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测向机设计报告

测向机设计报告

(1)封面,(2)任务书,(3)摘要,(4)关键词,(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摘要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

它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发射机),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

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丛林或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

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

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用时间少者为优胜。

通常,我们把实现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关键词:目录。

正文一、电子实习的目的通过技能训练学习PJ-80型(普及型直放式80米波段)测向机,有助于通信专业学生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理论应用能力的提高二、电子实习用到的仪器和器件1、电阻器2、电容器3、晶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3个)4、晶体三极管(3个)5、电感器6、集成电路LM386(注意先焊接集成座)三、测向机电路结构及原理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如空气)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

只要测出电波传播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出信号源(发射台)所在方向。

无线电测向是指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测定发射台方位的过程1.直立天线工作原理直立天线和信号源距离固定,直立天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直的有效值均相等:E直=Emax直立天线称为无方向性天线,其接收方向特性图称为圆形图。

2.磁性天线工作原理80米波段测向使用的磁性天线,由磁棒和绕在磁棒上的天线线圈及引线、屏蔽罩组成。

E磁=Emax sinθθ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之间的夹角,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平行θ=0°(或180°),感应电动势为0;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垂直θ=90°(或270°),感应电动势最大。

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报告心得体会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理解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测向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各电路模块的作用,并对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主要通过理论学习,了解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参数来确定无线电发射源方位的技术。

这一技术在军事、通信、气象、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绕射和干涉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亲自动手组装和调试无线电测向机。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却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无线电测向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各电路模块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根据电路图,仔细地焊接电子元件,确保电路的可靠性。

然后,我们还要对测向机进行调试,使其能够准确地测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设备,掌握了调试电路的基本技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组装和调试无线电测向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实践教学的魅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不仅为我们解答了各种疑问,还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让我们对无线电测向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无线电测向机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篇一: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2、掌握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方法3、增强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热爱二、实验过程1、9月15日星期一早上9:00,老师在课上为我们讲解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通信具有两个要素:信息和载体。

电磁波具有三个性质:三维直角正交、传输速度电磁波按频率在空间内具有如下分布:和极化波。

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有三种:地波、天波和直接波。

天线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在发射无线电波时,能把高频电能转换为高频电磁能,在接收无线电波时,能把高频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

它的方向性很强。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具有两种天线,分别是直立天线和磁性天线。

直立天线能把电能转换为磁能,应用于很宽频率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接收到的无线电波强度都一样,且具有便于架设、价格便宜的特点。

磁性天线能把磁能转换为电能,它在不同方向上接收到无线电波的强度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

两种天线的综合使用形成了复合天线系统。

使用复合天线后,磁性天线转动一周,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

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

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得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哪一边。

由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可知,天线转动一周,测向机将出现两个声音最大处和两个声音最小处,即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具有双值性。

利用这一点,可以测定电台所处的一条位置线,但判断不出它究竟处在位置线上的哪一边。

直立天线在水平平面的方向图是一个圆。

天线转动360度,感应电势E直的大小和极性都不会变化。

现设直立天线的电势等于1,并为正值;设磁性天线的电势最的值也等于1,将磁性天线旋转360度时其电势的大小和极性做出标注。

再将任一方向上两天线的电势相加,如在0度或180度方向上,E直=1,E磁=0,合成电势(E合)=1;在90度方向上,E直=1,E磁=1,E合=2;在270度方向上E直=1,E磁=-1,E合=0,等等。

短80无线电测向技巧

短80无线电测向技巧

第一节80米波段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特点_无线电测向技术短距离是相对长距离而言的,原来开展的80米波段测向,规定电台设置的最佳直线距离为4—7公里,电台间距小于400米,还求该地区内森林复盖,地形起伏,人烟稀少…。

这种地形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附近是很难找到的。

而且训练、竞赛的组织工作复杂,花费很大,使得内容和形式部很好的项目难以得到普及和发展。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就是针对上述问题,面向中、小学生,利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学校活动课的内容而提出和设置的。

短距离测向的最大特点就是“短”。

国家体育总局98年颁布的《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竞赛规则》中规定:起点与各台及各台间距为30—200米。

这样带来了很多好处:竞赛场地很容易在公园、近郊选到;使用器材简单便宜;组织竞赛的工作量和经费开支大大缩减,而一场竞赛容纳的运动员却增多了,并且测向竞赛的可观性也提高了。

这不但有利于吸收千万名青少年参加,增强了测向自身的运营机能和新的活力。

在竞赛方法上,短距离测向还有两点重大的变动:一是隐蔽电台的发信方式,由在同一频率上循环发信改为在不同频率上连续发信。

二是运动员在找台顺序上由自选台序改为指定台序,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测向竞赛中作弊的可能性,使竞赛的组织工作简便,使竞赛的参加考平等竞争,减少误会。

由于竞赛方法的变化,必然使测向技术带来相应的变化。

长距离测向的有些技术在这里用不上了,但短距离测向又必然会在实践中给测向技术增加新的内容,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也仍有很多共同之处。

第二节使用和掌握测向机一、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1.频率旋钮:用来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而其它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小其干扰。

2、音量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大小。

此旋钮在快速接近电台的途中,随着信号强度的不断增加而需经常旋动,每次旋转时,应放置在音量适中并略微偏小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方向性。

3、单向开关:用来判断电台的方位。

PJ-80型测向机双向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PJ-80型测向机双向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PJ-80型测向机双向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试机时,有时发现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并不准确地指向发射机天线,而明显的存在一定偏差,这是为什么?我们又如何识别和应对呢?产生方向偏差有诸多因素,归纳起来为两类:一是外界环境影响形成的误差(如电波的反射、折射以及辐射等),以及发射天线的架设不规范(如不垂直)而在某些地点造成的测向误差。

二是测向机自身存在的误差,这是因为机器结构上的不对称和机内存在的天线效应而造成的。

现介绍这两类误差的识别及简单的解决办法。

一、识别方向误差是否是外界环境影响所致。

1、当发现测向偏差时,在该测向点用多部测向机(最好有已知方向准确的测向机或多种型号机)验证。

如果均呈现基本相同的误差,说明该点误差是外界环境影响所致,而不是测向机自身的误差。

2、在可视发射天线的范围内(最好相距发射天线50米以上)发现测向偏差时,向左(或右)方向围绕发射天线转动一定的距离,观察其误差角度变化,若出现明显变化,说明该误差是环境影响所致。

测向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环境影响造成方向偏差的情况是很多的。

但多数偏差在10—20度范围内,基本不影响前进的大方向,并且随着离电台越来越近,此误差造成的实际距离误差越来越小,再加上“比音量”等技术的使用,找到电台也就较为顺利了。

二、检测测向机方向性的简单方法。

拿到一部新测向机,使用者必须对其方向性准不准等主要性能进行野外测试和实地体验。

此时应注意:1、场地的选择一定要远离可能对电波传播产生较大影响的楼房、电线等物体,还要考虑到地形较平坦,可视距离稍远(约达100米),便于移动等因素(如郊区、大型公园等因素)。

2、电台应架设在一个目标明显的树上或在此树上悬挂一明显标志物体,便于这处识别天线的准确位置。

3、电台天线的架设一定要垂直于地面。

4、测向点通常选在距电台约60—80米处,并可直接看到天线(或标志物)。

顺便强调一点:在电台极近处(例如10米内)可体会测向机的方向、音量等特性,但不可在此距离上鉴定测向机方向的准确性。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PJ80.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PJ80.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一、无线电原理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是由交变的电场与磁场交替产生并以有限速度向空间传输的过程。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中波长最长,频率最小的,频率在103MHz—1013MHz之间,通常用于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

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包括天波、地波、直接波、反射波和卫星传输。

地波传输稳定,但可传输距离短,能量损耗大;天波可以传输超远距离,但不稳定。

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直接波的传输方式。

天线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可以实现电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可逆性,既可以做发射器,也可以做信号的接收器。

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直立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波,磁性天线接收水平极化波。

磁性天线由磁体、线圈和引线组成,其中磁体是软磁铁氧体。

无线电测向机是具有强方向性的无线接收机,由天线系统、电路系统和终端指示器组成。

天线系统包括直立天线和磁性天线,磁性天线用于确定磁场方向,再由直立天线确定电场方向,组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天线系统的接收方式是超外差式,既通过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减去本机振荡,得到所需要的信号。

我们所要制作和使用的测向机是PJ-80型无线测向机,它具有工作稳定、调试方便、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二、实验目的本次电子实习的目的,是进行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调试,用调试好的测向机进行信号的搜寻以及对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从中掌握测向机的基本制作和调试过程,并感受实地侧向的过程。

三、焊接过程在电路板的焊接之前,首先要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包括高频放大电路、差拍检波电路、可调差拍振荡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功放芯片以及天线和耳机七部分组成。

耳机作为终端指示器,振荡电路则是在做信号“减法”的时候十分关键的一步。

电路中,三个三极管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是保证电路正常运行的关键。

电路的核心是芯片LM386。

焊接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将烙铁先接触焊盘,然后放上焊锡,焊锡的用量不能太多,会造成焊锡的浪费,也不能太少,会造成虚焊,虚焊将对以后的调试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电子实习的目的?了解PJ —80型测向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各电路模块的作用;、测向机电路结构与原理 方框图: 3.5— 3.6MHz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之中传播,也延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 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它虽具有 要特性如下:(1)(4) 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

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 天波一一有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 地波一一经地面反射而传 播;直射波一一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 地面反射波一一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除用于远距离通信 的天波外,其他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

3、 测向原理PJ-80 型无线电测向机1、 掌握PJ —80型测向机工作原理;2、 3、 掌握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的工作原理; 4、 了解无线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的实现方法; 5、 掌握组装、检测复杂电路的技巧和方法1kHz测向高频放 大级电路图: 原理:波的特性差频检 波器低频放 大级定的 振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 电台方位的。

反射与折射。

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时,测向机误指反射 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绕射。

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 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

所以测向是必须考虑侧向点的 选择。

干涉。

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叠加)也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3)功率放 大器耳 -- *机当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垂直(0= 90° 0= 2700° )时,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平行,即磁力线与磁性天线线圈截面垂直,磁力线可顺着磁棒通过,磁棒聚集了最多的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的感应电势最大。

PJ-80型测向机的安装与调试

PJ-80型测向机的安装与调试
原理篇 零件篇 焊接篇 安装篇
调试篇
检修篇 评分标准
要想装好PJ-80型测向机首 先要认识测向机里的各种零件, 并 一一插在一块泡沫上。 1、PJ-80型测向机共有15只电阻(R)。电阻都是用色环来 表示它的大小。 R1 39K 1K 橙白橙 棕黑红 R9
电阻用R表示, 线路符号如下:
R2 R3 R4 R5 R6 R7 15K 1K 1K 1K 3.9K 150Ω 100K 棕绿橙 棕黑红 棕黑红 棕黑红 橙白红 棕绿棕 棕黑黄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8.2K 24K 1K 4.7K 1.2K 18K 灰红红 红黄橙 棕黑红 黄紫红 棕红红 棕灰橙
天线
(3.5~3.6MHz)
(1KHZ) 差拍检波 器 D1 低频放大 级 BG2 功率放大 级 LM386
高频放大 级 BG1
耳机
可调差拍振荡器BG3 (1.75~1.8) x 2MHz
PJ-80型测向机由测向天线、高频放大级、可调差拍振荡器、低频放大级、 功率放大级和耳机等组成。 测向天线接收到3.5~3.6MHz的80米波信号后,送至高频放大级BG1进行 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与可调差拍振荡器BG3产生的振荡信号,在差拍检波 器D1上相差,得出1KHz的人耳能听到的低频信号。然后再送至低频放大级 BG2和功率放大级LM386加以放大,最后送至耳机,我们就可以听到电台的 信号了。
0.01 51P
0.047 =4n7
103 510
472 = 4700P
C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100P 200P 0.001 =1n 0.01
0.0022 =2n2 0.047 =4n7
101 201 1000P=102 103 2200P=222 4700P=472 1000P=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
实习报告
电路图:
原理:
1、电磁波的特性
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之中传播,也延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
(1)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

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时,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

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

所以测向是必须考虑侧向点的选择。

(4)干涉。

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

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2、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有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除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天波外,其他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

3、测向原理
一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某一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

θ越接近于0或180°,感应电势越小;越接近90°或270°,感应电势越大。

感应电势随θ的变化而变化,形成“8”字形。

测向机的声音大小会随磁性天
θ=180°)时,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对准电台(θ=90°、θ=270°)时,耳机声音
最大,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大音面。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或找出大音面,发射台必定位于与磁棒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

三、测向机的装调
1.焊接
(1)焊接前,学生需多次锻炼焊接技术,能熟练掌握、使用电烙铁,熟悉焊丝性能,避免虚焊、假焊。

(2)学生需先按照说明书要求,识别并分拣出所需元件,将其归类整理。

整理完毕后,对元件进行必要的测量。

(3)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焊接技巧的熟练应用。

焊锡的用量要适中。

有的焊点之间距离太近,需要尽量少用焊锡,防止短路。

焊接大元件时,要把粒液体锡控制的大一些。

(4)电解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应分清正负极。

(5)S1接单双向,S2接耳机(开关),RP1接音量按钮,RP2接频率按钮。

2.装配
装配时应注意正确方向,尽量放轻动作,不要过度拉扯导线,防止脱落和断裂。

3.电路调试
(1)直流工作点的检测
1、稳压管VD3两端电压3.5-4.4V。

实际测量值是4.01V。

2、V1:R3两端电压约0.4—1V。

实际测量值为0.50V。

3、V2:R9两端电压约1.5V-3V。

实际测量值是1.89V。

4、V3:R12两端电压约2-2.5V。

实际测量值为2.49V。

(2)LM386各引脚对地电压
如果测量值与正常值相差太大,说明该极工作点不正常,再在较小范围内检查有无错焊,并且轻微晃动相应的元件,看有无虚焊。

重点检查三极管、电阻。

实际测量值
4.电台调试
(1)将RP1顺时针旋转至声音最大
(2)将RP2旋至正中以接收3.55MHz的电台输出信号。

(3)调整T2磁芯(白色),收到信号,并使声音悦耳(约1000Hz)。

(4)调整T1磁芯(黑色),使声音最大。

(5)旋转C1,使声音最大。

四、高频信号发生器调试
1.初调
(1)将高频信号发生器探头征集接在测向机R15上端,示波器探头征集接测向机输出耦合电容C13负极,两只探头负极共同接在测向机电源负极。

(2)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置于100mV、3.55MHz。

(3)将测向机的RP1反时针旋到头(增益最大),RP2置于中央位置。

(4)接通高频信号发生器、测向机电源,微调T2,使接收3.55MHz时示波器显示正弦波,且声音悦耳(约1KHz)。

(5)微调C1,使正弦波峰值最大,且声音悦耳(约1KHz)。

(6)微调B1,使正弦波峰值最大,且声音悦耳(约1KHz)。

至此,完成对测向机的初调,C1、T1和T2均不可调动。

2.测量幅频特性
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置于100mV,频率依次置于3.45、3.50、3.51……
3.59、3.60、3.65MHz,对应每一个频点旋转RP2,看到波形,听到声音悦耳(约1KHz),并且,记录正弦波的峰-峰值(共13组数据)。

3.测量接收灵敏度
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置于10μV(实际测量中为100mV),频率一次治愈3.50、3.55和3.60MHz,对应每一个频点旋转RP2,看到波形,听到声音悦耳(约1KHz)。

并且,记录正弦波的峰-峰值。

4.测量结果
(1)幅频特性
(2)灵敏度测试结果
五、户外测向
户外测向是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我们利用自己制作的无线电测向机找到信号源。

这次活动既有实践意义,又充满趣味。

既要求测向机的制作正确、调试完美,又要求反应能力和判断力。

六、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我很是喜欢,因为无论是焊接电路还是装调测向机都充满趣味,而且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一周的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短,我想每个人都从中有所收获。

我们学会了细致、耐心,学会了排查电路故障,学会了怎样把测向机调的更加完美,精益求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