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1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0〕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1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二、春节:2月2日(农历除夕)至8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30日(星期日)、2月12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五、端午节:6月4日至6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256155017.html,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具体是指全体公民放假的日子还是包括部分公民放假的日子(例如妇女节和青年节等)。另外,法定节假日的又是如何计薪,是发放三薪还是双薪?下面,由赢了网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

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 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有哪些?法定的节假日一共放假多少天的呢?现在又剩下多少天的假期?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 一、元旦节: 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月4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二、春节: 1月27日至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3日(星期五)、2月4(星期六)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 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6号(星期四)、4月7日(星期五)照常上班。 四、五一劳动节: 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一、“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5月4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30日(星期二,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5月29日(星期一) 5月31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 中秋在10月4日(星期三),为国家法定假日。与国庆节连休7天,即从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7天。 10月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与中秋节连休。 10月1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10月3日(星期二)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 10月8号(星期日)公休调至10月6号(星期五) 10月8号(星期日)正常上班 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共26天, 法定节假日高速免费时间 春节假期高速免费时间为1月27日0点(除夕)——2月2日24点 清明节高速免费时间 清明节假期高速免费时间为4月3日0点——4月5日24点 劳动节高速免费时间 劳动节假期高速免费时间为4月31日0点——5月2日24点 国庆节高速免费时间 国庆节假期高速免费时间为10月1日0点——10月7日24点

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

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 一、法定节假日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二、带薪年休假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

2013年国家法定假日安排

201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1日调休,放假3天。其中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公休,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2013年1月1日(星期二)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2月29日公休调至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29日(星期六)、2013年1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二、春节:2013年2月9日至2013年2月15日调休,放假7日。即2月9日(星期六,农历除夕)公休、2月10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一)、2月11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二)、2月12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三)为法定节假日,2月10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3日(星期三),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公休调分别调至至2月14日(星期四)、2月15日(星期五),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2013年4月4日至6日调休,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四,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4月7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5日(星期五)、4月6日(星期六)公休,4月7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其中4月27日(星期六)、4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9日(星期一)、4月30日(星期二)、5月1日(星期三、“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7日(星期六)、28日(星期日)、5月2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共3天。其中6月12日(星期三,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为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一),即6月7日(星期二),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6月13日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2013年9月19日至9月21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9日(星期四,农历中秋节)法定节假日,9月21日(星期六)公休日,9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20日,9月2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国庆节:2013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其中10月1日(星期二)、10月2日(星期三)、10月3日(星期四)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5日(星期六)、10月6日(星期日)公休、9月28日(星期六)、9月29日(星期日)分别调至10月4日(星期五)、10月7日(星期一)公休,9月28日(星期六)、9月29日(星期日)、10

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接近世界水平

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接近世界水平带薪休假差距大 朱剑红 2013年12月12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原标题: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接近世界水平带薪休假差距大 (法定节假日天数排名、合计天数排名均为在62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 制图:宋嵩

放假天数为何没有增加 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与世界平均天数非常接近,但职工带薪年休假与世界 平均天数有较大差距 本报记者朱剑红 在新的放假安排中,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并没有调整,只是对原有的11天节假日做了更加均衡的安排。为何没有增加放假天数?据有关专家分析,休假水平应该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休假水平是职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刚性特点。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明显优势,劳动力成本不宜过快增加。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必然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竞争力。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1天,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我国职工平均年法定休息日为125天(法定节假日11天,周休日104天,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10天),已超过全年时间的1/3,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节假日安排看,每个法定节假日基本为1天;即使是圣诞节,也只有德国、法国、英国放假2天,其他国家均放假1天;国庆节(独立日)各国基本放假1天。因此,从国际通行做法看,不宜增加春节及“五一”劳动节放假天数。 据对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的有关调查比较,62个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平均为11.7天。我国(11天)排在并列33位,属中等水平。62个国家和地区工作10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为19个工作日。我国(10个工作日)排在并列59位,仅高于泰国(6个工作日)和菲律宾(5个工作日)。(如图)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与世界平均天数非常接近,但职工带薪年休假与世界平均天数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职工总体休假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自2007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重要性。但受文化背景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带薪休假只在部分人群中得到落实,有关调查显示,2012年不同 程度地享受带薪年休假权利的职工(含未休假但依法给予工资补偿的职工)约为50%。 有关专家建议,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应带头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形成示范效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职工带薪年休假作为劳动监察的专项内容,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要采取集体协商等有效措施维护职工的合法休假权益。教育部门要督促各地在确保学习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安排中小学放春假,为职工利用带薪年休假安排家庭旅游创造条件。

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1.休息日标准。《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施行,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成为工作5天、休息2天。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年休假标准。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2007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公布实施。 3.婚假标准。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2013最新国家法定婚假规定。 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4.产假。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

2015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

更多资料尽在我的主页 2015国家法定节假日(网络预测,仅供参考) 一、2015年元旦时间: 1月1日至2015年1月2日调休,放假3天。 1月1日(星期四)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月4日(星期日)公休分别调至2015年1月2日(星期五),2015年1月4日(星期天),照常上班。 二、2015年春节时间: 2月18日至2015年2月24日调休,放假7日。 2月18日(星期三,农历除夕)、2月19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初一)、2月21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27日(星期六)、2月28日(星期日)分别公休调至2月23日(星期一),2月24日(星期二) 2月28日(星期六)、3月1(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三、2015年清明节时间: 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5日(星期日,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4日(星期天)公休, 4月6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四、2015年五一劳动节时间: 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五、“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公休 5月4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五、2015年端午节时间: 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21日(星期日)公休 6月26日(星期六)公休调至6月22日(星期一) 6月3日(星期二)和6月26日(星期六)照常上班。 六、2015年中秋节时间: 年9月26日至9月28日放假,共3天。 9月27日(星期日,农历中秋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9月26日(星期六)公休 9月29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七、2015年十一国庆节时间: 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 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4日(星期日)公休 10月10号(星期六)10月11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5号(星期一),10月6号(星期二),10月10号(星期六)10月11号(星期天)正常上班。

节假日安排2017法定节假日日历,2017法定节假日时间表

节假日安排2017法定节假日日历,2017法定节假日时间表 篇一: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一、元旦: 2016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二、春节: 2016年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调休,放假7日。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 2016年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一,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3日(星期天)公休,4月2日的公休调至4月5号(星期二) 4月2号、4月6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四、五一劳动节: 2016年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4月30日(星期六)公休调至5月2号(星期一) 5月4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 2016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共3天。 9月15日(星期四,农历中秋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9月17日(星期六)公休 9月1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16日(星期五) 9月1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 10月1日(星期六)、10月2日(星期日)、10月3日(星期一)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8号(星期六)、10月9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4号(星期二),10月5号(星期三) 10月8号(星期六)10月9号(星期天)正常上班。 需要节假日旅游的人士,可参照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进行合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病假和事假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修订)》规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1天:(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带薪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三、病假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四、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 五、婚假和丧假 《劳动法》没有对职工婚假、丧假作出具体规定。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但目前全国层面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各地规定情况不一:《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 六、女职工产假 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 七、事假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8小时。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假外,各地一般都规定了奖励产假,各地奖励产假的期限有所不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国家关于各类假期的规定

国家关于各类假期的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9 M+ D& ~9 m u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二、带薪年休假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019国家法定节日放假安排表

2019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一、元旦: 2019年元旦时间:2019年1月1日 2019年元旦放假安排 2019年12月30日~1月1日共3天。 调休安排 2018年12月29号(星期六)、2019年1月2日(星期三)上班。 元旦 二、春节: 2019年春节时间:2019年2月5日 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 2019年2月4日(除夕)~2月10日共7天。 调休安排 2019年2月2日(星期六)、3日(星期天)、11日(星期一)上班。 春节 三、清明节: 2019年清明节时间:2019年4月5日

2019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2019年4月5日~4月7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4月8日(星期一)上班。 清明节 四、劳动节: 2019年劳动节时间:2019年5月1日 2019年劳动节放假安排 2019年4月29日~5月1日共3天。 调休安排 2019年4月27日(星期六)、28日(星期天)、5月2日(星期四)上班。 劳动节 五、端午节: 2019年端午节时间:2019年6月7日 2019年端午节放假安排 2019年6月7日~6月9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6月10(星期一)上班 端午节 六、中秋节:

2019年中秋节时间:2019年9月13日 2019年中秋节放假安排 2019年9月13日~9月15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上班。 中秋节 七、国庆节: 2019年国庆节时间:2019年10月1日 2019年国庆节放假安排 2019年10月1日~10月7日共7天。 调休安排 2019年9月29日(星期天)、10月12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二)上班。 国庆节 2019年高速免费时间表 2019年的春节、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四个节假日,七座以下(含七座)小客车上高速共有20天可以免过路费。高速免费日期如下: 春节:2月4日(除夕)零时开始,至2月10日(正月初六)24时结束,共7天;

2016年国家法定假日时间安排

2016年国家法定假日时间安排 元旦节:2016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春节:2016年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调休,放假7日。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清明节:2016年4月2日至3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一,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5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五一劳动节: 2016年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4月30日(星期六)公休调至5月2号(星期一) 5月3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端午节: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中秋节:2016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共3天。 9月15日(星期四,农历中秋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9月17日(星期六)公休 9月1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16日(星期五) 9月1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国庆节: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 10月1日(星期六)、10月2日(星期日)、10月3日(星期一)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 10月8号(星期六)、10月9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4号(星期二),10月5号(星期三)10月9号(星期天)正常上班。

国家规定各种假期的标准

二、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三、病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四、探亲假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职工探亲假期:(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 五、婚假和丧假《劳动法》没有对职工婚假、丧假作出具体规定。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但目前全国层面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各地规定情况不一:《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六、女职工产假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

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是什么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256155017.html, 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是什么 每逢节假日大家最关心的就放假问题,因为在忙碌的工作过后只有假期才能让人得到适当的放松,那么,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是什么呢?为此,赢了网的小编整理查询了关于节假日的规定,整理出下文,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是什么?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一)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二)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二、什么是国家法定假日 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须在正常支付员工工资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也就是说,5月1日这天,加班费按3倍标准执行[1] 。 三、年假与病假的规定 (一)年假的规定 1带薪年休假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二)病假的规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在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介绍中,不难发现,国内的节日规定都是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

国家法定节日调休规则

国家法定节日调休规则 2013年元旦假期的调整安排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一是元旦假期之后连上8天班,时间过长,大多数人不适应;二是元旦与之前的双休日之间工作一天,不便于单位特别是企业安排生产,各方均不满意;同时,海南省自己独特的假日安排也引起热议。那么国家法定节假日如何调休呢? 首先看看有关法定节假日的相关政策: 一、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也为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根据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三、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休息时间有如下规定:第三十六条“国

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五、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其次确定法定节假日调休的基本原则: 一是调休安排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等相关规定; 二是调休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 三是调休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四是调休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五是调休安排遵照一定的规律,便于公众安排工作生活。 法定节假日调休规则 一、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小长假 1、如在星期六、日,则在前一个星期五补休;

2017年节日表假日表

2017节日表大全2017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一、元旦节: 2017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17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7年1月4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二、春节: 2017年1月27日至2017年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3日(星期五)、2月4(星期六)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 2017年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6号(星期四)、4月7日(星期五)照常上班。 四、五一劳动节: 2017年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一、“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5月4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2017年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30日(星期二,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5月29日(星期一) 5月31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 2017年中秋在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为国家法定假日。与国庆节连休7天,即从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7日,放假调休7天。 10月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2017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与中秋节连休。

10月1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10月3日(星期二)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8号(星期日)公休调至10月6号(星期五) 10月8号(星期日)正常上班

国家法定节假日及调休安排

国家法定节假日及调休 安排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9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及调休安排 一、元旦:2019年元旦时间:2019年1月1日2019年元旦放假安排2019年12月30日~1月1日共3天。调休安排2018年12月29号(星期六)、2019年1月2日(星期三)上班。 二、春节:2019年春节时间:2019年2月5日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2019年2月4日(除夕)~2月10日共7天。调休安排2019年2月2日(星期六)、3日(星期天)、11日(星期一)上班。 2019年清明节放假几天 三、清明节:2019年清明节时间:2019年4月5日2019年清明节放假安排2019年4月5日~4月7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4月8日(星期一)上班。 四、劳动节:2019年劳动节时间:2019年5月1日2019年劳动节放假安排2019年4月29日~5月1日共3天。调休安排2019年4月27日(星期六)、28日(星期天)、5月2日(星期四)上班。

五、端午节:2019年端午节时间:2019年6月7日2019年端午节放假安排2019年6月7日~6月9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6月10(星期一)上班六、中秋节:2019年中秋节时间:2019年9月13日2019年中秋节放假安排2019年9月13日~9月15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上班。 七、国庆节:2019年国庆节时间:2019年10月1日2019年国庆节放假安排2019年10月1日~10月7日共7天。调休安排2019年9月29日(星期天)、10月12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二)上班。

最全中外各类节日大汇总 节假日、纪念日表.doc

最全中外各类节日大汇总节假日、纪念日表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 day 端午节(阴历5月5日)-----dragon boat festivaics day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 festivaeacher’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hanksgiving 护士节(12月12日)-----nruse day 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any countries) 春节(阴历一月一日)-----spring festiva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munications day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oking day 世界环境日(6月5日)-----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day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个星期一)-----world hous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三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 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秘书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国际******日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纪念日科技传播日 5月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5月15日国际家庭(咨询)日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中国学生营养日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 5月30日 \"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救助贫困母亲日 5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牛奶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 9月26日快乐节日网建站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国庆节国际音乐日国际老人节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