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压恢 调配测试技术(石油压力恢复 压力降落测试技术)

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测试1、仪器介绍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测井仪器主要应用的是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仪器组成图1、2图1、2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测井仪示意图,两种不同的存储式电子压力计2、技术指标仪器技术指标参数见表13、所测参数4、测量原理压力:压力计采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硅片上由四个压敏电阻组成桥式电路,桥式电路输出端电压与所受压力成正比,通过记录输出端电压的变化可得到压力曲线。
温度:温度传感器由对温度有较灵敏反应的金属铂电阻组成,电阻阻值与温度有线性对应关系,通过记录金属铂电阻的阻值变化,可得到温度曲线。
微差温度是固定深度间距的温度差值。
5、适用井型适用于油井压力恢复和水井压力降落测试。
6、解决问题1、试井资料主要用于油井压力恢复和水井压力降落测试,了解地层压力保持水平P、地层渗透率K、表皮系数S等地层参数,为油藏分析进一步措施提供依据,调整及效果评价提供动态监测数据。
2、一般用常规测压的测试方法来测取地层参数。
但是对于低渗、低压、高饱和溶解气驱岩性油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对于低渗、低压、高饱和溶解气驱岩性油藏我们采用井下关井测压测试,有效的缩短了井筒储集时间,缩短了关井时间减少了产量损失。
7、应用实例采油八厂新52-97井采用常规测压法测试的数据,长4+5层,日产液1.97m3,日产油1.48t,含水10.6%。
测试15天,压力恢复差为1.9Mpa示例1徐216-5井是采油一处板桥作业区的一口生产井,采用井下关井测压测试的数据,长8层,日产液1.49m3,日产油0.59t,含水60%。
恢复阶段测试15天,压力恢复差为6.06Mpa示例2宁54-3井是采油一处试采作业区的一口生产井,采用井下关井测压测试的数据,长2层,日产液2.0m3,日产油0.188t,含水90.6%。
恢复阶段测试15天,压力恢复差为9.59Mpa示例3庄51-8井是采油一处板桥作业区的一口生产井,采用井下关井测压测试的数据,长8层,日产液1.9m3,日产油1.34t,含水29.0%。
压力恢复及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

压力恢复及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压力恢复试井及压力降落试井是石油工程领域常用的两种试井方法,用于获取油气田的地层参数以及评估井筒的产能。
在生产井的压力监测中,这两种试井方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背景介绍部分将介绍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的概念以及在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压力恢复试井是通过封井一段时间后重新打开井口,观察地层压力的恢复过程,从而获取地层的渗透率、储层容积等参数。
而压力降落试井则是通过关闭井口后观察地层压力的下降过程,以获取地层的裂缝性质和渗透性等信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压力恢复及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效果和优劣势,为生产井的压力监测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压力恢复试井与压力降落试井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案例,比较两种试井方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优缺点,从而为生产井的管理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生产井压力监测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1.3 研究意义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作为常用的地质工程手段,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两种试井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生产井的压力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生产井的正常运行。
这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可以帮助工程师获取更准确的地下压力信息,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油藏开发方案,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产量。
通过对生产井压力监测中应用这两种试井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为油田管理和生产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深入研究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油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压降曲线和压力恢复曲线测试资料的应用与对比

两个重要阶段 , 即井底续流段和压力恢复的直线段。 其中压力恢复 的半对数关系直线段可 由 H me 法 o r 表示 为 _ 1
:a 2一 m2g l () 9
其 中 m2= 2 1 q ̄B /K2 ) .2 o。。( l h
a 2= P
(0 1)
( 1 1)
式 中 : — —关 井 △£ 间 的井 底 恢 复 压力 , a 时 MP ; K —— 由压力 恢 复 曲线 确 定 的 有 效 渗 透 率 , D; m £—— 关井 前油 井稳定 生 产 的时 间 , Ho r 的 或 me 法 折算 时 间 , ; £ — 测 试 压 力 恢 复 曲 线 的 关 井 时 h △— 间 , ; 2 — 压 力 恢 复 曲线 直 线 段 的 截 距 , a h a— MP ;
I
() 2
油井的流动效率 , 由下式确定 2 ]
F E1: 1~△p1( —p f) 。/P w o () 8
一
m 。
[ K ) . k +8。 os 7]
.
式 中 : —— 由压 降 曲线 确 定 的井底 附加 压 力 损 △
() 3
St : S1+ S2+ S3+ S 1
1 7
2 压 力恢 复 曲线 的基本 关 系式 .
连续 测 得 的压力 数据 列 于表 1绘 于 图 1 , 。
表 1 某油 井测试 的压 降曲线和压力恢复 曲线数据
当油井以稳定产量开井生产 t 时间时 , 。 若将油
井 的地 面井 口关 闭 , 得 的井 底 恢 复 压力 与关 井 时 测 间 的关 系 , 称为 压 力 恢 复 曲线 。压 力 恢 复 曲线 也 有
K1: 2 1 q Z 。( z h .2 o。 / n l ) fB () 5
地层测试压力恢复资料解释新方法

P ( ) w t ) B t 二PD p DD (.
十
4 ( )¥ 一O)r ) 1 r (1 I ( D d 4
得
‘ :二X () △ - P
其中
必 =P* t 一r 1 . ( ) Dp 。
20 0 3年 2月
毛伟 等: 地层测试压力恢复资料解释新方法
D . , I 一 D ( D P ( 二PDt ) C [ . t) t . t) W( D - f1 P ( tA ) DD ,
引
陌 曰
a、 c
0 1 1 2 . 6 . 2 . 8 . 4
r ) (t A 圈 t Y0 4 7- 井恢妞段新方法分析曲钱 7
6 4
石油勘探与开发。 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1 6
Vo . 0 No. l3 l
次; t 总时间( — 包括流动段和恢复段的时间)ht ,;D 无因 —
通过井底压力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比较可判断出解
释结果是否正确。 22定f检验 .
4 1 . . 4 7 二万. 6 丁2 厂 15氛示 12 下 8 - 丁2 6丽 5 0 5 . 1
2 9 4. 9
12 -6 1 2 9 _ . 9 6
(1 1 K 12 18 F 7 3 3 0 4 1 0 16 22 3 5 . 8 6 46 6 . . . 6 6 0
-4.4 3 2 .5 4 3
Zh 朋 1
弃qj‘‘△ ’ .j 一一 ‘s t 1 ’o [n( - qg q - 1 一
阴 Zhl84 Y86-4 Yo-72 Y70-4 Y928
段塞流 反卷积
14 .6
卷积
3. 2 2 2n 2 13 .9 3. 5 5
压力恢复及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

压力恢复及压力降落试井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的应用
生产井是石油、天然气等油气储集层中开采油气的重要设备。
通过对生产井的压力监测,可以掌握井口生产情况、井底沉积物对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量。
在生产井压力监测中,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是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一、压力恢复试井
压力恢复试井是通过封井使井筒内部压力下降至初始压力之下,再打开井口阀门的过程中,测定井筒内部压力的变化过程,以确定初始压力和井筒储层的压力分布情况。
压力恢复试井的步骤如下:
1、泵入清水或轻质液体,力求封存井底,在井口关闭工具。
2、在一定时间内,记录井底压力逐渐下降的过程,至其趋于稳定。
3、缓慢打开井口阀门,记录井口压力的变化过程。
4、根据压力变化的情况,推导出初始压力以及储层压力分布情况。
压力恢复试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为固定的时间段内,实现井底压力的恢复,有利于更准确地测量孔隙压力。
缺点是需要封井,需要停产,时间长。
压力降落试井是在井筒内施加一定之外的压力时,测定井中的压力变化过程。
1、关井,将泵入压力流体,提高压力至一定程度
压力降落试井的优点是不需要封井,可以在井启动状态下进行,时间短。
缺点是不容易恢复井底压力到初始状态。
以上两种试井方法在生产井的压力监测中都有应用。
但是,由于生产井的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试井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对生产井进行全面监测,以更准确地了解储层情况,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压力恢复曲线分类
压力恢复曲线的理论公式是由无限作 用的井底压力降落公式推导而来的。一般 有两种表达式:
(1)霍纳法Horner公式 (2)MDH法(Miller-Dyes-Hutchinson)公式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其中霍纳法应用更广泛。由于 实际地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气井测试 条件(生产时间、关井测压时间等) 的不同,导致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 有较大的差异;
参数介绍:
q:为稳定产量(关井前最接近关井时间,产量波动
较小);
tp:为生产时间,对一次测试而言, tp 为常数;
公式单位采用达西制(如采用矿场制,则系数“0.183” 改为“21.91”);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由于关井前油井产量往往不容易保持稳定,所以 霍纳法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提出,生产时间tp可用近似 计算方法确定
p 生 p i p w ( tp t) 0 .1 K q 8 ( h l3 K g ( tp C tr w 2 t) 0 .3 5 0 .8 s ) 1 7
公式(4-1)
拟注水井的压降为:
p 注 p w ( t 0 ) 0 .1 K q 8 ( h l3 g K C tt r w 2 0 .3 5 0 .8 s 1 )7
B p w ( t 0 ) p w ( t p t ) p w ( t ) 注 p w ( t )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
于是
A B p i p w ( t ) 注 p w ( t ) 注 p w ( t ) p i p w ( t )
公式(4-5) 将公式(4-5)代入公式(4-4),得到
tp 油稳 井定 累产 积量 产 量 Nqp
公式(4-8)
公式(4-8)中的tp称为折算生产时间或视生产时间。
利用压力恢复试井法计算气井地层压力

1 . 1 公 式推 导
由叠加 原 理 可 以知 道 , 如果 在 t p 和( t p +a t ) 时
间段 内气体 流 动 达 到径 向流 动 阶段 , 则 实 际井 底恢
复压力 随 时 间的变 化为 Ho me r 方程 。
2 0 1 5 年第 4 期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3 5
利 用压 力恢复试井法计算气井地层压 力
李 娜 ,王 娜
( 1 . 中 国 石 油新 疆 技 师 学 院 , 新疆 克拉玛依 8 3 4 0 0 0  ̄ 8 4 1 0 0 0 ) 2 .新 疆 库尔 勒 塔 里 木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新疆 库尔勒
数[ 2 ] , 分 析 这些参 数 可 以预测 气 藏产 能 、 储量 以及气 藏动 态 , 同时可 以为气 藏模 拟 提 供原始 数 据 , 并 对后
期 气井 开发 生产具 有重 要 的 意义 。不 稳定试 井 法主
( 1 )
式 中: 一气 井 的产 量 ( 关井 前最 靠近关 井 时间
为 Ho r n e r直线 , 见图 1 。 其 中直 线 的斜 率 表达 形 式为 :
m = ( 2 )
式 中 :m一 直线 斜 率 。
l 压 力恢 复试井 法计 算地 层压 力 , ‘ ¨
压力 恢 复试 井 就是 指气 井 以稳 定产 量q 生产 一 段 时 间t 后, 在A t 0时刻关 井 , 测试 关 井后井 底 压 力 随着 时 间△ t的增 大 而上 升 的一种 试井 方 法 。 通 常
当关井时间为 1 h时, 井底压力恢复值为:
p w , ( A t = I ) - P w , ( A t = 0 ) = m [ 1 g 赢 ・
第六讲-压力恢复测试ppt课件

令
A p p ( t ) i w 注
( t 0 ) p ( t t ) B= p w w p
所以A为图4-2中所示部分的压力降,B为图4-2中所示 部分的压力降; A+B的意义,可以将 B部分的压力差移到 注入井压力回升 Pw(Δt) 注 的曲线下面,形成一条 Pw(Δt) 曲 线,该曲线为实际的压力恢复曲线,即
计算方法确定
Np 油井累积产量 tp 稳定产量 q
公式(4-8)
公式(4-8)中的tp称为折算生产时间或视生产时间。
计算生产时间时应该注意:
(1) 对于探井或在第一次关井的压力恢复测试时,累积 产油量应该是全部采出量之和(包括试油期间的放空量 等)。另外,对于第一次测试来说,公式(4-7)中的Pi代 表油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公式推导的一些假设
(1)地层为无限大、均质、各向同性;
(2)流体为单相、均质,并且具有轻微压缩;
(3)考虑表皮效应,即井底附近地层有污染(或
有改善); (4)不考虑井储效应,即关井后,地层流体立即
停止进入井筒;
(一) 霍纳曲线分析法
霍纳法是压力恢复方法中最常规、最基本的一 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油气井稳定生产一定 时间tp后,关井的压力恢复过程看成是该井(拟生 产井)在关井期间继续生产,同时有一口与生产井 流体、流量、井径等均相同的“注水井”(拟注水 井)在同时、同地向地层注入。 根据压力迭加原理,这口井关井的压力恢复则 应是拟“生产井”与拟“注水井”两口井压降影响 的代数和。关井压力恢复如图4-2所示。”
公式(4-1) 拟注水井的压降为:
0 . 183 q K t p p ( t 0 ) ( lg 2 0 . 351 0 . 87 s ) w 注 K hC r t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压力恢复分析基本公式
压力恢复曲线的表达式最早是 由米勒-德兹-哈钦逊三人提出来的, 称为MDH法。1951年霍纳又提出另 一种表达式。霍纳法是最基本的方 法。MDH法实际上是霍纳法的近似 算法,是霍纳法的一个特例。
.
公式推导的一些假设
(1)地层为无限大、均质、各向同性; (2)流体为单相、均质,并且具有轻微压缩; (3)考虑表皮效应,即井底附近地层有污染(或
有改善); (4)不考虑井储效应,即关井后,地层流体立即
停止进入井筒;
.
(一) 霍纳曲线分析法
霍纳法是压力恢复方法中最常规、最基本的一 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油气井稳定生产一定
时间tp后,关井的压力恢复过程看成是该井(拟生
产井)在关井期间继续生产,同时有一口与生产井 流体、流量、井径等均相同的“注水井”(拟注水 井)在同时、同地向地层注入。
所以A为图4-2中所示部分的压力降,B为图4-2中所示 部分的压力降;A+B的意义,可以将B部分的压力差移到 注入井压力回升Pw(Δt)注的曲线下面,形成一条Pw(Δt)曲 线,该曲线为实际的压力恢复曲线,即
B p w ( t 0 ) p w ( t p t ) p w ( t ) 注 p w ( t )
公式(4-1)
拟注水井的压降为:
p 注 p w ( t 0 ) 0 .1 K q 8 ( h l3 g K C tt r w 2 0 .3 5 0 .8 s 1 )7
公式(4-2)
.
或写成,
( p ( t 0 ) 注 p w ( t 0 ) ) 0 . 1 K q 8 ( l h 3 g K C t t r w 2 0 . 3 0 5 . 8 s ) 1 7
(2) 经过多次关井测试的油井,累积产油量应该是指上 一次关井以后到这一次关井以前的累积产量。并且,此时 公式(4-7)中的Pi应该用上次测压得到的地层压力(Pe) 代替;
公式(4-3) 将公式4-1与公式4-3迭加,并改变等号左边项的排列 顺序有,
[ p i p w ( t ) 注 ] [ p w ( t 0 ) p w ( t p t ) ] 0 . 1 K q 8 lhi pw(t)注 B= p w ( t0 )p w (tp t)
第四章 油井压力恢复测试
在不稳定试井当中,压力恢复测试是最常用、 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压降试井要求产量稳定,但在实施过程当中, 往往又受到一定限制,尤其对低渗透地层的油气测 试更为困难。仅管有变产量测试计算方法,但是它 的精度与实际效果以及测试技术和测试成本上都不 如压力恢复测试方法简便和节省。所以,压力恢复 测试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探井和需要增产 的油气井中,常常成为必须获取的资料。
根据压力迭加原理,这口井关井的压力恢复则 应是拟“生产井”与拟“注水井”两口井压降影响 的代数和。关井压力恢复如图4-2所示。”
.
A B
图4-2 霍纳法原理示意图(. 拟生产井与拟注水井迭加=关井)
根据上述思想,利用第三章油井压降公式(3-10), 油井生产了tp+Δt时间的压力降落解为:
p 生 p i p w ( tp t) 0 .1 K q 8 ( h l3 K g ( tp C tr w 2 t) 0 .3 5 0 .8 s 1 )7
压力恢复测试的方法介绍
压力恢复测试的方法是先将油、气井以
不变的产量生产一定时间tp以后,井口关井,
使其井底压力不断恢复,并且用井底压力计 连续地记录关井时间Δt与不断上升的井底压 力Pw(Δt)。
如图4-1是压力恢 复测试时的产量与 井底压力变化的示 意图。现场测试时, 除了由井底压力计 中读取关井时间与 其相应的井底压力 之外,还需要收集 稳定生产时的产量 和生产期间的累积 产量NP ;测试日期 和测试层位。
同时又由于压力恢复测试过程 当中的井储效应比压降测试更为严 重,因此,对于压力恢复曲线的识 别尤为重要。
.
一般来说,应该采用半对数曲线, 双对数曲线的分析方法,并且结合储层 地质特征来识别曲线、确定有关的地质 参数和判断井底地质情况。
压力恢复曲线分析方法与压力降落 分析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参数计 算,判断断层、典型曲线选择与匹配方 法等,但是要注意两者的差异和不同。
pw(t)pi 0.1K 8 q h 3lg tp tt
pw(t)pi 4 q K lhn tp tt
公式(4-7)
公式(4-7)就是霍纳法压力恢复曲线的基本公式。
.
参数介绍:
q:为稳定产量(关井前最接近关井时间,产量波动
较小);
tp:为生产时间,对一次测试而言, tp 为常数;
公式单位采用达西制(如采用矿场制,则系数“0.183” 改为“21.91”);
.
由于关井前油井产量往往不容易保持稳定,所以 霍纳法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提出,生产时间tp可用近似 计算方法确定
tp 油稳 井定 累产 积量 产 N量 qp
公式(4-8)
公式(4-8)中的tp称为折算生产时间或视生产时间。
.
计算生产时间时应该注意:
(1) 对于探井或在第一次关井的压力恢复测试时,累积 产油量应该是全部采出量之和(包括试油期间的放空量 等)。另外,对于第一次测试来说,公式(4-7)中的Pi代 表油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
于是
A B p i p w ( t ) 注 p w ( t ) 注 p w ( t ) p i p w ( t )
公式(4-5) 将公式(4-5)代入公式(4-4),得到
pipw ( t)0.1K 8 q h 3lg tp t t
公式(4-6)
.
改写公式(4-6)为
.
压力恢复曲线分类
压力恢复曲线的理论公式是由无限作 用的井底压力降落公式推导而来的。一般 有两种表达式:
(1)霍纳法Horner公式 (2)MDH法(Miller-Dyes-Hutchinson)公式
.
其中霍纳法应用更广泛。由于 实际地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气井测试 条件(生产时间、关井测压时间等) 的不同,导致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 有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