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复习
2011年成语辨析示例

2011年成语辨析示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B“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
C项望文生义,“危言危行”指说正确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
D项“倾巢而出”感情色彩不当。
)】A、统领伊拉克盟军的瓦因斯将军警告说,尽管外国极端分子正在离开伊拉克“寻找另一片沃土”,但他们可能会卷土重来。
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C、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这一恶性案件发生后,上级领导马上下达了限期破案的指令,公安机关立即倾巢而出,设卡排查,不久,就抓获了几个主要的犯罪分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C——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琴瑟失调”——指夫妻感情不和谐,或夫妻反目。
句中用错了对象。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可用“洋洋洒洒”。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语义及感情色彩用错。
)】A、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这部著作洋洋大观百万字,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受到读者好评。
C、厄尔尼诺现象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不一而足,令人防不胜防。
D、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A.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
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B.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C. 形容风景、前程等非常美好。
在句中使用有望文生义和不符合语境的问题;D. 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
在句中使用感情色彩不当。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高考复习】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总结

【高考复习】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总结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总结一、易错成语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总结二、常用成语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文考试和日常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以及相应的解释和拓展:
1. 乘风破浪:比喻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易错易混:浪遏飞舟。
遏,阻止;飞舟,比喻勇往直前的船只。
这句话比喻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不能错用为阻止困难。
2. 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易错易混:
空巷,指空荡荡的街巷。
这句话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不能错用为街巷空荡荡的。
3.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
易错易混: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指写作时灵感突然出现的写作绝技。
这句话形容技艺非常精细巧妙,不能错用为写作时出现的灵感。
4.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易错易混:
设身处地地。
地,处所;设,设想。
这句话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环境中,不能错用为把处所设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
5. 水落石出:水退了,石头就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
显露出来。
易错易混:石出。
石出,指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这句话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不能错用为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素:平日,往常)3、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4、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后者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13、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有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 素:平常,平时)3、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 部、班:门类,序次;就:依照.)4、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
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6、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走繁忙;后者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
7、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8、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9、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半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10、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取;“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11、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13、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高考语文 高中语文常考易错成语辨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多用 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 伟大事业;形容求之过急;“
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画画,很快就完成。含褒义。
旗开得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 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 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用于“令人”后。
辨析:“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都用来形容东西很多; 看不过来。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 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高考语文 高 中语文常考易 错成语辨析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 构思,计划布
苦心孤诣: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 很有独到之处。多用于学术、学问。
筚路蓝缕: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机做坏事。
费尽心机:用尽心思,想尽办法。
枉费心机:白白地耗费心思与精力。
与虎谋皮: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 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多用来表示不把困难、威胁、强敌、危险等放在心上。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
心醉神迷:指处于类似出神入化的兴奋状态,形容佩服爱慕 到极点。例.空中鸟声婉转,天蓝得令人心醉神迷。
高考易考易错成语例句及详析

高考易考易错成语1.不孚众望:孚,不使群众信服。
2.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空前绝后:“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用“绝后”。
6.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8.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9.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不能用于对待别人。
12.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用于批评说话人的。
13.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区别“不可理喻”。
14.振聋发聩: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常误解为声音大。
区别“震耳欲聋”。
15.螳臂当车: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多指逆潮流而动。
1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
17.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指知名度。
18.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19.耿耿于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
20.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
21.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22.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
不能用于人。
23.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不能与“前景”搭配,可与“希望”搭配。
24.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5.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26.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防继续受损失。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7.[跋(bá )山涉(shè )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 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 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 间。
9.[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 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fè i)· 浅尝(chá ng)辄(zhé ) 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 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45.[耳闻目睹· 耳濡(rú )目染]
•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异:“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 到、看到,是否受到影响则不管;“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 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 染)。
46.[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chó u mó u)]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防患未然”重在预防,“未雨绸缪” 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38.[大庭广众· 众目睽(kuí )睽]
都可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大庭广众”指聚焦了很多人的公 开场合,“众目睽睽”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 的样子)。
39.[得寸进尺· 得陇(lǒng)望蜀]
•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异:“得寸进尺”表示逐步进逼, 越要越多;“得陇望蜀”表示得到这个,还想要那个。
• 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异: “穿凿附会”是硬把讲不通的道理作牵强解释,“牵强附会”是 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到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2.【爱憎(zēnɡ)分明泾(jīnɡ)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3.【安分(fèn)守己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5.【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的步骤和规矩。
部,门类;序,次序。
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7.【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有时可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8.【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9.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样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10.【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等。
11.【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12.【包办代替越俎(zǔ)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异: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3.【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14.【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都有“向别人讨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但前二者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15.【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6.【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17.【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8.【彬彬有礼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异:前者偏重在对人有礼貌;后二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人的气质。
19.【病入膏肓(ɡāo huānɡ)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20.【博闻强识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21.【捕(bǔ)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22.【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23.【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异: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24.【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异: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25.【不由自主情不自禁(jīn)】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用,偏重在感情的流露,只用来形容整个人。
前者不限于此,还可形容人体的某一部分。
当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宜用“情不自禁”;当形容震惊、慌张以及由于某种外界原因而由不得自己时,宜用“不由自主”。
26.【惨绝人寰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
异: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见过的惨痛的事”,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27.【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异:“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心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
28.【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惯听厌的话”。
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29.【乘(chénɡ)人之危落井下石】都表示“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
异:前者重在别人遭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后者重在别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30.【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都表示“经常变卦”。
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31.【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
异:前者只能形容技术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32.【穿凿(záo)附会牵强附会】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
异:“穿凿”,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牵强”,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33.【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异:前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34.【大吹大擂(léi)自吹自擂】都有“吹嘘”之意。
异:前者吹嘘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后者仅指自己。
35.【大发雷霆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
异:前者偏重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36.【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
异:“大公”,一心为公:“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37.【大庭广众众目睽睽(kuí)】都可以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
异: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38.【得寸进尺得陇(lǒnɡ)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异: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39.【低三下四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异:前者偏重卑恭下贱,后者偏重恭顺小心。
40.【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崇拜”;后者偏重在“敬佩”。
41.【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
异:“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独断专行”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
42.【咄咄(duō)逼人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
异: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4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异:“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趋炎”,迎合权势(炎、势:比喻权势)。
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44.【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
染:沾染)。
45.【防患未然未雨绸缪(chóu móu)】都表示“事前作好准备”。
异: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缠捆,引申为“修补”)。
46.【风言风语流言蜚(fēi)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异: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47.【锋芒毕露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
异:“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
“锋芒毕露”,还可比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
48.【改过自新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偏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49.【改邪归正弃暗投明】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
异:前者偏重指不再做坏事;后者偏重指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50.【苟(ɡǒu)且偷安得过且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
异: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
偷安:只求眼下过得去);后者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51.【孤注一掷(zhì)破釜(fǔ)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52.【光明磊落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
异:前者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荡;后者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53.【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平易近人】都可形容态度温和。
异:“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容易接近或亲近”的意思,并多用于领导或长辈。
“和颜悦色”没有“使人容易接近”的意思,也不限于长辈。
形容温和时,“和颜悦色”偏重于脸部表情;“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偏重于态度作风或表示人的性格特点。
54.【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异: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
(恬:安然,无动于衷)55.【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
异:前者偏重在“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56.【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
异: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57.【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miù)绝伦】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异:不经:不正常,不近情理。
无稽:无法考查。
绝伦: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
后者语义最重(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58.【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
异: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59.【回味无穷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
异: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60.【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表示“精神恍惚的样子”。
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61.【疾(jí)恶如仇深恶痛绝】都含“厌恶憎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