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最新)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春意阑珊..(将尽,衰落)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悲伤)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张冠李戴是对成语适用对象不了解造成的。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成语辨析及常见错误类型

成词语的概使念用常见错误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C.这处旅游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2017年日照市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在营县举行,比 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 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野草,生命顽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冬枯春绿,欣欣向 荣,不屈不挠。 B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如果没有交通信号灯,行人过马路 是很危险的。 C.一个在学习上不想动手、袖手旁观的人,是取得不了好成绩 的。 D.贴出布告以后,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镇,只见应募的小伙子, 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成词语的概辨念析方法
答案:B、 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 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 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B中“见异思迁 ”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符合句意。故选B。
成词语的概使念用常见错误
1.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 ,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成词语的概使念用常见错误
6.搭配不当 例1: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 之感。 例2: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 融融春光之中。 解析: 1.“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海” 2.“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成词语的概使念用常见错误
成词语的概使念用常见错误
4.敬谦不当 例1: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2: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 才让我们知道。
备战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一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00组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录一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00组练习新人教版新人教版一、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00组A[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
“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安分(fèn)守己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安分守己〞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泥于旧的准那么,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假设素随遇而安] 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安之假设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多用于工作、方案等方面;“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多用于学习训练等方面。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做事没有遗漏。
[跋(bá)山涉(shè)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喜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半途而废浅尝辄(zhé)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第1讲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辨析和正确运用成语一、追根溯源——成语误用的10个缘由忽视关键字词而望文生义须要我们溯本求源,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古义,这就增加了某些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假如不细致辨析,一瞥而过,只是依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可能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应用体验]下面句中成语的运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错因。
1.(2024·全国卷Ⅰ)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终硕果累累。
推断:(×)分析:“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允正直,不讲情面。
正,公正。
阿,偏袒。
此处错解词义,运用时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来表达赵老师的坚守,属于望文生义。
2.(2024·全国卷Ⅱ)近年来农夫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推断:(×)分析:“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逐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敬佩的自谦语。
此处望文生义。
3.(2024·全国卷Ⅱ)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行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需厝火积薪....,有备无患,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平安体系。
推断:(×)分析:“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方潜藏着很大的危急。
此处望文生义,误会为“提前积蓄”。
4.(2024·全国卷Ⅲ)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最终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气勃勃。
推断:(×)分析:“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
比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退。
此处属望文生义。
5.(2015·安徽高考)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变更这种状况。
推断:(×)分析:“以邻为壑”指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方把灾祸推给别人。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高频近义成语辨析(共70组)

高考语文高频近义成语辨析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4.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5.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6.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7.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8.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物。
等,同等。
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多用于人。
9.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死灰,熄灭的火灰。
10.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1.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2.翻云覆雨/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1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1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正确使用成语(含俗语)(高考真题+成语辨析)(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庶族士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题名 金榜,学而优则仕,成为白.衣.卿.相.,荣耀乡里。( ) 答案 × 分析:白衣卿相:指的是没有发迹的书生。与前文“题名金榜,学 而优则仕”语境不合。可改为“紫衣卿相”。
6.把握成语的轻重大小,切忌语境不协
成语本身语意的轻重,应与成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互协调,防 止因不辨语意轻重而造成语境中成语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成语“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前者的意思是认为自己的 释义示例 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语 意较轻。而后者的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自认为比别人高明, 瞧不起别人,语意就较重。
(2)面对露天市场上小商小贩流动性强、违法取证难的困境,我们广大消费者必须 时刻警醒,锱.铢.必.较.,坚决杜绝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
答案 × 分析: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 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可用“擦亮眼睛”(保持高 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3.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切忌张冠李戴
(2)想想古人费尽心思才锤炼出的对仗押韵,左.思.右.想.才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 读音说改就改了,诗人们在地下不知会有何感想,所以对“古音”,理应多点敬 畏与尊重。( ) 答案 × 分析:左思右想:多方面想了又想。程度轻。“古人费尽心思才锤 炼出……”语义较重。可用“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7.分析成语的语法功能,切忌运用不当
解题要领
边练边悟6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单一举 措”,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无疑是在自.食.其.果.。( ) 答案 × 分析: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用在“还在这个犯 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语义较轻。可用“自取灭亡”。
高考语文必背成语解释与辨析

高考语文必背四字成语解释与辨析望文生义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容易误用褒义的贬义词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导读: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考试中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
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半斤八两/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比喻二者才力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搞颠倒了,强调目的;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强调行为。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削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5、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区别】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 ;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6、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区别】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
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三、范围大小不同1、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区别】都可以形容事物多。
前者只能形容书籍很多,范围小;而后者可以泛指任何事物的数量多。
范围大。
2、食古不化食而不化【区别】都有没有很好地消化已经学过的知识。
前者指学习古代的知识,范围小;而后者既可以指古代的,也可以拽现代的,范围大。
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区别】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范围小;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4、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区别】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
俚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5、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区别】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
前者信笺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后者宽得多;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意重,色彩庄重,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6、恋恋不舍流连忘返【区别】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泛指一切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7、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区别】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四、适用对象不同1、不可思议不堪设想【区别】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
前者适用于奇妙的事物或深奥而又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后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后果。
2、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区别】都有两种东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的意思。
前者适用的对象是人,指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后者适用对象是物,指假的事物冒充真的事物。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区别】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步履维艰寸步难行【区别】都可指行走困难。
前者一般只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后者常比喻处境困难。
五、感情色彩不同1、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区别】都可以用来形容说话很多,前者是褒义词,指从容不迫的谈论着的样子;后者是贬义词,批指只说华而不实的空话。
2、无与伦比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区别】都有达到极点的意思。
无与伦比是褒义词,登峰造极是中性词,无以复加是贬义词。
3、不求甚解(中) 囫囵吞枣(贬)4、八面玲珑(贬) 面面俱到(中)5、如虎添翼(褒) 为虎添翼(贬)6、死得其所(褒) 死有余辜(贬)7、天花乱坠(贬) 娓娓动听(褒)8、标新立异(中、贬); 独树一帜(褒)9、无微不至(褒); 无所不至(为)(贬)10、不胜其烦(贬),犹言禁不起。
烦,繁多,烦琐。
事情烦杂琐碎,使人难以忍受。
厌,嫌恶,烦,琐细。
不嫌麻烦费事。
不厌其烦(褒)11、陈词滥调老生常谈【区别】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
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中性。
12、百依百顺惟命是从【区别】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能之间。
13、孤注一掷破釜沉舟【区别】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注,赌注)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褒义。
14、随机应变见风使舵见机行事【区别】都是指能够跟着形势做事。
随机应变侧重指灵活机动,善于适应新情况,褒义词;看风使舵侧重指跟着情势随时转变方向,改变立场,贬义词;见机行事侧重指能够抓住时机,中性词。
15、嬉皮笑脸喜笑颜开【区别】都表示面带笑容,笑嘻嘻的意思。
嬉皮笑脸侧重表示顽皮而轻浮的嬉笑,用于形容不严肃不庄重的更替态度,前边可以加上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如,对他~;有时还可以表示为了奉承人而装出笑脸的意思,形容巴结逢迎的丑态,含贬义; 喜笑颜开侧重表示因心情愉快而满面笑容,多形容高兴、欢乐的表情,前面不能加上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也不含巴结逢迎之意,是褒义词。
16、面目一新面目全非【区别】前者指呈现崭新的面貌,形容彻底改变原来的模样,褒义词;后者指面貌完全改变。
形容变动极大,贬义词。
17、煞费苦心挖空心思【区别】煞,很,形容费尽了心思。
褒义词;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贬义词。
他~找了好多理由为自己辩解。
18、处心积虑殚精竭虑【区别】前者,处心,存心,积虑,长时期的考虑。
存心忆久,反复思虑。
贬义词;殚,竭,竭尽,用尽。
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褒义词。
六、语体色彩不同1、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区别】都有一点一滴的意思。
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2、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区别】都有进也艰难、退也艰难的意。
前者书面语,后者口头语。
3、博闻强志见多识广【区别】都有见识广之意。
前者侧重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4、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区别】都指糊涂无知。
形容词。
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
5、深恶痛绝咬牙切齿【区别】都指厌恶、愤恨到了极点。
前者侧重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书面语;后者侧重指痛恨的表情,口语。
七、语法搭配不同1、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区别】都有说话简短而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的意思。
但前者能带宾语,如~天机;而后者则不能带宾语。
2、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区别】都可以形容精神很集中,注意力不分散。
但前者可以用、在“在……上”“于……”前边,如,上数学课时,我们班的同学~在黑板上。
后者没有这种用法。
3、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区别】都能形容十分坚固,不可摧毁。
前者多用作宾语,也可用作主语,如军民携手共建~。
后者多用作谓语,定语。
如这座城堡工事坚固,兵武器精良,简直是~。
八、关键语素不同1、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区别】前者重在“蓄”上,有储蓄保存的意思,指把各种内容的东西都加以吸收并保存起来。
后者重在“包”字,有包含、容纳之意,指把有关的各方面都包含容纳在内。
2、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区别】前者关键在“坚”,有坚固、坚强之意,多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不可动摇,也比喻集团、国家无比坚强,不可战胜;后者的关键“稳”,即稳定、稳固之意,多形容高大建筑物的稳固不易摧毁,也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镇定、从容不迫。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必备多音字高考语文必会多音字和练习轻松记忆高考语文多音字(106个)高考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考点解析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