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
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
结论二:
从哲学研究看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 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是什么? 哲学的 基本问 题
(思维 和存在 的关系 问题) 内容
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谁决定 谁)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A.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 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B.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战国末 思想家教育家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 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 界或彻底认识世 界的可能性。
休谟
康德
庄子梦蝶
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 变成一只蝴蝶,醒来 后,提出了一个著名 的问题:“究竟是刚 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 蝴蝶呢,还是现在蝴 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 子?”
到底是:
庄子梦蝶?还是蝶梦庄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8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9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4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否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5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
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1
2
先有猪,再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再有猪?
5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6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7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王守仁
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唯物主义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牛刀小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 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 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作为机器。 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 学性
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 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否 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事物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是派生的,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 本原的,物质依赖 于意识,意识决定 物质。
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 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子 物质, 是基本元素
(德)费尔巴哈
(法)狄德罗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什么)
人们的思想如: 理论、理念、计 划、经验 思想、 观点、感觉、方 针政策、目标等
主观性的东西
思维 意识
存在 物质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 物如:地球、生物、 环境、国情、磁场 等可见或不可见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存在的事 物。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

思维(意识)
5.秦始皇兵马俑
存在(物质)
6.侨中的花草树木
存在(物质)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P8)
2、内容 (1)何者为第一性(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2)有没有同一性
主
主观精神。
本原,认为意识决
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客观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唯心主义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定物质。
(1)主观唯心主义 眼开则花明, 眼闭则花寂
万物皆备于我
(战国)孟子
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 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存在既被感知
(英)贝克莱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课堂巩固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特有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1)基本观点:把近代自然科学中发现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
世界即的用本机原械力,学把的原观点子观(察或事物元,素把)一切的运属动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
受力形学式支都配归结的机机械械运动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
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
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7张PPT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 事物, 只有尚未发现的事物”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大卫 ·休谟(英)
伊曼努尔·康德(德)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
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
你的心外 。”
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存在即被感知” 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体现存在决定思维 的是 (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我思故我在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 表现为 (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人与世界的关系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 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 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1) 哲学的基本问题;(2)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2、理解(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式及工具:1、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问题导学、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二)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那有人说哲学是研究人生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是研究“心与物”的问题,有的人说哲学是研究“形与神”的问题,也有的人说哲学是研究宇宙中大的问题,还有的人说哲学是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等等等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呢?我们研究来研究去,终于有了答案,哲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多,但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那这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
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预习10-12页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2、为什么)(三)讲授新课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好,看到这里。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2张PPT)

7.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唯物主义)
8.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唯心主义) 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唯心主义) 10.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11.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1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 上帝)的存在。(不可知论)
B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D.存在即被感知
C
哲学的两大阵营、派别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辩一辩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唯物主义)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唯心主义)
4.“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 克思)(唯物主义)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物主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 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 矣。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承认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 否认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 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 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 块石头。
高中政治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审设问:本题要求依据引文分析和判断英国哲学家休谟所属的哲 学派别。
审材料:休谟的观点有两层意思:一是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 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二是认为“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 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 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 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 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 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 问题的回答。
知识点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与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有没有区 别?
提示: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1)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且 必须回答的问题。 (2)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和物 质关系问题的观点,它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用两方面内容。
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
从对哲学影响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小结:
是 哲 什 学 么 的 基 本 问 为 题 什 么
思维和 存在的 关系问 题 何者为本原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从生活实践看: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自身看: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 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存 在
饿 了 才 空!
空 了 才 饿!
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第一性)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和你 的意识是没有关 系的
5.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B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 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 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 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 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 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 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 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 1、这里的“形”指的是什 口无言.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 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很深的人之间会存在心灵感应。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二: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与生活关系看
骗局,有的则被认为是球状闪电或其他自然现象,但始终 有部分发现根据现存科学知识无法解释,可能是未来新的 科学知识才能解释的现象,也有可能是涉及接近于超自然 的物体、方法、事件等(如“魔法” 等)。
有些人往往把心灵感应和预知、透视、共情等
几个类似的玄学现象连在一起。某些宗教概念
也认为心灵感应是连接仪式与人的心性(爱、
么, “神”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 “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
7.漫画 说明了 什么问 题?
一律抓紧 抗旱!
请领 导指 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B
C
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
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 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 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东大西洋三 角地带,每边长约2000千米。由于这片海域常 发生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按照正常 的思维逻辑及推理方式难以解释的超常现象, 因而到了近现代时,它已成为那些神秘的、不 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情感等)的重要成分,是两个人心灵相通。当
一个人想起对方的时候,另一个人也可以感觉
到,比如拿起电话,突然感觉到有人要打电话
给自己,结果很快电话就响了!这就是心灵感
应。
史威登保说过:"灵与灵之间想进行沟通时,只
要想一想对方的脸,就可以使那个灵呈现出来,
沟通时问话会化成脸上表情,以及头上的「相」,
让对方一眼就看出来,回答时也一样,化成相就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 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 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
1492年,哥伦布 发现了新大陆,就 是现在的美洲大陆。 使人们知道了世界 上还有一个美洲大 陆。
请问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大陆 是否存在?是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
学科网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飞碟不明飞行物(体)或称未确认飞行物(体)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缩写:UFO),是指不
明来历、不明性质,漂浮及飞行在天空的物体。意指是只 要在目击者眼中看不清或无法辨识确认的空中物体都称为 UFO,例如胶袋、风筝之类 。很多人将UFO错误的当做外 星文明的高科技产物:飞碟(Flying Saucer),台湾称 为幽浮 。 值得指出的是在学术上,UFO与飞碟有区别。UFO是指 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 飞行
在空中或太空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星球的太 空船,有些人则认为UFO属于自然现象。20世纪40年代开 始,美国上空发现碟状飞行物,当时的报纸把它称为“飞
碟”,这是当代对不明飞行物的兴趣的开端,后来人们着
眼于世界各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但至今尚未发现能让科
学界普遍接受的证据。一些不明飞行物照片经专家鉴定为
可以了。灵的思想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在视界终
点挡住视界的山峰或森林,只要灵的内心要越过,
便可以使阻挡的景物变成半透明及至透明,而使
视线再往前看到新景物。" 这或许是心灵感应的
基础吧!
可能人的意识是有形的,存在于无
形的空间中,当两个相同的意识重
叠的时候,被各自的大脑接收到就
出现了心灵感应。一般来讲,感情
(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如“我思故我在”中的“思”、肚空 后的“饿”;哥伦布的“新发现” 存在: “我在”、“肚空”“美洲大陆”
(客观实在的东西); 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
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之间有什么样的 关系呢?
人们的思 想如:理论、 计划、 思 想、 观点 等主观性的 东西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前310)一
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 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 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 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 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 “我不是你,我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 可是你也不是鱼啊,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 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 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 了
思 维 意 识
存 在 物 质
意识以外 的一切事物 如: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 磁场等可见 或不可见的 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 客观实在。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 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 饿的感觉。 思维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 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 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 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 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 感觉吗?
一是关于物 质对象和上帝是 否存在不可知; 另一个是关 于经验之间因果 关系(或普遍必然 规律)是否存在不 可知。
(英国)休谟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 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 存在的,即所谓“自在 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 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 度。另一方面,他又强 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 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 (德国)康德 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 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