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

题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原始社会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答:P16长江流域为干阑式建筑(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为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构房屋的实例)。黄河流域为木骨泥墙建筑(二)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

答:P19仰韶时期:出现了房屋和部落,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初期---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晚期---西安半坡村遗址,南面是居住区,北端为墓葬区,居住区东面陶窑场,居住区和窑厂及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 P21龙山时期:村落时龙山文化的特征之一。龙山时期的居住遗址,多为圆形平面的半地穴式房屋,并且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方式。(发现了土坯砖)

(三)商朝宫室的的布局形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p26商朝宫室是陆续建造的,全都是庭院式建筑,单体建筑,后期殷墟沿着子午线大体一直的纵轴线,有主有从地组合成较大的建筑群。后来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室常用的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式布局方法,在奴隶制的商朝后期宫室中已略具雏形。

(四)商朝陵墓的内部结构有何特点?

答:p27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形两种。“亚”字形陵墓在土层中有一方形深坑为墓穴,墓穴向地面掘有斜坡形羡道;穴中央用巨大

的木料砍成长方形断面互相重叠构成井干式墓室,称为椁;椁中置棺柩,其外表雕刻花纹,饰以彩绘。

(五)西周时期居住建筑的类型是什么?

答:p30西周有代表性建筑为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从中看出这是一座相当严正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此外,通过其他遗址如湖北蕲(QI)春发现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六)春秋时期筑城的方法是什么?

答:

(七)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

答:p36大量建造台榭---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架房屋。以陕西战国时期咸阳宫殿为例,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叠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

(八)战国墓有什么特点?

答:p36战国时期的陵墓不仅垒坟,而且植树,并且在封土之上建有祭祀性质的享堂或祭殿。这种把高台与享堂相结合的方法,对秦汉产生一定影响。

(九)秦始皇陵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p39位于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陵体为三层方锥形夯土台,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陵东1.5KM处,为大规模的兵马俑队列埋坑,沿山麓修建东西方向防洪沟。总体来说其特点,秦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十)汉长安宫殿建设有什么成就?

答:

(十一)四大都城是哪几个?其特点如何?

答:P53-P60

(1)邺城。平面为长方形,以一条东西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住宅,北部为园囿、官署,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分区明

确,交通方便,为南北朝,隋唐的都城建筑所借鉴。

(2)洛阳。我国五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A)北魏时期:是在西晋洛阳上重建。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道路布置为不规则的方格网。(B)隋唐时期:隋炀帝在魏洛阳西侧新建,

地势平坦,布局很整齐,平面接近于方形,因为是陪都,规模较

小,宫城偏于西北,防御措施作了很多。

(3)建康。地形属于丘陵区,有“龙盘虎踞”之称。城市布局从东晋到陈,基本上相袭沿用。建康城南北长,东西略狭,周围约里。北面为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大体依仿魏晋旧制。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

(4)隋大兴,唐长安。(A)隋大兴:隋文帝建造,官府集中于皇城之中,与居民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建筑的革新之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期遗留的洛阳城,和洛阳很相似,但因为是新建城市,整体布局更加整齐严谨理想化分区更加明确合

理,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里坊和市,城内道路宽而直。城内佛寺很多。(B)唐长

安:以大兴城为基础发展起来,主要宫殿向东移至大明宫,市集集中于东西,四面开门,里坊大小不一,道路系统交通方便,整齐有序。

(十二)唐朝宫殿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P61以大明宫为例。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位处高低地,居高临下。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为长达数里的中轴线,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外朝轴线上排列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建造对称的殿阁楼台。(十三)举例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寺院类型。

答:(1)以佛塔为主题的寺院。如永宁寺,主题部分由塔、殿、廊院组成,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虽然采用“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但是仍突出佛塔主题。(2)以殿堂为主的佛寺,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例如建中寺。

(十四)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答:

(十五)佛光寺和隆兴寺平面布局和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P67(A)佛光寺:位于五台山佛光山腰,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总平面适应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用挡土墙砌成。主要建筑有大殿、金代的文殊殿、唐代的污垢净光禅师墓塔及两座石经幢。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正殿分为台基、殿身、屋顶三部分,这是我国

古代建筑典型的三段式构图。殿身与屋顶之间安置斗栱,用来承托梁枋及檐的重量;大殿屋顶采用庑殿顶,坡度平缓,稳重舒展,出檐很深远,斗栱雄大硕壮。

大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九开间,进深四开间,平面柱网有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开间,进深两开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这种形式在《营造法式》中成为“金厢斗底槽”,有侧脚和升起。大殿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梁柱结构。

P100(B)隆兴寺:平面呈狭长形,主要建筑自南向北排列于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大觉六师殿一直、摩尼殿、佛香阁、兹氏阁、转轮藏殿及弥陀殿。这是我国典型的佛教寺院布局。摩尼殿:殿基为方形,重檐九脊殿顶,四周正中出抱厦,正面开窗,殿身全是厚墙围绕,大殿外观别致,檐柱有侧脚及升起。转轮藏:二层,重檐歇山顶。这种以高阁为全寺中心的布局方法反映了唐末至北宋期间高型佛寺的特点。

(十六)唐塔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答:P71(1)阁楼式塔: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最早,数量最多,是我国塔中的主流。玄奘塔年代最早形制简练。

(2)密檐塔:塔身多数朴素无装饰,但是具有显着收分,塔身建在扁矮的台基上,塔身以上是层层密叠的叠涩檐。以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为例。

(3)单塔:多作为僧人墓塔,平面多是正方形,但也有六角八角或者圆形的,规模小。例如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十七)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哪几个?

答:P77新疆克孜尔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是历代建造的累积,但也有此时期的作品。

(十八)简述北宋东京城特点。

答:P91城市规模较唐长安小;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在城市布局上打破了里坊制度,形成按行业成街。

(十九)试对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做建造分析。

答:P105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不布局,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上,,高九层,最下层是重檐,共有六层檐。木构架柱网和构件采用内外槽制度,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袱、草袱两套构件。平面采用八角形,同时使用双层套筒式的平面和结构。底层的内外二圈柱都包砌在厚达1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中所谓的“副阶周匝”。而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的“金厢斗底槽”。各楼层间有平坐暗层,增加刚性,更牢固。上下层柱是用叉柱造,各层都设平坐和走廊。

(二十)唐陵和宋陵两者有什么不同?

答:唐陵:主要运用地形,因山而坟,

(二十一)安济桥的结构特点及其成就是什么?

答:P87以一单券越如许长跨,加之以空撞券之结构。大拱由28道石拱券并且组合砌筑而成,两肩各有两个小石券,是世界上显存最古的敞肩桥。

(二十二)《营造法式》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P111内容:是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邸等建筑供工作,由将作监李诫编着,而颁布的。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全书34卷,分五个组成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前面还有“看详”和“目录”各一卷。

特点:(1)模数的制定和应用(2)设计具有灵活性(3)技术经验的总结(4)装饰与结构的统一(5)建筑生产管理的严密性

(二十三)元明清三朝都城及宫殿有何联系?各自有何特点?

答:P121(一)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融汉、蒙文化与一炉,充分因地制宜、利用旧城、兼收并蓄、富有创新精神。1,依托旧城建设新城,两城长期共存。2以水面为中心的布局。3,适宜的规模和严整的格局。4,居民区和商业街市的分布。大都居民分布的总特点是一皇城为中心。5,城市引水、排水工程。主道与支道分工明确,计划性很强

(二)明北京城:沿用元大都旧城加以改造:1,市区缩北展南的推移;2,城市中轴线加强;;3,增筑外城。

(三)清北京:基本继承了明代格局,局部做了改动:1,充实、调整、改造旧城;2,开发西北郊及南郊园林用地,形成皇家园囿。

(二十四)试分析元明清三朝各宗教的发展对其建筑的影响。

答:P141(1)汉地佛教建筑:A元代一脉相承南宋,构成其禅林的基本布局,即五山十刹;

B明代佛教普及化与世俗化进一步加深,诸宗归一,相互融合,构成其佛教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建筑以禅寺为代表主体布局的主要形制和特色因此而产生。例如伽蓝殿堂的南北布局;

C清代汉传佛教逐渐衰微,而建筑更多的吸收各地民间的工艺技术,采用地方建筑风格,布局灵活自由。

P144(2)藏传佛教建筑:A元:由于元朝政府的支持,萨迦派取得了西藏地方领导权,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从而大大促进了藏传佛教及其建筑的风格。

B元末明出:宗喀巴创立了格鲁派,并在藏族社会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由此,藏传佛教开始向滇北,川西,青海,甘肃藏族和蒙古地区传播,格鲁派寺院建筑也遍布了这些地区。

C清:清入关后,为了达到统一的目的,利用藏传佛教,怀柔蒙骗,广建寺院。于北京、热河、五台山形成内地藏传佛教中心;在藏族地区形成黄教六大寺宇,顺治二年始建布达拉宫。到了清后期,政治溃败,内忧外患,藏传佛教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已物理再建寺院,有的寺院任其颓毁,藏传佛教建筑伴同清王朝的衰落而衰败了。

P146(3)云南傣族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约元明之际,传入我国云南傣族居住区。傣族佛寺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佛殿、佛塔、僧舍。在组合方式上则有以佛殿为主(有干阑与落地两种类型,落地又有曼阁式、曼广式、曼苏曼式三种形式)或者以佛塔为主(塔外部轮廓为尖锥状,分为覆钟式和叠置式)的区别。

P148(4)道教建筑:A元:对道教采取兼容的态度,使其实力强大。例如典型的道教建筑—永乐宫。

B明:对道教及其他宗教进行统一管理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教的发展,但是在普通民众总广受欢迎,小型道观有增无减,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

C清:这时期的道教已经步入衰颓时期,其社会地位也逐步下降,始终处于被贬损的地位。

元明清各地道观的布局仍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都尽量保持规整严谨的轴线对称布局。

(5)其他:除了上述宗教,元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建筑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十五)元明清时期住宅建筑发展有何特点?

答:P129(1)元:元代住宅是宋、金发展至明清住宅的中间环节,是在住宅制度逐渐森严、精致化过程中一个较为自由、散漫的阶段。在形式上,北方的住宅较多的受大都住宅的影响,而南方则在原宋制的基础上渐变。通过遗址可以发现,用廊柱连接的工字形平面和前出轩后有抱厦、左右立挟屋的凸形平面,以及二明一暗带抱厦的这种不对称正方平面在元代都是比较流行的建筑形式。

P130(2)明:明代住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色彩。初期:形态皆受制度的严格束缚,造成住宅单体建筑的形式单一和群体组合的严谨规整。到了早期:元代的丰富造型和复杂平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悬山顶,单纯的一字型平面,正房不对称的形式也不见了,其变化

仅是按等级的差别在尺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在建筑群的组合上,元代一度出现的无轴线的自由布局被否定,代之以严正的中轴线组合,辅助建筑采用拱围的手法作为对称布置。中后期:随着制度松弛,风俗趋奢侈和技术进步,住宅特点有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室内空间保持宜人的尺度而不受架多脊高的影响;山墙高出屋面的形式使纵向多轴线的大型住宅出现横向自由的布局;崇尚自然,在住宅中局部做园林化处理。P130(3)清:清代人口增长迅猛,迫使住宅设计寻求节约用地的新途径,对历来是单层独院式的传统民居进行系列改进。如,采取紧凑用地、较高层数、拼连建造、加长进深、出挑悬吊等措施。例如,中后期的北京四合院,取消了早期围绕住院四周的更道,有的院落过小的改为平屋顶;晋中地区,将正房建为三层,四合院也都为两层;东南沿海一带多为联排式民居;闽粤沿海,人们创造了一种称为竹筒屋的单开间、长进深的民居形式;在重庆、湘西等地建造吊脚楼。

(二十六)试讨论庭院式民居的特点,类型及其代表实例。

答:P132(1)特点:以单间组成条状的单幢住屋为基本单位,回环布置,组成各种形式的院落,称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生活空间形态。

(2)类型:合院式,厅井式,组群式。

(3)代表实例:合院式---北京四合院;苏州民居----厅井式大宅院;福建永定土楼

(二十七)元明清时期坛庙建筑可分为哪两种,各包括哪些类型的建筑?

答:P150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场所,包括天上、地上诸神。例如,天坛、地坛。第二类是祖先和圣贤英雄之庙。例如,明北京太庙、祠堂。

(二十八)试分析元明清时期各类学院的建筑形制区别。

答:P155学院建筑大致分为官办的各类官学和民办的书院两大类型。元明清时期学校建筑形制的特点是与文庙相结合,所以学校有时候又称为“庙学”、“学官”。由庙和学两大部分组成。“庙”中的大成殿是整组建筑的中心和精神所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堂和专舍。(1)国子监:国家的最高学府,元时称国子学,明初改为国子监。例如南京国子监,主体由并列点的庙和学两部分组成,左庙右学。

(2)地方官学:形制基本上是国子监的缩影,除了左庙右学外,还常用前庙后学的布局,在建筑上强调中轴线的作用。

(3)书院:民间教育机构,以学术传播为主,科举为次,常有区域性的学术中心。兼有讲学、藏书、供祀三大职能。早期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故作自由布置。明代中后期,书院逐步向官学化发展,其形制也逐渐规则化,产生了规整式书院。书院的三大职能,对应的产生了书院的三种建筑单体:讲堂、藏书楼、礼殿或祠堂。他们组合成为元明清时期书院的主体。

(二十九)试分析明清两朝陵墓建筑的建筑成就。

答:P158(A)明代:陵寝制度方面沿袭了“因山为陵”、帝后同陵和集诸陵于同一兆域的做法,又改革了某些旧的制度,逐步淡化陵寝祭祀中远古“灵魂”崇拜观念,并不断加强礼制观念。明代帝陵的基本布局模式

为前后两个区域,即以祾恩殿为主体建筑的祭祀区在前,以方成为标志的地宫区在后。明十三陵是明陵中最具代表性及规模的帝陵,位于天寿山麓,四面环山,南面敞开,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一山趾,整个陵区结合自然地形,组成一个宏伟、肃穆的整体。

P163(B)清朝:清陵布局已明陵为范本,沿着修长的神道依次布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形成肃穆的空间序列。在整条序列上仅龙凤门及朝房、班房为新增,其他都依明陵。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其中顺治帝的孝陵,分为前朝后寝两座院落,全部建筑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高低错落,疏密相间,节奏感极强。清东陵内其他陵形制与孝陵相似,但是规制上有所减撤。

(三十)试分析元明清时期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建筑艺术成就。

答:P168(一)大木技术

(1)巨变中的元代大木技术:A,层叠式结构的衰落与混合式结构的扩展 B,柱网的自由化与梁栿构架技巧 C,斗栱与梁栿作用的转换(2)重新秩序化的明代大木技术:A,柱梁体系的简化与改进 B,从举折到举架的转变 C,斗栱的变化

(3)结构技术更为规范化的清代大木技术:A,木构架设计的特征 B,清代达木构架的历史性成就:1)品和梁柱技术 2)多层楼阁结构3)大体量的建筑 C,承重墙及附崖

P173(二)石建筑技术

(1)元代拉开了砖石建筑大发展的序幕

(2)明代时我国砖石建筑发展的又一高潮,以运用传统技术的无梁殿所取的成绩最为瞩目

(3)清代砖石结构继承了明代,发展不大

(三十一)中国近代新旧建筑体系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P184(A)新建筑体系:A)品类上,已大体形成较齐全的近代公共建筑、近代居住建筑和近代工业建筑,已能够紧跟当时的世界潮流。B)技术上,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掌握了近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安装,形成了一套新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施工队伍。C)文化上,中国建筑突破长期封建社会中与西方建筑隔膜的状态,纳入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圈,形成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会。D)制度上,房地产的商品化和建筑业的法制管理推进了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建筑制度的近代化。(B)旧建筑体系:A)建筑语言上,推迟转型的乡土建筑中的典型地段、群组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沉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地域的、科学的、情感的信息。B)技术及特色上,部分建筑局部运用了近代的材料,装饰,但没有摆脱传统的技术体系和空间格局,基本上保持因地制宜、因才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三十二)分析评述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建筑。

答:P185中国近代建筑以时间大致可分为:

(1)发生期(19世纪中叶到19世界末):新建筑活动的开展及中国建筑初始转型的时期。这时期建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商口岸城市,及租界。外国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俱乐部,教堂,洋房住宅,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活动的主要构成。另

外,外来势力输入的西方建筑和中国洋务工业、私营工业主动引入的西式厂房,成了中国本土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近代建筑。

(2)繁盛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建筑活动频繁,类型丰富,技术明显发展。这时期,上海、天津等租界区迅速发展;大城市涌现高层建筑浪潮;日本在东北各城市促进了近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留学归国的建筑师们创造出较为活跃的局面;装饰艺术及现代派建筑流行。

(3)停滞期(20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近代临时性箭镞活动扩展至内地,现代建筑实践少。政治统治中心南移,一部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内地工业有了一些发展,但是建筑规模不大,一般多为临时性工程。

(三十三)按不同功能所分的新建筑类型的发展历程中所反映的建筑思想是什么?都有哪些代表建筑?

答:P188~P194(1)居住建筑:A,传统型。旧的传统民居 B,移植型。大住宅,独户型和联户型新住宅、多层公寓和高层公寓 C,演变型。里弄、居住大院、竹筒屋、庐氏侨居与碉楼侨居

(2)公共建筑:商贸建筑。行政、会堂建筑。文化、教育、医疗建筑。交通建筑

(3)工业建筑:单层厂房。多层厂房。

(三十四)各时期国内的社会背景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答:P181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P199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三十五)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致历史脉络是什么?简述各时期的代表性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与内容。

答:P203分为四个阶段:

(一)城市建设的恢复与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1949~1952):随着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建立,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重点又放在回复与发展生产方面,城市建筑迅速恢复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特征。在此期间,恢复、扩建和新建了一些工业建筑;整治城市环境;维修、改建、新建住宅;经过三年调整,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步入一个以工业城市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的新阶段。

(二)“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引入发展与新型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阶段(1953~1957):中国的一五计划,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学科,设置了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了一批以前苏联规划思想指导的新型工业城市。但是由于全面学习苏联,带有一些古典形式主义,刻意强调一些建筑手法,忽视工程经济。这一时期建设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东北、华北、西北一些大城市建设大型工业项目。

(三)城市规划的动荡、中断与三线建设中内地城市的规划、发展阶段(1958~1978):在内地建设上实行“进山、分散、隐蔽”的三线设计方针。城市建设无视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三线城市类型有:一为集中建筑的城市;二是工业靠近原有城镇布置,促进原有城镇的改造和发展;三是工厂进山进沟分散布置,形成许多小工业点和工人镇。

(四)城市规划及建设的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设立特区与开发区,促进了新兴城市与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

(三十六)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旧城保护和新城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试举例。

(三十七)简述中国现代建筑的五种主要思潮的思想特点。

答:P207(1)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解释的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寻找推进中国建筑特色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特征是,以形式模仿和片段移植。

(2)追求地域特色的思潮:主张在建筑中应存在并且可以存在地域特色,并主动地以各种手法去表达建筑的地域特色,或者试图创造新的地域建筑风格。

(3)表达时代精神的思潮:主要的思想表达倾向有现代建筑倾向、玻璃幕墙倾向、后现代建筑倾向、高技派倾向、生态建筑倾向、解构倾向。(4)时尚建筑思潮:建筑师在社会时尚现象的影响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通俗乃至庸俗现象为伍,成为社会时尚现象的附庸。包括政治时尚建筑;传统时尚建筑;欧风时尚建筑;地域时尚建筑;创新史上建筑。(5)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不像其他思潮那样通过建筑作品形式特征直接表现出来;关心它的人主要局限于专业学者之间。

(三十八)比较港澳台地区近现代建筑发展过程及其建筑、城市发展的特点。

答:P218(一)台湾:城市与建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萌动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此时期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建筑基本延续大陆各大城市设计的思路。然后受日美影响,外国资本的直接介

入和外国建筑师直接参与,使国际风尚风靡,逐渐与外国建筑接轨,风格开始与大陆脱轨。(2)升腾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后期),台湾陆续制定和推出各项经济改革与鼓励外来投资的条例。住宅大发展,房地产建筑公司崛起,住宅商品化与商业文化对居住建筑的渗入成为主流。公共建筑类型拓,,一些留学返台建筑师的先进思想和设计理念成为主流。(3)拓展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延续到90年代末),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建筑出现多元化,与世界接轨外,还开始对本土的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P220(二)香港:50年代后。建筑业与其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转型期(1950~1970):随着新中国成立,香港人口增加,1953年一场大火,促使香港政府全面介入大规模和有效解决居住问题的行动。1957年,完成了使香港多数人居者有其屋的任务,经济向用地少、劳动密集型转轨。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最先被广泛采用。房地产业迅速成为香港经济重要一环。(2)拓展期(1970~1984):工业开始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阶段转变,工业建筑的发展与香港制品的出口同步发展。城市设施在第一个阶段积累资金的基础上进入大规模拓展,地铁、海底隧道、电气化铁路,都成为建筑技术更新与现代化提供了条件。1972年,宣布了“十年建屋计划”,取得很大进步。新市镇逐渐成型,此时香港的住宅设计形成了布局紧凑、密度极高、有较好卫生要求的塔式高层住宅设计模式。同时以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的需求为目标,香港娱乐建筑、度假村、公共建筑也取得众多成就。(3)成形与大发展时期(80年代后):在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工业楼宇需求增幅减小,写字

楼和第三产业建筑供不应求,企业总部大楼出现了争相攀高的趋势。居住建筑方面,港府1988年推出长远房屋策略,工作重点放在提供贷款帮助居民购买私人楼宇,大力改造两岸老市区。

P223(三)澳门:(1)建设之初(20世纪30~40年代):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的建筑,分欧中两种样式。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澳门出现了早期的现代建筑,但是影响不大,主流依旧是中西混合的折中主义,注重装饰,这形成了城市的基本特征。(2)停滞期后的加速期(30年代~80年代):30~60年代,世界政局动荡,对外依赖较强的澳门经济一蹶不振。建筑业也处于相对停滞期。70~80年代,加速期,1961年,葡萄牙政府颁布法令,指定澳门地区为旅游区,赌场合法化,从此带动了澳门经济的腾飞,从而建筑业、金融业也有长足的进展。1974,澳达大桥建成,澳门与氹仔相连,标志着大型建筑计划启动,兴建了大量住宅及公共建筑。(3)稳步发展(80年代以来):澳门建筑进入了稳定发展与反省期,在回归后,澳门如何克服地少人稠的弱势,适应竞争性,保持文化特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

(一)古代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1)金字塔: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胡夫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金字塔融合于自然。高山,大漠,长河是神圣的,从而承托的金字塔也无比神圣,它们伫立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大漠中,显得十分协调,一眼望去,仿佛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

(3)太阳神庙:在大门前有一两对皇帝的圆雕坐像,像前有一两对方尖碑,后背是大面积的彩色浮雕石墙,使构图主次清楚,层次分明,完整统一。大殿里总是立满了高大粗壮的柱子,形成神秘严肃的气氛。(二)试叙述古波斯建筑装饰的特点。

答:波斯人建筑成就体现在宫殿建筑。帕赛玻里斯宫殿,百柱殿的建筑装饰母题象征着帝国的扩张;爱奥尼亚式涡卷来自希腊,植物叶装饰来自埃及,公牛和狮子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墙体虽然是土坯的,但是墙面贴黑、白色大理石或者琉璃,内部柱子很精致,柱础是高高的覆钟形,刻花瓣。

(三)试叙述古希腊柱式的演变及各种柱式的建筑风格。

答:P236(1)在小亚细亚等共和制城邦中,流行爱奥尼柱式。这种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

(2)在西西里一带流行着多立克柱式。柱式造型粗壮,浑厚有力,但早期的多给人一种沉重粗苯之感(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

在柱式的演变中,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学观点,对柱式的发展有着深深的影响。这种美学观点在于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在希腊建筑中,我们也确实看到有以男子雕像代替多立克柱式,以女子雕像替代爱奥尼柱式的,这种审美观自始至终贯彻在柱式的演变过程中。并把人体比例关系采用与建筑物及柱式上,在柱式各部分间建立相当严密的度量关系。

2012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2012中外建筑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B A.庑殿顶 B.歇山顶 C.重檐庑殿顶 D.重檐歇山顶 2.下列中国古代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是 B A.北魏洛阳 B.唐长安 C.元大都 D.明北京 3.《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A A.李诫 B.宇文恺 C.李春 D.计成 4.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营造的都城是 D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大兴 5.清代故宫内三殿指的是 C A.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6.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A A.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7.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佛塔所属的类型是D A. 喇嘛塔 B.金刚宝座塔 C.楼阁式塔 D.密檐塔 8.下列园林中地处江苏扬州的是B A. 拙政园 B.个园 C.留园 D.寄畅园 9.斗拱在清代建筑中称为C A.举折 B. 铺作 C.科 D.栿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A A.吕彦直 B.董大酉 C.梁思成 D.徐敬直 11.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十大工程的是C A.人民大会堂 B.钓鱼台国宾馆 C.全国政协礼堂 D.北京火车站 12.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陵寝建筑代表作是A A. 吉萨金字塔群 B.漫渡好特普三世墓 C.卡纳克阿蒙神庙 D.阿布辛波石窟庙 13.下列建筑中地处雅典卫城的是B A.阿丹密斯神庙 B. 伊瑞克提翁神庙 C. 天后赫拉庙 D.军功庙 14.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D A. 文艺复兴建筑 B.罗马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拜占庭建筑 15.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哥特式教堂的是A A.亚民主教堂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夏特尔教堂 16.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者是A

最新1月浙江自考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是( ) A.《园冶》 B.《营造法式》 C.《工程做法规则》 D.《木经》 2.瓦是哪一个朝代发明的?(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最高的( ) A.砖塔 B.木塔 C.喇叭塔 D.金刚宝座塔 4.以下哪些属于唐代建筑的特点?( ) Ⅰ、雄健有力Ⅱ、严整开朗Ⅲ、色彩华丽Ⅳ、庄严大方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Ⅰ、Ⅱ、Ⅳ D.Ⅱ、Ⅲ、Ⅳ 5.颐和园是著名的清代苑囿,其中哪个建筑是全园的制高点?( ) A.仁寿殿 B.排云殿 C.德和楼 D.佛香阁 6.关于中国古代木柱的柱径与柱高之比,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 ) A.唐代1∶9、清代1∶10 B.唐代1∶9、清代1∶11 C.清代1∶9、唐代1∶10 D.清代1∶9、唐代1∶11 7.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中,何者开凿为最早?( ) A.云岗石窟 B.龙门石窟 1

C.敦煌石窟 D.天龙山石窟 8.如右图所示是哪种柱头?( ) A.多立克柱式 B.爱奥尼柱式 C.科林斯柱式 D.券柱式 9.帆拱是何种建筑风格的主要成就?( ) A.古罗马建筑 B.拜占庭建筑 C.罗马风格建筑 D.文艺复兴建筑 10.下列洛可可风格的特点,何者是确切的?( ) A.色彩浓艳、装饰起伏强烈、富动感 B.细腻,多用卷草与贝壳装饰、色彩淡雅 C.室内多用大量壁画、天棚富丽堂皇 D.“贵族府邸”风格、内外均用曲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_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12.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日常使用的家具有床、榻、桌、椅、凳、墩、几、案、柜、架、____________等。 14.《营造法式》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5.我国古代木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是从____________朝开始的。 16.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____________。 17.大约在公元前三千纪,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下游在生产砖的过程中发明了____________。它的防水性能好,色泽美丽,又无需像石片和贝壳那样全靠在自然界采集,因此,逐渐成了这地区最重要的成面材料,并且传布到上游地区和伊朗高原。 18.古罗马由于建筑事业很发达,建筑学的著作应运而生,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____________写的《建筑十书》。 19.拜占庭建筑的这种教堂,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得名为____________。 20.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的建筑是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

【浙江自考真题】2017年10月中外建筑史06216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以天地鬼神为崇拜核心而设立的祭祀性建筑称为礼制建筑,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类建筑? A.大亨殿 B.孔庙 C.太庙 D.牌坊 2.‘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著书人是下列哪一位? A.将作少府宇文凯 B.将作监李诫 C.将作大匠李诫 D.将作监宇文凯 3.明代随着砖墙的普及,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 无梁殿,下列哪一项建造年代最早,拱跨最大? A.南京灵谷寺 B.山西太原永祚寺 C.苏州开元寺 D.北京黄史宬 4.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是下列哪一项? A.硬山 B.歇山 C.悬山 D.庑殿 5.下列石窟与其所在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哪一项? A.天龙山石窟 山西太原 B.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C.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D.克孜尔石窟 甘肃敦煌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哥特式建筑? A.巴黎圣母院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亚眠主教堂 06216#中外建筑史试题第1页(共3页)

最新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部分: 1.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典籍(成书年代和名称) (1)清工部工程做法清雍正十二年 (2)营造法式宋崇宁二年 2.“舍宅为寺”的现象(出现时期及具体表现)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这种类型的佛寺,决定了寺庙住宅化的空间布局。而且不但解决了早期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的不足,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从而成为自隋唐以后国内最通行的佛寺制度,也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例如,在汉魏洛阳城里,西阳门内御道行之北有一个建中寺,这里在普凤元年是尚书令乐平王尔朱荣的私宅,这座住宅建造极为奢华,纵横方向的梁栋已超过当时规定的标准,在500米之间廊庑接连,其中有大法堂、光华殿。大山门名为光临门,比一般的人家门与堂都显得宏伟,这是舍宅为寺。愿会寺,为中书舍人王翊的舍宅为寺,在洛阳青阳门外二里孝敬里,堂宇宏伟,豪华万端。其中有花园石雕,林木森森,有平台,有复道,在当时来说,建这样的大宅还是少有的,后由主人舍其作寺了。下面所举也是比较典型的舍宅为寺: 平等寺原为广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 高阳王寺原为高阳王雍之宅院为寺; 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 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当时佛寺之多,不胜枚举,仅仅北魏这一个时期,佛寺达3万多座,可见当时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舍宅为寺的 最著名的当是白马寺

3.中国古代建筑中“三分为一”的构图原则(内容及体现) 所谓三分一”就是指中国古建的在力面布局上的三个主要部分:(1)台基(2)墙柱构架(屋身)(3)屋顶 这种说法最早是北宋匠师喻皓所提出的“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意思是房屋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构图观念是房屋式组合起来的,各个部分并不是由一个整体分割开来的。 中国古建在平面组织上是通过院落组织的,已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往高空发展的建筑中,阁楼,佛塔中也继续应用这种思想.在每层依然分割成三个部分,有作为屋顶的出檐,有代表基座的栏杆.在组合关系上,有时是不限于一个台基上一个屋身和一个屋顶的.比如清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者台基连成一体;午门也是在高大的台基――城墙上建立起五座殿堂. 4.金厢斗底槽(概念及实例)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5.中国的塔按形式分类(各种类型及实例) (1)楼阁式塔:苏州报恩寺塔 (2)(2)密檐塔:西安小雁塔 (3)(3)单层塔宝山寺双石塔 (4)(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 (5)(5)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塔 6.故宫建筑群中,屋顶形式及色彩方面如何体现等级制度 样式: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预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茧辜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役后举行“献俘”的地方。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歇山顶。 色彩: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多见。当然,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浙江中外建筑史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雅典卫城中首创在多立克建筑物内采用爱奥尼柱子的建筑物是___________,在建筑物内部采用“叠柱式”的是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的饰面技术,从陶钉到琉璃砖,都产生于___________的实际需要,其陶钉底面的饰面色彩以红、白、黑三色为主。 3.罗马建筑为解决柱式和巨大的建筑体积之间的矛盾,柱式需要丰富的雕饰,因此___________柱式受到重用。 4.罗马万神庙的建筑形制是___________,它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它的门廊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正面是有8根科林斯柱式的柱子。 5.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的建筑是___________,它的穹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6.江南私家园林布局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为(都用四字描述):主题多样、隔而不塞、___________、曲折萦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借邻借。 7.明太祖孝陵的陵墓形制,开___________之先河,并始建___________。 8.佛寺钟鼓楼制式的产生:___________出现钟楼,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大概到___________始有鼓楼与之对峙,并将两者移至寺前___________附近。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埃及的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的形制是( ) A.梯形 B.六层阶台形 C.正方锥形 D.三角锥形 2.下列哪项不是古希腊圣地建筑群的布局特点?( ) A.神庙大门朝东,平行排列,不分主次 1

中外建筑史-考试原题

中外建筑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和(保和殿)。 2、秦始皇的陵台底边长达(2525 )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陵墓) 3 、清式彩画常用的有_和玺_、_旋子_、_苏式_三大类。 4、古典柱式由(柱头)、(柱身)、(柱础)、(基础)等四部分组成。 5、古埃及的方尖碑建在(庙门)位置,其一般细长比为(10/1)。 6、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在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地名),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7、佛塔类型大致可分为:(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缅式塔、花塔)等。 8、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 9、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 10、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平面形式主要有(大厅式)、(十字式)、(圆形平面式)等。 11、古罗马万神庙的大穹顶采用(石头)材料建造。 12、举出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哥特教堂各一例(法巴黎圣母院)、(英索尔兹伯里教堂)、(德乌尔姆教堂)、(意米兰大教堂)。 二、单项选择 1.庑殿屋顶正背两面与左右两侧面相交处之脊称( B )。 A.垂脊. B.正脊. C.博脊 D.角脊 2.宋代的雕刻中压地隐起华是指( C )。 A.线刻 B.高浮雕. C.浅浮雕. D.素平. 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主要的代表类型是( A )。 A.教堂建筑. B.宫廷的纪念性建筑. C.世俗的公共建筑. D.庄园府邸建筑. 4.罗马万神庙的建筑形制是( D )。 A.巴西利卡 B.希腊十字式 C.拉丁十字式 D.集中式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产生的哲学基础是( A )。 A.唯理论 B.唯物主义 6. 下列构件哪个属于大木作?( C ) A .碧纱橱 B.花罩 C.雀替 D.卷棚 7. 下列屋顶形式中最晚出现的是哪一种?( A ) A .庑殿顶 B .歇山顶 C .悬山顶 D .硬山顶 8. 下列不属于巴洛克风格的城市广场的是( C )。 A. 纳沃那广场 B.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 C. 圣马可广场 D.西班牙大台阶 9.西方古典建筑是指( A )。 A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B 学院派建筑 C 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 D 19世纪以前的古代建筑 10.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式( D )。 A.罗马万神庙; B。巴黎恩瓦立德教堂; C。巴黎万神庙; D。卢浮宫东立面。 三、名词解释 1、抱鼓石 ---石栏杆尽头处的一种装饰构件。 2、斗口----计量标准。在大式建筑用斗口宽度做建筑及构建尺度计量标准。

中外建筑史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黄冈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中外建筑史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郭华 考试专业:建筑设计技术考试班级:建设201501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 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ACACB 6-10 AAADA 11-15 DBD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________单层塔________、____阁楼式塔_____________、____密檐塔_____________、 ________喇嘛塔_________、 2、___琉璃_______塔;福建__开元_______ 3、___僭越______早周_____陕西岐山凤雏_____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四合院。 4、斗拱由方形的___斗、升________,矩形的___拱、翘____________,斜的昂组成。 5、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师是_____格鲁皮乌斯_______;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________赖特 _____;马赛公寓的设计师是___勒.柯布西耶_____________。 6、伯拉孟特设计的____坦比哀多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成熟的集中式纪念建筑, 第一个成熟的穹顶外形,它的诞生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盛期到来。 7、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三种建筑复古思潮,即_烂漫主义___________、 _______复古主义________、折衷主义。 8、古希腊的雅典卫城中的________帕提农神庙_______是采用多利克柱式的杰出建筑;___ 伊瑞克提翁神庙__________是采用爱奥尼柱式的典范。 9、_______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_________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 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__________________圣彼得大教堂___代表了16世纪意大利建 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纪念碑。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 0分。) 1、简述中国传统木架建筑的优缺点? 优势: (1)取材方便;(0.5分) (2)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0.5分) (3)抗震性能好;(0.5分) (4)施工速度快;(0.5分)(5)便于维修、搬迁;(0.5分) A卷【第 1 页共 3 页】 (6)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0.5分)

中外建筑史试题 A 试题

中外建筑史试题(A)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格1.5分) 1.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是_赵州桥___,其设计者是_隋_朝的_李春___。 2.明中叶,私家园林发展兴盛。北方以_北京_为中心,江南以_苏州__、_南京__、_扬州__及_太湖__一带为中心;岭南则以广州__为中心。 3中国古代木构架有_叠梁__、_穿斗__、_井干__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_叠梁__在三者中居首位,使用范围最广。 4.古罗马建筑中有五种柱式,分别是_多立可__式、__科林斯__式、___科林斯_式、_塔司干__式、__复合_式。 9.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_圣索菲亚_____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它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 10.纪功柱是为了纪念皇帝的功绩和战争的胜利而修建的石柱。其中在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__图拉真纪功柱____。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空格2分) 1.明清故宫三大殿的名称由南至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 )。 A.明: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 B.明:华盖殿、奉天殿、谨身殿;清: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明: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明:谨身殿、华盖殿、奉天殿;清: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 2.王安石变法期间,将作监李诫编著的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是( B )。

A. 天工开物 B. 营造法式 C. 考工记 D.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3.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A )。 A.赖特 B.格罗皮乌斯 C.密斯·凡·德·罗 D.勒·柯布西耶 4.“少就是多”是指精简,多意喻为完善永恒:( D )。 A. 格罗皮乌斯 B. 赖特 C. .勒·柯布西耶 D. 密斯·凡·德·罗 4.德国科隆大教堂外立面风格属于:( D )。 A.巴罗克 B.罗马风 C.洛可可 D.哥特 三、简答题(共60分) 1.简述唐陵和宋陵两者的区别。(12分) 2.简述《营造法式》的内容。(15分) 3.简述明清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各有何特点。(13分) 4.简述折衷主义的特点,并举出实例加以分析(10分) 5.简述古典主义并列举其代表性建筑。(10分)

中外建筑史考试卷目2

中国建筑史篇: 古代建筑发展部分: 1,为什么说汉代木架建筑渐趋成熟 2。为什么说唐代木构建筑发展已趋成熟?以什么为特征?试述之? 3。唐宋建筑风格之不同 4。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是一种成熟体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5。明代建筑特点 6。清代建筑特点 城市: 1。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取得较高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试对明清北京城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明清北京城基础上进行保护改造,利用的构想说明原因? 3。宋代都城陈是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试加以评述。于近日思考之,有何意义和借鉴之处? 4。中国近代城市特征事什么?他较中国封建城市有那些变化与发展? 5。隋唐长安及于汉长安城廓关系? 6。明南京城 住宅: 1。传统民居如:北京四合院,苏州旧住宅,河南窑洞,徽州明清住宅等今天仍在使用,虽不适应现代生活,但其设计手法仍有 可借鉴之处,请以其中一例,指出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可资减借鉴之处各3点。 2。请概述徽州民居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3。试举例合院形式四种,并分析一下中国传统四合院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4。干阑木构特点 宫殿: 1。宫殿在中国古代都城设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请通过对明清北京城和宫殿关系简述这种封建帝王城市设计的优缺点和意义?

2。布达拉宫是怎样创造出仙山琼阁意境的,你认为在哪些方面今天可以借鉴 3。北京故宫中路自天安门至乾清门的院落平面建图(注明建筑)并评析其群体空间手法及特点? 坛庙,陵墓,寺庙 1。画出天坛总平面并分析概况及其组成特点? 2。请绘出唐乾陵的平面图,并分析和概述其组成特点? 3。以南京中山陵为例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在吸收传统和创新方面进行的探索 4。明十三陵特点,并画出其最大陵墓平面图 5。中国古塔是怎样形成的?试从符号学角度论述其形成过程,对今天建筑创作的意义 6。画出应县木塔的平面示意图,并分析她的造型艺术特色和结构特点 7。试简述塔在中国佛寺钟的地点。作用。及其发展与变化? 8。佛光寺平立面。及其结构艺术特点,并说明它体现唐代建筑雄伟,舒朗风格的多种具体体现?(四点)9。建筑空间序列的引导 园林 1请分析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特点,并以次概述说明那学院林设计手法在今天建筑创造中仍值得借鉴? 2。绘图并简要说明寄畅园的艺术成就 3。园中园在中国大中型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如:预和园中——————北海中—————— 4。是一个格式塔原理分析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如何产生的? 5。画出北京北海平面简图,标志出它的主要景点名称,分析起造园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6。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试什么?其组织关系在私家园林中有和特点,今天建筑创作中可以运用吗?古代建筑特征与祥部演变 1。斗拱由宋至清发生了那些变化 2。试分析一下古建筑中鸱尾(吻)的结构构造和艺术特点 3。请绘出请是北方建筑屋角老角梁做法和南方建筑嫩戗发戗做法。你如何看待南北不同建筑风格问题 4。设檐柱径d按清官式建筑举架之法画出一座进深八架,斗拱出一跳(单昂)的大式建筑的屋面折线求法(标出有关数据) 近代中国建筑 1。试以近年获奖的中国新建筑为例,简述他们是如何创造性吸收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92年) 2。试分析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并阐明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作品的认识和理解(94年) 3。中国近代建筑思潮有哪些内容?并举例说明?(97年) 4。简要说明近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复兴的三种历史主义手法,并指出其代表作? 5。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较中国分建设会的建筑技术有那些发展与变化 思考题: 1。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近代城市规划建设有什么差异?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2。中国古代有许多于自然结合的建筑,请举一例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对今天的建筑创作的可借鉴之处 3。乡村居民的建成是沿着全然不同于城市建筑的建成方式的,倘若要你承担我国西南山区居民的更新设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 题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原始社会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答:P16长江流域为干阑式建筑(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为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构房屋的实例)。黄河流域为木骨泥墙建筑(二)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 答:P19仰韶时期:出现了房屋和部落,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初期---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晚期---西安半坡村遗址,南面是居住区,北端为墓葬区,居住区东面陶窑场,居住区和窑厂及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 P21龙山时期:村落时龙山文化的特征之一。龙山时期的居住遗址,多为圆形平面的半地穴式房屋,并且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方式。(发现了土坯砖) (三)商朝宫室的的布局形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p26商朝宫室是陆续建造的,全都是庭院式建筑,单体建筑,后期殷墟沿着子午线大体一直的纵轴线,有主有从地组合成较大的建筑群。后来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室常用的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式布局方法,在奴隶制的商朝后期宫室中已略具雏形。 (四)商朝陵墓的内部结构有何特点? 答:p27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形两种。“亚”字形陵墓在土层中有一方形深坑为墓穴,墓穴向地面掘有斜坡形羡道;穴中央用巨大

的木料砍成长方形断面互相重叠构成井干式墓室,称为椁;椁中置棺柩,其外表雕刻花纹,饰以彩绘。 (五)西周时期居住建筑的类型是什么? 答:p30西周有代表性建筑为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从中看出这是一座相当严正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此外,通过其他遗址如湖北蕲(QI)春发现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六)春秋时期筑城的方法是什么? 答: (七)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 答:p36大量建造台榭---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架房屋。以陕西战国时期咸阳宫殿为例,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叠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 (八)战国墓有什么特点? 答:p36战国时期的陵墓不仅垒坟,而且植树,并且在封土之上建有祭祀性质的享堂或祭殿。这种把高台与享堂相结合的方法,对秦汉产生一定影响。 (九)秦始皇陵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p39位于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陵体为三层方锥形夯土台,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陵东1.5KM处,为大规模的兵马俑队列埋坑,沿山麓修建东西方向防洪沟。总体来说其特点,秦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中外建筑史期末考试题A

2014年上期《中外建筑史》期末试题 (12级建筑专业使用)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请将最佳选项前的代号填写在后面括号内。未作答、多答或作答错误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计40分) 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顶 B.歇山顶 C.重檐庑殿顶 D.重檐歇山顶 2.下列中国古代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是 A.北魏洛阳 B.唐长安 C.元大都 D.明北京 3.《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A.李诫 B.宇文恺 C.李春 D.计成 4.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营造的都城是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大兴 5.清代故宫内三殿指的是 A.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6.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A.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7.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佛塔所属的类型是A. 喇嘛塔B.金刚宝座塔 C.楼阁式塔 D.密檐塔 8.下列园林中地处江苏扬州的是 A. 拙政园(苏州) B.个园 C.留园 D.寄畅园(无锡) 9.斗拱在清代建筑中称为 A.举折 B. 铺作 C.科 D.栿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 A.吕彦直 B.董大酉 C.梁思成 D.徐敬直 11.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十大工程的是 A.人民大会堂 B.钓鱼台国宾馆 C.全国政协礼堂 D.北京火车站 12.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陵寝建筑代表作是 A. 吉萨金字塔群 B.漫渡好特普三世墓 C.卡纳克阿蒙神庙 D.阿布辛波石窟庙 13.下列建筑中地处雅典卫城的是 A.阿丹密斯神庙 B. 伊瑞克提翁神庙 C. 天后赫拉庙 D.军功庙 14.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 A. 文艺复兴建筑 B.罗马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拜占庭建筑(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筑) 15.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哥特式教堂的是 A.亚民主教堂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夏特尔教堂 16.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者是 A.伯鲁乃列斯基 B.小桑迦洛 C.伯拉孟特 D.米开朗琪罗 17.路佛尔宫东立面建筑风格属于 A. 哥特式风格 B.法国古典主义 C. 巴洛克风格 D.洛可可风格

《中外建筑史试卷库》答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用于城建系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绘图并说明12 金厢斗底槽(平面图) 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戈V 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 二、绘出唐乾陵平面,并分析和概括其组成和特点22 答:总体特征:以山为陵,以山为阙,以山为穴。乾陵 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 峰。 布局:乾陵陵园内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 廓城井然有序。陵园内现存有华表、翼马、驼鸟、无字碑、述圣记 碑、石狮、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 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朱雀门至奶头山遥遥两华里之余的司马道两侧, 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三、填空题24 1、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斯林柱式。 2、格罗皮乌斯 3、意大利罗马城 4、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陈列大厅。 5、101大厦:台北 6、耶酥会教堂。

7、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8 民族化和人情化道路 9、透平机车间 四、绘出西方五种古典柱式柱头16 五、论述24 从史料、建筑材料与技术、城市建设、重要建筑类型的特点等方面,论述中国汉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答: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史料方面:木架建筑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建筑材料与技术:斗棋已普遍使用。在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有了巨大进步,城市建设与重要建筑物:都城长安是同时期罗马城的 2.5倍,城市建设发达。在长 安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等。 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式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来源:考试大 2007/9/21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雅典卫城的建筑群是古希腊柱式的典范,其中帕提农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而伊瑞克提翁神庙则是古典盛期____________柱式的代表。 2.希腊化时期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是位于雅典的____________,它也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 3.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王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它的大门立面石板墙裙以象征着睿智和健壮的____________作为浮雕题材,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 4.大大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活性火山灰。 5.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世界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____________建筑风格的宫殿,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分别叫做拓榴院和狮子院。 6.文艺复兴建筑史,以____________标志着开始。 7.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在建业建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为江南佛教建筑之肇始。 8.我国古代城市中城与郭名称不一,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为了加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形成____________。 9.唐宋的造屋模数采用____________。明清采用____________,无斗拱的建筑以檐柱直径为模数。 10.宋《营造法式》中记述的建筑平面分槽形式有:____________、分心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古埃及太阳神庙的特点的是() A.是自然神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B.建筑上布满彩色的阴刻浮雕作为装饰 C.有一条明显的纵轴线 D.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

《中外建筑史》试卷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10级《中外建筑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适用班级:1012环艺班) (考试形式:开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20分) 1.雅典卫城的总负责人是费地它的主题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 2.标志丽方文艺复兴建筑历史开始的建筑物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3.飞扶壁常见于哥特式拉筑中,这种建筑的早期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 4.写出下列建筑作品的设计风格: 母亲住宅后现代范斯沃斯住宅技术精美 爱冈斯坦天文台表现主义美国国会大厦古典复兴 马赛公寓粗野主义 5.列出下列建筑作品的设计人: 筑波中心一矶崎新南京中山陵一吕彦直 中国国家大剧院一安得鲁东馆一页聿铭 克朗楼—密斯悉尼歌剧院一伍重 维堡图书馆一阿尔托西塔里埃森一赖特 安济桥一李春圆厅别墅一帕拉第奥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是( A ) A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C 西安半坡村遗址 D 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2. 我国古建筑之特有构件斗拱的普遍使用开始于哪个朝代?( C) A 战国 B 秦 C 汉 D 唐 3.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指:( A) A 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B五台山武当山峨眉山普陀山 C武当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D 武当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 4.《建筑十书》的作者是:( A ) A、维特鲁威 B、维尼奥拉 C、帕拉第奥 D、阿尔伯蒂 5. 著名的罗马大角斗场的叠柱式由下而上的柱式依次是:'( B) A、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B、塔司千、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C、爱奥尼、科林斯、多立克、科料林斯壁柱 D、科林斯壁柱、多立克、爱奥尼、科料林斯 6.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谁的名言?( A ) A、雨果 B、歌德 C、布鲁乃列斯基 D、大仲马 7. 著名的“帕拉第奥母题”指的是:( D ) A 一种平面形式 B 一种建筑风格 C 一种屋顶形式 D 一种窗洞的构图处理 8. 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的作品是:( B) A、法古斯工厂 B、透平机车间 C、包豪斯校舍 D、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9. 罗马圣彼带大教堂的最早设计师是:( B) A 达。芬奇B拉斐尔 C 米开朗基罗D伯拉孟特 10.CIAM第四次会议主题是( A ) A 城市规划B建筑工业化 C 居住与休闲 D 生存空间的最底标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特征。 答:中国古代都城布局一般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一般居于都城中央或居中偏北位置,宫城内布局呈前朝后寝的特点,有一条明显的以三朝三门或三朝五门为主的中轴线,轴线两边是左祖右社,都城内道路呈明显的雁阵的方格工特点。 2.简述“新建筑五点”基本内容。 答:底层架空, 自山平面, 自山立面, 横向长窗, 屋顶花园。 3.巴洛克建筑基本特征。 答:炫耀财富,

2014年4月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卷 (课程代码0621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3.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l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副阶周匝 2.鸱尾 3.月粱 4.平闇 5.罗马风建筑 6.窣堵坡 7.帕拉第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l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8.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 9.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是由一—设计的赵州桥。 10.永定的客家土楼分为——和方楼两种。 11.《五种柱式规范》的作者是——。 12.坦比哀多的设计人是——。 13.收山是一—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手法。 三、绘图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4.唐长安城复原平面 15.江苏无锡寄畅园平面 16.硬山 17.科林斯柱式

18.Basilica 19.两出羡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0.简述清代建筑的发展情况。 21.简述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结构特征。 22.简述《论建筑》的主要观点。 23。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特点有哪些。 24.简述古罗马建筑较古希腊在柱式方面有哪些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5.试述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 26.试述圣马可广场的艺术特征。

中外建筑史的试题

1.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布局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古希腊庙宇的典型形制是__________。 2.古罗马在全世界建筑学术史上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建筑学著作是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__________。 3.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世界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__________建筑风格的宫殿,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狮子院。 4.__________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它是由__________和矩形的小广场两部分组成的。 5.古希腊成熟的柱式风格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刚劲雄健;另一种是__________,清秀柔美。 6.我国木构建筑主要源于哪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石窟寺可以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已知最早最完善的四合院实例是__________,瓦的发明是__________在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春秋时期作为诸侯宫室用的__________建筑出现。 9.跳头置横栱的叫__________,不置的叫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_____是亚述王国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睿智和健壮。( )A.圣羊像 B.人首翼牛像 C.狮身人首像 D.雄牛像2.下列哪种柱头样式是拜占庭教堂所特有的?( )A.卷涡形 B.倒圆锥台形 C.忍冬草形 D.倒方锥台形3.古代埃及最早的柱子雕饰图案是以_____为题材的。( )A.动物B.植物C.人像 D.几何图案4.佛罗伦萨的育婴院立面的特征是科林斯柱式的( )A.连续券 B.叠柱式 C.券柱式D巨柱式5.雅典卫城中有著名的“女像柱”的建筑物是( )A.卫城山门B.帕提农神庙C.伊瑞克提翁神庙D.胜利神庙6.为下图示选择恰当的名称( )A.南禅寺 B.晋祠圣母殿 C.佛光寺 D.永乐宫三清殿7.为下图示选择恰当的名称( )A.明长陵 B.清裕陵 C.明孝陵 D.清昌陵8.为下图示选择恰当的名称( )A.水戗发戗 B.螭首 C.鸱吻 D.嫩戗发戗9.下图示选择恰当的名称( )A.计心造 B.单抄双下昂斗栱 C.偷心造 D.五踩斗栱10.为下图示选择恰当的名称( )A.金刚宝座塔B.喇嘛塔C.单层塔D.密檐塔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2.连续券3.柱式4.帕提农神庙6.叉手7.阙8.和玺彩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2.简述罗马建筑对古希腊柱式的发展。 3.北京天坛的群体建筑设计特色。 4.《考工记》匠人营国篇。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举例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与成就。 2.举例说明明清皇家园林的处理手法。 浙江省2009年10月中外建筑史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属于__________文化时期。 2.窟洞式住宅主要分布于陕甘一带的__________住宅。 3.中国用砖的历史始于__________。 4.避弄、船厅是__________住宅民居中常有的。 5.清代大木大式木作以__________为标准确定各部大木构件尺寸。 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由街坊制代替里坊制是从__________都城开始的。 7.“瘦西湖”是__________城市的著名风景游览地。 8.“一颗印”住宅是分布于__________省的最普遍的传统民居形式。 9.中国古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代是__________代。 10.下列图中从左到右的屋顶形式的称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分隔空间的固定木装修隔断称为__________。 12.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建在__________。13.古希腊建筑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柱式。 14.中国古典园林在18世纪中叶之后陆续介绍到欧洲各国,一些国家也兴建了中国式园林,最先是在欧洲__________传播流行的。 15.穹窿屋顶和半圆拱券是__________建筑的重要特征。 16.哥特式基督教堂建筑的主要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与飞扶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