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升八年级插班生语文试题
七升八语文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琼浆玉液(qióng jiāng yù yè)B. 神采奕奕(yì)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C. 震耳欲聋(lóng)奔腾不息(bēn téng bù xī)D. 碧波荡漾(dàng)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相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B. 由于天气恶劣,所以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美如画卷。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
C. 他们的笑容如花般灿烂。
D. 夜晚的星空明亮如昼。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夏日午后阳光穿过树梢,洒在蜿蜒的小径上。
我漫步在林间,享受着夏日午后的宁静。
小径两旁,是茂密的树林。
阳光斑驳地照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我踩着光影,仿佛踏上了通往童话世界的道路。
突然,一只小松鼠从树上跳下,它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
我微笑着向它挥手,它也欢快地跳了起来,仿佛在回应我的友好。
沿着小径,我来到了一片草地。
草地上开满了五彩斑斓的花朵,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穿梭,忙碌地采集着花蜜。
我找了一块草地坐下,闭上眼睛,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我睁开眼睛,看到了一只蝴蝶在我眼前翩翩起舞。
它那轻盈的翅膀,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我陶醉在这美丽的画面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其中的一朵花。
夏日午后,阳光温暖而宁静。
我在这片草地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中学部八年级语文插班测试卷

出题人:李进生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成绩:一、积累运用(15ˊ)1.将下列词补充完整:(4ˊ)因地()宜穷愁()倒转弯()角五彩斑()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4分)坚忍不拔()锐不可挡()获益非浅()清淅可辨()3、默写(5分)①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②,长河落日圆。
③《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⑤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4、仿写句式(2分)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如果我是,我将如果我是,我将二、 阅读理解(45ˊ)(一)古文阅读:(13分)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 时期的 (3分)2、在文章的空格处应填的内容是 , ; , 。
(4分)3、解释加线的词:(2分)1)略无阙.处 2)属.引凄异 3)沿溯阻绝.4)或王命急宣 4、翻译下面两句话:(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用一句自己的话写出三峡中“山”或“水”的特点 (2分)(二)阅读课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1分)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七升八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升级考试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20分)(一)文学积累(10分)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巍巍中华,纵横千万里。
光明中学七(1)班开展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参与吧!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中华大地从古自今不缺民族英雄,国之楷模。
战斗英雄鲁迅以笔为戎,爱z ēng(①___)分明,怒斥敌人,深恶(②___A.wù B.è)痛绝,诠释坚韧的战斗精神;无名英雄邓稼先殷(③___A.yīn B.yān)红热血,精忠报国,鞠躬尽cu ì(④___),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五”,处苍穹,俯kàn(⑤___)祖国大地,“太空第一人”的壮举家喻(⑥___A.yú B.y ù)户晓。
1.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6分)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们学校程序设计大赛的冠军小李,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这个节目实在是幽默风趣,尤其是那小孩的滑稽表情,令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 上完晚自习,我回到宿舍不久就酣然入梦了。
D. 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两岸的气候条件却迥乎不同。
3.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香雪公园里有一座望梅亭,它安静地躺在一个小山坡上,每至梅花盛开之时,这里便游人如织。
小文来到望梅亭,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千树梅花百樽酒下联:A.双溪柳树几枝新B.万缕香雪一径雨C.万里香雪一山云D.十载寒窗九州才(二)古诗文默写(10分)4.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用来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 踌躇(chóu) 瞠目结舌(chēng)B. 箴言(zhēn) 哽咽(yè) 蹒跚(pán)C. 蹊跷(qī) 缄默(jiān) 恣意妄为(zì)D. 倔强(juè) 踌躇(chú) 瞠目结舌(c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采蜜。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这些书就像知识的海洋,让人沉浸其中。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落了。
B. 他勤奋学习,他乐于助人,他热爱生活。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还乐于助人。
D. 春天的花开得绚丽,夏天的果实长得饱满,秋天的落叶飘得轻盈,冬天的雪花落得寂静。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一样。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这些书就像知识的海洋,让人沉浸其中。
答案:1. D 2. B 3. A 4. A 5.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诗句。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__》。
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指的是________。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__》。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卷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基础部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guì)锐不可当(dǎng)B。
要塞(sài)瞥见(piē)惊骇(gài)歼灭(qiān)C。
俨然(yān)幽咽(XXX)诘问(jí)差使(chà)D。
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2.课文填空。
(8分)1)XXX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自己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为国尽力的诗句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2)“XXX”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作者。
3)《泊秦淮》作者后人称XXX为“XXX”,称本诗作者为“XXX”,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B。
XXX很聪明,模仿能力强。
每次遇到高深的奥赛题,她都能融会贯通,像老师那样既快又好地解答出来。
C。
冬天一到,XXX,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
一旦蛇在夏威夷岛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
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
中学生是研究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XXX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初一升初二语文考试卷子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灵巧(qiǎo)B. 恬静(tián)C. 悠闲(xián)D. 灵敏(mǐ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都向他学习。
D.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轻松愉快(yú)B. 河畔柳树(pàn)C. 依然如故(yī)D. 稳如泰山(yí)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她的笑声像清泉般悦耳。
C.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
D. 我希望明天是个晴天。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好看,你一定要看看。
”B. “他走了,我们去哪儿吃饭?”C. “你看过《西游记》吗?我看过。
”D. “你喜欢篮球吗?我喜欢。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文,表达了对团圆、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祈求家人团圆、幸福安康。
中秋节赏月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则照而祭之。
”赏月活动始于汉代,至唐代成为民间风俗。
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乙】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月饼起源于唐代,最初是作为供品出现在中秋节。
到了宋代,月饼已成为民间流行的食品。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五仁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等。
初一升初二的语文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纤巧B. 呆滞C. 瞬息D. 神秘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枯燥,我看了两页就放弃了。
C. 那个歌手的嗓音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D. 他每天早起晚睡,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是()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准备在假期里阅读。
B.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有爱心,经常帮助别人。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勤奋努力B. 坚定坚毅C. 勇敢勇敢D. 坚强坚硬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是()A. 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
B. 雨中的花朵,像害羞的姑娘,低垂着头。
C. 那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远方。
D. 这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是()A. 欣赏(xīn shǎng)B. 坚韧(jiān rèn)C. 沉思(chén sī)D. 顽强(wán qiáng)7. 下列句子的成语,正确的是()A. 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B. 画蛇添足,自讨苦吃。
C. 悬梁刺股,勤奋好学。
D. 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8. 下列诗句的作者,正确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杜甫)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9. 下列名篇的作者,正确的是()A. 《庐山谣》(李白)B.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C. 《桃花源记》(陶渊明)D. 《岳阳楼记》(范仲淹)10. 下列名句的出处,正确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卷

初一升初二语文试卷第一篇:初一升初二语文试卷周南中学初一升初二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l、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富yù()jué择()③惊chà()④bào歉()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墨化的。
()②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他的价值,并碶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班的手抄报内容与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费整顿不可。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仿照西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卫星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渔歌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①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③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6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句以声衬静,请在写出两句这样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孤傲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册用鲁迅的笔名写了第一步白话文小说_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_______、散文集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8、<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插班生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丫杈.(chà)瑟.缩(shè)宽恕.(sù)苦心孤诣.(yì)
B、虐.杀(nüè) 怦怦
..(lín)
..(pēng)拆.散(chāi ) 水波粼粼
C、嫩.芽(nèng) 匿.笑(nì) 沐浴
..(mùyù) 促膝.谈心(qī)
D、牛棚.(pēng)委.屈(wěi)信.服(xǐng) 惊魂.未定(hún)
2、为下面词语中加黑字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准备着着火了没着了着落
A、zhe zháo zhāo zhuó
B、zháo zhāo zhè zhuó
C、zhāo zhuó zháo zhe
D、zhuózhāo zháo zhè
3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A、堆积杂物撰着小刀久经逝去行影不离
B、苦心孤诣莫明其妙历历在目子虚乌有
C、高级栽缝恍然大悟理直气状纷纷白雪
D、千姿万态德高望重具体而微蜂围蝶阵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
..而去(丢下、舍弃)期.行(日期)..(不久,一会儿)相委
B、熬.过(忍受)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家君.(谦辞,对人
称自己的父亲)
C、公欣然
..曰(高兴的样子)至.爱(极、十分)无端.(端详)
D、匿笑
..(偷偷地笑)乃至(于是,就)瑟缩.(蜷曲)
5.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因为有这样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放下过稻香的镰刀。
A、静默慈善慈祥饱食
B、慈祥慈善饱食静默
C、饱食静默慈善慈祥
D、静默慈祥慈善饱食
6、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使文意连贯一句话是()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B、点雪卧在小村庄的房顶上
C、房顶上的小村庄卧着点雪
D、点雪卧在房顶上的小村庄
7、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粗犷,细腻,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B、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
C、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D、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8、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家用净水器的迅速普及正说明了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
B、进行技术革新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9、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鼓动煽动鼓励鼓舞
B、欢乐欢畅欢快欢欣
C、揭穿揭发揭示揭露
D、表扬表彰赞扬表白
10、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空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一点粉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1、下列作家、作品、年代、体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曹操——《观沧海》——东汉末年——古诗
B、王湾——《次北固山》——唐朝——五律
C、辛弃疾——《西江月》——宋朝——词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词.
12、假若你正忙于作业,一同学来问你题目,下列哪项回答最为恰当()
A、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完成了,再来教你。
B、对不起,我自己的事还没做完呢,你另请高手吧。
C、等我把这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吧。
D、等我做完作业,你再来请教吧。
13、用“/”断句,准确表达括号里的意思正确的一项()
A、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贝贝着急)
B、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妈妈着急)
C、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爸妈着急)
D、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爸爸着急)
14、某处草坪需立一块启示牌,告诉人们不能践踏草坪,请你选择一条最好的标语()
A、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
B、禁止践踏草坪,为者罚款!
C、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
D、小草纤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你粗暴的践踏?
15、下列对加线词语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苏东坡见金华佛手果千姿百态,果形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不觉流连忘返。
(留恋不
已,忘了回去)
B、古老而崭新的磐安县城尽首眼底,一座座建筑物鳞次栉比。
(形容房屋、船只等像鱼
鳞和梳子齿
那样整齐紧密的排列着)
C、龙游为何多塔?今日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的出一
致的结论)
D、衢州要名副其实地奔向小康,就必须将衢州的水网率先修通。
(名声与实际相符)
16、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
冉冉
..繁弦急.管..生起夜幕降临.点缀
A、柔软下垂靠近,对着衬托或装饰欢快
B、慢慢地来到,到达多余焦急
C、慢慢地来到,到达衬托或装饰欢快
D、柔软下垂靠近,对着多余焦急
17、下面意思表达最准确、最连贯的一项()
A、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获一等奖的10名选手,奖《辞海》一部。
B、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评出一等奖10名,各奖《辞海》一部。
C、本次语文知识竞赛中评出一等奖各10名选手,分别奖《辞海》一部。
D、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评出一等奖10名,各奖一部《辞海》。
18、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
A、引经据典
B、引而不发
C、引吭高歌
D、引人入胜
19、“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正确解释是()
A、一年的成败在于春天。
B、春天得计划最重要。
C、一年的努力在于春天。
D、一年的打算在于春天。
20、找出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就凭这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1、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句()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词,又称长短句,因而辛弃疾的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西江月》便旋自此。
B、《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C、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或五字,绝句则每首只有四句,
《钱塘湖
春行》便是五律。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②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的行使。
③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④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的28000公里的地方。
⑤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⑥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A、②③④①⑤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⑤⑥
D、⑤④③①②⑥
24、下边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我”是个孝子,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地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貌的性格特点。
D、“吹着喇叭,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形态。
25、下列句子中,描写清晨景色最贴切的一句()
A、天边是雾茫茫的,渐渐的黑影是金山的塔尖。
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
B、在芦苇上微微发光,犹如沾了着眼泪。
C、万缕的金辉,将一条大路、一大群放牧归来的羊,幻化成一片不可通视的微光。
D、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平野,顷刻间,红色的霞光又弥漫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