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实验内容36学时(精校版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教学部重庆邮电学院生物学院二O O五年三月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前言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中药鉴定学理论,还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中药鉴定学实验实验指导是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使各专业的学生能深入理解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编写了这本《中药鉴定学实验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选择的实验内容典型、实用,既与理论课有密切联系,又有实验课的独特体系;既涉及生物显微镜、显微测微尺的使用实验,又有具体中药粉末的显微观察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实验,还有综合性实验。
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基本理论,初步具备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鉴定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王允刘毅姚干编著二00 五年三月目录实验一粉末的制备及粉末制片和显微测定 (3)实验二植物显微图绘制方法大黄、人参的鉴定和显微描绘 (6)实验三甘草、黄连、木香的鉴定 (8)实验四川贝母、浙贝母、天麻的鉴定 (11)实验五、徒手切片、解离组织切片、苏木的解离组织特征 (14)实验六厚朴、川黄柏的鉴定 (15)实验七番泻叶、丁香、红花的鉴定 (19)实验八小茴香、砂仁的鉴别 (24)实验九五味子、苦杏仁、补骨脂等的鉴别 (27)实验十麻黄和薄荷的鉴定 (30)实验十一金钱草、广藿香的鉴定 (33)实验十二猪苓、茯苓等的鉴别 (35)实验十三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麝香等的鉴别 (39)实验十四特殊药材的石细胞与薄壁细胞的鉴定 (43)实验十五未知混合粉末的鉴定 (46)实验一粉末的制备及粉末制片和显微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粉末制备方法,掌握显微测定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粉末制片方法,掌握显微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仪器:目镜测微尺、载台测微尺、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植物粉碎机、粉碎筛(一套)、载玻片、盖玻片、钟表镊、解剖针、单面刀片、剪刀、吸水纸、拭镜纸、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蒸馏水药材:天麻、浙贝粉末:天麻、浙贝物尺格数×物尺每格长度 目尺格数三、 实验内容天麻、浙贝的粉末制片;天麻针晶长度、浙贝淀粉粒直径与长度的测量四、 实验方法1、粉末制片法 将天麻、浙贝药材粉碎,过筛(50—80目)后制片。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时间:未说明实地点:未说明指导老师:未说明实课目: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实主要内容:XXX的鉴别XXX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XXX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XXX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XXX: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XXX: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XXX: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XXX,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XXX 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XXX: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XXX: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学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学毕业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多种中药材的鉴定,掌握中药材的基本鉴别方法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质量状况和药性特点,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验内容:选取了多种中药材,包括枸杞子、川贝、黄芪、党参、当归等,采用以下鉴定方法进行检验:
1、外观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色泽、形态、大小、质地等外观特征,初步判断其品质好坏和真伪情况。
2、气味鉴别:通过闻草药的香味或异味,分辨草药的质量和品种。
3、化学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确定其品种和含量。
4、显微鉴别:采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组织结构、表皮特征等,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等级。
实验结果:通过对多种中药材的鉴定,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药材的基本鉴别方法和技能,有效提高了我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的中药材在外观、气味、化学成分和显微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需要通过科学的鉴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判别和鉴定。
结论:中药材的鉴定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掌握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技能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草药的质量和药性特点,也为今后的中药学研究
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U !学时学分: 实验课50个学时,课外4个学时,共3个学分。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名称: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二、课程编码:三、课程性质:必修五、适用专业:中药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中药鉴定学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同济医学院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编2002.1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王永珍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把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和巩固。
实验主要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通过对实验中实物的观察、辨别和验证,从而使同学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
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验体系,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训练,放使学生达到:(1)了解药材的基本鉴别方法,并熟练使用。
(2)掌握中药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特征,能快速准确的鉴别药材的真伪和优劣,作出正确的质量评价。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校内课堂实验参观中药材市场规范使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等一切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台和室内的整洁, 实验报告须在实验室作完并交给老师。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实验内容占卷面考试内容的30%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M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实验类型计划学时每组人数主要仪器设备所在实验室1根类中药鉴定(一)观察药材性状和,掌握粉末显微特征。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甘草。
川乌,草乌2.掌黄茂,甘草,川乌,草乌的显微鉴别特征。
验证性、611-16显微镜酒精灯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生药实验室2根类中药鉴定(二)观察药材性状和,掌握粉末显微特征。
2024版《中药鉴定学》

01中药鉴定学概述Chapter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030201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02中药资源与分类Chapter中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中药资源的地理分布中药资源的特点中药的分类方法中药的分类体系中药分类体系主要包括药用部位分类法、功效分类法、自然系统分类法等,不同的分类体系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应用场景。
解表药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等。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的药物,如金银花、黄连等。
祛湿药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的药物,如茯苓、泽泻等。
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01020304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祛瘀药安神药03中药鉴定方法与技术Chapter基原鉴定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学名。
性状鉴定通过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断面等特征,进行真伪优劣的鉴别。
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等特征,进行更细致的鉴别。
横切面显微鉴定粉末显微鉴定将药材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的组织构造、细胞排列和形状等特征。
表面制片显微鉴定物理常数测定01化学成分分析02光谱分析03生物效价测定生物技术鉴定免疫学方法04中药质量评价与标准Chapter中药质量评价的意义与原则保障中药安全有效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1 2 3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程序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与制定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中药质量评价的新技术05中药鉴定实践与应用Chapter常见中药的鉴定实践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中药鉴定的案例分析人参的鉴定黄连的鉴定熊胆的鉴定中药鉴定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01020304质量控制资源开发国际贸易学术研究06中药鉴定学的挑战与展望Chapter中药鉴定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药品种繁多,鉴定难度大鉴定方法落后,难以满足现代需求中药资源匮乏,优质药材难以保障中药鉴定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鉴定技术不断创新01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02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03提高中药鉴定水平的措施与建议加强中药鉴定人才队伍建设推广先进的鉴定技术和方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THANKS。
中药的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的识别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对中药鉴定学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药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张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电子秤、研钵、药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水、乙醇、碘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等。
六、实验材料1. 黄连、甘草、黄芩、半夏、黄精、茯苓等中药材。
2. 伪品中药材(如水半夏、湖北黄精等)。
七、实验内容及步骤1. 中药材性状鉴定(1)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2. 中药材显微鉴定(1)取药材的横切片或粉末,进行显微镜观察。
(2)观察药材的细胞壁、细胞核、导管、纤维等显微特征。
(3)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差异。
(4)记录实验结果。
3. 中药材理化鉴定(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4. 中药材临床应用鉴定(1)了解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
(2)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药材的实际应用。
(3)记录实验结果。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材性状鉴定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发现正品与伪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断面呈黄色,伪品呈灰白色;半夏正品呈类球形,伪品呈不规则颗粒状;黄精正品呈不规则圆锥状,伪品呈连珠状等。
2. 中药材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显微下可见石细胞,伪品无;半夏正品显微下可见草酸钙针晶,伪品无;黄精正品显微下可见淀粉粒,伪品无等。
3. 中药材理化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半夏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黄精正品多糖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等。
中药鉴定实验教案模板范文

一、实验名称中药鉴定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中药粉末的制备、制片和显微测量的技术。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中药粉末的制备与制片2. 显微镜观察中药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3. 显微测量技术4.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撰写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解剖针、镊子、剪刀、解剖盘、放大镜、培养皿、酒精灯、火柴、实验记录本等。
2. 试剂:水、酒精、甘油、盐酸、碘液、显微镜油镜等。
五、实验步骤1. 中药粉末的制备与制片(1)取一定量的中药样品,研磨成粉末。
(2)用解剖针将粉末均匀地铺在载玻片上。
(3)用盖玻片覆盖粉末,轻压使粉末均匀分布。
(4)用显微镜油镜观察制片。
2. 显微镜观察中药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1)观察中药粉末制片,注意观察细胞形状、大小、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2)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如导管、纤维、韧皮部、木质部等。
3. 显微测量技术(1)使用显微镜测量细胞和组织的尺寸。
(2)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 实验报告撰写(1)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描述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中药鉴定实验的要点。
(3)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等内容。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
2.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节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3.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整洁,不要随意丢弃废弃物。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等内容。
2. 实验结果应准确、清晰,数据可靠。
3. 实验讨论部分应结合实验结果,对中药鉴定实验的要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八、实验时间2课时九、实验评价1.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2. 实验结果准确性3. 实验报告质量4. 实验讨论深度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中药鉴定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研究、生产、销售等工作奠定基础。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杜仲、厚朴、肉桂、牡丹皮、黄柏等12种皮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茎、木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桑白皮、肉桂、合欢皮、海桐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
本实验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和气味等特征,确定皮类中药的鉴别特征。
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原理同前。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杜仲,桑白皮,厚朴,肉桂,牡丹皮,合欢皮,海桐皮,黄柏,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
横切面永久制片:厚朴,牡丹皮,黄柏。
粉末: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外表面和内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茎皮、枝皮或根皮等,然后按照形状、内表面、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依次观察和描述。
(2)显微鉴定1)组织特征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厚朴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牡丹皮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黄柏横切片:川黄柏观察和描述残存的木栓层、栓内层、皮层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的分布、韧皮部的特征。
关黄柏主要观察和描述射线和硬韧部的特征。
2)粉末特征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杜仲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壁的增厚情况、橡胶丝的形状及表面等特征。
厚朴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形状和层纹、纤维的形状、油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等特征。
牡丹皮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和脐点,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木栓细胞的颜色等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一:粉末制片技术和大黄的鉴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粉末制片技术的方法
(2)掌握大黄的粉末特征
(3)掌握大黄的理化鉴别
2、实验内容
(1)应用粉末制片技术观察大黄的粉末结构特征
粉末制片法将生药粉末制成显微观察片的一种方法
粉末制备:将大黄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再用药典规定的5-6号筛子过筛,使粉末较细而均匀,有利于制片观察。
制片试液选择:若需观察薄壁细胞、淀粉粒、油滴或黏液细胞时,加水或醋酸甘油作试液。
若观察纤维、石细胞、导管、晶体等,加水合氯醛试液透化,有利观察。
大黄粉末:淡黄棕色。
1)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2)大型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或微木化,少有具缘纹孔导管及细
小螺纹导管。
绘图
(2)大黄的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大黄粉末微量升华得黄色针状结晶,高温则得棱状至羽毛状结晶。
3、实验仪器
仪器:生物显微镜、酒精灯、盖玻片、载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火柴、绘图铅笔、铁片、金属圈、石棉板。
试剂:水合氯醛、甘油、水
药材:大黄粉末
4、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项目二:表面制片技术和甘草粉末鉴别
1、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表面制片技术
(2)掌握补骨脂的表面特征
(3)掌握甘草的粉末特征
2、实验内容
(1)应用表面制片方法观察补骨脂的果皮特征
表面制片方法系将表皮组织制成显微观察片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观察叶片、花瓣、花萼的表皮组织的形状、气孔、腺毛、非腺毛的类型和角质层的纹理以及各种细胞内含物等的显微特征。
补骨脂:
壁内腺:类圆形,表皮细胞多达数十个至百个,中心细胞较小,多角形,周围细胞径向延长,辐射状排列,腺体腔内有众多油滴。
绘图
(2)应用粉末制片技术观察甘草的粉末结构特征
在载玻片上加水合氯醛2-3滴,放入粉末,并用镊子尖头或解剖针搅拌均匀,用镊子夹住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见冒烟起泡时立即取下,切勿烧干,再加水合氯醛试液l-2滴,重复2-3次,见粉末颜色较浅组织透明后,再加1-2滴水合氯醛试液,防止片内结晶.再盖上盖玻片。
甘草:粉末淡棕黄色。
1)纤维:成束或散离,细长,,壁厚,微木化,孔沟不明显。
晶鞘纤维易察见,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长方形或类方形,含晶细胞的壁增厚,微木化或非木化。
2)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纹孔对列或互列,有时在导管旁可见具缘纹孔。
3)木栓细胞:呈棕红色,壁薄,微木化,表面观细胞呈多角形。
绘图
3、实验仪器
仪器:生物显微镜、表面皿、酒精灯、盖玻片、载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火柴、绘图铅笔。
试剂:水合氯醛、水
药材:补骨脂、甘草
4、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项目三:徒手制片和麦冬横切面鉴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徒手制片方法
(2)掌握单子叶植物块根的横切面特征
2、实验内容
徒手切片法系用手捏住新鲜或固定的材料用刀片切成薄片的一种切片方法。
此法简便易行,是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不用切片机,也不用固定埋蜡,节省资金,也节省时间,且可以观察新鲜切片的结构。
观察麦冬的显微持征
根的横切面:
1)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有的细胞外壁向外分化成非腺毛。
2)根被:3-5列细胞,壁木化,有纹孔。
3)皮层:宽阔,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其外侧为1列石细胞,内壁及径向壁增厚,纹孔细密。
4)中柱:较小,中柱鞘为2-3列薄壁细胞;韧皮部束15-24束,与木质部切向相间排列,木质部束内侧由木化细胞连接成环形。
5)髓部: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绘图
3、实验仪器
仪器:生物显微镜、单、双面刀片、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绘图铅笔。
试剂:水合氯醛、水
药材:麦冬
4、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项目四:组织解离制片和黄连粉末鉴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组织解离技术
(2)掌握厚朴、黄柏的解离组织特征
(3)掌握黄连的粉末特征
2、实验内容
(1)应用组织解离法观察药材的显微特征
组织解离法借某些解离药物的作用,将组织解散分离成细胞的一种制片法。
此法适用于观察导管、管胞、纤维、石细胞的完整形状和类型,有利于测量其细胞大小、长度以及显微照相和显微绘图。
若按解离药物分为氢氧化钾法、铬酸—硝酸解离法和氯酸钾法,前两种较常用。
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钠法。
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