏家屯道口西 杨家屯房后道西 黄土坑上 李家屯房后道下 魏家屯道口东 大于屯后岗道西 田家屯道口道东 平均含量
有机质 ( g / kg) 49. 93 35. 19 33. 9 35. 27 34. 96 33. 11 36. 14 27. 41 36. 65 65. 44 40. 93 38. 22 22. 65 42. 19 57. 76 23. 16 36. 52 24. 49 30. 59 33. 81 36. 916
0. 32
184. 90
140. 11
0. 36
189. 43
161. 46
0. 23
133. 57
169. 45
0. 45
146. 87
500. 41
0. 22137. 98
95. 84
25. 76
0. 08
130. 00
97. 02
0. 24
152. 49
118. 9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279
153. 936
Study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
Han Jiayong
( First - author's address: Tieli Forestr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Yichun 152500 ,Heilongjiang,China)
幸福村试验地块养分含量测定结果
全磷 ( mg / kg)
速效氮 ( mg / kg) 速效钾 ( mg / kg)
0. 31
184. 76
162. 27
0. 29
174. 97
139. 10
0. 25
138. 85
163. 06
0. 27
156. 70
86. 51
0. 21
176. 17
67. 55
0. 25
124. 69
157. 25
0. 31
142. 82
176. 38
0. 28
132. 03
153. 58
0. 26
163.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