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案例及分析ppt课件
学术不端案例分析

“汉芯事件”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汉芯事件”是指2003年2⽉上海交通⼤学微电⼦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号”造假,并借助“汉芯⼀号”,陈进又申请了数⼗个科研项⽬,骗取了⾼达上亿元的科研基⾦。
中国亟待在⾼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主研发⾼性能芯⽚是我国科技界的⼀⼤梦想。
陈进利⽤这种期盼,骗取了⽆数的资⾦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带来⾃豪感的“汉芯⼀号”,变成了⼀起让⼈瞠⽬结⾆的重⼤科研造假事件。
所谓的“汉芯⼀号”采⽤国际先进的0.18微⽶半导体⼯艺设计,在只有⼿指指甲⼀半⼤⼩的⼀个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2亿次运算。
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认为这⼀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某些⽅⾯的性能甚⾄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1] “汉芯1号”于2003年2⽉26⽇正式发布,时任上海市副市长以及相关部门负责⼈都出席了当天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由王阳元、邹⼠昌、许居衍等知名院⼠和“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组负责⼈严晓浪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作出了⼀致评定:上海“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开发平台,属于国内⾸创,达到了国际先进⽔平,是中国芯⽚发展史上⼀个重要的⾥程碑。
[2] 此后被视为“汉芯1号”发明⼈的陈进⾃然也是荣誉加⾝。
“汉芯”项⽬成为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项⽬,有关部门下拨⼤量课题经费。
上海市科委授予陈进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物称号,2004年上海交⼤将其特聘为长江学者。
同时,陈进本⼈还⾝兼数职,上海交⼤微电⼦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CEO,上海交⼤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交⼤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2006年1⽉17⽇,有神秘⼈物在清华⼤学⽔⽊清华BBS上,公开指责上海交通⼤学微电⼦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号”造假。
[1] ⼀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介⼊,进⾏了艰难的追索和求证。
在举报⼈和媒体的共同努⼒下,⼀个个事实渐次浮出⽔⾯。
2006年1⽉28⽇,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专家调查组并开始⼯作,在其后的两个多⽉的时间⾥,专家调查组,针对举报⼈对“汉芯”事件的举报内容,采取与举报⼈、当事⼈和相关⼈员⾯谈、现场查验技术⽂档、分析对⽐有关技术资料、查验芯⽚演⽰系统和调阅相关⾳像资料等⽅式⽅法,对“汉芯”系列⼀⾄四号芯⽚的设计过程和性能指标等进⾏了全⾯调查与核实。
科研诚信和科研不端行为PPT参考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1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7
(六)坚持实事求是 要保证科学研究中诚实原则得到认真 的贯彻和体现
1、确定科学研究的课题及进行的实验设计必须有事实依据或科学的理论根据。 2、收集资料应做到实事求是: (1)科学观察:要求准确而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做到客观地 记录阴性和阳性的全部结果,以避免去记录预想的结果,甚至是捏造的结果。 (2)资料的统计:科学的选择统计方法,统计中要求实。
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关于“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成果鉴定。“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 突破1亿元。
陈进,1968年出生,在同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1994年和1997年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 校计算机工程硕士、博士。
27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01 LOREM IPSUM DOLOR 02 LOREM IPSUM DOLOR
03 LOREM IPSUM DOLOR
28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01 LOREM IPSUM DOLOR 02 LOREM IPSUM DOLOR
20
1 LOREM IPSUM DOLOR
Contents 2 LOREM IPSUM DOLOR
学术假造相关案例及学术诚信方面的问题分享 PPT

“ 学术诚信问题
第二部分
”
科学论文中的学术不端
案例分析
目录
1. 学术界的不端行为
• 论文发表的规范行为与常见的不端行为 • 不端行为有多少(刊物撤销论文统计)
学术假造相关案例及学术诚信方面的问题分享
目录
CONTENT
1 学术假造相关案例分享
2 学术诚信问题
第一部分
“ 学术造假相关案例分享 ”
一、学术造假相关案例分享
国产CPU“汉芯事件”
2003年2月,当时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的陈进,从美国一家公司买来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 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自己的 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 芯一号”。借助“汉芯一号”,陈进接连当选上海市新长 征突击手、上海市第八届科技精英、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 等称号,并出任上海市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还获 得了过亿的科研基金。 2006年1月17日,有人在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BBS上,公开指责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
1.CPL论文受到举报人和举报人发表论文的刊物的公开指控 并不许抗辩,CPL初步调查后建议CPL论文作者应该向主 管该刊物的IEEE申诉,IEEE最后裁决该刊物发表了CPL论 文作者的抗辩;
2.CPL论文内容的确已经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过,但该会议的 文集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出版物,因此可不把CPL论文视 作自我抄袭;
1.1论文发表的规范行为与常见的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课件

伪造数据不仅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信力,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一稿多投
定义:将同一 篇论文或研究 报告同时投递 给多个学术期 刊或学术机构
原因:为了增 加论文被接受 的机会,提高 学术声誉和影
响力
影响:造成资源 浪费,影响学术 期刊或学术机构 的声誉和公信力, 可能导致学术不
案例一:抄袭与剽窃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抄袭与剽窃案例的背景信息 案例描述:详细描述该案例的具体情况 影响分析:分析该案例对学术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反思与启示:从该案例中得到的反思和启示
案例二:伪造数据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伪造数据案例的背景信息 案例经过:详细描述伪造数据的具体过程 案例分析:对伪造数据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原因、影响等方面 案例反思:对伪造数据案例进行反思,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分 析
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 治理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学术道德教育在防范与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作用
建立学术规范制度
明确学术规范的定义和意义 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 加强学术规范制度的宣传和执行 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进行惩处
加强学术监督机制
加强学术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 术评价体系,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确保学 术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学术不端案例及分析PPT课件

案例分析
20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2
高校在评价教授的学术成果时,往往片面地追 求一些外部指标,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参与 课题的数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都 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拉课题接项目炮制论文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 和更高的“学术地位”,而真正应该被重视的 学术研究质量则被扔在一边。这使得许多学术 研究陷入了“闭循环”的路径之中。熊丙奇给 记者列举了三种情况:
6
针对措施
2019/11/2
2007年1月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通过 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科学技术部令第11号《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 科研不端行为处罚办法(试行)》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 学校科研不端行为的通知》
7
遏制不端行为应从学生抓起
2019/11/2
只有在学生时代打好学术是严谨的方向,才能 让他们在以后面对诱惑时坚持号自己的操守, 才能让更多的人在科学领域做出更多有意义的 贡献。
8
学术不端案例及分析
2019/11/2
姓名:*** 学号:****** 班级:******
什么是学术不端?
2019/11/2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 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 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 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 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 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2
学术不端案例
2019/11/2
2008年10月11日,湖北某高校研究生贾某搬出了自己的行李。校方正式取 消他的研究生学籍,贾某因剽窃他人论文被开除。 9月22日,一篇名为《剽窃示众: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贾××》 的帖子在网上刚一发表,就迅速流传开来。该帖称,贾某2005年在《理论月 刊》和《大庆师范学院》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鸦片贸易在华泛滥的经济视角 思考》、《翁通觫“罢退”之原由》,均系原文抄袭自西北大学内部交流年 刊《史林新苗》,原标题分别为《1840年前鸦片在中国泛滥之原由新探》、 《试析翁同稣“罢退”之原由》,作者分别为王某和杨某。 9月26日,作者王某发出《就剽窃事件答复贾××》一帖,其中道出贾某 赴深圳找过杨某,并附上贾某发给自己的道歉信全文。
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课件)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学术不端处罚和责任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 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 求的行为,保持对严重违背科研 诚信要求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 势,并建立终身追究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学术不端处罚和责任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2015年12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发 布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 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2014年4月,日本理化所认定小保方晴子在 STAP细胞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等造假问题,属 于学术不端行为,并于2014年7月正式撤回STAP 细胞论文。
2014年8月,STAP细胞的中期验证实验报告宣 告失败,导师自杀;
韩国最高科学家委员会决定,正式取消黄禹锡的“ 最高科学家”称号。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的“最 高科学家” 称号,并免去其一切公职。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小保方 晴子(Haruko Obokata)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 中心学术带头人,于2014年1月宣称发现类似干 细胞的多能细胞(“万能细胞”,STAP细胞);
姓名 藤井吉高(Yoshitaka Fujii) 博尔特(Joachim Boldt) 斯坦普尔(Diederik Stapel) 陈震远(Peter Chen ) 佐藤能启(Yoshihiro Sato) 钟华(Hua Zhong) 加藤茂明(Shigeaki Kato) James Hunton 文亨仁(Hyung-In Moon) 舍恩(Hendrik Schön)
学术不端案例

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宗军涉嫌剽窃事件年仅37岁便被破格晋升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某某,2011年7月收到一封匿名网友举报的邮件,直指其2005年发表在《微生物学报》中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袭。
匿名举报者同时把邮件发给了《微生物学报》编辑部。
被抄袭的文章来自美国微生物协会旗下的学术期刊《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经过比对,李某某涉嫌抄袭的文章(以下简称李文)在摘要部分,与被抄袭文章(以下简称A文)中的观点与数据完全相同;在材料部分,A文中使用的是英国NCTC8164大肠杆菌,李文为购买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ATCC80739号大肠杆菌,A文中用的高压设备为美式设备,李文使用的是国内某研究所生产的设备,但其所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条件与A文如出一辙;在研究结果部分,李文中的图表只是在温度取值范围以及刻度间隔上与原文稍有不同,而数据表在格式和内容上则与英文文章完全相同;在分析与讨论部分,李文比A文的五个讨论内容少了一项,其余内容则完全相同;在参考文献部分,A文引用了46处文献,李文引用的全部15处文献中有14条文献与A文相同。
剽窃是指将他人的科研成果或论文全部或部分原样照抄,并以自己名义发表的欺诈行为。
它不仅包括对他人作品字句、内容的直接使用,也包括对他人学术论著的思想、观点、结构、体系等元素作为自己论著的基本元素加以使用并发表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不尊重他人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不注明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出处来源而随意使用。
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案例-6 超篇幅引用他人文章1某高校研究生2009年所提交的学位论文的第三章因为引用过多(第三章共计1.5万字,直接引用约1.3万字),被外审专家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学校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对该论文进行复制比审核后,决定不同意为该论文组织答辩。
该同学对此非常不解,认为自己对所借鉴的成果进行了引用,不存在学术不端现象。
在学术研究中,对已有成果的了解是必需的,对已有成果的借鉴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是否适当引用就成为判断抄袭或借鉴的关键。
学术不端经典案例

学术不端经典案例
嘿,大家知道吗,学术界里也有一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呢!就拿韩国的黄禹锡来说吧,他曾经可是韩国科学界的明星人物啊!他宣称自己成功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这可真是个超级重大的发现呀!结果呢,竟然是造假,这不是在愚弄大众吗?
还有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那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她声称搞出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新型万能细胞,当时可别提有多轰动了!但最后却被发现实验数据是伪造的,这多让人无语啊!她咋就能做出这种事呢,这不是把科研的严肃性当儿戏吗?
再看看咱们国内,曾经也有学术不端的例子。
有个学者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还大言不惭地说是自己的原创,这脸咋就那么大呢?难道他就没想到会被发现吗?这就好比是小偷去偷东西,还以为没人能抓住他,真是可笑至极!
学术不端就像是学术界的一颗毒瘤啊!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真正搞科研的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吗?难道不知道这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和发展吗?他们就不觉得羞愧吗?这种行为不就像是在干净的画布上胡乱涂鸦,把原本美好的东西给破坏了吗?我们必须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让
学术界回到那个纯净、充满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地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科学的进步,让那些真正有才华、有理想的科研人员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潜力,为我们的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大奖的繁荣表象下,学术的真实生态却趋向荒凉。“教师疲于
应付考评、追逐名利,学术生命日益萎靡甚至被迫造假,从这个意
义上讲,老师也是受害者。”熊丙奇说。
5
国内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主要利用项目申报和国家基金资助做文章 ,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通常是造假,重复申报 等行为,浪费了社会资源,也显示出了现存监管机 制的不健全。而且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惩 罚力度相对于获利来说太轻,不构成刑事犯罪。导 致许多人铤而走险,为获得名利不择手段。
2
学术不端案例
2008年10月11日,湖北某高校研究生贾某搬出了自己的行李。校方正式 取消他的研究生学籍,贾某因剽窃他人论文被开除。 9月22日,一篇名为《剽窃示众: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贾×× 》的帖子在网上刚一发表,就迅速流传开来。该帖称,贾某2005年在《理论 月刊》和《大庆师范学院》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鸦片贸易在华泛滥的经济视 角思考》、《翁通觫“罢退”之原由》,均系原文抄袭自西北大学内部交流 年刊《史林新苗》,原标题分别为《1840年前鸦片在中国泛滥之原由新探》 、《试析翁同稣“罢退”之原由》,作者分别为王某和杨某。 9月26日,作者王某发出《就剽窃事件答复贾××》一帖,其中道出贾某 赴深圳找过杨某,并附上贾某发给自己的道歉信全文。
以上是垃圾。
三是“成果、获奖、成果”的闭循环。在以上两个闭循环中,还嵌
人另一个环节,研究者(或机构)酝酿把论文、著作等汇的地位和声誉,再以奖励去获
得新的“成果”,获得新的奖励。 这样的学术活动路线图,足
以令人“名利双收”。然而,在世界第一论文发表数、每年几百项
学术不端案例及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1
什么是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 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 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 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 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 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 丑恶现象。
4
一是“基金、著作、基金”的闭循环。研究者申请基金,利用基金
买书号,出版“著作”,再以“著作”去申请新基金。这种著作一
般只有两人看——编辑和作者。
二是“课题、论文、课题”的闭循环。学者申请课题,然后炮制各
种论文、报告,紧接着公关在各类期刊发表,用论文去结题,再以
论文去申请新课题。对于越来越多的论文,学界自身的评论是90%
3
案例分析
高校在评价教授的学术成果时,往往片面地 追求一些外部指标,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 参与课题的数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 老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拉课题接项目炮制 论文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 学术资源”和更高的“学术地位”,而真正 应该被重视的学术研究质量则被扔在一边。 这使得许多学术研究陷入了“闭循环”的路 径之中。熊丙奇给记者列举了三种情况:
6
针对措施
2007年1月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通 过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科学技术部令第11号《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 科研不端行为处罚办法(试行)》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 等学校科研不端行为的通知》
7
遏制不端行为应从学生抓起
只有在学生时代打好学术是严谨的方向,才 能让他们在以后面对诱惑时坚持号自己的操 守,才能让更多的人在科学领域做出更多有 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