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避雷安全知识

防雷避雷安全知识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具有破坏力的天气现象,如果没有防雷措施,雷电可能对人类和物质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了解和掌握一些防雷避雷的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雷电的危害雷电是自然界中释放的巨大能量,其伤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身伤害:雷电在直接击中人体时,会造成电击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 资产损失:雷电对建筑物、设备、通信线路和电气设备等都会造成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火灾风险:雷电引发的火灾非常常见,可能因为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破坏。
二、了解防雷设施和装置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尖形物体,其顶端会形成一个电晕,可以吸引雷电,将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免受雷电的危害。
2. 避雷带:避雷带是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导电桩组成的封闭体系,主要用于引导雷电电流到地下,避免对建筑物和其他设备造成损害。
3. 避雷接地装置:避雷接地装置是将建筑物或设备连接到大地的导电装置,用于将雷电释放到地下,减少对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确保人员的安全。
三、常见的防雷安全措施1. 安全建筑设计: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当考虑到防雷安全因素,采用可靠的防雷设计和工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安全用电:合理安装接地设施和保护装置,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3. 室内安全:在雷雨天气下,避免在窗户旁和阳台等高处逗留,以免成为雷击的靶子。
同时避免使用有线电话和水龙头等可能导电的设备。
4. 室外安全:在雷雨天气下,要尽量远离露天空旷的场所,如高山、广场、高楼、公园和水边等,以减少雷击的风险。
5. 车辆安全:在雷雨天气下避免开车或者行走在露天的媒介,如田地、高速公路等。
如果遇到雷电云爆,应尽快找到室内避雨或者避雷针附近的安全地带停车等待。
四、加强防雷安全意识1. 学习防雷安全知识: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雷设施的作用,不断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防雷意识。
防雷知识科普讲座-雷电学原理

灾工作。减灾司要做好灾害及服务情况的上报工作,并与教育部沟通, 强化中小学的防雷等防灾知识教育,争取进入中小学教材内容。
▪ 随后,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共投入4000万元开展中小学校 防雷示范工程建设。
室内家电雷电灾害事故现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雷击事故
▪ 2000年8月18日12点56分,一次闪电造成 上海证券交易所卫星接收站机房遭雷击, 全国上海股票交易(上海地区除外)行情 传输中断58分钟。在国际上造成重大影响。
2007年5月23日下午4:34分,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 业村小学突然遭受雷击,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
▪ 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增加了落雷概率。 ▪ 部分防雷设施年久失修,防雷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 ▪ 人们的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尤其在农村)。 ▪ 另外,气候变暖会使暖性灾害性天气增多,如暴雨、
台风、雷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城市的热岛效应 和污染加重也会导致雷电活动的增加。
二、雷电基础知识
2000年武汉航空公司一架客机遭遇雷雨天气坠毁, 机上38名乘客以及4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
2007年10月28日凌晨。从首都机场飞往昆明的国航CA4174次航 班起飞后不久遭到雷击,雷达受损,致使飞机返航。
2002年7月27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雷击火 灾,过火面积4万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森林雷击火灾。
▪ 雷击对象增多。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视塔越来越高、 高压线、储油罐、计算机网络、社会公共服务电子系统、家 用电器、特别是微电子器件等一些低压器件,雷击的目标大 大地增多了。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
前段日子,我市白石一场雷击迅疾带走了5 人的生命。
这一惨重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主要内容: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高塔或者大树底下避雨;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 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5 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逃避。
3 、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者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
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者挨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
遭雷击之前,普通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即将蹲下。
5、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 米以上。
6 、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者门口,保持室内干燥。
7、打雷时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
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电话线上安装避雷器二十六防之预防雷击安全教育歌霹雷闪电雷雨天,安全第一莫等闲。
现首歌谣大家唱,劝您牢记在心间。
身在屋内关门窗,电器设备关电源。
最好不要打电话,切莫出屋站檐下。
空阔地域全身缩,尽量减少暴露面。
双脚并拢快蹲下,躲在树下最危(wei)险。
人群多时要疏散,跑步磨擦引雷电。
金属物体不接触,电线杆下不安全。
正在船上要上岸,闪电遇水水带电。
躲进汽车锁好门,换件干衣身上穿。
球形闪电虽少见,不要只顾看稀罕。
它的能量十分大,慢慢躲闪莫擦边。
1. 学校不要建在山顶上,大树(特殊是古树)旁。
2. 按照国家和市区(县)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
3. 防雷设施与校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 按期向气象防雷部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和定期风险评估,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远离金属物体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 门窗等导电物体,避免产生导电回路。
切勿奔跑或骑车
在户外时,不要奔跑或骑自行车,以 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救援队伍组建和协作机制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包括医疗、消防、电力等专业人员, 确保救援行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强化协作配合
各救援部门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协作机 制,及时沟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雷电形成原理及危害
解释了雷电的产生原因,包括云层内的电荷分离和地面物体的感应 电荷等,同时阐述了雷电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危害。
防雷电安全措施
介绍了在雷电天气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金 属物体、关闭电器设备等,以减少雷击风险。
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
概述了现代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卫星遥感、地面 观测站和数值预报模型等。
救援效率。
明确救援流程
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包括现场评估、 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步骤,确保救 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事后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及 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措施。
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 出行,如果必须外出, 应穿胶鞋或披雨衣, 起到绝缘作用。
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 车,因为身体的跨步 越大,电压就越大, 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乘坐汽车是安全的, 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 的金属体,具有很好 的防雷电功能。
在水中游泳或划船时 遇到雷雨,应尽快上 岸并寻找避雷场所; 不要在开阔的水面上 停留。
分享成功案例
将成功的救援案例进行分 享,推广有效的救援方法 和经验,提高整体救援水 平。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产生的危害很大。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几十亿美元,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
一.雷电的危害形式通常雷击有四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与球形雷二、雷电的基本过程电闪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积雨云云层界面所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位差达到1万伏特时,大气就会发生电离而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
由于在十万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里,1万至10万安培的峰值电流在直径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通过,所以闪电通道会迅速增温至几万度,并产生爆炸式膨胀。
闪电通道在以30~50个大气压向外膨胀过程中,形成了冲击波,以5公里/秒的高速度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衰减为声波,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隆隆雷声。
此时,炽热的高温使闪电通道内的空气完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电闪。
因为光速快于声速,所以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电闪,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基本知识(一)雷电的产生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
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
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VTS设备防雷-发射塔
避雷针的 等效电路
避雷针的作用
I
RZ
VTS设备防雷-机房
机房防雷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等电位; 防静电地板、金属吊顶、金属门窗、机柜(箱、
壳)、支架、线桥等等金属物体应作好等电位连接 处理; 类似集装箱的金属房屋是最好的屏蔽措施,如遇高 电位,其整体为均势电位,不产生电位差; 接地电阻的大小为非必要概念,不必苛求极小接地 电阻
主配电柜 避雷器
SEB
电表
分配电柜
浪涌避雷器 器
PEN
kWh
LPZ 0
EBB
LPZ 1
LPZ = 防雷保护区 SEB =配电柜
EBB =等电位连接排
EBB LPZ 2
设备 浪涌避雷
L1 L2 L3 PE N
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汇流排
EBB
电源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基于综合防护的七点防雷措施
①选取适宜的接闪方式:雷电能量有50%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 的能量将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平均流入外露的各电气通道(如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②安全引导雷电入地:作好雷击电流引下工作,避免雷击电流旁向 闪击,最大限度的消除雷电流对电子设备的感应作用。
③完善的共地措施:首先是由降阻剂、接地棒和铜带的配合使用, 达到更低的地电阻。然后利用地极间的瞬态连接技术,达到电源地 、防雷地、保护地和信号地之间的电位平衡,形成共地系统,防止 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反击。减少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的感应 损坏。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内容
防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防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防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章:防雷安全知识1.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指大气中发生的一种天然现象,是因云间产生强电荷积累而发生的放电现象。
雷电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云间的水汽形成冰晶、冰晶与冰晶碰撞产生静电、静电引发强闪电等。
雷电的主要危害包括损害建筑物、破坏电力设备、引发火灾等。
2.防雷措施的重要性防雷措施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雷电频繁的地区,雷击事故频发,因此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非常重要。
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建筑物防雷、设备防雷和个人防雷等方面。
3.建筑物防雷(1)金属避雷针的安装金属避雷针被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可以吸引并导入雷电地面,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伤害。
(2)避雷带的设置避雷带是一种导电的材料,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和周围,可以将雷电引导到地面。
4.设备防雷(1)电源线的防雷电源线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
(2)信号线的防雷信号线是在设备中进行信息传输的关键线路,应采取屏蔽、接地等措施保护信号线不被雷电干扰。
第二章:消防安全知识1.火灾的成因和分类火灾的成因主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明火使用不当、电器故障、吸烟不慎等;自然因素包括雷击、自然灾害等。
根据火源的性质和扩展方式,火灾可以分为物质燃烧火灾、电器火灾和油类火灾等。
2.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1)火灾预防火灾的预防是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日常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员工的消防培训等。
(2)火灾应急处置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逃生、报警、扑灭等应急措施。
逃生时要迅速冷静,寻找安全通道;报警时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方式;扑灭时要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
3.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根据用途和灭火介质可以分为水基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使用方法略有差异,但通常都包括以下步骤:拉开安全销、挥动灭火器、压下手柄、喷射灭火剂。
4.逃生和自救技巧在火灾发生时,逃生和自救是关键。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一、雷电基本知识雷电是天空中的云团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产生电荷并聚集形成雷云,当云层对地面产生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而导电,形成放电通道,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电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雷电危害识别雷电危害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和人体等,造成直接损害;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导致设备过热、损坏;雷电波侵入则是指雷电沿输电线路侵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防雷设施与设备防雷设施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接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防雷设备主要包括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防雷安全措施1.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并与地下连接线良好连接。
2. 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避免雷电击中设备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3. 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子设备应安装浪涌保护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4.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建立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及设备。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在遭遇雷电天气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及时关闭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 避免在空旷地区停留,尽量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
3. 不要在树下、金属物体附近停留,避免使用金属雨伞等物品。
4.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应关闭车窗、收音机天线,避免接打手机。
5. 在雷电天气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躲雨的建筑物,以防积水带电伤人。
同时,需要了解基本的救援常识,如心肺复苏术(CPR)等,以便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防雷安全法规与标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雷安全法规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3月依米
一.雷电的危害 二.雷电成因与雷暴活动 三.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
危险因素 四.防雷技术介绍 五.产品介绍
安全ppt
2
一、雷电的危害
▪ 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一家化工厂因 雷击而爆炸,导致毒气泄漏
▪ 1989年我国黄岛油库遭雷击引发特大火灾, 死亡19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 元
安全ppt
19
雷电流大多数是重复的,通常一次雷电包括3~4 次放电。重复放电都是沿着第一次放电通路发展 的。雷电之所以重复发生,是由于雷云非常之大, 它各部分密度不完相同,导电性能也不一样,所 以它所包含的电荷不能一次放完,第一次放电是 由雷云最低层发出的,随后放电是从较高云层、 或相邻区发出的。一次放电全部时间可达十分之 几秒。
EdS
S
0
E S S
0
为表面电荷面密度
作钱币形高斯面 S
E 0
表面电场强度的大
E
+ + + + + + + +
+ +
E0
小与该表面电荷面密度 +
成正比
安全ppt
12
当天空中有雷云的时候,因雷云带有大量电荷, 由于静电感应作用,雷云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 的物体都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雷云与其下 方的地面就成为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当雷云 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高到一定的时候,地面上突 出的物体比较明显地放电。同时,天空带电的 雷云在电场的作用下,少数带电的云粒(或水 成物)向地面靠拢,这些少数带电微粒的靠拢, 叫做先驱注流,又叫电流先导。先驱注流的延 续将形成电离的微弱导通,这一阶段称为先驱 放电。
安全ppt
18
当先驱放电到达大地,或与大地放电迎面会合 以后,就开始主放阶段,这就是雷击。在主放 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 先驱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 荷中和,放出能量,以至发出强烈的闪光和震 耳的轰鸣。在雷击中,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 过。大多数雷电流峰值为几十KA,也有少数上 百KA以至几百KA的。雷电流峰值的大小与土壤 电阻率的大小成减函数关系,即土壤电阻率高, 则雷电流峰值小;土壤电阻率低,、则雷电流 峰值大。
安全ppt
13
E
安全ppt
14
安全ppt
15
安全ppt
16
安全ppt
17
开始产生的先驱放电是不连续的,是一个一个
脉冲地相继向前发展。它发展的平均速度为 105~106m/s各脉冲间隔约30~90us,每阶段 推进约50 m。先驱放电常常表现为分枝状,这 是由于放电是沿着空气电离最强、最容易导电 的路径发展的。这些分枝状的先驱放电通常只 有一条放电分支达到大地。
安全ppt
20
三、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危险因素
雷电能造成火灾爆炸事件必须具备有其内在的原因
1、库区存有大量危险品, 2、库房没有配置足够可靠的避雷设施
安全ppt
21
1、雷电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 件
存有大量火灾爆炸危险品仓库,当发生云地 间闪击即当发生直击雷事件时,主放电路径 或其岔分放电路径直接穿过危险品,当即因 雷电流作功瞬间产生高温点燃或引爆这些物 资,继而产生链锁反应,造成严重火灾爆炸 事件。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六 种.
安全ppt
10
E Q 4 r 2
EdSEr2dQ0
1 dQ const Q d
E 1 r2
球类曲面的电荷分布
1、电荷的立体角分布为常数,局部曲 面的曲率越大处,所张的立体角越大, 局部的电荷量越大。
2、电场强度E与曲面的曲率半径平方成 反比关系
安全ppt
11
导体表面电场强度与电荷面密度的关系
S
安全ppt
6
大气静电构造
Q~+500000C
~300kv
Q~-500000C
E~120v/m
安全ppt
7
2、电离层与地面间的电荷平衡
根据观测和计算的结果表明,全地球该放电电 流强度为1800A,如果长期如此,电离层与地面 之间的电荷将很快放电完毕;然而事实上,它们 之间大致长期保持恒定的电量和电压,这主要由 于雷暴的形成和雷击,把正电荷从大地送回到电 离层,起到对电离的正电荷充电的作用。根据卫 星观测资料及电学观测资料估计,在任何一时刻 全地球表面上连续发生着大约1000个雷暴,从而 使电离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场保持稳定。
5
二、雷电成因
1、地球的静电结构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 个电容器,通常大了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 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 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 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 场强为上正下负。即使在晴天时,大气中 总有一些空气分子被电离。在电场的作用 下造成放电电流。
安全ppt
9
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电子总是分布到金属球的最外层 表面,并且有“逃离”金属球表面的趋势。球带尖锋部分的 电子受到同性电荷往外排斥力最强,故最容易被排斥离开金 属球,这就是通常说的“尖端放电”。此外当带电物体周围 的空气越潮湿或带有与带电体相反电荷的离子时,带电体也 越易放电。
图1.4
▪ 我国鄂伦春林区火灾有半数以上是由雷击 引起
▪ 1981年日本“马特”导弹发射后遇到落地 雷,导弹坠毁,操作人员也受雷击倒毙
安全ppt
3
▪ 我国每年因雷害伤亡人数大约在10500人 左右
▪ 70年代广东从化知青农场一次雷击当场击 死15人
▪ 1991年8月11日广州白云山神山镇4名农妇 在屋檐下避雨遭雷击,二死二伤
安全ppt
4
▪ 1977年一次雷电直击广西某电视塔顶,塔 顶上的微波机损坏,雷电过电压波通过塔 上引线把高电位引入发射机房,致使发射 机、载波机、电源设备等都受到严重损坏, 停播数日之久
▪ 1997年一次闪电,雷电过电压波通过电话 线引入广西大学网络中心机房,致使 Modem池和拨号服务器损坏
安全ppt
安全ppt
8
3、尖端放电与雷击 由物理学可知,通常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
荷是相等的,所以从整体来看不显示带电现象, 当某一物体所具有的正、负电荷不相等时,这个 物体就显示带电的特性,当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多 于负电荷,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由于电荷 都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性,所以带电物体 中的同性电荷总是受到互相排斥的电场力作用。 以一个如图1.4那样的带尖锋的金属球为例,假 如金属球带上负电(同理也可以解释带上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