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作为其中的支柱产业,不断追求技术与设计的创新。

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的用水需求,还可以有效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概念给排水设计是指为满足建筑内部各种用水需求而进行的管道、设备、附件等的设计。

其涉及的内容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热水系统的设计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供水水压、水质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二、建筑给水设计要点水源选择: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如自来水、井水、雨水收集等。

同时,需要考虑水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水质保障:设计过程中应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考虑设置适当的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水压平衡:针对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设置给水系统的分区,以保证各区域的供水水压稳定。

节能设计:通过选用节水型器具、合理设置管道直径、优化水力计算等措施,实现给水系统的节能减排。

三、建筑排水设计要点排水体制: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排水量,选择合适的排水体制,如分流制、合流制等。

污水处理:对于生活污水,应设置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以满足环保要求。

管道布局:排水管道的布局应合理,避免堵塞和倒坡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考虑维护的便利性。

噪音控制: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噪音控制,避免对居住者造成干扰。

四、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绿色建材的应用:采用环保、节能的管材和附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雨水回收利用: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

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

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论文建筑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

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一、问题的由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

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头试行时为止。

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头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

第一代通过专业培育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头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

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间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消失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这促使广阔设计人员开头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

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间续出版发行。

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

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乐观讨论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胜利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

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进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气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

其次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进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

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进展,建筑给排水专业快速进展,成为给排水中不行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肯定的实践阅历,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优化设计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优化设计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优化设计论文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优化设计论文范文1概述目前,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给水排水设计表现出很多的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较多,在管道设计、水压安排等多个方面都亟需进行深度的优化,与此同时,加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优化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意义更加深远,也能够从某种角度上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2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2.1管道材料的质量问题在给排水工程中,上水管作为给水的关键管道,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水源质量的好坏。

我国以前采用的管材是镀锌管,现在已经逐步进行淘汰,代替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新型的管道材料,建筑上常用的管道材料大多数是以塑料作为原材料进行制作出的上水管道。

现在,国家对上水管道的材料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进行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时候,进行施工的企业常常由于过度追求利益上的收获,因此选用一些耐腐蚀性较强,但是抗压性较差的管道。

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建筑管道的建设,非常容易发生严重的漏水或者渗水问题,可能引发建筑整体的质量问题,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管道噪音的控制问题由于目前的建筑下水管道中大部分空间是空气,如果有水经过,便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噪音,这种问题对于上水管道而言通常不会发生,因为上水管里基本没有空气,噪音就没有出现。

那么,只是下水管道中才会存在噪音问题,比如坐便器在下水的时候,存在水流和管壁相互撞击而造成的噪音,管道中水流的搅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浮在整个管道中产生的噪音,当水流进一步流进垂直管道中后又产生了噪音,因此现在下水管道的噪音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2.2.1由于震动而形成的噪音。

震动噪音就是指受到下水管水流撞击而产生的噪音,这种噪声的传播范围非常广,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再者,在现代高层建筑不断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业主的日常用水质量,满足业主的用水需求,绝大多数高层建筑物里都安装了水源加压设备,该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震动,也会产生严重的噪音问题。

建筑给排水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其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质量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给排水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给排水论文篇1浅谈建筑给排水中噪声响防治噪声是一种令人烦恼、讨厌,对人类有害的声音,是环境公害之一。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是建筑噪声最主要的来源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有碍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给排水系统噪声的防治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1 噪声的来源1.1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水泵机组、空气压缩机、洗衣机等在运动中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这些噪声通过基础、管道和空气传播到各处。

其中水泵机组的噪声最为严重。

另外,水泵的气蚀现象及停泵水锤也能够产生噪声,虽然这些噪声发生并不频繁,但也不能忽视。

1.2给水管道产生的噪声给水管道的噪声主要是由于管道中流速和压力过大产生的。

主要有流水噪声、气蚀噪声和压力冲击噪声。

流水噪声中,一类是水流与管壁摩擦而产生的噪声;一类是因水流断面大小改变或水流方向变化面产生的噪声,如水流通过三通、四通等连接配件时产生的管道振动,或水龙头开启时的啸叫声。

流水噪声与流速、配件的局部阻力以及管道材料有关。

流速和局部阻力越大,产生的噪声越大;管道材料比重越小,噪声越大。

气蚀噪声是指管道内产生气蚀现象时而产生的爆破声音。

管道内压力越高,气蚀噪声就越大。

压力冲击噪声是因水击使管道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当水流速度过大或阀门等控制附件启闭速度过快时,就会产生这种噪声。

1.3零件设备产生的噪声零件设备噪声是由于零件设备安装不当,水龙头、闸门配件松动等原因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常见的有振动噪声和冲击噪声。

振动噪声是自闭冲洗阀关闭时,水击引起阀体振动产生的噪声。

冲击噪声是流速过大的水流通过松动的配件时,由于绕流旋涡和紊流的作用使配件振动产生的噪声。

建筑给排水论文3000建筑设备给排水节能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3000建筑设备给排水节能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3000建筑设备给排水节能论文建筑设备给排水论文篇1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策略摘要: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而言,最根本的问题是怎么样将现有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加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式管理效益,这同时也是当前我们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笔者主要介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的管理策略,并依据本人实践经验对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中若干问题以及基本要求作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策略1.概述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是以给排水施工设备为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型管理。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生命线。

设备是纲,纲举则目张,设备好,运行管理又得当,工程自然蒸蒸日上。

从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总体情况看,最主要的还是设备的管理,没有良好的设备维护,工程就没有保障。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把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看成是有生命的,要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善待设备。

各建设单位主管生产或主管设备的负责人应该以系统的观点全面分析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正确处理好生产与设备维护的关系,一定要把强制性的维护保养纳入到生产计划中,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深入贯彻。

2.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的设计要求新时期建筑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涉及的六大环节、三个阶段、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整体。

给排水设计成功与否对给排水施工设备安全关系重大,而施工的设备管理、给排水设施的落实也非常重要。

投入使用后的给排水设备管理同工程行政管理相结合,同样也是给排水工程安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而言,如何选择合理的给水方式无疑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

在当今很多的建筑工程中,仅考城市给水管网的给水设备已经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因此,一般的办法是采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低区水箱兼作上区的水池。

《2024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范文

《2024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范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进行优化研究,提高其设计水平和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2. 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转和设施设备的运行。

3. 保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和洪涝灾害。

三、当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尽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设计思路落后,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2. 设计过程中缺乏综合性的考虑,如环保、节能等方面。

3. 设计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导致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运行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设计优化策略:1. 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智能化设计、绿色设计等,以满足新的需求和环保要求。

2. 综合性的考虑: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环保、节能、安全等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完善设计标准和规范:制定和完善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

4. 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设计任务和挑战。

5. 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地更改和扩展系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6. 优化管网布局:合理规划管网布局,减少管网阻力,提高供水效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修复管网泄漏问题。

7. 推广节水技术:在给水系统中推广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给排水论文(2)

建筑给排水论文(2)

建筑给排水论文(2)建筑给排水论文篇3试谈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其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给排水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具体的设计、科学的施工、完善的修复以及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的实时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就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近些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建筑施工单位的项目也与日俱增,建筑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建筑的花样也不断的翻新,这样就使得建筑施工单位不但要保证建筑的数量更要保证的是建筑的质量。

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质量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的设计、施工、修复以及如何保证其运行的质量工作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严格。

然而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各方因素的影响,免不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由于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其设计不够完善、考虑的因素不足、施工人员的技术不够娴熟、监督检查工作的疏忽等原因就会使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状况连连。

这样就严重的阻碍了建筑施工单位的进程,所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刻不容缓一、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 违反施工图的程序,不熟悉施工图,盲目建设,仓促施工或以建设经验施工,建设以相反的顺序,在施工过程中的发生许多变化,修改设计,设计错误和遗漏,将造成施工质量。

2. 不完善的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流于形式。

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无序,施工管理不到位,人员不到位,人员编制杂乱,不合理,人员素质也达不到岗位需求,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者忽视了检查、验收将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现象(1)该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原料、产品和设备。

例如,施工队偷梁换柱,假冒伪劣产品,甚至禁止使用的淘汰产品使用到项目,或不符合资格的材料在相应工程中材料。

(2)给排水的专业工程建设前期工作跟不上,专业的人员不够,或施工管理不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摘要:在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

文章通过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阐述了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字:给排水;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排水
abstrac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existing norms, constantly sum up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strive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full-featured, reliabl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building product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drainage works desig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heir treatment measur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f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排水系统,它们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是
任何现代建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影响建筑给排水的因素
1.1设计问题
室内给排水设计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给排水设计师应当以整
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来综合考虑室内给排水设计,使室内给排水设计达到科学、经济、美观等效果。

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1.1建筑给水,给水(含热水)定额是否偏大,随着国家节水法规、政策的出台,民众节水意识的提高,节水卫生器具的推广及用卡取水的应用等,给水(含热水)定额是否偏大,定额值下限是否可以
放宽。

1.1.2建筑排水。

建筑给排水人员设计时,排水立管的位置选择,管材的选择以及排水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建筑排水的质量。

1.2节约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
逐年下降趋势,这无疑给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开发节水新技术,而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应制订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工作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
节水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

2、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2.1生活给水系统
2.1.1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漏设管道倒流防止器。

因为这种情况相当于小区供水干管成了城市供水环网的一条连通管,由于城市环网不同管段的水压不可能相同,如果漏设倒流防止器,城市环网里的水将由压力高的接口向压力低的接口流动,造成水表倒转和小区管网里的水污染城市管网内的水的情况。

2.1.2蹲式大便器的冲洗管仍存在采用普通阀门与生活饮用水管道直接连接的情况。

这样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旦供水立管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倒流,而此时大便器由于堵塞充满污水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虹吸倒流对生活供水管道造成污染。

因而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采用普通阀门连接和控制直接冲洗大便器,应采用具备延时自闭和虹吸自动破坏功能的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

2.1.3生活饮用水水池入孔、通气管、溢流管未采取防止昆虫爬入的措施;存在虹吸倒流的低位水池,当进水管为淹没出流时,管顶未设置真空破坏装置;钢筋混凝土水池内壁及池内管道、金属附件未采用对水质无污染的材料。

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生活饮用水或市政水受到污染。

为避免污染的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池的入孔盖与盖座应吻合和紧密,并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嵌在接缝处;通气管口和溢流管的喇叭口处应有铜丝网罩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做的网罩;溢流管出口离池外地面高度200~300mm,出口上宜装轻质拍门或网罩;淹没
出流进水管可在水池内溢流水位之上的进水管内侧开小孔,既可淹没出流降澡,亦可防止虹吸倒流的发生;水池做完水压试验后,池内壁及池内管道、金属附件应刷瓷釉涂料,水池内爬梯采用不锈钢材质。

2.2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常见问题如下:
2.2.1地漏水封高度小于50mm,这样容易造成地漏干涸,丧失隔臭功能。

安装时一定要采用合格的产品,也可以采取直通地漏加存水弯的形式。

地漏的安装高度也要合理,在安装排水管承水口前,应确切了解地漏规格和地面装饰层厚度,计算出排水承口的合理标高,也应根据不同的位置选择不同型式的地漏。

公共厨房应采用网框式地漏,住宅卫生间应采用密闭地漏,洗衣机部位应采用能防止溢流和干涸的专用地漏。

2.2.2在室外检查井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将检查井做成沉泥井,未按规定做导流槽,致使井底沉积大量粪便。

这不但容易影响环境卫生,还会影响化粪池的处理效果。

2.3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常见的问题如下:
2.3.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

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

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

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测试不符合设计规范和施
工验收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对于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

强度试验是管网在实验压力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为合格。

然后将试验压力缓慢降至工作压力,经检查无渗漏,则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对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当设计工作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低于1.4mpa;当设计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
0.4mpa。

水压强度试验是管网在实验压力下稳定30min,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为合格。

而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无泄漏为合格。

2.3.2自喷系统在不吊顶场所安装的直立型喷头与梁的距离不
符合规范规定。

特别是在原设计按有吊顶布置喷头,而实际安装时未设吊顶,建设及施工方未要求设计修改仅简单地将下垂型喷头改为直立型喷头的情况下,喷头与梁的距离尤其不满足要求,也存在顶板梁布置复杂,不规则,设计师在布置喷头时未能考虑全面,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所布置的喷头实际上也满足不了规范要求的情况。

此时,施工人员应及时通知设计师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对局部存在的问题,也可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第5.2.8条自行进行调整,以减小梁对其喷水灭火效果的影响。

2.3.3自喷系统水力警铃未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

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生的报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他人员及时发现,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2.3.4消火栓系统减压阀型号选择不合理。

一般设计师在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大于1.00mpa时,为避免系统管道布置复杂,均未采取分区给水系统,而是通过选用减压型消火栓来满足规范对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不大于0.50mpa的要求。

这样一来采用减压型消火栓的位置就很多,选用时应根据减压型消火栓所要求的进水口压力范围选择相应型号的消火栓。

总之,我们不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1]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版[2]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3]刘文镔.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建筑给排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4]赵世民,高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原理[j].给水排水,2008(增刊)第八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