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国庆假期作业04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电化学周练009-1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电化学周练009-11.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他把一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钉和碳棒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B.金属铁会被腐蚀C.碳棒作负极D.铁表面有气体逸出2.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3.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并都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下列装置中,Fe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⑤④③②①B.⑤④①②③C.⑤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⑤5.生物体中细胞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可构成微型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H2O=4OH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O2-C.正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CO2-3 D.负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6.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①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②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③若将该合金作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W>X B.Z>Y>W>X C.W>Z>Y>X D.X>Y>Z>W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Fe-2e-=Fe2+8.某金属元素R的硝酸盐R(NO3)n溶液用Pt电极电解,阳极产生气体V L(标准状况)时,阴极质量增加m g,若R 的原子量为M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路中通过电子V 5.6mol B .n =V M m C .溶液中H +增加V 5.6mol D .n =错误! 9.下图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写下了一些记录,其中描述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④⑤⑥D .②③④10.500 mL 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c (NO -3)=6.0 mol·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溶液中c (K +)为2 mol·L -1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 电子C .电解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 .电解后溶液中c (H +)为2 mol·L -111.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 溶液进行电解。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弱电解质的电离周练004

1.判断正误。
(1)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2)在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3)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 CH3COO-+H+()(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5)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导电粒子数目减少()(6)Na2O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为电解质()(7)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离子化合物的特征()(8)溶解度大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9)所有电解质都存在电离平衡()(10)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因为电离是吸热的()(11)电离、电解、电镀、电泳都需要通电才能进行()(1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多元弱碱的电离不分步进行,但部分电离()(13)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14)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醋酸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15)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碱)性越强()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B.稀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C.在水溶液中存在分子D.熔化状态时不导电3.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Na++H++SO2-4B.NaHCO3=Na++H++CO2-3C.HClO=H++ClO-D.H2S+H2O H3O++HS-,HS-+H2O H3O++S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为弱电解质B.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C.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D.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5.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2,乙的pH=3。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D.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0倍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B.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醋酸: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D.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Fe2++Cl2=Fe3++2Cl-7.关于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进行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结果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D.两种酸溶液中c(CH3COO-)=c(Cl-)8.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lO-、SO2-4B.Cl-、NO-3、Fe2+、Na+C.K+、Ba2+、OH-、I-D.Fe3+、NH+4、Br-、NO-39.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若a<4,则A、B都是弱酸②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③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1)室温下,取pH =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 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007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B .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 .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D .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2.已知100 kPa 、298.15 K 时氢氟酸的电离过程:HF(aq)= H +(aq)+F -(aq) ΔH =-12.5 kJ·mol -1ΔS =-102.5J·mol -1·K -1。
试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A .可自发进行B .不能自发进行C .达到平衡D .不能判定3.考察下述自然界的一些自发变化,可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按某一物理量标度由高到低自发进行B .都可以用来做功,自发过程一旦发生后体系做功的本领就会降低C .有一定的进行限度,自发过程总是单向地趋向于非平衡状态D .有一定的数据差来判断自发变化能否发生4.已知反应CO(g)= C(s)+12O 2(g)的ΔH 为正值,ΔS 为负值。
设ΔH 与ΔS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 .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 .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5.(1)化学反应2NO(g) +2CO(g)= N 2(g)+2CO 2 (g),在298 K 、100 kPa 下:ΔH =-113.0 kJ/mol, ΔS =-145.3 J/(mol·K),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求反应2HCl(g)= H 2(g)+Cl 2(g)标准熵变。
已知:HCl(g)的S =+186.6 J/(mol·K),H 2(g)的S =+130 J/(mol·K),Cl 2(g)的S =+223 J/(mol·K),ΔS =________。
6.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ΔH <0,ΔS <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B .若ΔH >0,ΔS >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C .若ΔH >0,ΔS <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 .若ΔH <0,ΔS >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7.碳铵是重要的农用肥料,在冬季及早春等季节使用较好。
通辽一中2015届寒假化学补充作业04

寒假化学补充作业04 2014年1月 日 星期 姓名1.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 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 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2. 实验室用溴和苯制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 溶液润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④⑤③①C .④②③①⑤D .②④①③ 3. 下列5种烃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2-甲基丁烷 ②2,2-甲基丙烷 ③丙烷 ④戊烷 ⑤2-甲基丙烷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①C .⑤②①③④D .④①②⑤③4.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 、③④⑤⑧ B 、④⑤⑦⑧ C 、④⑤⑧ D 、③④⑤⑦⑧5. 同系物具有:①相同的通式;②相同的最简式;③相同的物理性质;④相似的化学性质 A .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 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 、b 、c 、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①气体 ,理由是 。
②气体 ,理由是 。
③气体 ,理由是 。
④气体 ,理由是 。
7.。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国庆假期作业01

红色
二氧化硅
SiO2
硅石
无色
氢氧化铜
Cu(OH)2
——
蓝色
三氧化二铝
Al2O3
刚玉
无色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孔雀石
蓝色
硅酸钠
Na2SiO3
水玻璃
无色
五水合硫酸铜
CuSO4·5H2O
胆矾
蓝色
硝酸钠(钾)
NaNO3(KNO3)
中国雪
无色
五水合硫酸铜
CuSO4·5H2O
蓝矾
蓝色
单质硫
S
硫磺
浅黄色
氧化钠
Na2O
Na+[︰O︰]2-Na+
氧化钙
CaO
Ca2+[︰O︰]2-
过氧化钠
Na2O2
Na+[︰O︰O︰]2-Na+
氢氧化钙
Ca(OH)2
[H︰O︰]-Ca2+[︰O︰H]-
氢氧化钠
NaOH
Na+[︰O︰H]-
硫化钙
CaS
Ca2+[︰S︰]2-
硫化钠
Na2S
Na+[︰S︰]2-Na+
氮化镁
Mg3N2
二氧化硫
磁铁
二氧化氮
FeO
CO
Fe(OH)2
NO
Fe(OH)3
N2O4
FeS2
肼
CuFeS2
I2
绿矾
氯气
CuO
单质溴
Cu2O
硅石
Cu(OH)2
刚玉
Cu2(OH)2CO3
水玻璃
胆矾
中国雪
CuSO4·5H2O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甲烷、乙烯、苯周练

1.判断正误。
(1)甲烷是含氢元素的百分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 )(2)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3)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丙烯也如此( )(4)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5)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6)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 ,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 2O( )(7)制备CH 3CH 2Cl 通常用乙烯和氯化氢,而不用乙烷和氯气( )(8)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为( )(9)有机物中,碳与碳之间只能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 )(10)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都可鉴别己烷和苯( )(11)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12)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 (13)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为化学变化( )(14)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15)石油的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2.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B .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甲烷、乙烯、乙醇都可发生氧化反应D .汽油、柴油属于烃,植物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无论乙烯与Br 2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 .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 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 .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4.下列有关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邻二氯苯的结构有两种B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 .7.8 g 苯和苯乙烯(CHCH 2)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6N AD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5.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1 mol 可与4 mol 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A .CH 3CH=CH 2B .CH 2=CH 2C .CH 3CH 3D .CH 2=CHCH=CH 2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B .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C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D .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酯和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7.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用溴水鉴别苯、CCl 4、苯乙烯B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己烯C .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溴苯D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二溴乙烷和二甲苯9.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A .(CH 3)2CHCH 2CH 2CH 3B .(CH 3CH 2)2CHCH 3C .(CH 3)2CHCH (CH 3)2D .(CH 3)3CCH 2CH 310.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示装置。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甲烷041

1.如下图所示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A.ⅠB.ⅡC.ⅢD.Ⅳ2.人类已知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A.第ⅠA族元素的化合物B.第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C.第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D.第ⅦA族元素的化合物3.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A.甲烷的4个碳氢键的键能相等B.甲烷的4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4.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气态的是()A.CH3Cl B.CH2Cl2 C.CHCl3D.CCl45.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取代产物是()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只有①B.只有③C.①②③的混合物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6.三个装有CH4和Cl2混合气体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后,分别作如下处理,各有怎样的现象发生?(1)①置于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外壁: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放在有光线的房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和Cl2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请写出CH4和Cl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0.5 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A.2.5 mol B.2 mol C.1.25 mol D.0.5 mol7.有3 mL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恰好用去了3 mL氧气,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是多少?8.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
通辽一中2015届高二化学作业010甲烷、乙烯、苯周练010-2

一.基础知识点 1.(1)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_________的链烃。
最简单的烯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
(2)从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可以看出:乙烯分子呈_________结构,若乙烯分子每个碳原子与碳原子或氢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之间的夹角均相等,则其夹角为_________。
(3)乙烯分子在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反应中,分子内的碳碳双键有一个发生断裂;而在_________反应中,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全部断裂。
2.(1)若烯烃分子中含有n 个碳原子和1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为_________;若烯烃分子中含有n 个碳原子和2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为_________;若烯烃分子中含有n 个碳原子和m 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为_________。
(2)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递变:一般地,碳原子数越多,沸点依次_________,液态时的密度依次_________。
二.选择题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塑料的产量 (D)合成纤维的产量 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 )点燃前都不需验纯(C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D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A .42H C B .64H C C .63H C D .125H C 4.下列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
A .通入足量溴水中B .分别进行燃烧C .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D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5.点燃乙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火焰呈蓝色,产生大量白雾B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C .火焰呈苍白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火焰呈红色,伴有浓烈黑烟 6.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C(H+)<C(OH-)
13
碱性
0.1mol/LBa(OH)2溶液
5×10-14
0.2
C(H+)<C(OH-)
13.7
碱性
0.05mol/LBa(OH)2溶液
10-13
0.1
C(H+)<C(OH-)
13
碱性
0.1mol/LHCl溶液稀释10倍
10-2
10-12
C(H+)>C(OH-)
pH=x的HCl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以体积Vx、Vy混合恰好中和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色
本色
碱色
石蕊
pH
颜色
甲基橙
pH
颜色
酚酞
pH
颜色
pH求算(25℃)(lg2=0.3010,lg3=0.4773,lg5=0.6990,lg7=0.8865);浓度的单位:mol/L
题目
C(H+)
5×10-2
2×10-13
C(H+)>C(OH-)
1.3
酸性
pH=3的HCl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0︰1混合
2.2×10-13
4.5×10-2
C(H+)<C(OH-)
12.3
碱性
酸碱中和探幽
题目
Vx、Vy、x、y关系式
Vx、Vy的关系
X+y与14的关系
pH=x的HCl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以体积Vx、Vy混合恰好中和
pH=3的HCl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pH=3的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pH=2的HCl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pH=3的HCl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0︰1混合
酸碱中和探幽
题目
Vx、Vy、x、y关系式
Vx、Vy的关系
X+y与14的关系
10x=y-14
Vx>Vy
X+y>14
Vx=Vy
X+y=14
Vx<Vy
X+y<14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色
本色
碱色
甲基橙
pH
<3.1
3.1~4.4
>4.4
颜色
红
橙
黄
石蕊
pH
<5
5~8
>8
颜色
红
紫
蓝
酚酞
pH
<8.2
8.2~10
>10
颜色
无
浅红
红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0倍
0.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000倍
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pH=1和pH=4的硫酸等体积混合
pH=8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pH=9和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pH=3和pH=5的盐酸以体积比3︰1混合
pH=9和pH=13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3︰1混合
2
酸性
0.1mol/LHCl溶液稀释100倍
10-3
10-11
C(H+)>C(OH-)
3
酸性
0.1mol/LHCl溶液稀释1000倍
10-4
10-10
C(H+)>C(OH-)
4
酸性
0.01mol/LHCl溶液稀释100000倍
≈>10-7
≈<10-7
C(H+)>C(OH-)
<7
酸性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倍
10-12
10-2
C(H+)<C(OH-)
12
碱性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倍
10-11
10-3
C(H+)<C(OH-)
11
碱性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0倍
10-10
10-4
C(H+)<C(OH-)
10
碱性
0.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000倍
≈<10-7
≈>10-7
C(H+)<C(OH-)
>7
碱性
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5×10-4
2×10-11
C(H+)>C(OH-)
3.3
酸性
pH=1和pH=4的硫酸等体积混合
5×10-2
2×10-13
C(H+)>C(OH-)
1.3
酸性
pH=8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10-12
5×10-3
C(H+)<C(OH-)
2.5×10-2
C(H+)<C(OH-)
.4
碱性
pH=3的HCl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0-7
10-7
C(H+)=C(OH-)
7
中性
pH=3的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98×10-12
5.05×10-3
C(H+)<C(OH-)
11.7
碱性
pH=2的HCl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OH-)
C(H+)C(OH-)关系
pH
酸碱性
0.1mol/LHCl溶液
0.1
10-13
C(H+)>C(OH-)
1
酸性
0.1mol/LH2SO4溶液
0.2
5×10-14
C(H+)>C(OH-)
0.7
酸性
0.05mol/LH2SO4溶液
0.1
10-13
C(H+)>C(OH-)
1
酸性
0.1mol/LNaOH溶液
11.7
碱性
pH=9和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2×10-13
5×10-2
C(H+)<C(OH-)
12.7
碱性
pH=3和pH=5的盐酸以体积比3︰1混合
7.5×10-4
1.3×10-11
C(H+)>C(OH-)
3.1
酸性
pH=9和pH=13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3︰1混合
4×10-13
0.1mol/LBa(OH)2溶液
0.05mol/LBa(OH)2溶液
0.1mol/LHCl溶液稀释10倍
0.1mol/LHCl溶液稀释100倍
0.1mol/LHCl溶液稀释1000倍
0.01mol/LHCl溶液稀释100000倍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倍
0.1mol/LNaOH溶液稀释100倍
pH求算(25℃)(lg2=0.3010,lg3=0.4773,lg5=0.6990,lg7=0.8865);浓度的单位:
题目
C(H+)
C(OH-)
C(H+)C(OH-)的关系
pH
酸碱性
0.1mol/LHCl溶液
0.1mol/LH2SO4溶液
0.05mol/LH2SO4溶液
0.1mol/L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