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村:抓班子 带队伍 建设美丽新家园
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典型案例

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典型案例第一村位于甲地市城区北面,距离城区约5千米,北环路从辖区内穿过,交通便利。
第一村有三个自然屯,全村总人口4198人,其中壮族3148人,占总人口75%。
近年来,第一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甲地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屯级“一组两会”并探索实施“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治理体系,构建“12345”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模式,各族群众和谐相处,文化习俗互融互通,乡村治理同频共振,呈现出“生态美、和谐美、生活美”三美新风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打造一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骨干队伍。
第一村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第一村实际情况和创建工作任务要求,及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融入村日常工作中,逐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吸纳进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骨干队伍,坚持打造志愿服务前沿阵地,推出“红石榴宣讲团”等微宣讲,用正能量提升各民族群众精气神。
截至目前,第一村已开展理论宣讲20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多人次。
并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治理创新,以打造“壮美第一村”为目标,积极践行屯级“一组两会”(即屯级重大事务决策由党小组牵头提议、户主(代)会协商议决、理事会执行落实)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一组两会”治理机制,探索实施“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治理体系,村屯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持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群众基础,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
今年以来,第一村为各族村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约5件,组织党员干部入户108次,帮助解决群众代办88件。
村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村支书演讲稿

村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村支书演讲稿!
我是村支书XXX,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发表一下我对我们村子的发展和建设的一些感言。
我们的村子内陆腹地,山势崎岖,交通不便,十分偏远。
但是,我们的村民们却是勤劳、善良、勇敢的。
在一片贫困、落后的土地上,我们村民与时代同步,努力奋斗。
为了使我们的村子更美好,更富强,我们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我们已经成功地建设了全村集体经济,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但是,我们的村子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比如,村子内部环境脏乱差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公共设施不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看似微小,但却影响到我们村子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十年的树木,百年的树人。
同样,民族的强大需要一个局长的长期积累和发展。
我们村子的建设,也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因此,我们需要更为全面、更为长远的规划,从各方面入手,夯实我们村子整体建设的基础。
就是要重视环境建设。
我们的村子是属于人民的,也是属于我们后代的。
我们需要他们以后看到的是我们为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大家一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要做环保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我们需要大力推进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
公共设施是影响村子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也是决定一个社区高低、文明、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争取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我们的村庄的文明做出努力和贡献。
我希望所有的村民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我们村庄的建设中来,发扬勤劳、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们的村子更加美丽,更加在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共创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和谐新农村

争创“五个好”党支部——共建和谐新农村后桥村党支部后桥村位于顺通路与龙塘路交汇处,东临月牙河。
村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60亩,全村共409户,农业户籍992人,党员36人,共4个村民小组。
近年来,我村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以“五个好”为目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严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我们衡量自己工作的准则。
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章程,勇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005—2006一年之中,我村就先后在区被评为:文明富裕村;被政法委评为安全村、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抓好党建工作,发挥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为百姓传达着党的政策与纲领,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
创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1、我村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狠抓两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党的政策时刻铭记于心,使每个成员时刻心系百姓。
党支部号召两委成员“民情无小事,两委自当心”。
为此,两委班子成员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大专文化学习班,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掌握多种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在,党支部书记晁秉刚同志已经荣获高级经济师职称,村主任张春生同志已荣获助理工程师职称。
全村管理干部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凭5人,高中以上文凭3人;获高级职称1人,助师1人,技术员()人。
村干部的学习热潮带动了百姓的兴致,激起了一股学习潮流。
现在,我村电工、水暖工、瓦木工、司机等200余人已取得了岗位资格证,学到了过硬的专业知识。
新知识的融入使大家文化水平、职业技能、自身素质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对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更深的见解与主张。
文明播撒绿野间——南涧县左家村党小组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

门联系 , 出剩余 劳动力4 人 , 输 3 全村年 劳务
收 入 达4 多 万 元 。 0
当建设 新农 村 的春风 吹 到左 家村时 ,
实现 “ 风 民俗 文 明化 、 村 团结 互助 和谐化 ” 成为党员们 的又一美好愿 望。党小组牵 头
组建 了 由中老年 人组成 的文 艺宣 传 队 , 经
应俱全 ,左家村 村 民小组 家家 窗明几净 ,户户花艳
兰香。
左 先勋
嬲 夕
主干道 向前走 , 一个错落有致 、 瓦白墙 的村庄 青
展现在眼前 。这个美丽 的村庄 ,就 是省级文明 村、 南涧县拥翠乡左家村。20 年 , 家村又被 07 左 省妇联 表彰 为“ 新农 村建设 巾帼文 明示 范村 ” 。 过去。 山高坡陡的左 家村缺水 , 只有 一条年 久失修 的山路弯弯 曲曲地与外界相连 ,群众 的 生产生 活条件很差 。 村党小组8 名党 员一直想让
构, 制约 了全村经济发展 。面对困难 , 员们 没 党
墙青瓦 , 美丽 的图案 、 优雅 的文字也悄然爬
上 了围墙 和大门 ; 过争取上级补 助 、 户 通 村 共建 的办法 ,l 3 户村 民全部新建 了卫生厕 、 沼气池和卫生 厩 , 彻底 消灭 了露天粪 池 , 极 大地 改善 了卫 生环境 ; “ 洁家 园 、 洁 以 清 清 田园 、清 洁水 源”为主题 的创 建活动 的开
展, 畜禽全 部实行 了圈养 , 秸秆 杂物实行集
中存 放 , 垃圾 进行集 中清 理 , 户门前卫生 农 实行 谁门前谁打扫 、 谁屋后 谁清理 , 家家做
富“ 明白人” 8 。 名党员 自发组成烤烟生产技术服
务队, 适时深入到农 户家中 、 田间地头发动群众
群雁高飞头雁领——记潍坊市奎文经济开发区南屯村党委书记南秀霞

…Leabharlann ……一一
群瓣离 头藤绷
区 南屯树 党 委 书记 南 秀霞
俗 话 说 ,群 雁 高 飞 头雁 领 。潍 坊 市 奎 文经 济 开 发 区 南 屯村 能 取 得 如 此 运会火炬手。 南 屯 村 先 后 荣 获 全 国 文 明 村 、全 国 爱 老 敬 老 模 范 村 、国 家 级 “ 绿 色
活 动 ,大 力倡 导尊 老爱 幼 、 家庭和
首 先 ,完善 村 内公益 设 施 ,先 睦 、邻 里 团结 的 良好 风 尚。如 今 , 0 %以上 的家 庭 成为 “ 五 好 家 后筹 资5 0 0 0 余 万元 对村 内道路 和环 全 村9
村河 进行 了整 修绿 化 ,在环 村 河 种 庭”和 “ 双星”文明达标户 。
植 了荷 花 ,兴 建 了设 施齐 全环 境 优
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 。
她 始终 以农业 产业 化 发展 为方
到了 良好教育 。 其 次 ,改 善 村 民居住 条 件 ,按
向 ,高 起点 、高 标 准 的建设 了 面积 照 “ 村 庄 小 区化 、小 区 园林 化 、住 l 3 公 顷 的食 品产业 园 区 ,培 植 了粮 宅 楼房 化 、管 理物 业 化” 的标 准 , 食 加工 、豆 制 品 、酱菜 制 品、 面食 筹资8 0 0 0 余 万元 ,先 后建起 了 由2 6 制 品等 “ 金 如愿 ” 品牌 食 品系 列 ,
南 秀霞 上 任 后 ,在上 级 的正 确
潍坊 市女 民营企 业 家 、潍 坊 市 “ 巾
帼建 功” 岗位 明 星、第 二十 九届 奥 领 导 下 , 全 面 开 展 植 树 绿 化 和 环
境 美 化工 作 ,专 门成立 了金宝 环境 美 的文化 休 闲活 动 中心 和 “ 农 家书
五个移民安置点简介

马庄村安置点简介马庄村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以北8公里处,土地面积12.57平方公里,耕地8253亩,其中水浇地450亩。
全村有569户,2415人,其中少数民族938人,占39%。
劳动力1265人,辖8个自然村。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79元。
马庄村属川区村,交通便利,西大路贯穿其境。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全村大力发展养殖业。
2010年底,羊只存栏1180只,生猪732头,家禽3万只。
在一批素质优良的经济人的带领下,劳务输出成了本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
实现了闭路电视入户,改善和丰富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形成了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2011年头营镇生态移民马庄村安置点建成房屋48户,牛棚48座,房屋主体全部完成,入住44户,入住率达92%;安置点配套道路硬化0.5公里,并全部铺设上水管道。
南屯村安置点简介南屯村位于原州区头营镇东18公里处,土地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42亩,其中水浇地2225亩。
地势平坦,属黄灌区。
下辖6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514户,人口2099人,是一个川区汉民村。
现全村有牛360头,羊只1230只,多年生牧草1000余亩,草畜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826元。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全村经济发展较快。
劳务经济也形成一定规模,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2011年头营镇党委、政府将南屯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南屯5队征地200多亩集中规划建设盐化工居民安置点。
目前,已按照统一标准建房148栋,各户配套卫生厕所正在建设;现有有134户入住,入住率91%。
铺设人畜饮水管道6公里,通自来水161户,改造村级道路8公里,硬化居民点巷道3.6公里,绿化道路3公里,居民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接近尾声。
胡大堡村安置点简介胡大堡村是头营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有4个自然村,456户,1998人,现有耕地7391亩,其中水浇地378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879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中国梦 [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中国梦 [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ef1c39195f312b3069a5e6.png)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第十师**团与**蒙古自治县已形成心齐气顺、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形成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强大合力。
而**团屯南农业公司第一作业区与**蒙古自治县的**乡只有一河之隔,地方主要以蒙古族为主田地相连,水流贯穿,各民族朝夕相处、平等相待、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多年来,**团第一作业区在履行国家赋予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发挥着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把增进民族团结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相结合,与正确处理兵团与地方关系相结合,使广大干部职工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根深蒂固,呈现出了“兵地融合谋发展、军民团结一家亲”新局面。
开展文艺汇演、民族教育宣讲促和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地方文化氛围,让农民享受文化盛宴,近年来,第一作业区党支部被**乡八队邀请,为村民献上一场社火表演和舞蹈表演,连队党支部组织凌河文艺队40余人到八队赞助表演,表演异常精彩,得到了台下村民的阵阵喝彩。
**团第一作业区也邀请乡政府文艺队参加团组织的“党支部在我心中”文化周活动,为**团人民表演了别出心裁的节目,得到全团居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几次的文化文艺联动表演又一次拉近了兵地之间的友谊。
由于兵地共建、融合发展一直是两地发展思路,第一作业区始终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组织共建、困难共解、党员共管、发展共谋、经验共学、信息共享、活动共开展”等共建措施。
经过这几年时间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合兵团实际,开展“唱响兵团精神,推进跨越发展”专项活动。
组织“百人宣讲团”赴地方、社区、学校进行巡回宣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农民深刻认识兵团精神以及师市“亮剑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处理好“三大关系”、发挥好“三大作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三化”建设进程,实现在兵团率先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广泛开展**“三史”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窦书记的『三把火』

王庆友同志 当选为攀枝花市政协副主席
李宗清同志 当选为宜宾市政协副主席# 不再担任宜
华 铁 平 同 志 不 再 担 任 攀 枝 花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副主 任 卢 太 平 同 志 不 再 担 任 攀 枝 花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副主 任
宾 市 人 民 政 府 副 市长 魏在禄同志 不再担任宜宾市政协主席
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截止目前"共整顿软弱涣 部发展党员 工作呈现 可喜局面" 目前 "全 区共培养
散村党支部 $ % 个" 调整村 党支部书 记 %% 名$ 班子 入党积极分子 () "" 多人# 聚贤乡木连寺村农民唐
成员 & ! 名"全区村级班子的组成结构明显优化"工 喜是当地有 名的养殖 能手" 春节前" 他主 动找到村
兼职" 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
春节期间返乡 过年"主动参加了村党支部举办的学
充分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大力加强村级组织阵 习培训班 "并在外出务工前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
地建设# 通过部门帮扶援建$ 整合资源改建$ 依托村 申请书# 据统计" 第三批&先教’活动开展以来"全区
小联建等办法" 全区新建$ 修缮村办公场所$党员活 共有 %" " 余名 农村群众主 动向党 组织递交 了入党
先 进
安居(
性 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教
!张兴 武 羊俊 华
育
活
省 委 书记张 学忠在遂 宁市考 察时的 讲话精 神" 党员活动室% 区广电局筹资 !"" " 元帮助马家乡五
为安 居区深入推进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增添 里沟村整修党员活动室"并购买办公设备一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屯村:抓班子带队伍建设美丽新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接山镇南屯村以班子建设为突破点,抓队伍、带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作用,践行党的宗旨,以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为基础,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植树增绿为点缀,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带村风民风建设,共筑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家园。
抓住关键点,形成凝聚力、战斗力。
南屯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的关键一点是加强班子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班子强不强,先看“领头羊”;班子不团结,事业无指望。
在工作推进中,村党支部书记展召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决定把抓班子建设放在首位。
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心、交底,商讨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破解工作难题。
同时,不断加强党性教育,经常教育班子成员要以大局为重,以全镇、全村工作为重点,服从全局,积极落实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让领导满意、放心。
只有统一了干部思想,才有战斗力,干工作才有保障。
不论是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还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内坑塘、荒片清理,或是文化广场建设、办公场所改造、扶贫、改厕、移风易俗等工作,都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强化示范引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去年在村庄绿化过程中,为改变村内的环境卫生,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南屯村坚持绿化全覆盖,统一美观,干出效果,决定对村内有影
响的树株进行清除、更换,包括一些杨树、老槐树。
当时,村里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此事,觉得无处下手,工作不好开展。
老党员、村支部委员刘丙贤当场表态,“我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党性觉悟,我带头伐,不要村里一分钱补偿。
”会后,刘丙贤带头把自家的树株全部伐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群众一看村干部带头伐树,没要一分补助,都主动把自家的树伐掉,绿化植树得以顺利开展。
在南屯村有5个坑塘,环境卫生经常反弹,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重点。
南屯村经过慎重考虑,将坑塘全部绿化,植上景观树和花卉,改变环境差的问题,牵扯坑塘内及周围栽植着树木和历史形成的原因,其坑塘的使用权在农户中,此事有些难办,这时村主任李维山主动站了出来,说:“村东的坑塘有我的一半,我带头伐树,再做邻居家的工作,让他家也伐树。
”之后,李维山白天伐树,晚上做邻居的工作。
经他耐心的做思想工作,邻居同意了,他再给邻居联系到买树的。
此项工作在李维山的带动下,其他村干部也开始做其他坑塘户的工作。
截止到今年3月份,5个坑塘全部种上了柳树等绿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