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处理.
循环水系统的流程

循环水系统的流程循环水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系统,它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循环水系统的流程包括水的收集、处理、循环利用和排放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循环水系统的流程。
首先,循环水系统的流程始于水的收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被用于冷却、清洗、生产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将用过的水进行收集。
收集的水需要经过初步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便后续的循环利用。
接下来是循环水系统中的水处理环节。
经过初步收集的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过滤、除油、除垢等工艺,以确保水的质量符合循环利用的要求。
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设备和化学药剂,对水进行综合处理,使其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
经过处理的水将进入循环水系统的循环利用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水将被输送至需要使用水的设备或生产环节,进行循环利用。
循环水系统通过管道网络将水输送至各个需要使用水的地方,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最后,循环水系统的流程还包括水的排放环节。
经过循环利用后的水,仍然会带有一定的污染物和杂质,因此需要进行排放。
在排放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最终的处理,以确保排放水的质量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循环水系统的流程包括水的收集、处理、循环利用和排放等多个环节。
通过循环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循环水系统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为推动循环水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培训

在介绍药剂的时候我们再详细的对缓蚀剂进行介绍。
第三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控制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微生物大量生长的 情景。含有微生物的补充水不断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以此同时,冷却 塔中从上面喷淋下来的冷却水又从逆流相遇的空气中捕集了大量的微生 物进入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中充沛的水量为这些进入的微生物的生 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冷却水的水温通常被设计在32~42℃之间,这一 温度范围又特别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冷却水在冷却塔内的喷淋曝 气过程中溶入了大量的氧气,为好氧性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冷 却水悬浮物形成的淤泥又为厌氧性微生物提供了庇护所,冷却水中的硫 酸盐则成为厌氧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所需能量的来源。因此,有些 冷却水系统成了一些微生物的一个巨大的捕集器和培养器。
二、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形态
在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以及化学清洗过程中,金属常常会 发生不同形态的腐蚀。
现将发生的金属腐蚀形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均匀腐蚀(全面腐蚀、普通腐蚀) 电偶腐蚀(双金属腐蚀、接触腐蚀) 缝隙腐蚀(垢下腐蚀、沉积腐蚀、垫片腐蚀) 腐蚀形态 孔蚀(点蚀、坑蚀) 选择性腐蚀(选择性浸出) 磨损腐蚀(冲击腐蚀、冲刷腐蚀、磨蚀) 应力腐蚀破裂
此外,水中溶解的硫酸钙、硅酸钙、硅酸镁等,当其阴、阳离子溶度 的乘积超过其本身溶度积时,也会生成沉淀沉积在传热表面上。
以上所述的此类沉积物通称为水垢。因这些水垢都是由无机盐组成, 故又称为无机垢;由于这些水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故又称为硬垢。它 们通常牢固地附着在换热表面上,不易被水冲洗掉。
大多数情况下,换热器传热表面上形成的水垢是以碳酸垢为主的。
第一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一、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
工业循环水处理基本知识

三.磷酸钙垢
1.多数为聚磷酸盐水处理剂引起 2.PH>9时形成钙-羟基磷灰石,为细小晶粒 可随水流排出,不易结垢. 3.PH为8时,会夹带泥沙成为污垢 4.PH<7.5时,形成致密的磷灰石垢
四.硫酸钙垢
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大, 一般不会结垢
五.镁垢
1. Mg(OH)2 的溶解度最小,镁垢常以这种 形态析出 2.在冷却水系统,镁和钙的化合物以硅酸 盐等混合垢的形式析出
沉淀膜型缓蚀剂
能与水中物质反应,形成一层膜,将 金属表面与腐蚀性环境分开 厚度比钝化膜厚 可多种缓蚀剂同时使用,一种膜上再 加另一种膜,增加效果 如果失去控制则会结垢
吸附膜型缓蚀剂
多数为有机缓蚀剂,分子结构中同时有 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亲油基团则 起遮蔽作用,将金属表面与腐蚀性环境 分开
氯酚类
为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 这类化合物不宜分解,对水生 物和动物有毒害作用,使用时 必须考虑环境污染
循环水与补充水的区别 1.PH值升高 2.硬度增加 3.碱度增大
七.循环水的控制与运行
1.设备的清洗 除去系统中的杂质、泥土油脂 腐蚀产物 等。先用水冲,再用化学药剂清洗。 2.设备的预膜 在设备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常用聚磷 酸盐-锌盐预膜,由挂片检测是否完成 3.PH值的控制
十三、其他缓蚀剂
膦化合物 多元醇磷酸脂 有机酸 聚丙烯酰胺 天然产物
杀菌灭藻剂
一、概述 二、藻类 三、真菌 四、细菌 五、杀菌灭藻剂
一、概
述
循环水系统存在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微 生物的来源,阳光,空气,水,温度 繁殖速度快 腐蚀设备 死亡后尸体与灰尘、垢等形成淤泥,堵 塞管道,极难除掉
循环水处理标准GB50050-2007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释义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要实施了,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与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1.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精品文档,超值下载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案

旁滤技术
降低水中浊度的方法是排污和过滤。
。通常在循环水系统的管路上引出一部分水
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返回循环水系统, 截留的浊度组成物质排出循环水系统外,这 一过程称为旁滤技术。 根据运行的经验,旁滤水量与循环水量之比 (S:R)一般控制在2%~5%。
33
金属的腐蚀和控制技术
由于金属和冷却水溶液的作用,使金属材料
转化成离子或化合物而遭受损害并且使其使 用性能恶化的现象称为冷却水对金属的腐蚀。 实质:是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盐类及 溶解气体等杂质中氧化性的物质对金属发生 物理的、化学的和电化学作用的结果。
34
金属的腐蚀
按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
蚀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
35
腐蚀的形式
20
典型敞开式冷却循环系统
21
风筒式冷却塔
风筒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有很高很高的风筒,
因而对空气又很强的抽吸能力。 这种冷却塔常使用在冷却水流量很大的系统, 像发电厂的冷却水系统一般使用这种冷却水 塔。
22
鼓风式冷却塔
鼓风式冷却塔是由安装在冷却塔底部的鼓风
机将气温状态的空气压入其中,与热水逆流 通过填料层进行传热和传质。 优点:风机的位置低,维护方便,风机的工 作不受湿热空气的影响,当水质较差或有腐 蚀时可避免风机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缺点:要有很高的塔身,塔内空气处于正压 状态不利于蒸发。
16
冷却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系统可分为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敞
开系统,密闭系统) 从节约用水,合理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出发 冷却水必须循环,在水处理理论的指导下实 现高浓缩倍率的安全运行。
17
直流冷却
工业循环水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案完整版

工业循环水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工业循环水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工业循环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水用量急剧增加,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冷却水占工业用水主体,提高其重复利用率、循环使用是节水节能的必须手段二、循环水运行过程中常产生的问题在工业生产的工艺条件下,工业循环水水质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对生产造成危害,如:腐蚀、结垢、菌藻、粘泥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无法进行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工业损失。
1、水垢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
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
碳酸钙碳酸钙是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最常见的水垢,主要是Ca(HCO3)2在循环冷却水的运行中受热分解成CO2和CaCO3。
磷酸钙为了抑制系统材质的腐蚀,常常要加入聚磷酸盐来作为缓蚀剂,当水温升高时,聚磷酸盐会分解为正磷酸盐。
硅酸镁水中的SiO2量过高,加上水的硬度较高,生成非常难处理的硅酸钙(镁)硬垢。
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2、污垢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
垢的质地松软,阻隔传热、阻隔水流、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电化学腐蚀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
产生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
如果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便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4、微生物粘泥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
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5、水垢的控制方法?从冷却水中去除成垢钙离子从水中除去Ca2+,使水软化,则碳酸钙就无法结晶析出,也就形不成水垢,主要两种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与水质化验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与水质化验方法编者按: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水系统中,所以也叫循环冷却水。
合理和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发展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工业部门使用的冷却水对水质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使得冷却水质控制在近年来作为一门应用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以及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磷系配方开始的,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瞄准具有70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
“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1、循环冷却水PH值的测定2、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3、循环冷却水总硬度测定4、循环水中钙离子的测定5、循环冷却水总碱度测定6、循环水中总溶解固体的测定7、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测定8、循环冷却水中铁离子测定9、循环冷却水中磷含量的测定10、循环水中硫酸盐的测定11、循环水中铜含量的测定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部分项目具体测定方法一、循环冷却水PH值的测定方法方法:PH计直接测定1.开机前准备a、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知识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知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循环水系统及循环水的冷却1、概述1.1. 自然界水的分布1.1.1.地球上有71% 的面积被水覆盖1.1.2 所有水中97.5% 的为海水1.1.3 淡水中有99.4% 在南极和北极以冰雪形式存在1.1.4 我国水质资源贫乏,南北差异大,南方多雨污染大,很多地方并不是没有水,相反水质不合格;北方少雨而缺水。
1.1.5 工业生产中有50~80% 的水用于介质冷却。
1.1.6我国为世界上13 个最贫水国家之一1.1.7 我国工业用水浪费惊人1.1.8 我国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率不足60%1.1.9 发达国家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率已达到80%1.2 水的特点1.2.1 水的热容量大,传热效果好;1.2.2 水的化学稳定性好,常温下呈液态,便于输送,使用方便;1.2.3 水是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多数物质在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1.2.4水的价格便宜,循环用水经济性优越,由于循环水主要是温度提高,水质变化不大,故采取降温即可循环使用。
1.3 水中的成分1.3.1 溶解物质(直径小于1nm)1.3.1.1各种离子1.3.1.1.1多种金属离子:Ca2+ 、Mg2+ 、k+、Na+、Fe3+等1.3.1.1.2 多种阴离子:Cl-、HCO3- 、CO32-、PO43- 、SO42- 、OH-、NO3-等1.3.1.2各种可溶性气体:CO2、O2,有时还含有H2S、SO2、N2、NH3等2、冷却水系统及其构筑物2.1 冷却水系统不同工业生产中,产热的过程各异,被冷却的对象差别较大,主要的冷却对象有冷凝器,热交换器,油(气或液体)冷却器,发电机组,压缩机组,高炉,炼钢,化学反应器等,这种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为冷却水系统,通常分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
2.1.1 直流冷却水系统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仅通过换热设备利用一次后就被排放掉,用水量很大,水温升高很少,水中各种矿物质和各种离子含量基本不变,对水质要求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典型敞开式冷却循环系统
21
风筒式冷却塔
风筒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有很高很高的风筒,
因而对空气又很强的抽吸能力。 这种冷却塔常使用在冷却水流量很大的系统, 像发电厂的冷却水系统一般使用这种冷却水 塔。
22
鼓风式冷却塔
鼓风式冷却塔是由安装在冷却塔底部的鼓风
机将气温状态的空气压入其中,与热水逆流 通过填料层进行传热和传质。 优点:风机的位置低,维护方便,风机的工 作不受湿热空气的影响,当水质较差或有腐 蚀时可避免风机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缺点:要有很高的塔身,塔内空气处于正压 状态不利于蒸发。
过程中 循环水水质控制 浓缩倍数 碳化处理 酸化处理 表面处理 物理处理 投加阻垢剂
45
循环水中微生物及其控制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很
多种类的微生物都适,宜在这一水系中快速 生长和繁殖,其结果必然阻碍系统的正常运 行,造成污泥大量沉积、水力输送阻力增加、 传热效率急剧下降、水质组成严重恶化、过 水金属表面腐蚀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过滤技术是利用一些多孔介质,即滤料从水
中分离不溶解固体物质的过程。 使水通过过滤介质常需要有一定的压力这种 压力可以分为重度,真空或流体压力;使用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过滤的面积时间和反冲洗 的流量。 过滤器可分为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 滤料:沙粒,布,无烟煤,金属丝网,多孔 塑料,微孔陶瓷。
在给水和废水的预处理过程中经常要对 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 1.减少后段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 2.延长装置的寿面和减少药剂的投加 3.减低总的费用和成本
在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 的预处理方法有:混凝技术,澄清技术, 过滤技术和软化技术。
混凝剂及其类型
天然混凝剂:淀粉,树胶,动物胶。 无机混凝剂:铁盐,铝盐。
14
过滤速度的控制取决于以下因素:
(1) 未过滤水的性质,即进水水质; (2) 滤出水的要求,即出水水质; (3) 滤床中滤料颗粒的大小; (4) 滤床中滤料的深度。
15
软化技术(防止水垢的沉积)
原水软化的方法:软化沉淀法,离子交换法,
蒸馏法。 影响软化方法的选择因素有:1.要求软化水 的水质 2.水量大小 3.软化费用 4.设备和操 作情况
23
鼓风式冷却塔示意图
24
抽风式冷却塔
应用最为普遍,风机安装在塔顶。
根据水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可分为:逆流式,
横流式和并流式。 从热交换效率来说逆流式最为优越。 优点:抽风时塔内空气处于负压有利于水的 蒸发散热,传热效果好。 缺点:风机的消耗电能很大。
25
抽风式冷却塔示意图
26
16
冷却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系统可分为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敞
开系统,密闭系统) 从节约用水,合理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出发 冷却水必须循环,在水处理理论的指导下实 现高浓缩倍率的安全运行。
17
直流冷却
18
密闭式循环水处理系统
19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就是
冷却塔。 冷却塔的种类很多,按塔内空气流动的动力 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最常见的是风筒式冷却塔。 机械通风分为抽风式和鼓风式。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
PPT讲义
工业循环水
1.概述 2.工业循环水水质要求 3.工业循环水的预处理 4.冷却水系统 5.金属腐蚀的控制技术 6.污垢的控制技术 7.微生物的控制技术 8冷却循环水的运行于管理技术
为什么要使冷却水循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水的用量急
剧增加。因此,节约水资源成了当务之急。 采用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而且高浓缩倍数运行的循环冷却水还可以减 少环境的污染。
统中的水会愈来愈少,而水中各矿物质和离 子含量就会愈来愈浓,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 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入新鲜水,排出浓 缩水。 通常用浓缩倍数表示浓缩的程度。 N=C浓∕C原 离子 电导率 总固体含量
29
水量的平衡
很显然,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
冷却水温差设计确定后,控制运行的浓缩倍 率就是控制了系统的补充水量、排污水量, 也就实现了系统的水量基本平衡。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阴阳非离子混凝剂。
10
高分子混凝剂具有的一些性能:
(1)易溶于水,即高分子混凝剂需能分散和溶解在 水中,才能与水中的悬浮颗粒进行混凝反应; (2)在分子结构上具有能反应的官能团,这种官能 团可以是非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阳离子型; (3)当溶解在水中时有较大的扩展,因而需要有较 高的分子量。 近一个时期,聚丙烯酰胺-PAM是水处理中最常用 的高分子混凝剂。
腐蚀的控制技术
选择适宜耐用金属材料 表明防腐涂层 化学电镀技术 成膜处理 钝化处理
电化学保护 物理技术的应用 臭氧保护技术 缓蚀剂的使用 介质处理
41
冷却水中污垢及其控制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
物质沉积在换热器的传热管表面,这些物质 统称为沉积物。它们主要是由水垢、淤泥、 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构成。通常,人们把它 们统称为污垢。 污垢的危害:阻隔传热、阻塞水流、阻碍生 产。
42
水垢
冷却水中的水垢一般都是具有反常溶解度的难溶或 微溶盐类,它们具有固定晶形的无机物,按结晶的 规律最容易在金属的传热面析出,很硬,厚实且致 密,大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
它们的溶解度与一般的盐类不同,不是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升高,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水流 速比较小或传热而比较粗糙时,这些结晶沉淀物就 容易沉积在传热面上。
转化成离子或化合物而遭受损害并且使其使 用性能恶化的现象称为冷却水对金属的腐蚀。 实质:是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盐类及 溶解气体等杂质中氧化性的物质对金属发生 物理的、化学的和电化学作用的结果。
34
金属的腐蚀
按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
蚀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
35
腐蚀的形式
3
为什么要研究工业循环水
循环冷却水的结垢、腐蚀现象比较严重,容
易滋生菌藻,以至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威 胁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循环冷却水 系统进行研究以避免这些可能的发生或减缓 发生的时间。
4
水→广泛用作循环冷却介质
(1) 来源丰富,价格低; (2)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 (3) 热容量大,在常用温度范围内,不会产 生明显膨胀和压缩; (4) 流动性好,易于输送和分配; (5) 沸点较高,在通常使用情况下,在换热 器中不致汽化。
冷却水系统的热量平衡
冷却水系统的传热过程发生在冷却水的全过
程,但主要过程发生在换热器和冷却塔。
换热器:温差,腐蚀。 冷却塔:传导,对流。
27
冷却水系统的水量平衡
蒸发损失:换热作用散失的水量 风吹损失:飘散的水量 排污量:浓缩后不得不外排的水量
28
冷却水的浓缩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
进入溶液,也即Fe不断被溶解而腐蚀,留下 的电子通过金属本体转移到阴极表面,与水 和溶解在水中的O2起反应生成OH-离子,在 水中有阳极和阴极反应生成的Fe2+和OH-相 遇,生成不溶物氢氧化亚铁,其溶解度很低, 在20℃温度下,溶解度为6mg/l,这种化合物 极易氧化,在水中溶解氧的作用下,氧化为 氢氧化铁
32
旁滤技术
降低水中浊度的方法是排污和过滤。
。通常在循环水系统的管路上引出一部分水
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返回循环水系统, 截留的浊度组成物质排出循环水系统外,这 一过程称为旁滤技术。 根据运行的经验,旁滤水量与循环水量之比 (S:R)一般控制在2%~5%。
33
金属的腐蚀和控制技术
由于金属和冷却水溶液的作用,使金属材料
5
工业循环水的特点
溶解氧含量高
含有空气中相关污染物和杂质 循环水对CO2的脱除率高 冷却水存在溶解固体的浓缩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6
被用作工业循环水的条件
水温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的低
水的浊度要低 水质不易结垢 水质对金属设备不易产生腐蚀 水质不易滋生细藻
7
工业用水水质及指标
36
碳钢的腐蚀
冷却水对碳钢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由
于碳钢组织和表面的不均一性,当它与水接 触时,在其表面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 阳极:Fe→Fe2++2e 阴极:O2+2H2O+4e-→4OH 水中反应: Fe2++ 2OH- → Fe(OH)2
37
阳极区域Fe不断失去电子,变成Fe2+离子
46
微生物控制技术
防止循环系统流入营养源和悬浮物
杀菌灭藻处理 抑制微生物增殖处理 防止附着处理 剥离处理 部分过滤处理
47
循环水管理与运行要点
补加量 浓缩倍率 循环水质监测及处理
48
谢谢各位
49
43
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
这些一般由颗粒细小的泥沙、尘土、不溶性
盐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屑、腐 蚀产物、油污、特别是藻类的尸体及其黏性 分泌物等组成。
由于这些污垢体积较大,质地疏松,故又称
为软垢。他们是引起垢下腐蚀的主要原因。
44
污垢的控制技术
源头 (1)补充水水质的控制 (2)离子交换树脂 (3)石灰软化法
悬浮物:不稳定,流速低或静止时易沉淀,
漂浮。 胶体:分子离子的集合体 溶解气体:氮,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氢,氨等。 离子:Al3+、Fe2+、Fe3+、Ca2+、 Mg2+ 、 SO42-、 HCO3- 、 CO32-、 Cl-、 K+、Na +、 Cu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