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高中历史)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专题总览】农业基本构造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商业基本构造与特色重农抑商政策经济政策“海禁”政策【课程标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色。

【知识构造】宋元:国外商运发展快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发展历程明清: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地区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和会馆宋从前:市的商业活动存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商业市场(市)的发展历程宋此后:“市”打破了原来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宋从前:城市主假如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商业城市的发展宋此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知识梳理】一、商业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初期的商业互换。

2、商朝: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职业商人和最早的钱币已经产生。

[ 中国最早使用的钱币是天然贝壳 ] [ 特别提示 ] 商消亡后,商朝人以擅长经商著称,因今后代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3、西周:推行“工商食官”政策,官府控制商业。

跟着商业进步,交易活动日趋屡次,钱币需求数目增添,大量的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很多庶人打破官府的约束,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盛实力的商人,私商渐渐代替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跟着商业的繁华,形成了很多有名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赶收益而来往奔走。

6、唐朝:(1)水道商运发达:商船“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弘大著称,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来回一次,所获收益十分可观。

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协助性经营场所买卖特别兴旺。

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接踵问世。

柜坊:专营钱币的寄存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是我国初期的汇兑制度。

[ 特别提示 ] 隋唐期间,政治上的一致和大运河的开通,亲密了南北方的经济来往,加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屡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体现出空前繁荣的情景。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014年12月17日)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014年12月17日)

出现了巨商和商业中心
商运活跃(丝绸之路);商人活跃
代 水路商运发达;客舍等场所生意兴隆



海外商运发达(远销海外;海外贸易税);交子
鼎盛 明
商帮、会馆
二、“市”的发展(重点)
朝 秦 汉 代 代 市的发展情况
法律规定,明码标价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 (唐末突破时 理 草市演变为商业中心;后期夜市繁荣 间的限制)
商业都会
3、城市经历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 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历程
请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封建国家稳定、统一、强盛,为经济发展奠定 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 经济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其他
商业交通、市场发展、城市繁荣、货币
巩固练习:
“商人”的起源
商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武
王把殷商遗民分给各诸候国,由于商族原是贵
簇,„一下变为贱民,又被剥夺了土地和特权, 无力赡养家眷,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 买卖为主要职业。„„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 卖的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中国称生意人为“商 人”的缘由。“商业”、“商品”、“商旅” 诸词也都由此而来。
1、关于草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时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B.宋代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南齐时有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D.后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是在 A.南齐 B.唐代 C.宋代 D.汉代 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场景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 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探究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图一 唐都长安
请回答: 请回答: (1)“市”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市” 市 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 作出了什么规定? 作出了什么规定? (2)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市”的布局,你发现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的布局,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秦代:管理“ 秦代:管理“市”有严格的法律
市 ” 的

汉代: 汉代:集市贸易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南北朝时期: 草市” 南北朝时期:“草市”------民间集市形成 民间集市形成 唐代: 唐代:夜市出现 宋代: 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明清: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 草市” 有何区别? 市”有何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 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 草市” 草市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 地域限制。 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 夜市”则指城市中的“ 夜市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 制。
• 商业的繁荣 促进城市的 发展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 . 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早市 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C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
思路点拨 汉唐的长安和北宋的汴京都是古代城市 发展的典型,汉唐长安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城市中有 发展的典型, 管理严格的“ 管理严格的“市”,而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则是 “市”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答案 (1)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市”,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布局发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了明显的变化, 了明显的变化,“市”的设置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 1.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先秦时期 .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货币需求量增 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 西周时期 和铜贝。 加,当时流通的有 骨贝 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中心 。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一、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简史中国的商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商业活动在夏商周时期逐步发展,商业日益繁荣,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已经流通,商业活动愈加繁荣。

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货币统一标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汉代开始出现了丝绸之路,商业活动逐渐走向繁荣,唐代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舟车交通通畅,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商业经济再次发展,出现了金融、保险、票据等现象,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保障和方便。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商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古代商业经济主要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河流和陆地两种为主。

商人常常选择从河流的上游运输货物到下游,最后使货物流通于各地。

而从陆地运输则需要人和马匹来完成,运输的时候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2.货币的创制和流通货币是商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和布匹,随后是青铜、银、金等金属铸造的货币。

汉朝时期,开始流通刀币,唐代开始流通铜钱,到了宋代,就出现了纸币,并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3.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古代商业贸易方式主要是赊销和换市。

赊销是指货主先把货物给商人,商人把货物卖出后,再把钱给货主。

换市是指商人把自己的货物和别人的货物交换。

随着金融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贴款和现汇的交易方式。

4.商会的出现商会是为了共同经营和管理商业事务的组织形式。

商会一般是由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共同管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共同担负风险和损失。

商会对商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古代商业经济的影响商业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促进了交通运输、货币的流通,也加速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文化升华。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
【答案】 D
4.唐代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
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
洲布火浣,蜀地绵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反映出( )
①古代商人的生活具有不稳定性 ②唐代的商旅往来频繁 ③古代商人为
了转贩求利而无所不至 ④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题干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反映唐政府的商业政策及对商业的管理 控制,④错误,故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014】
材料一 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 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 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 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俞大娘”航船出现在唐代,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 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
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
“市”( )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
课时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 商业发展展的概况。 •2.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市”的发展和演 变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 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提示 (1)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探究二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 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 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 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 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 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 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 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 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
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
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
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
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答案 (1)表现: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 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 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丰富;政府对商业政策的 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 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77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777人民版PPT课件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况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先秦 时期
商代:初步发展
西周:交易活动频繁, 货币(骨贝和铜贝)
从兴起到繁荣
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商业中心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发展表现
时期 对内商业 对外商业
运输
贸易
市场
城市和城 镇
金融
秦汉 时期
商运活跃
开辟陆 上丝绸 之路
长安、五 统一货币
严格的时 都
认识——商业发展的特点
1、从时间上看:
起源早,阶段性特征明显
2、从形式上看: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3、从载体上看:
城市商业发达
4、从贸易范围上看: 国内和国外贸易全面发展
5、从货币种类看:
货币种类日益丰富
6、从商人群体看:
商人群体活跃,明清出现商帮。
7、从地位上看: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被看做“末业“
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抑商政策 坊市分区
坊、市时 空限制打 破, 纸币流通
资本主义 萌芽、市 镇商业繁 荣、商帮、 闭关锁国
课堂练习
1、《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D 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 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 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 环、领抹之类,至“晓市即”散突,破谓时之间鬼限制市,子。
设有晓—市—、(夜宋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 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 去处,通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专题一(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执笔人四川省罗江中学校陈兵江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互相作用了;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计
导入
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中国大部分人知道了乔家大院,一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让我们了解了晋商,了解了乔致庸恪守诚信,不断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的过程。

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那么商人是怎么出现的?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它又有哪些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过程设计
一、古代中国的商运
1、兴起:先秦时期
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

使用贝为货币。

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
解说: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
“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

②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汉代:汉代商运活跃(路上丝路)
3.唐代:商旅往来频繁(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海运)
4.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

(海上丝路)
北宋益州“交子”
5. 明清:会馆、商帮
结论: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主要方式:水运——俞大娘航船
陆运——丝绸之路
海运——海上丝绸之路
二、市的变迁
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的都市也因为商业的集中,出现了繁荣景象。

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著名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襄阳、郢州、交州。

4、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夜市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6、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拓展: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活跃。

②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④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

⑥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
请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课堂巩固
1.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2.明朝,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A.会馆是开会的地方B.会馆的出现, 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C.会馆是不同地域商人存钱的地方D .会馆是商人居住的客钱
3.古代中国的“草市”是指()
A.买卖草料的专业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C.城市集中贸易的地点D.与少数民族交易的集市
4.商人可以在“市”里从事自由商业活动始于()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5.明清时期, 晋商和徽商的形成说明了()
①商业的空前繁荣②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③海外贸易的发达④商帮结成往往带有地域性特征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D.①②④
体验高考
1、(2009山东文综)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2、(2010·福建卷)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