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生平
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

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一、生平( 1564—1616)“英国戏剧之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评价他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本?琼生称之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墓志铭:好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切莫挖掘墓中的遗骸。
爱护我墓室的人上天保佑他;动我尸骸者将受亡灵诅咒。
( GOODFRENDFORJESVSSAKEFORBEARETODIGGTHEDVST ENCLOASED HARE BLES BE FY MAN TY SPARES THES STONES AND CVRSTBE HE TY MOVES )MY BONES二、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
1850 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经过多年对莎剧诗行的研究,把莎剧分为三个时期。
他的这一划分法被后人相沿成习,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权威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阶段的划分。
(一)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1590——1600)1、主要作品:(1)历史剧9 部由独立的“序曲”和两个“四部曲”组成,描写英国从十三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末近三百年的历史。
序曲是《约翰王》,第一个四部曲是《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
第二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
其中《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
序曲《约翰王》写12、13 世纪之交约翰王一生主要经历,如他和法国王室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两次战争,他对王位合法继承人的迫害,他对教会的掠夺和他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贵族们对他的叛离和归顺以及他被僧侣毒害致死等情节。
约翰王虽然有反对天主教的一面,但他谋害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引起外患。
莎士比亚的简介

莎士比亚的简介【莎士比亚】1、生平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出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特福郡的斯特拉特福市,享誉全球的英国剧作家、诗人,所创作的戏剧和诗词世界闻名,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歌家和剧作家。
他还是英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现实与宗教等不同话题。
2、艺术特色莎士比亚的戏剧多伦多,用语精练,引人入胜,依照思想内容构成理论框架,把古代人物配以文墨明达的语言变化,全书的特点也受到一致的好评。
他的戏剧不仅记载着当时的历史,文化、宗教体系,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视角。
3、主要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四大类:正剧、悲剧、历史剧、喜剧。
其悲剧作品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多个知名作品。
喜剧作品则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莎士比亚还有不少诗歌:《失恋》、《空洞》、《时光思想》等。
4、经典名句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把它放在序言一页传递给大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短暂,也许这个世界的最高境界只不过是一场孩子的游戏。
”(Life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奥赛罗》)“世界上有天使么?他们在失去翅膀前居住于天空,我们在泥土中做梦。
”(Are there no angels in the skies, that with their wings did once abide, That in our dreams do us descry, when we from sleep ourselves have hide?)《大海》“沙漠是耶稣的眼泪,河流是他的脸颊,大海是他的意思。
”(The desert is Jesus' tears, the rivers are his cheeks, and the sea his intent.)《大海》5、影响莎士比亚影响深远,他的作品无处不在,尤其是其诗词,被改编成歌曲、朗诵诗歌的方式广泛传播,大大提升了英语语言的文化含量。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戏剧之王”。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留下了无数不朽的经典作品,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市,出生地被称为“莎士比亚故乡”。
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一名手工艺者,而母亲玛丽·阿登则来自一个富有的农场主家庭。
莎士比亚在家中是第三个孩子,他有两个姐姐和四个弟弟。
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莎士比亚的童年生活在当时的英格兰是一个严酷而血腥的时代,这种环境无疑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约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涵盖了戏剧、诗歌和散文,横跨了喜剧、悲剧、历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伦理与个人命运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大量富有个性和内涵的角色形象。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人类感情与人性的复杂性,对爱情、婚姻、疯狂、背叛、亲情等主题深刻探讨,展现了古典悲剧的魅力和心理学的深刻见解,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圣殿之一”。
莎士比亚也因为他的文学贡献和影响力而被尊称为“戏剧之王”。
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被广泛研究、演绎和传颂。
许多作家、学者和文化人都感叹莎士比亚之才独出心裁,一生创作留下的丰富文学遗产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库。
莎士比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在创作生涯的早期,他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压力,生活并不富裕。
他也饱受着受限于当时社会地位的压抑和歧视。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莎士比亚才能够创作出那些富有现实意义、深刻内涵和普世价值的作品。
莎士比亚及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年
(一)情节:两个仇家,一对情人。
舞台上一见钟情,花园中私定终身,寺院中偷行婚礼,争斗中 失误杀人,新婚夜生死离别,抗父命服药装死,现真情自杀身亡, 墓穴中双双殉情,尸骨上双方和解,铸金像永世长存。 (二)主题思想:说法不一
1、偶然性和必然性
2、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3、新风尚与旧恶习的斗争
剧本表现的是爱情至上、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
同封建礼教的冲突,歌颂了人文主义的道德原则,批判了封建传统势力。源自(三)艺术风格————诗情画意
1、抒情曲——一见钟情时
2、十四行诗——握手接吻时
3、对谈诗——月光窗下私定终身时
4、新婚曲——偷行婚礼时
5、黎明曲——新婚之夜黎明生死离别时
6、哀歌——双双殉情之际
《李尔王》:揭露极端利己主义者。
情节: 李尔王 高纳里尔 里根
考狄利亚
主题:人文主义者同情人民群众的苦难,但又寄希望与上层阶级的 仁慈和道德改善。李尔本人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道德改善
的过程。
论据: 1、李尔从女儿的忘恩负义和宫廷的内讧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平。 “一条得势的狗,也可以使人家惟命是从。……褴褛的衣衫遮 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切。最恶镀了金, 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他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 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
2、历史剧:(10部) 3、喜剧:(17部,含3部传奇剧)
4、悲剧:(10部)
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一) 历史剧 :主要有《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
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
(上、中、下)《理查三世》等10部。
主题: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生平简介

莎士比亚生平简介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
他是“英国戏剧之父”。
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以他杰出的创造性劳动,给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三十七部戏剧、就是戏剧。
根据社会和其思想的发展变化,他二十来年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590年到1600年,正值伊丽莎白统治盛年,英国一派繁盛兴旺景象,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也是乐观明朗的。
这是他创作的早期,即历史剧、喜剧时期。
他写出《理查三世》、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九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等十部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三部悲剧。
这些作品,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看,他的喜剧突破了古希腊罗马喜剧重在社会讽刺的传统,通过男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纠葛,夜》等。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主亨利五世形象,喜剧中一大群新女性形象,例如薇奥拉,鲍西娅等。
后者尤为光彩照人。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表达了他主张国家统再次,从戏剧冲突上看:多用误会、巧合来编织情节,表现人物。
例如《错误的喜剧》,便是把整个作品的构思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
第四,从创作基调和风格上看,剧自不待说,甚至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乏欢快的情趣。
上述特点的形式,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英国已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势强大,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举国上下陶醉在升平安乐之中。
上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简介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闻名的戏剧大师,著名的文学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莎士比亚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莎士比亚生平简介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
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
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
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欧洲,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让人身心疲惫,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让人们有了新的期望,人们渴望自由,渴望平等,渴望和平。
人文主义精神是个让人积极、乐观的精神主义,人文主义的兴起让人们赞美、歌颂着那些美好的一切。
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本文将带您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以及对文学的影响

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本文将带您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以及对文学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无疑影响了整个文学界。
本文将带您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以及对文学的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福德郡的一个小镇上。
他的父亲是一个手工业者,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他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莎士比亚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对戏剧的浓厚兴趣,并常常参与当地剧团的演出,这也为他日后的戏剧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莎士比亚30岁前后,他开始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并成为了伦敦剧院的一名经理人。
他的戏剧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很快他就成为了时代的焦点。
莎士比亚的创作涵盖了戏剧中的各个类型,包括悲剧、历史剧和喜剧等。
他的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精湛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诗意语言而闻名于世。
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哈姆雷特》。
这个悲剧讲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以及他对生死、人性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深入描写和角色之间复杂的关系,莎士比亚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哈姆雷特》成为了世界戏剧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并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演出和研究。
此外,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系列的历史剧,涵盖了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是《亨利五世》,这部戏剧讲述了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在法国的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莎士比亚不仅展示了英国的荣耀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深入探讨了权力的本质和战争背后的道德困境。
除了悲剧和历史剧,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系列的喜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仲夏夜之梦》。
这部作品以爱情和追求幸福为主题,通过一连串的误会和戏剧性的情节,展示了爱情和人性的喜剧面。
莎士比亚的喜剧以其诙谐幽默的对白和巧妙的情节构思,吸引了众多观众,并对后来的喜剧剧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在其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等问题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类困境的深度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莎士比亚:文学史上的巨匠

莎士比亚:文学史上的巨匠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公认为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全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剧作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深入探索了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启迪。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市,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
尽管关于莎士比亚早年的生活并不清楚,但他在当地的文法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他未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奠定了基础。
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可以追溯到1590年代。
他是伊丽莎白时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也是伦敦剧院“环球剧院”的创始成员之一。
他的剧本在当时备受欢迎,很快成为当地观众的宠儿。
尽管莎士比亚的个人生活鲜有记载,但他的才华被广泛认可。
他以其深刻的戏剧洞察力和细腻的人物塑造而闻名,他的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至今仍被广泛上演、翻译和研究。
二、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涵盖了戏剧、诗歌和散文等多种形式。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约39部戏剧,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
其中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具有戏剧上的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学表达、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方面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他用精确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戏剧包括了对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深入探索,使得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角色的苦痛、悲伤和喜悦。
此外,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智慧的格言和警句,这些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颂扬。
他的诗歌也具有豪迈和细腻的特点,他的sonnet(十四行诗)被认为是英语诗歌的巅峰之作。
三、莎士比亚的文学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不仅在当时大获成功,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上演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作巨匠
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 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 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 亚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 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 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源泉。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 剧作。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
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 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 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 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 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莎士比亚在马克思的心目中所占的位置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其他
作家可以与之相比。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仅以数量来说,引用或谈到莎士比 亚竟有三四百处之多。所以有人说,莎士比亚是马克思科学研究过程中从始 至终的最好伴侣。他为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提供例证、模型和历史内容,提供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雏形和趋势,也为革命理论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论据。甚 至他对人类未来的美好理想,也与马克思不谋而合,基本一致。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 诗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他流传下 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 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 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他的 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 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 的地位,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 欧里庇得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晚年逝世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20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 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那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他留 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 手迹则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
人物生平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 斯特拉特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 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7岁时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读了六年 的书,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学过 拉丁语和希腊语。因父亲破产,他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中期作品
1601~1607年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 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 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此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 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 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如《哈姆雷特》、《李尔王》
巴尔扎克、迪更斯莱、普希金、屠格涅夫等都以莎士比亚作为榜样。普希金 认为莎士比亚具有一种与人民接近的伟大品质。杜波罗留波夫把莎士比亚看作是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说他“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几个新阶段”,是“人类认 识的最高阶段的最充分的代表”,他的作品“表现出道德的最充分的理想。”别 林斯基对莎士比亚更是有着无限崇拜。他在《文学的幻想》中写道:“莎士比亚 ——这位神圣而崇高的莎士比亚——对地狱、人间和天堂全都了解。他是自然的 主宰……通过了他的灵感的天眼,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 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
莎士比亚生平
主讲:楚春希 PPT制作:汤嘉欣
莎士比亚的肖像画
人物简介
克里斯及幼里匹蒂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莎 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 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 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每年4月23 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恩格斯在青年时代写的《风景》一文中指出:“不管他剧本中的情节发 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兰西还是那伐尔,其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 远是他所描写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聪明的教书先生、可爱然而古怪的妇女们 的故乡,merry England(快乐的英国)。总之,你会看到这些情节只有在英 国的天空下才能发生。”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 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 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 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 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 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 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 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 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
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 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8]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 的日子,因为威廉·莎士比亚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 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 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 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8]
剧团生涯
莎士比亚还在斯特拉福德小镇居住时,就对戏剧表演已经非常熟悉。经常有 一些旅行剧团到斯特拉福德小镇表演。
1582年与一个农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结婚,1585年育有一子哈姆尼特·莎士比亚。 1586或1587年他到了伦敦,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他先在剧院当马夫、 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经 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后来,莎士比亚向人证实了自 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为了剧团的股东,很快赢得了同仁们的 尊敬和爱戴。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 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其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 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 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 1597年莎士比亚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 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 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 衣锦还乡。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 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常常在宫廷中演出。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 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 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 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 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在论莎士比亚时指出:“使莎士比亚伟大的心灵感
到兴趣的,是我们这世界内的事物:因为虽然像预言、疯癫、梦魇、预感、 异兆、仙女和精灵、鬼魂、妖异和魔法师等这种魔术的因素,在适当的时候 也穿插在他的诗篇中。可是这些虚幻形象并不是他著作中的主要成分,作为 这些著作的伟大基础的是他生活的真实和精悍,因此,来自他手下的一切东 西,都显得那么纯真和结实。”
莎士比亚雕塑
莎士比亚之墓
个人作品
早期作品
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 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 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 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人物评价
17世纪,同时代人执剧坛牛耳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17、18世纪的英国古典主义者德莱登认 为“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后,莎士比亚风靡欧洲。雨果、司汤达等 人在和古典主义斗争中,都是高举莎士比亚这面旗帜,鼓吹莎士比亚精神。雨果 说“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德国的狂飙运动 也是高唱着莎士比亚的赞歌,举着他的旗帜前进的。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 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 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感谢赐我智慧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