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登岳阳楼》PPT优秀课件

《登岳阳楼》PPT优秀课件
他的痛苦和幸福植 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别林斯基
肆 拓




远游① 杜甫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雟②,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④间。 弊裘苏季子⑤,历国未知还。
[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雟(xī),古郡名,在 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进扰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 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猿啼失木,指猿因失去栖息地而哀鸣。⑤弊 裘苏子,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
壹 知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
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
四、西南漂泊时期(49-58岁)
要赏析。(或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好在哪里?)(炼句题) 答题要点: 描绘出怎样的画面(翻译或者意译诗句内容)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作用 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①坼”, 裂开。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 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②“浮”,漂浮,动态感,化静为动。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 物,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何其壮阔!
③这两句运用夸张,化静为动,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洞庭湖之景, 气势磅礴,宏伟壮阔奇丽。彰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表现了诗人热 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叁 缘


《登岳阳楼》ppt课件(34页)

《登岳阳楼》ppt课件(34页)

读诗
1、听读登岳阳楼朗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读诗
2、齐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迁移拓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 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 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 作品展现 •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 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 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 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 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 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 云间一般。 • 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 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缘景明情
2.颔联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缘景明情 体会其中的深意。
现景: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了吴楚的疆界, 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析景: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溯情: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 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 姓。 诗人有济世的博大胸襟。
深入探究从全诗看,景与情是什么关系?
chè
tì sì
整体感知
思考:结合律诗特点,本诗围绕
“登楼”,各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简要概括。
首 联:照应题目,点出登楼一事;——记叙 颔 联:登楼所见之景; ——写景 颈、尾联:登楼所感。 ——抒情

《登岳阳楼》-(共16张PPT)

《登岳阳楼》-(共16张PPT)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 世吗?
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 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 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 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 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 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世称杜少陵,又称杜工部,盛唐时期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 吏》、《潼关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春 望》、《登高》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 尚,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约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风沉郁顿挫,诗 艺精湛,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史”。
意境:博大壮阔
缘景明情 2.1、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 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 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 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 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 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sì)流。
翻译内容(形象) 语言手法 (效果) 画面、意境、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PPT课件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PPT课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tì s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6
首联: 昔闻洞庭水,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 湖光山色的仰慕,
今上岳阳楼。 “今上”交代时间,
“岳阳楼”点明地点。
此联写人生暮年竟 能登上岳阳楼观赏
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洞庭湖的美景风光。
-
7
品诗
-
13
景色特点: 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
9
颈联: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自己举目无亲,音 信不通,年老多病, 只能以孤舟为家。
写出了政治生活坎 坷,漂泊天涯,怀 才不遇的心情。
-
10
颈联: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自己举目无亲,音 信不通,年老多病, 只能以孤舟为家。
写出了政治生活坎 坷,漂泊天涯,怀 才不遇的心情。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自选一个角度赏析
-
8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 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 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 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 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 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
4
背景
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 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 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 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
湖向南漂泊。
-
5
读诗
注意字音和节奏

《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登岳阳楼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登岳阳楼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群文阅读
试分析杜甫在这四首诗歌作品中都“望” 见了什么? 以及由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望岳》《春望》《登高》《登岳阳楼》
诗歌 写作 名 时间
写作 地点
《望岳》
公元 736 年
漫游齐、赵 途中所作
《春望》
公元 757 年
《登高》
公元 767 年
长安 四川夔州
景物
感情
高大巍峨泰山
热爱祖国山河, 不惧困难、兼济
首联(起):叙登临—昔—今(时间)—人世沧桑—事 颔联(承):眼前景—浩瀚壮阔(空间)—博大胸襟—景 颈联(转):想自身—老病孤舟(狭窄)—无限辛酸 尾联(合):念家国—戎马关山(宽阔)—忧国忧民 情
全诗起承转合自然,浑然一体,意旨深远。通篇 写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湖。诗人从 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其 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荡荡,与洞庭水势融合无 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诵读感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诵读感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应试落第,一直 困居长安,期间 写了《兵车行》 等针砭时政、讽 刺权贵的诗篇。
走近作者
陷贼、为官 45-48岁
被安史叛军俘获,潜 逃后做了左拾遗等官, 因忠言直谏被贬。期 间创作了“三吏”、 “三别”。
西南漂泊 48-58岁

《登岳阳楼》-优秀课件(共25张PPT)【优秀课件】

《登岳阳楼》-优秀课件(共25张PPT)【优秀课件】
(三)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 上岳阳楼”可以看出诗人初登岳 阳楼是怎样的心情?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诗人对洞庭湖神往已久,今
天终于可以登上岳阳楼,一睹洞
庭湖的磅礴气势,雄伟壮阔,内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 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 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 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 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 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 ,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 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 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 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 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 的迷人境界.
景色特点: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 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开头的景物宏伟壮阔,后文抒发的是对 身世的伤感和对国事的担忧,江山的壮 阔与诗人博大的胸襟,在诗中互为表里。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 登 岳 阳 楼 》-优秀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 件】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 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 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画,从大处着笔,心系国家安危,悲 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 空间上包吴楚、关山。其身世之悲, 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 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 意境。

《登岳阳楼》PPT课件

《登岳阳楼》PPT课件

满 目 疮 痍 , 笔 底 波 澜 , 忧 国 忧 民 诗
谪 仙 味 ;
一 身 傲 骨 , 诗 中 豪 情 , 荡 气 回 肠
1. 2. 3.
万赤事 间胆权满 。忠贵腔
心;热 ,血 失, 意落 忧拓 愤不 ,羁 仍, 求怎 广能 厦折 千腰
忧 国 。
万 方 多
事 权 贵
几 经
参 考
难;排答
, 落 魄挤 ,案仗:失剑意出
,游
位,
卑性
不傲
曾难

以 14
15
》中骚宏
)吞人丽
几墨,
云客意
梦,旨
也斗丰
。丽厚
︼搜深
可 使 胸 以 豁 达 。 」 ( 宋 人 黄 鹤 《 少 陵 年 谱 》 )
前 人 称 此 二 句 「 尤 为 雄 伟 , 虽 不 到 洞 庭 者 读 之 ,
「 吴 楚 东 南 坼 , 乾 坤 日 夜 浮 。 」 实 为 千 古 名 句 。
后 人 的 评 价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于乾元二 年(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南游 岳阳时。
2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山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8
只一也就象你你万天战为你你你十
照切有是一的一匹边场了却常在四
出冠无一件贫生马有上人不常荒行
来盖穷丝圣穷是随明健间断想村集
可在的一者在他着星儿壮地到里(
怜它神缕的闪们浮的的美唱死忍第
的的的在烂烁的云陨死的着添受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23张PPT).ppt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23张PPT).ppt

1.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 割。
2.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 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3.字:这里指书信。
4.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 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 古人常常会在登临山、亭、楼、 阁、台等地时,会因自己种种原 因而情思涌动,由此赋诗兴叹, 抒发自己的胸怀。我们把这样的
诗歌叫做“登临诗”。
壹 何时何处登临? 贰 目见何景何物? 叁 生发何感何怀?
登临诗歌 一般创作思路
肆 为何有此情此感?
登 岳 阳 杜


戎亲吴昔 马朋楚闻 关无东洞 山一南庭 北字坼水 ,,,, 凭老乾今 轩病坤上 涕有日岳 泗孤夜阳 流舟浮楼 。。。。
感)
课堂小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 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 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 第一。
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 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 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 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1.完成以下默写。
2.背诵全诗。
情景默写
①《登岳阳楼》中表现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③《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 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④《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探究一· 自主探究· 置身诗境——赏景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把写景联 的场景描绘出来。 (诵读感知情境)
岳阳楼 洞庭湖
宏伟壮阔
探究二· 合作探究· 缘景明情——探情
2、将颔联的景物与其他各联结合起 来(可重点选择一联),探究诗人 情感及景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诵 读体味情感) 颔联与首联: 颔联与颈联: 颔联与尾联: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方法总结:
1、吟诵感悟面 4、把握情景关系,体会独特意境
预习检查
字音辨析 坼( ) 乾坤( ) 戎马( ) 凭轩( ) 涕泗( ) 词语解释 1.吴楚东南坼( )2.乾坤日月浮( 3.戎马关山北( ) 4.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梳理体系,整体把握
概念解读: “置身诗境,缘景明 情”
1、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
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 的脑海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2、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 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 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课堂训练,巩固知识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诗中前两联描写了那些景物?景物描写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 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 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在这浩 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 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把洞 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衬托 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 年富力强,愿为国效力,做一番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