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复合材料.pptx

合集下载

纺织复合材料4.pptx

纺织复合材料4.pptx

三、复合材料界面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一、界面层的形成
1. 增强材料与高聚物间界面的形成首先要求增强材 料与基体之间能够浸润和接触,是界面形成的 第一阶段;
2. 能否浸润,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表面自由能,即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物质的主要表面性能之 一;
3. 表面分子所特有的位能,就称为表面能或表面自 由能;
中去。
(三)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二、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1. 氧化法
• 氧化法主要有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 Nhomakorabea阳极氧化法;
2. 沉积法
• 沉积法是指在高温及还原性气氛中,使烃类、金属卤化 物等以碳、碳化物的形式在碳纤维表面形成沉积膜或生 长晶须,从而可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
3. 电沉积与电聚合法
电沉积法就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使聚合物层均匀而致密地 覆盖在碳纤维的表面上;
第一节 研究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性
一、界面:由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性质或物理相不同 的材料组成的,所以除了材料的本体性质、表面性质外,还有由于不 同材料之间相互接触所产生的共有的接触面,也就是界面。
二、重要性: • 1.无论是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还是高聚物构成的复合材料,其界面是
在热、力学以及化学等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体系,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 因而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也是巨大; • 2.高聚物许多有价值的功能,都是通过其表面与外在环境的接触面形 成的界面来作贡献的; • 3.材料的性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 4.界面层成为复合材料组成的一部分,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是由 填充、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组成及它们间的反应性能所决定的,因 此在复合前必须对填充、增强材料的表面进行研究及改性。

纺织材料学课件ppt

纺织材料学课件ppt
❖ 单基:构成纤维大分子主链的结构单元。
A′-A-A……A-A-A〞 或 A′-(A)n-A〞
其中:A-——单基; A′、A〞——端基;n— —聚合度。
均聚物纤维:大分子链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单基完全相同 或基本相同。 构型:构造同分异构体、立体同分异构体。 共聚物纤维:大分子链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结构单元组成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按材料类别分为:有机、无机纤维
按材料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或形成的,适用于纺织用的纤维 。
❖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 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化学纤维又可分为再生纤 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 械加工而再生制成的纤维。 合成纤维:由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再 经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纺 织 纤 维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晶体晶胞类型

晶态
结晶形态

凝聚态结构
非晶态
结 构
(超分子结构) 取向
原纤
液晶
多相织态
形态结构: 纵横向几何形态、径向结构、表面结构、孔洞结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大学课件】复合材料PPT

【大学课件】复合材料PPT

.
28
③ 基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需要在高温下成型,制备 过程中,处于高温热力学非平衡状态下的纤维与 金属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形成反应 层。界面反应层大多是脆性的,当反应层达到一 定厚度后,材料受力时将会因界面层的断裂伸长 小而产生裂纹,并向周围纤维扩展,容易引起纤 维断裂,导致复合材料整体破坏。
• 仿照骨骼的组织特点,人们制造了类似结构的风力发电机和 直升飞机的旋翼,外层是刚度、强度高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中层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层是硬泡沫塑料。
.
20
9.3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原材料: • 基体材料
– 金属材料 – 陶瓷材料 – 聚合物材料
• 增强材料
– 纤维 – 晶须 – 颗粒
则、增韧机制和界面作用; • 了解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3
参考书目
• 王荣国 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9
• 闻荻江主编,复合材料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8
• 鲁云,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 ASM International, Engineered materials
– 基体主要是镍基、铁基耐热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较成熟 的是镍基、铁基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尚处 于研究阶段。
.
31
9.3.1.3 功能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 要求材料和器件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如同时具 有高力学性能、高导热、低热膨胀、高导电率、高抗 电弧烧蚀性、高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等。
Chapter 9 Composites
复合材料
.
1
本章内容
1. 复合材料概述 2. 复合材料分类 3. 复合材料的基体 4.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5.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 6.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纺织材料学PPT课件

纺织材料学PPT课件
• Small enough to be flexible
第12页/共115页
纤维的基本性能
• (1)一定的长度和长度整齐度; • (2)一定的细度和细度均匀度; • (3)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 (4)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 • (5)一定的抱合力和摩擦力; • (6)一定的吸湿性和染色性; • (7)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第40页/共115页
• 中腔胞壁对比法: 原理——成熟好的纤维胞壁厚而中腔宽度小,成熟度差的胞壁薄而中腔小。所以可根据棉纤维中腔宽度与胞 壁厚度的比值来测定成熟系数。
第41页/共115页
• NaOH膨胀法: 原理——棉纤维在18%NaOH溶液中膨化后,截面形状改变。根据膨化后胞壁厚度/纤维最大宽度,纤维外 形定确定正常纤维N、薄壁纤维B、死纤维D;计算成熟度比M。
(polyurethane), 氯纶Polyvinyl chloride
第22页/共115页
第二节 纤维的加工、应用与发展
• 天然纤维 • 棉纤维 • 麻纤维 • 毛纤维 • 丝纤维
• 化学纤维
第23页/共115页
棉纤维
• 主要产棉区 •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 • 棉花的初加工 • 棉纤维的分类 •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品质 • 原棉检验
~ 4000 fibers/seed, max 20,000 fibers/seed 250,000 fibers/boll
第26页/共115页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
• 棉纤维正常生长发育分三个阶段
伸长期 →加厚期 →干涸期(扭曲期) • 伸长期:纤维加长,形成胞壁 • 加厚期:长度基本长足,主要是胞壁加厚 • 干涸期:失去水分、胞壁扭转,沿纤维纵向形成天然转曲。
• 动物纤维:从动物身上或分泌物取得的天然纤维,也 称天然蛋白质纤维。其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

《纺织材料学》》课件

《纺织材料学》》课件

第二部分:纤维的特性与选择
纤维的物理特性
纤维的化学特性
了解纤维的物理属性,如强度、弹性和断裂延伸性。 研究纤维的化学成分和反应性。
纤维品质对纺织品的影响
了解纤维品质对纺织品外观、手感和性能的影响。
纤维的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用于不同的应用和需 求。
第三部分:纱线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学习纺织品的不同织物结构和 分类。
纺织品的物理性能测试
了解纺织品的物理性能测试方 法,如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纺织品的色彩及染色技术
探索纺织品的色彩特性和各类 染色技术。
第五部分:纺织品的加工与应用
1 纺织品的预处理及柔软加工工艺
学习纺织品色、印染与后整理
1
纱线的制备工艺与分类
了解纱线制备的工艺流程以及各种常见
纱线的物理性能与机械强度测试
2
纱线类型。
探索纱线的物理特性,如强度、延伸性
和耐磨性,并学习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3
纱线的化学性质与热稳定性
了解纱线的化学性质对其在特定环境下 的性能影响,并探索纱线的热稳定性。
第四部分:纺织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纺织品的织物结构与分类
《纺织材料学》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纺织材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纺织材料的概述、纤 维的特性与选择、纱线的制备与性能分析、纺织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以及纺 织品的加工与应用。
第一部分:纺织材料的概述
纺织材料定义及分类
学习纺织材料的定义、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纺织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索纺织材料在时装、家居、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探索纺织品的染色、印染和后整理过程。
3 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7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第7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纺织结构增强材料的类型
纺织结构预制件分类参数
代号 DM DR C 参数 维数 增强材料方向 纤维连续性 代号 T I M 参数 纤维束捻度 结构的整体性 加工方法
L B
增强材料线性度 每个方向纤维束大小
PD
填充密度
纺织结构增强材料的类型
复合材料用纤维结构 水平 增强系统 纺织结构 纤维长度 纤维取向 纤维纠缠
纺织结构增强材料的类型
增强材料类型

一维 二维
0轴
1轴
2轴
3轴
4轴
三 维 1 2
纺织结构增强材料的类型
无捻长丝纱 有捻长丝纱ຫໍສະໝຸດ 粗梳纱线精梳纱线高膨体长丝纱
粗梳毛纱
弹力长丝纱
精梳毛纱
各种纱线结构示意图
纺织结构增强材料的类型
几何 形态
单元 模型 机织物 (交织) 针织物 (成圈) 编织物 (缠织) 非织造布 (粘结)
三维整体织物
三维机织物
多重织机装置示意图
三维整体织物
三维机织物
不同结构 三维机织 物预制件
(a):三向正交织物,各向同性比较好,是用相同层数、粗细一样的纱 线织成的织物,比较厚; (b):经纱通过整个厚度方向的角连锁结构; (c):经纱只通过相邻两层的角连锁结构,此织物柔软性较好。
三维整体织物
三维整体织物
三维机织物
三维机织是利用织机的梭子把纤维或纱线织成三维立体织物 的方法,主要通过多重经纱织造的方法形成,织造中由于采用多 重经纱,从而使织物厚度增加,并且沿厚度方向纱线或纤维是相 互交织在一起,即按一般概念的“层”之间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这就提高了织物“层”间抗剪切的能力。目前,可以织造出由17 层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的立体织物。 机织三维织物的三个系统的纱线呈正交状态配置,沿X方向的 纱线为纬纱,其作用是构成水平纬纱层,同时又将Z方向的水平 经纱层隔开。沿Z方向的纱线为地经,其作用是构成水平经纱层, 同时又将X方向的水平纬纱层隔开。沿Y方向的纱线为缝经,其作 用是将相互垂直的经纬纱铺层缝接在一起。三个系统的纱线呈正 交状态构成一个整体。

纺织复合材料整理解析

纺织复合材料整理解析

常用增强纤维的种类(GF, CF, Kevlar,
UHMPE等);
碳纤维(Carbon fiber, CF) 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
高模聚乙烯(UHMPE)纤维
纤维增强体的分类:
碳纤维
碳纤维(Carbon fiber, CF):纤维状的炭材料,其化学组 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的90%以上。
可用作增强材料的织物
机织、针织、编织、层合片和非织造布等结构
三维织物与传统二维织物的区别:
➢纱线交织方向数不同:纱线交织方向数是三或三以上。 ➢织物厚度不同:统织物较薄,是单层或两层及两以上层数的织物; 三维织物较厚,织物层数可达几十层。 ➢纱线状态不同:三维织物内部的纱线往往是伸直的,在织物表面 发生大的屈曲和转向;多采用不加捻的长丝,且主要由高性能纤维 进行织造。 ➢织物形状复杂程度不同:传统织物是平面的织物,形状简单。立 体织物是圆筒形、方形、矩形、T形、工字形等断面的织物。 ➢用途不同:一般立体织物是与其它材料如树脂等复合成高性能的 复合材料。
按增强相材料形态分类—— •颗粒、薄片增强复合材料 •晶须增强复合材料 •短纤维复合材料(杂乱或有一定取向)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织物(二维、三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特点
•性能优越:比强度、比模量、轻质、耐疲劳、减震性好、 抗冲击、耐高温、耐腐蚀等等; •功能多样:可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优点,使一种材料具 有多种功能; •可设计性:可按对材料性能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一次成型:可制成所需要任意形状产品,避免多次加工工 序。
应用:芳纶1414:帘子线;防弹服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
芳纶1313:航空飞行服,宇航服,绝缘服,消防服,高 温下的过滤布、滤带等。

纺织复合材料整理解析

纺织复合材料整理解析

➢ 合理的设计和工艺保证了结构件的强度和韧性。
通过增强件、基体和界面的合理配置,使纺织复合材料成为同时具有强度 和韧性的结构复合材料。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可整体成型复杂件,防止了由 个别层板结构组合构件时出现皱褶,同时也避免了在粘结、螺接和共固化 中造成的工艺损伤,从而提高了受力的性能,使纺织复合材料更具有轻质、 高强的优越性。
应用:芳纶1414:帘子线;防弹服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
芳纶1313:航空飞行服,宇航服,绝缘服,消防服,高 温下的过滤布、滤带等。
纺织复合材料的概念
广义上:纺织复合材料是指采用纤维或纤维制品为增强材料的 复合材料。 狭义上:纺织复合材料特制采用纺织方法尤其是三维织造方法 获得具有整体结构的预型件,并与基体材料复合所获得的复合 材料。
4.3 热塑性树脂基体 一、结构与种类
热塑性聚合物——是指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这类聚合物是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可溶可熔, 可反复加工成型而无任何化学变化。热塑性聚合物在软化或熔 化状态下,可以进行模塑加工,当冷却至软化点以下能保持模 塑成型的形状。 属于热塑性聚合物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 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砜、聚苯硫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塑制成型的合成材料。 除了以有机高分子为主体以外,还加入: ➢ 增加塑性的增塑剂 ➢ 改变表面性能的润滑剂 ➢ 防止受光热影响的稳定剂 ➢ 色料和填料等配合剂。 主要特点:
密度小;强度比较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光 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聚合物基体分类:
按树脂热行为分:热固性及热塑性两类。 ➢ 热塑性基体(如聚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醚 醚酮等):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可溶可熔,可反复加工 成型而无任何化学变化。 ➢ 热固性基体(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树脂、不饱和聚 酯等):它们在制成最终产品前,通常为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或固 态预聚体,经加热或加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固化后,形成不溶不 熔的三维网状高分子,这类基体通常是无定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