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
四年级急救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技术

(3)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放 松止血带的时间。
搬运脊的柱方骨法折搬运
(4)搬运脊柱骨折的伤者,要保持伤者身体 的固定。颈椎骨折的伤者除了身体固定外,还 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避免移动。
(1)对于大腿、小腿、脊柱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 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
骨
骨
膝
踝
折
折
关
关
上
下
节
节
端
端
骨 折 处
骨折固定方法
(2)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 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 个关节为宜。
骨折固定方法
(3)固定用的夹板不应该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 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 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 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一面引起皮肤磨损 或者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5)用担架搬运伤者时,一般头略高于脚, 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
急救中的止血、包扎、骨 折固定和搬运技术
宝坻区景苑小学 保健室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搬运技术的意义
Integrated Emergency Service Response
止血、包扎、骨折 固定、搬运技术对 减轻痛苦、挽救生 命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止血方法
1.包扎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指压止血法
择合适的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适用于伤势较轻且运送距离较近的
伤者。 担架搬运:适用于伤势较重,且需要转运距离
较远的伤者。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程11.4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训练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①包扎伤口时,先清洁伤口,再覆盖纱布,然后绷带包扎。 ②包扎方向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
脉血液的回流。绷带固定时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忌在伤口上、骨 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
③包扎时要使病人位置保持舒适。皮肤皱褶处如腋下、乳下、腹股 沟等,应用棉垫或纱布衬隔,骨隆突处也用棉垫保护。需要抬高肢体 时,应给适当的扶托物。包扎的肢体必须保持功能位置。
④包扎时松紧要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松易致敷料脱 落或移动。使用腹带,胸带要注意呼吸活动度,呼吸音,触觉语颤等 ,鼓励作深呼吸及咳嗽。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 常见的三角巾包扎法如图11-35到11-39所示。
图11-35 手部三角巾包扎
图11-36 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图11-37 双臀蝴蝶式包扎法
三、实验原理
图11-38 侧胸部三角巾包扎法
图11-39 肩部三角巾包扎法
3、固定
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 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端因移位而损伤 血管、神经等。也可防治休克、便于伤员的搬运。 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图11-50 双人搭椅运方法
三、实验原理
(2)拉车式。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作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 ,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 伤病员的两腿面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伤病员抬起。如图5-51 所示。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拖毯法
爬行法
爬行法:无骨折、上肢无受伤、不能够站立行走的伤 病员,且环境狭窄或有浓烟,如狭小的山洞、火灾时。
将伤病员的双手用布条或绳子系牢,搭在自己脖子上, 然后骑跨在伤病员身上,爬行前进。
双人徒手搬运
四手座抬法 三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 前后扶持法
四手座抬法
四手座抬:救护人员四只手形成口字形。此法 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 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 员的肩上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部伤情,
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
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三、固定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 抱行法 背负法 拖行法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上肢绕过自
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 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 最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1.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 2.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有无致命伤。 ● 3.按照“CRASHPLAN”顺序检查,以免漏诊。其含义为 : ● C—心脏(cardiac)、R—呼吸(respiration)、A—腹部(abdomen)、S—脊柱(spine)、
H—头部(head)、P—骨盆(pelvic)、L—四肢(limb)、A—动脉(arteries)、N—神经 (nerves)。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4. 创伤初级评估 ● A 气道(Airway):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无梗阻。 ● B 呼吸(Breathing):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张力性气胸或者开放性气胸、连枷胸。 ● C 循环(Circulation):有无体表或者肢体的活动性大出血,血压的估计。 ● D 神经系统障碍情况(Disability):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有无瘫痪、尤其注意高位截
就地取材
● 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可采用简易的工具代替担架如: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 竹竿或梯子等。
常用搬运方法--单人搬运方法
扶行法
抱持法
背负法
常用搬运方法--多人搬运方法
双人抬轿法
两人拉车法
三人同侧法
常用搬运方法--抬担架方法
● 担架员在伤员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担架员行走时要交叉走步,即 前者先跨左脚,后者先跨右脚;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暑;时刻观察 伤员情况。
创伤急救原则
● 1、基本原则 ● (1)要有整体观念,对创伤部位要仔细检查,对全身都要进行检查以避免有遗漏。 ● (2)先救命后包扎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要先检查其生命体征,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及时采
灾难现场的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

2、蛇形包扎法(斜绷法) 1)适用于需由一处迅速延伸至另一 处时或作简单的固定。夹板固定多用此 法。
2)方法是先将绷带以环形法缠绕 数圈,然后以半个绷带宽度为间隔,斜 行上缠,各周互不遮盖。
3、螺旋形包扎法 1)适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同如上臂、手 指、躯干、大腿等部位。
2)方法是先环形缠绕数圈,然后稍微倾斜 螺旋向上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2/3---1/2。
2)方法是在伤处下方先环形缠绕数圈, 再将绷带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重复作“8” 字形旋转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
包扎
目的
包扎是外伤常用方法,具有保护 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甲板、 减轻疼痛、压迫止血、有利于伤口早 期愈合等作用。
各种伤口清创处理后,或无条件 清创,为避免污染加重,需包扎伤口。
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 多头带包扎 丁字带包扎
包扎材料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创口贴、尼 龙网套、绷带、三角巾、胶条、四头 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 毛巾、头巾、衣物、腰带、床单、领 带等。
包扎法操作要点
1、尽可能戴上医用手套,如无可用敷 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 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 伤情。 3、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 4、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 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2、颜面部出血 o 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 侧下颌角前约1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 向上压迫面动脉。
o
3、头面部、颈部出血 在颈侧面胸锁乳突肌前缘用双拇指向内 后压在出血处动脉的上下两端,用于颈动脉 损伤。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体上。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伤口止血出血的种类:可分为: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止血的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3、止血带止血法:四肢的大出血应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地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布制止血带,紧急情况下可用三角巾、绷带、手绢等。
不可应用质硬的绳索、金属丝、电线等止血。
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应迅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二、伤口包扎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
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包扎的材料1.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
2.医用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3、现场救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指什么

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指什么
近年来急救医学把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并称为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使伤员仰卧、头后仰,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及时清除口鼻咽喉中的血块、黏痰、呕吐物、假牙和其他异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呼吸道阻塞及有窒息危险的伤员,可插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或急用大针头穿刺环甲膜通气,或行环甲膜切开插管、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插管。
对呼吸骤停者,可行口对口或经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行人工呼吸。
对下颌骨骨折或昏迷伤员,有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者,可将舌牵出,用别针或丝线穿过舌尖固定于衣服上,同时将伤员置于侧卧位。
2、止血:创伤出血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对创伤出血,要进行准确有效地止血,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3、包扎:包扎可压迫止血、保护创面,固定创面敷料减少污染,减轻疼痛,有利于搬运和转送。
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敷料要严密遮住伤口,松紧适宜。
包扎完毕应检查肢体远端血循环是否正常,若完全阻断,应予放松,重新包扎。
4、固定:现场救护中,对怀疑有骨折、脱位、肢体挤压伤和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必须做可靠的临时固定。
减轻患者伤处的疼痛,预防疼痛性休克的发生;同时限制骨折断端或脱位肢体再移位等,避免产生新的损伤和并发症。
5、搬运与转送:伤员经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理后,应尽快搬运与转送到急救中心或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时应给予伤者镇痛药或抗感染药物,预防疼痛性休克和感染的发生,但颅脑损伤和未确诊的胸、腹部损伤患者不宜使用镇痛药物。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救技术

04
固定技术
夹板固定法
总结词
利用夹板和固定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 ,保持受伤部位稳定,防止进一步损伤 。
VS
详细描述
夹板固定法适用于骨折、关节脱位等需要 固定的情况。使用时,将夹板放在受伤部 位下方,用固定带将夹板与受伤部位固定 在一起,保持稳定。夹板可以选择木制、 塑料或铝制等材料制成。
颈托固定法
担架搬运法
普通担架搬运
将伤者平放在担架上,然后用绑带固定好, 由多人一起抬着担架行走。
铲式担架搬运
先将一块担架板折成铲子状,再将伤者平放 在上面,然后用绑带固定好,由多人一起抬 着行走。此法适用于脊椎受伤的伤者。
06
急救流程与注意事项
急救流程概述
止血
使用适当的止血方法,如直接 压迫、抬高受伤部位等,控制 出血。
固定
对于骨折或脱位的部位,使用 夹板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以 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评估现场安全
首先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 伤害。
包扎伤口 并减少感染风险。
搬运
将伤者安全地搬运至医疗机构, 注意保持平稳,避免震动和颠 簸。
注意事项与提醒
保持冷静
寻求专业救援
如果伤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 病,应优先考虑等待专业救援人员进 行急救。
轻微创伤
对于轻微的创伤,如擦伤、扭伤等, 可以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然 后等待专业救援或自行前往医疗机构。
THANKS
感谢观看
单肩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形,燕尾夹住一侧肩部,燕尾的尖角对准颈部正中, 三角巾的另一侧从肩部下垂至背后,然后上提至另一侧肩部下垂至背后, 最后上提至另一侧肩部打结。
双肩包扎法
将三角巾对折成燕尾形,夹住双肩,燕尾角对准胸骨上窝,向前拉紧三 角巾,使燕尾角在胸前打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固定
搬运
常用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法
颈椎损伤的搬运
担架、脊柱板固定搬运
担架 病情较重不适合徒手搬运的患者 行进中,头在后,足在前 协调一致,担架上捆2条保险带
担架、脊柱板固定搬运
脊柱板 怀疑脊柱、颈椎骨折病人固定转运
怀疑脊柱骨折时上担架方法
√×
总体要求
希腊语:Ευχαριστ
适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其他 止血法不能止血时
并发症: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 功能衰竭等
常用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布制止血带(绞棒止血法)
现场可用布条加绞棒替代各种止血带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拓展:鼻出血的处理
• 低头、用拇食指紧捏鼻翼5~15分钟,严重的鼻 出血,尽快去医院诊治
包扎术
包扎的材料
分类
出血的结果
常用止血方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一般用于较小创口的出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
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 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要点
检查伤口内有无异物 厚敷料覆盖伤口,超过伤口3cm 加压包扎,压力足够 伤口处若有骨折,用厚敷料垫好、固定好后包扎 四肢包扎后抬高肢体,减轻出血和水肿 救护员要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三角巾 绷带 敷料 就地取材:干净的毛巾、
手帕、围巾、衣物、丝 袜等
三角巾头部包扎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绷带包扎
固定术
目的
减轻痛苦 减少并发症 方便转运
固定材料
颈托 木制夹板 充气夹板 钢丝夹板 可塑性夹板 部成正中位
肱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同侧前臂及上臂中远端 出血
一手固定患者手臂,用另一只 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
尺桡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手部出血
用两手的拇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 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指间动脉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手指(脚趾)出血 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
根部两侧的指(趾)动脉
止血带止血法
夹板固定法
患肢表面放置衬垫 选择合适的小夹板置于患肢两侧
上肢前后两侧 下肢内外两侧 捆扎3~5根布带,松紧适宜,上下移动1cm
夹板固定注意事项
充分暴露患肢,便于观察末梢血运 夹板位置放置正确,不可直接贴于骨隆突处 牢靠、松紧适度 适当垫高患肢,利于肿胀消退、减少出血 随时观察远端血供
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部位动 脉出血
以手指压迫供应出血部位 的动脉,阻断血流而止血
不需要器械、简便、有效 的临时止血方法
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同侧头顶、额部、 颞部的外伤大出血
一手固定伤者头部,另 一手拇指压在耳屏前方 凹陷处
面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颜面部出血
一手固定伤者头部,另一手 拇指压迫下颌角前上方 1.5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