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批评学生的技巧

合集下载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摘要:一、引言:批评孩子的常见问题二、批评孩子的正确方法1.指出具体错误2.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3.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4.适时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5.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批评2.不要Comparison3.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4.不要使用负面语言四、总结:善用批评技巧,促进孩子成长正文:作为一名家长,批评孩子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如何批评孩子却是一门学问。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如过度批评、情绪化、Comparison 等。

为了让批评更有效,我们需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我们要指出孩子具体的错误。

仅仅批评孩子“你错了”或“你不好”是无效的,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相反,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他们在哪里做得不好,应该如何改正。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努力改进。

其次,我们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这样,孩子在感受到关爱和鼓励的同时,也会更容易接受批评。

而且,经常给予孩子正面评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批评孩子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声责骂。

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因此,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们沟通。

此外,我们要适时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孩子犯错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在批评孩子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要避免过度批评,不要让孩子觉得总是在犯错。

此外,不要Comparison,以免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还有,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最后,不要使用负面语言,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总之,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通过善用批评技巧,我们既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促使他们积极改正。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教师批评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批评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和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注意方法和话术的选择,以确保批评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

1. 捕捉教学时机批评学生应当是即时的、关联的。

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学生完成作业后,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批评。

批评要与具体的学习内容或者行为相关联,避免批评过于普遍或抽象,从而增加批评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度。

2. 培养自我反思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又能让批评更具建设性。

3. 用事实说话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当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语言,而是应当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改进。

4. 鼓励和肯定在批评学生的教师也应当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更容易接受批评并且有动力改进。

5. 言辞温和在选择批评的话语时,教师要注意用词的温和和尊重,避免使用刺耳或者伤人的语言。

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打压或者羞辱学生。

因此在言辞上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

6. 转变角度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也应当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

了解学生的处境和困难,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支持和鼓励。

7. 引导改进批评不是为了简单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让他们明白如何改进和进步。

通过以上策略与话术,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情况,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也需要因材施教,因情施策,更加灵活地运用批评策略与话术。

教师批评指导技巧

教师批评指导技巧

教师批评指导技巧引言:教师批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合理的批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并激发其学习动力。

然而,过于苛刻或不当的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要借助一些指导技巧来确保批评的有效性和适度性。

一、了解学生教师批评学生之前需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以及背景情况。

了解学生的特点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批评策略,避免批评过于一刀切。

二、明确目标教师在批评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批评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批评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改进。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批评更有针对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批评的重点。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找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

四、采用正确的语言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的措辞,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或伤人的言辞。

应尽量客观、中肯地指出问题,并给予建议和帮助,激发学生主动改进的动力。

五、注重积极反馈教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也要重视积极反馈。

对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积极反馈可以平衡批评的压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六、提供具体的案例教师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时,可以提供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能够更具体地进行改进。

七、关注学生的进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重学生的进步。

不仅要看到学生的不足,还要关注他们在批评之后的改进和进步。

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及时的回馈,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八、批评与鼓励相结合教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

批评和鼓励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九、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与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有效地传递批评的意图,并激发学生思考和自我改进的动力。

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

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

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在维护班级秩序和学生个人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点关于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批评的建议:1. 私下交流:尽可能在私下与学生进行批评交流,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

2. 明确具体:批评时要具体明确,指出学生的具体行为或表现,避免使用模糊或笼统的言辞。

3. 保持冷静: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应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愤怒或激动状态下发表过激言论。

4. 倾听为先:在批评之前,先倾听学生的解释和观点,确保自己了解事情的全貌。

5. 就事论事:避免将学生的过去行为或人格特质与当前的批评混淆,确保批评只针对当前的行为。

6. 积极鼓励:在批评之后,要提供改进的建议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认识到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7. 尊重学生:始终维护学生的尊严,避免使用侮辱性或贬低性的言辞。

8. 适度严厉:根据学生的错误程度和个性特点,适度调整批评的严厉程度,确保批评既有效又不至于过分。

9. 及时跟进:在批评后,要跟进学生的改进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0. 保持一致性: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要保持批评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因为个人喜好或情绪而有所偏颇。

11. 使用正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负面或消极的措辞。

例如,与其说“你总是迟到”,不如说“我希望你能更加尊重并重视你的时间管理”。

12. 着眼未来:在批评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未来行为,而不是过去的错误。

例如,可以说:“我相信你下次能够做得更好”。

13. 设置合理的期望:班主任在批评时,应确保自己的期望与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相匹配。

过高的期望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挫败。

14. 给予正面反馈:在批评之后,如果学生有所改进或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班主任应及时给予正面反馈,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15.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仅仅惩罚他们。

班主任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16. 注意场合和方式:不同的场合和方式可能会影响批评的效果。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1. 先给颗甜枣再批评。

就像你要给小孩吃药,得先给颗糖哄着。

我有个学生小明,老是在课堂上交头接耳。

我就先夸他上次作业完成得特别棒,然后说“小明啊,你这么聪明的孩子,在课堂上老讲话可就不好啦,这就像小火车偏离了轨道,可走不远咯。

”2. 用幽默的方式指出错误。

嘿,批评也能很有趣呢!比如说有个学生小花,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

我就跟她说“小花呀,你这粗心的毛病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老是在你考试的时候冒出来捣乱。

咱得想办法把这个小怪兽赶跑呀,不然它会把你的好成绩都偷走的!”3. 私下批评。

这就好比有些话得关起门来说。

我发现学生小刚在背后说同学坏话。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轻声说“小刚啊,背后说人坏话这种事就像在黑夜里偷偷放冷箭,这可不像个光明磊落的男子汉所为啊。

”4. 把错误和后果联系起来。

想象一下,如果不改正会怎样呢?我的学生小辉总是不按时交作业。

我就对他说“小辉啊,你老是不按时交作业,这就像盖房子却老是不按时砌砖,最后房子怎么能盖好呢?以后可不能这样啦。

”5. 批评要具体。

可不能笼统地说。

像小美的字写得很潦草。

我就拿着她的本子说“小美啊,你看你这个字,一撇像个歪歪扭扭的小蛇,一捺像个没精打采的树枝,这可不行啊,咱们得一笔一划写工整喽。

”6. 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我会引导他们思考。

比如学生小阳在课间打闹太过分了。

我就问他“小阳啊,你觉得课间这样打闹,要是有同学不小心受伤了,那多不好啊,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7. 用温和的语气强调严重性。

别一上来就大声吼。

有个学生小志上课玩手机。

我就平静地对他说“小志啊,你在课堂上玩手机,这就像是在知识的花园里种杂草,最后你能收获什么呢?只能是荒芜一片呀。

”8. 借助他人的例子。

让学生有个对比。

我的学生小霞经常抄袭作业。

我就说“小霞啊,你看隔壁班的小红,遇到不会的题就去问老师,自己努力思考,成绩越来越好。

你老抄袭作业,这就像走捷径,可最后往往是走进了死胡同啊。

批评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方法

批评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方法

批评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然而,如何恰当地批评学生,使其既能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自尊心,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艺术。

以下是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1. 私下批评: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以保护其自尊心,并防止其对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2. 客观公正:批评时应基于事实,避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要让学生感到批评是公正的。

3. 指出问题,给出建议: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还要提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 适时适度:批评应及时给出,以便学生能立即反思并改正。

同时,批评的力度应与错误的性质相匹配,避免过轻或过重。

5. 积极正面: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强调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增强其自信心。

6. 鼓励反思: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理解错误的后果,培养其自我纠错的能力。

7. 保持沟通:批评后,应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其感受,消除误解,并鼓励其继续努力。

批评应注重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有效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批评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批评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批评学生的方法和技巧1. 保持冷静和客观:在批评学生之前,确保自己的情绪稳定,以免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

保持客观的态度,针对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个人进行批评。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公共场合或其他学生在场时批评学生,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选择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愿意倾听。

3. 具体明确: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批评,避免模糊或泛泛而谈。

明确指出他们的错误行为,并解释为什么这是不可接受的。

4. 关注积极方面: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积极方面。

指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和成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提供改进建议:不仅指出错误,还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行动计划。

帮助他们明白如何改正错误,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 倾听学生的观点: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倾听他们的解释,理解他们的立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 鼓励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错误的后果和对他人的影响。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

8. 避免攻击性言辞:批评学生时要避免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辞,以免伤害学生的感情或引起反感。

9. 给予积极反馈:当学生改正错误或有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

10.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明白你的批评是出于关心和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恶意指责。

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和改进,因此要注重方法和技巧,以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批评的方式适合他们的发展需要。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1. 引言1.1 教师批评学生的重要性教师批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

教师批评学生还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和互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教师批评学生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努力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

通过批评,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教师批评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教师批评学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批评,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提高自我修养。

1.2 批评的目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和表现。

通过批评,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促使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批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批评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促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批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批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和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感受,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真正实现批评的价值和效果。

2. 正文2.1 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教师批评学生时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尽力与学生建立亲近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批评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这可以通过平日里的谈话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方式来实现。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价值观,避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或负面评价。

在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批评学生的技巧
【案例背景】
为了更加有效地抓好德育工作,我校曾专门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老师、家长、学生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和尊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问:你认为以下哪些行为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百分比
①学生犯错,老师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评。

96.5%
②老师不把学生的秘密泄露出去,理解学生。

89.6%
③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偷看日记。

85.3%
④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

80.1%
从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

而且在所有选项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学生最在乎老师当众批评”。

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写道:“我们很尊重自己的老师。

如果老师当着大家的面对我们做批评,我们会很难受,觉得没有面子。

”“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因此,批评继而成为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用得好,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学会用意志克服缺点错误。

反之,如果批评把握不好尺度,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反感、厌恶。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运用好批评这门艺术呢
【案例列举】
有一次,我事先已经得知高志刚同学没有完成作业。

在我检查作
业的时候,只见他慢腾腾地站起来,脸色开始变白,装模作样地在书包里翻呀找呀,可就是找不出作业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憋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我的作业……丢在……丢在家里了。

”可怕的撒谎,我的心里禁不住微微一颤。

但是,我仍然不动声色,不愠不火:“我相信你不欺骗老师。

下午上学把作业带来,继续给老师检查,记住了吗?”我只是想让高志刚认识到错误,主动地向老师承认错误,所以才这样说的。

”“记住了”。

高志刚小声地回答,声音小得似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明白。

没想到,下午上学,高志刚真的带来了作业。

原来,他利用中午时间把作业补做了。

翻看着墨迹未干的作业本,我还能说什么呢?能够知错就改本身就说明他是个好学生,高志刚已经用很好的行动弥补了过错,原谅他一次吧。

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郑重其事地“表扬”了他:“很好,你说话算数,是个诚实的学生。

不过,下次一定要按时交作业,不能拖拉,能不能做到?”“能。

”高志刚响亮地回答,声音远比上午大得多了,看得出他信心十足。

后来,我又不定期地抽查了高志刚的家庭作业,看到他都认真按时完成了。

【案例反思之一:批评学生的艺术】
(1)缓一缓。

批评学生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地点,如散步时、活动后、课余,在这些时间里批评学生,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接受。

切忌不分时间、地点,大骂一通。

(2)避一避。

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

青少年自尊心强,感情有时很脆弱,怕“丢面子”,公开
批评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绕一绕。

批评学生,最忌单刀直入,横眉冷对,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

正确方法是事先最好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用旁敲侧击、说彼及此的方式,委婉含蓄地进行批评。

(4)笑一笑。

批评学生,固然不能嘻嘻哈哈,不够严肃,但老是威严庄重,让学生望而生畏,效果也不好。

而应该和蔼温和,严中有爱,满怀关心之情,甚至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拍拍肩膀的动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冷一冷。

“对不听话”的学生,外表上应该故意放冷淡些,这种“心理制裁”,能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动,情感上产生内疚,促其下决心改正缺点、错误。

【案例反思之二:批评学生的方法】
(1)“妙喻明理、形象说理”式。

所谓形象说理是指教育者不是简单的语言说教,而是借助于图像、影视、故事、游戏、社会实践等生动形象的形式来说明事理,教育学生。

由于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更容易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锦里藏针、幽默调侃”式。

德国著名演说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来为自己“排优解难”。

只要我们幽默有方,调侃得当,这种寓庄于谐、寓理于趣的教育方式远比“吹胡子、瞪眼睛”式的教育要好得多。

(3)“欲擒故纵、先扬后抑”式。

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教师在批评某一同学之前,如能先肯定其成绩或先指出其错误行为中蕴含的某些积极因素,然后再揭示其不足,点击其错误,并用鼓励性的语言促其猛醒,这种长善救失,先扬后抑的方法,无疑比完全的否定或直截了当的批评容易被学生接受,效果也会更好。

(4)“由情入理、情理交融”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只有将情感与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理“活”起来,并发挥作用,所谓“欲达理先通情”。

(5)“避实击虚、委婉含蓄”式。

教育的前提在于尊重和理解学生,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受到伤害,那么教育也就宣告失败了。

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醒、暗示、旁敲侧击等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说理导行,则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案例感悟】
从教这么多年,我深深地爱着这些孩子,我也发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如同花瓣上的水珠一样脆弱和稚嫩,经受不起成人的压力,经受不了像成人那样的否定和训斥,我们必须以宽阔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精心呵护孩子们的纯真和自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