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部件的示意图,其中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的是()2.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3.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距离可能为()A. 3厘米B. 13厘米C. 23厘米D. 33厘米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 cmB.7 cmC.10 cmD.16 cm5.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6. 如图是蜡烛的成像规律图,它的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 投影仪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潜望镜7. 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D.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8. 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9. 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 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D. 投影仪10.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11.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1.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 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 一定小于LB. 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1.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3.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平而镜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4.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里.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关于凹透镜的特点,其中正确的是()A、任何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可能会聚为一点B、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才会有发散作用C、对正对着另一侧焦点的光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有两块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会聚能力相同B、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强一些C、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强一些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 ________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2)属于凹透镜的是 ________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8.如图所示,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距透镜约4 cm 时,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中月点,则透镜的焦点是__________ ,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 cm, 透镜的光心是_____ ,在处可点燃火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1.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50厘米3.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7.用__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8..凸透镜有________个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同一个凸透镜两侧的焦距________,焦距短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________(选填“强”或“弱”).9.把一个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镜下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这点叫________,陶器同学在测该透镜的焦距f时,用太阳光垂直照射该透镜,另一侧白纸上出现一个较大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距离是L,他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他的判断__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10.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我们能闻到阵阵花香.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11.完成下列光路图1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答案1-6. B A B D C A7.凸;焦点8.两;焦距;相等;强9.焦点;不正确10.会聚;靠近11.略12.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 第1节 透镜》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 第1节 透镜》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 节透镜一、夯基达标1.如图所示,光线经过一个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则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潜望镜2.下列关于透镜光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B.经透镜后其光线是发散的,该透镜肯定是凹透镜C.经透镜后其光线是会聚的,该透镜肯定是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正确3.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4.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从外部特征上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2)属于凹透镜的是,从外部特征上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5.小李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三个小激光灯、凸透镜、凹透镜及一些辅助器材,探究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究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7.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8.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二、培优促能1.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2.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透镜是凸透镜的是( )A.甲B.乙、丁C.丙D.甲、乙、丙、丁3.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

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

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

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4.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两种判断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概念:(1)光心O:透镜的,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 __.(2)主光轴:通过和两个球面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 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到的距离.二、练习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_ 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 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_.知识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2.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3.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_ 透镜.(填“凹”或“凸”)5.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文明祭祀,要求人们不要在野外随手丢弃垃圾,特别是矿泉水瓶,是因为盛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镜,对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6.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8.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9.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1.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cm.13.(常州中考)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14.请补充通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15.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m.16.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凸透镜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凹透镜__.概念:(1)光心O:透镜的__中心__,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不变__.(2)主光轴:通过__光心__和两个球面__球心__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__平行__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会聚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__反向延长线__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__焦点__到__光心__的距离.二、练习1.透镜是利用光的__折射_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ACDE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B__.2.解:3.解:4.__凹__ ,__凸__透镜.5.__凸透__ ,__会聚__ .6.有__发散__ .7.__8__cm,__不能__ .8.A9.C10.D11.__会聚__ ;__小于__ .12.__会聚__,__10.0__ 13.解:14.解:15.__0.6__ ,_0.2__ . 16.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 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2.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A.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 甲、乙都为凸透镜C.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 甲、乙都为凹透镜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L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4.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定会聚于焦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5.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6.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7.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A. 只有bB. 只有a、c、d、eC. 只有a、b、cD. a、b、c、d、e均可8.如图所示的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关于它的折射光的方向正确的是()A. B.C. D.9.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 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 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 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km/sC. 使用照相机时,人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D. 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1.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B. 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 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D. 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凸透镜后,都能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12.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5.1 透镜1.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凹透镜、凸透镜B.凸透镜、凸面镜C.凸透镜、凹面镜D.凹透镜、凸面镜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经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C.放在凹透镜焦点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4.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5.夏天的中午,如果在太阳曝晒下的花木上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上附着水滴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了叶片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D.水滴好像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6.微型手电筒使用的电珠(如图所示)和普通电珠不同,它的尖端很厚,呈半圆形,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集中平行射出,则关于该灯的尖端玻璃和小灯泡的灯丝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焦点上C.凹透镜,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焦点上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位于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在S’点,则该光学元件应该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8.小明拿一透镜正对太阳光放置,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的白纸上出现了一小亮点,则此透镜是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其焦距是______.5.2 生活中的透镜9.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投影仪10.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全身照,如果用它给这个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应( )A.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B.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D.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11.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 B. C. D.12.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_的_____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选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5 cm.如图所示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的是( )A. B.C. D.14.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 cm处时,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接收不到像15.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整光屏位置才能有像成在光屏上16.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 cmB.15 cmC.10 cmD.5 cm17.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1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cm.18.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 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____________.5.4眼睛和眼镜19.眼睛前部的聚光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凸透镜作用的是( )A.角膜B.虹膜C.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D.晶状体20.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他,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高老师是近视眼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可能过大21.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A.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2.现代医学对近视眼的矫正有一种新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眼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A.增长眼球前后方向的距离B.缩短眼球的焦距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改变晶状体太厚的状态,减弱它的折射能力23.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B.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C.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D.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2.近年,森林火灾频发,有调查显示,一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装有水的瓶子。

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平面镜B.凸透镜C.三棱镜D.凹透镜3.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平面镜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D.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4.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这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5.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是A.将要会聚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B.只有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D.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有发散作用6.今年是农历猴年,张家界市2016“猴年拍猴”主题摄影活动正在进行中,某摄影爱好者看到如图所示温情一幕,立即举起照相机进行了抓拍,那么在底片上所成像是()A.B.C.D.7.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使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则它A.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小C.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将成为发散透镜8.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9.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A.B.C.D.10.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这是因为()A.像真的变大了B.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C.像实际变小了D.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二、填空题11.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12.清晨,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更清晰,这时露珠相当于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1.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
B.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C. 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D.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3.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近视眼眼睛片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5.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6.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7.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
A. 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
B. 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
C. 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D. 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
8.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9.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________,由________叫焦距,焦距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能力越强.
10.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透镜.
11.如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有。

12.现在,很多居民家的房门上都安装了“猫眼”,这样不用开门就能看清来访者是谁。

①“猫眼”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间小空内的一枚透镜,所看到的“来访者”是立的、
的像(填:“正”或“倒”;“放大”或“缩小”;)。

②如果门上没有安装“猫眼”,当有熟人在门外叫开门时,就会“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
还会辨别出是谁,这说明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1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
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________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
14.有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现用它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1是研究照相机原理的实验图,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处画出凸透镜(两图中间)的实物;如果用它来研究班班通投影仪的原理,
请在图1的基础上,在图2中合适的位置处画出凸透镜(两图中间)的实物.
15.L1为入射光线,L2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分别添加凸透镜和凹透镜,将光路补画完整。

(要求画出主光轴、确定焦点的位置)
答案
1-8 B B C B C A C D
9.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小
10.凸;凹
11.acd;be
12.①正;缩小;②音色
1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错误;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1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照相机原理: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位置在2f之外,如图所示: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即凸透镜的位置在f和2f之间,如图所示:
1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