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合集下载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文考试和日常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以及相应的解释和拓展:
1. 乘风破浪:比喻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易错易混:浪遏飞舟。

遏,阻止;飞舟,比喻勇往直前的船只。

这句话比喻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不能错用为阻止困难。

2. 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易错易混:
空巷,指空荡荡的街巷。

这句话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不能错用为街巷空荡荡的。

3.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

易错易混: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指写作时灵感突然出现的写作绝技。

这句话形容技艺非常精细巧妙,不能错用为写作时出现的灵感。

4.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易错易混:
设身处地地。

地,处所;设,设想。

这句话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环境中,不能错用为把处所设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

5. 水落石出:水退了,石头就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
显露出来。

易错易混:石出。

石出,指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这句话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不能错用为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有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 素:平常,平时)3、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 部、班:门类,序次;就:依照.)4、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

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6、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走繁忙;后者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

7、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8、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9、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半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10、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取;“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11、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13、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成语辨析:易混淆的成语

成语辨析:易混淆的成语

成语辨析: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

【导语】使⽤成语经常会错⽤同⾳字或近义词。

还有就是容易望⽂⽣义,看着相似,其实意思完全不同,这类错误出现频率⾮常⾼,下⾯⽆忧考为⼤家列举⼀些。

希望对⼤家有帮助。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定的条理,遵循⼀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作等按照⼀定的步骤逐渐地深⼈或提⾼,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彩。

【误⽤】学习并不是⼀个⼀蹴⽽就的过程,⽽是⼀个按部就班,逐渐提⾼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定的步骤,⽽是逐渐深⼊提⾼,因此⽤“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玲珑vs⾯⾯俱到 【释义】⼋⾯玲珑:侧重指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俱到:侧重指每个⽅⾯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彩。

【误⽤】他做起事情来⼋⾯玲珑,你就放⼼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玲珑”的感情⾊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俱到”⼀词。

3.⽩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驹过隙:⽐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样短的距离⼀样,提醒⼈们要珍惜每⼀⼨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数学考试的考场上⼀道题⽬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分钟后这道题⽬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

【纠错】句中提到⼏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百依百顺:别⼈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误⽤】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的⼈。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的意思,所以选⽤“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彩。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引言概述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语文科目来说,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然而,由于成语之间存在一些相似或易混淆的表达,考生在辨析时可能会犯错。

本文将针对高考中易错的成语进行辨析,并详细说明它们的用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一、易混淆的成语辨析1.1 亡羊补牢vs.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亡羊补牢:意为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进一步损失。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强调在事情发生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仍然有补救的可能。

1.2 一丝不苟vs. 丝毫不苟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仔细,不容许有任何疏忽。

丝毫不苟:同样表示做事非常仔细,丝毫不肯马虎。

1.3 惊弓之鸟vs. 弓弩之鸟惊弓之鸟:形容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到害怕的人。

弓弩之鸟:描述被弓弩射中的鸟,形容极为危险或受到致命打击的状态。

二、易错成语的正确用法2.1 揠苗助长错误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正确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2.2 掩耳盗铃错误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正确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ɡ)。

2.3 画蛇添足错误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正确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三、成语的应用技巧3.1 背景理解在应用成语时,要充分了解句子的语境和背景,确保成语的使用符合语境逻辑。

3.2 类比比较可以通过类比比较,将成语与常见的场景或经验相联系,有助于记忆和正确运用。

3.3 刻意训练通过大量的刻意训练,例如语境填空、成语搭配练习,提高对成语的敏感度和正确使用能力。

四、总结高考易错成语的辨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1. 海阔天空 vs 天高海阔
- 海阔天空:形容心胸开阔,志向远大。

- 天高海阔:形容天空和海洋的广阔无垠。

2. 愁眉苦脸 vs 苦笑着说
- 愁眉苦脸:形容因忧愁、痛苦等而皱起眉头,显得苦恼的表情。

- 苦笑着说:形容面对不幸或困境时只有微笑,并且还要说话。

3. 草木皆兵 vs 杯弓蛇影
- 草木皆兵:形容太紧张,过分警惕,把一些并不存在的事物当成敌人来对待。

-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虑而产生的错觉,也可以指一些小事情被夸大成了大问题。

4. 手舞足蹈 vs 神色自若
- 手舞足蹈:形容非常高兴或兴奋。

- 神色自若:形容镇定自若,不露出任何情绪或紧张感。

5. 狐假虎威 vs 画蛇添足
- 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

-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6. 班门弄斧 vs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爱好,不能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7. 指鹿为马 vs 马马虎虎
- 指鹿为马:比喻借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

8.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vs 锦上添花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外表华丽但内里质量差。

- 锦上添花:比喻在美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更好的东西。

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 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 庆祝等盛况 现在 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15 久假不归
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现在常被误用来 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16 奉为圭臬
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把某些事物 言论奉为准则 现在 常被误用来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某人奉为某领域的创始人或先行者
6 不足为训 不足为奇
训:典范或法则 ;奇:奇怪 ;
前者形容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后者形容很平 常;不值得奇怪
7 不容置喙 不容置疑
喙:嘴 ;疑:怀疑;
前者形容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后者形容不容许 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8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可为:值得一做;作为 :做出成绩 前者指很有发展前途;值得一做;后者形容能够大
前者指一下子就扫除干净;多用于跟人精神情绪 有关的方面;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个精光 后者 指一下子就扫除得一点不留;多含贬义
20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前者形容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点;后者指经济基 础薄弱;文化科技落后 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多用 于国家的经济 文化 科技等方面;有时也用于个 人
易错成语辨析
4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 极度纯熟的境地 易误作 缺乏整体观念
5 首鼠两端
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 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6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 前
7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 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 不能望其项背等 现在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高考语文重点难点易混淆成语详解辨析

高考语文重点难点易混淆成语详解辨析

众口铄金:喻,铄:熔化,原来比喻舆论。

的力量大,后来形容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

时乖命蹇(jian 3):指时运不好牝鸡司晨:无。

牝:雌性的(指鸟兽,跟“牡”相对)母鸡报晓。

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膏:灯油。

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茕茕孑立:无。

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孤身一人。

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暴戾恣睢:形容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心怀叵测;怀着难以揣测的恶意。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

麻痹大意:失去警惕性;疏忽。

大笔如椽:无。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象椽子那样大的笔。

形容著名的文章。

也指有名的作家。

赧颜苟活:因害羞而脸红。

亲密无间:无。

间:缝隙。

关系亲密,没有隔阂。

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推本溯源:追究根源;找原因。

文以载道:无。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

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鬼鬼祟祟:无。

鬼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

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泛指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

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卑鄙龌龊:形容品质,行为恶劣。

参差不齐:无。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飞扬跋扈:骄横放肆。

蹉跎岁月:无。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

指虚度光阴。

身陷囹圄:无。

囹圄:监狱。

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海市蜃楼:1)蜃景的通称。

2)比喻虚幻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跋(bá )山涉(shè )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 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 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 间。
9.[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 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fè i)· 浅尝(chá ng)辄(zhé ) 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 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45.[耳闻目睹· 耳濡(rú )目染]
•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异:“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 到、看到,是否受到影响则不管;“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 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 染)。
46.[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chó u mó u)]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防患未然”重在预防,“未雨绸缪” 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38.[大庭广众· 众目睽(kuí )睽]
都可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大庭广众”指聚焦了很多人的公 开场合,“众目睽睽”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 的样子)。
39.[得寸进尺· 得陇(lǒng)望蜀]
•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异:“得寸进尺”表示逐步进逼, 越要越多;“得陇望蜀”表示得到这个,还想要那个。
• 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异: “穿凿附会”是硬把讲不通的道理作牵强解释,“牵强附会”是 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到一起。
34.[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异:“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 “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35.[大吹大擂(lé i)· 自吹自擂]
53.[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
• 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异:“光明磊落” 偏重指人的精神品质,指襟怀坦荡;“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 为正当、正派。
54.[含糊其辞· 闪烁其词]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异:“含糊其辞”着重于说得 含混不清;“闪烁其词”着重于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7.[风言风语· 流言飞语]
•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异:“风言风语”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 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流言飞毕露· 崭露头角]
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异:毕,全部;崭,突出的才能。“锋芒毕 露”还可比喻骄傲自负,但“崭露头角”不能。
16.[鞭长莫及· 望洋兴叹]
都表示力量不够的意思。异:“鞭长莫及”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 干涉的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 办法。
17.[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标新立异” 偏重在显示特点;“独树一帜”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 创局面,多含褒义。
58.[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异:“画饼充饥”有“画 饼”的行动,“望梅止渴”只表示空等、空望。
59.[荒诞(dà n)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miù )绝 伦]
• 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异:不经,不正确,不近情理;无稽, 无法考查;绝伦,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荒谬绝伦”语 意最重(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 析
1.[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 都形容极其吝啬。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 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fè n)守已· 循(xú n)规蹈矩(jǔ)]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 “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0.[病入膏肓(gāo huāng)· 不可救药]
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异:“病人膏肓”偏重在“病”,比 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不可救药”偏重在“救药”, 强调无法挽救。
21.[博闻强(qiá ng)识· 见多识广]
•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异:“博闻强识”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 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于阅历多, 多用于口语。
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异:“不识好歹”表示不珍视别 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不识抬举”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 己的好意。
25.[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
•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异:“不闻不问”重在行动,“漠不关 心”重在态度。
26.[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jīn)]
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用,偏重在感情的流露,用 来形容整个人。异:“不由自主”不限于此,还可以形容人体的某 一部分。当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宜用“情不自 禁”;当形容震惊、慌张以及由于某种外界原因而由不得自己时, 宜用“不由自主”。
55.[和蔼(ǎi)可亲· 和颜悦色· 平易近人]
• 都可形容态度温和。异:“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 容易接近或亲近的意思,并多用于领导、长辈;“和颜悦色”没 有使人容易接近的意思,也不限于长辈。形容温和时,“和颜悦 色”偏重于脸部表情;“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偏重于态度、 作风或人的性格特点。
• 都有吹嘘之意。异:“大吹大擂”吹嘘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 别人;“自吹自擂”仅指自己。
36.[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è )]
都表示十分愤怒。异:“大发雷霆”偏重于发怒时的高声斥责, “怒不可遏”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37.[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 都表示没有私心。异:大公,一心为公;铁面,指不畏权势,不 讲情面。
11.[包办代替· 越俎(zǔ)代庖(pá o)]
• 都有包办之意。异:“包办代替”重在包办,“越俎代庖”重在 超越权限。
12.[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 “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3.[卑躬屈膝(xī)· 奴颜婢膝· 奴颜媚骨]
22.[捕(bǔ)风捉影· 无中生有]
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异:“捕风捉影”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无 中生有”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23.[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异:“不刊之论”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 (刊:削除,删改);“不易之论”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24.[不识好歹· 不识抬举]
5.[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暗 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 “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6.[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八面玲珑” 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 付得十分周到。
27.[惨绝人寰(huá n)· 惨无人道]
• 都有狠毒残暴之意。异:“惨绝人寰”语意重,强调人世间从没 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惨无人道”常用来形容人,强 调没有人性。
28.[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异:“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 “各抒己见”偏重在发情己见。
29.[陈词滥(là n)调· 老生常谈]
3.[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 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 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 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 规矩(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 渐深入或提高。
49.[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
• 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异:“改过自新”偏重于未来,强调在重 新做人上;“痛改前非”偏重于过去,强调在改正错误的彻底性 上。
50.[改邪归正· 弃暗投明]
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异:“改邪归正”偏重指不再做 坏事;“弃暗投明”偏重指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43.[咄(duō)咄逼人· 盛(shè ng)气凌人]
• 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异:“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 不仅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 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44.[阿谀(yú )逢迎· 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异: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趋炎,迎合 权势(炎:势,比喻权势)。
• 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异:“陈词滥调”谈的内容既陈旧又 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老生常谈”谈的虽是 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30.[乘(ché ng)人之危· 落井下石]
都表示趁人危难时去侵害人家。异:“乘人之危”重在别人遭危难 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落井下石”重在要置遭难者于 死地。
31.[出尔反尔· 反复无常]
• 都表示经常变卦。异:“出尔反尔”偏重于语言上的前后矛盾, “反复无常”偏重于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32.[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
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异:“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 妙,“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33.[穿凿(zá o)附会· 牵强附会]
18.[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别 具一格”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 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别开生面”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 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9.[彬彬(bīn)有礼· 文质彬彬· 温文尔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