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白酒二级品酒师考试

14、简述小样勾兑的步骤答:(1)大综酒勾兑将定为大综酒的原酒,根据其感官特征、理化色谱数据、重量等参数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进行品评,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若达到就进行下一步。
否则,应先根据口感差异确定风味上的调整,再在原酒的选择和用量上进行相应调整,直到达到预期的酒体风格为止。
(2)添加搭酒搭酒的添加,应根据勾兑好的大综酒的风格特征确定添加搭酒类型后,通过添加、尝评确立其最大用量,原则上搭酒应尽量多用,但必须确立酒体质量标准。
取勾兑好的初样50ml,以1%的比例递加搭酒。
每次递加都尝评一次,直到再添加搭酒有损原来基酒的风味为止。
如果添加1-2%时就会损伤原来基酒的风味,说明该搭酒不合适,应另选搭酒。
妆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不加搭酒。
但一般来说,如果搭酒选的好,适量添加,不但无损原基酒的风味,而且还可以使其风味得到改善。
(3)添加带酒在已添加过搭酒的大综酒,达到酒体设计要求的可以不添加带酒,若在风味上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的应通过添加带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尝评添加的大致比例,若达到要求,则通过递减1/2的用量原则进行再次添加实验,若仍能达到设计要求则再进行1/2实验,直至控制带酒用量最少;若确定的大致比例达不到质量要求则进行学加大一倍比例添加带酒直至搭酒比例用量最小,达到质量要求为止。
带酒的添加量要恰到好处,既要提高原基酒的风味质量,又要避免用量过多。
15、简述浓香型白酒中,四大酯类组分之间的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
答:1、已酸乙酯与总酯的量比关系:已/总在一定范围内,若比值大,则酒质好,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突出。
2、丁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在0.1以下为适宜,即丁酸乙酯的含量过高,使酒容易出现泥臭味,是造成尾子不干净的主要原因。
3、乳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其比值也要适宜,如果比值过大,容易造成香味失调,形成青草味,酒体闷涩,影响已酸乙酯放香。
4、乙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其比值不宜过大,否则突出了乙酸乙酯的香气,产生清香型的酒味,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
白酒品评资料

白酒品评资料一、白酒的味甜味白酒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类等。
多元醇的甜味随着羟基树木的增加而加强。
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2倍,己六醇的甜味更强。
此外,多元醇都是粘稠体,均能给酒带来丰满、浓厚感,使酒口味绵长。
酸味酸味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质。
白酒中的酸类物质一乙酸含量最多,其酸味有愉快感,是白酒酸味的主要成分。
白酒中的各种有机酸还起调味解暴的作用,其中乳酸还能给酒以浓厚的感觉。
辣味辣味是白酒的主要口味,不会饮酒的人初尝白酒,头一个感觉就是辣。
白酒的辣味主要来源于乙醇,其次是醛类。
极微量的乙醛即形成辣味,甘油醛、乙缩醛和过量的糠醛、高级醇也会产生辣味,醛类物质是发酵的中间产物,发酵完全可降低醛含量。
此外,缓汽蒸馏、掐头去尾、贮存老熟均能减少酒的辣味。
苦味白酒的苦味主要是由于过量的高级醇、较多的酚类和糠醛引起的。
这类物质均由发酵产生,其中正丙醇极苦,异丁醇、烙醇均有苦味。
另外,原料中的单宁、甘薯酮等苦味物质,由于蒸馏时被拖入酒中,也会使酒呈强烈苦味。
苦味露头的白酒不是好酒。
涩味白酒的涩味主要是由高级醇、单宁、过量的乳酸乙酯等物质引起。
另外,起疏松作用的配料糠壳,如使用过多,也会给酒带来涩味。
白酒的涩味不应显露。
二、白酒的品评2.1 品评的意义和作用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理化检验和感官品评的方法来判断,理化检验要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
感官品评也叫品尝,评酒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如眼、鼻、舌、口腔来评定白酒色、香、味和酒体的一种方法。
白酒属于食品,任何精密仪器都代替不了人的味觉和嗅觉的判断,而且人的感觉无法用理化指标来准确表示出来,所以在白酒质量评定上有品评这个内容。
评酒可以选出名优产品,供大家学习,互相勉励,使白酒质量不断提高,推动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2.2 嗅觉和味觉的基本概念2.2.1 嗅觉的基本概念人感觉到香气是由于鼻腔上部嗅觉上皮细胞的作用,有香气的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在呼吸时经鼻腔的甲介骨,形成复杂的流向,其中一部分到达嗅觉上皮。
白酒二级品酒师

二级品酒师试题一、填空题1、对原酒的质量评价,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感官品评为主,理化指标位辅。
2、原酒品评是指评酒者运用眼、鼻、口等感官器官对白酒样品的色泽、香气、口味及风格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确定其质量风格特点和质量等级。
3、为了避免评酒员长时间的感觉器官刺激,原酒品评时每轮次的酒样最多不能超过6 杯。
4、原酒品评时应将刺激性小的原酒放在前面品评,如三段酒、四段酒等;将刺激性强的样品放在后面品评;对于一些生产有异常、有异味的原酒放在最后品评。
5、浓香型白酒有多粮、单粮之分,生产工艺有原窖法6、酒样的温度对香味的感觉差异较大。
一般人的味觉最灵敏的温度为21-30℃。
为了确保品评结果的准确,要求各品评酒样的温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7、淀粉糊化后,再经糖化生成葡萄糖,再经发酵作用生成酒精。
8、白酒生产中,物质的生成可从两条路线来看,一条是淀粉、糖化、糖、发酵、乙醇(酒);另一条是淀粉、蛋白质、脂类多不复杂反应。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通常其总量仅占白酒的1%~2%)。
前一条路线决定着白酒的出酒率,后一路线决定着白酒的香型、质量的优劣、典型性等。
9、高粱、大米、玉米、薯类、野生植物等富含淀粉的淀粉质原料在白酒生产中一般都要进行高温蒸煮,使植物组织和细胞彻底破裂,原料内含的淀粉颗粒由于吸水膨胀而破坏,使之糊化。
10、固态发酵酒醅在装甑过程中可以发现酒气经常有甑边率先穿出醅料层,然后再向甑中心区扩展。
见汽撒料的结果是甑边料层高于中心区,形成表面料层,有人将此现象称之为甑边效应。
11、“看花量度”是基于各种浓度的酒精和水混合溶液,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其表面张力不同的原理。
因此在摇动酒瓶或冲击酒液时在溶液表面形成的泡沫大小、持留时间也不同,据此便可近似地估计出酒液的酒精含量。
12、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酒精浓度逐渐降低,酒精产生的泡沫(酒花)的消散速度不断减慢。
13、摘酒的过程中,一般讲原酒的馏分分为酒头、前段、中段、尾段、尾酒、尾水。
白酒品评和注意事项

白酒品评和注意事项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品评白酒有其独特的方法和要点,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下面我将从品评白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白酒品评的步骤1.观察外观:白酒外观的评判主要是根据它的色泽、清澈度和粘附度。
优质的白酒通常有透明澄亮的金黄色,无杂质和沉淀物。
2.闻香辨味:将酒倒入酒杯中,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初步感受其香气的浓淡、清新或是陈旧。
然后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的香气得以充分释放。
接下来就可以品尝酒的味道,感受酒在口中的丰满度、柔顺度和余味的悠久程度。
3.品味评判:饮用白酒时要有沉稳认真的态度,感受每一口酒液在口中的变化,品尝其香气、味道和口感。
根据自己的感受评判酒的优劣,如酒的醇厚度、口感的细腻度等。
4.对比品鉴:品评白酒时可以选择同类型的几种白酒一起进行对比品鉴,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各酒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对比品鉴有助于更准确地评判酒的优劣,并可以增加品评的乐趣。
二、白酒品评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品评环境:品评白酒时应选择清净、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有强烈气味的地方或是嘈杂的场所。
同时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品评的准确性。
2.忌烟酒刺激:品评白酒时应注意避免其他刺激性物质的干扰,如烟草、咖啡、茶叶等。
这些物质都会影响酒的香气和味道的感受。
3.适量品尝:白酒的品尝应该适量,过量饮酒会影响对酒的品评准确性。
长时间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注重个人感受:白酒的品评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过程,每个人的感受和喜好都是不同的。
在品评酒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己的感受,寻找个人的口味和喜好。
5.学习专业知识:要提高对白酒的品评能力,除了多品尝不同品牌和类型的白酒外,还应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白酒的酿造工艺、香气和味道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品评。
总之,白酒品评是一个细致而有趣的过程。
通过观察、嗅闻和品尝等环节,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白酒的特点和品质。
白酒品鉴师考试题及答案

白酒品鉴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A. 酒精和水B. 酒精和糖C. 酒精和果酸D. 酒精和蛋白质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A. 茅台B. 五粮液C. 泸州老窖D. 汾酒答案:D3. 白酒的度数通常是指:A. 酒精含量的百分比B. 酒精的重量C. 酒精的体积D. 酒精的密度答案:A4. 品鉴白酒时,以下哪个步骤是错误的?A. 观察酒的色泽B. 闻酒的香气C. 品尝酒的味道D. 直接将酒倒入口中答案:D5. 白酒的储存条件中,以下哪个是不正确的?A. 避免阳光直射B. 保持恒温C. 放在潮湿的地方D. 避免剧烈震动答案:C6. 以下哪种香型不属于中国白酒的主要香型?A. 酱香型B. 浓香型C. 清香型D. 果香型答案:D7. 白酒的酿造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A. 发酵B. 蒸馏C. 陈化D. 以上都是答案:D8. 品鉴白酒时,以下哪个因素对酒的品质影响最大?A. 酒的色泽B. 酒的香气C. 酒的味道D. 酒的包装答案:B9.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白酒的品质?A. 原料的质量B. 酿造工艺C. 储存条件D. 酒瓶的颜色答案:D10. 白酒品鉴中,以下哪个术语是用来描述酒的香气的?A. 醇厚B. 绵柔C. 回甘D. 余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白酒品鉴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酒的色泽B. 酒的香气C. 酒的味道D. 酒的包装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影响白酒品质的因素?()A. 原料的质量B. 酿造工艺C. 储存条件D. 酒瓶的形状答案:ABC3. 白酒的香型包括以下哪些?()A. 酱香型B. 浓香型C. 清香型D. 果香型答案:ABC4. 白酒的度数通常表示为多少?()A. 38%B. 42%C. 52%D. 56%答案:ABC5. 白酒品鉴中,以下哪些术语是用来描述酒的味道的?()A. 醇厚B. 绵柔C. 回甘D. 余味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白酒的度数越高,品质越好。
白酒二级品酒师考试

14、简述小样勾兑的步骤答:(1)大综酒勾兑将定为大综酒的原酒,根据其感官特征、理化色谱数据、重量等参数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进行品评,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若达到就进行下一步。
否则,应先根据口感差异确定风味上的调整,再在原酒的选择和用量上进行相应调整,直到达到预期的酒体风格为止。
(2)添加搭酒搭酒的添加,应根据勾兑好的大综酒的风格特征确定添加搭酒类型后,通过添加、尝评确立其最大用量,原则上搭酒应尽量多用,但必须确立酒体质量标准。
取勾兑好的初样50ml,以1%的比例递加搭酒。
每次递加都尝评一次,直到再添加搭酒有损原来基酒的风味为止。
如果添加1-2%时就会损伤原来基酒的风味,说明该搭酒不合适,应另选搭酒。
妆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不加搭酒。
但一般来说,如果搭酒选的好,适量添加,不但无损原基酒的风味,而且还可以使其风味得到改善。
(3)添加带酒在已添加过搭酒的大综酒,达到酒体设计要求的可以不添加带酒,若在风味上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的应通过添加带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尝评添加的大致比例,若达到要求,则通过递减1/2的用量原则进行再次添加实验,若仍能达到设计要求则再进行 1 /2实验,直至控制带酒用量最少;若确定的大致比例达不到质量要求则进行学加大一倍比例添加带酒直至搭酒比例用量最小,达到质量要求为止。
带酒的添加量要恰到好处,既要提高原基酒的风味质量,又要避免用量过多。
15、简述浓香型白酒中,四大酯类组分之间的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
答:1、已酸乙酯与总酯的量比关系:已/总在一定范围内,若比值大,则酒质好,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突出。
2、丁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在0.1 以下为适宜,即丁酸乙酯的含量过高,使酒容易出现泥臭味,是造成尾子不干净的主要原因。
3、乳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其比值也要适宜,如果比值过大,容易造成香味失调,形成青草味,酒体闷涩,影响已酸乙酯放香。
4、乙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其比值不宜过大,否则突出了乙酸乙酯的香气,产生清香型的酒味,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
白酒品鉴方法

白酒品鉴方法一、领略酒液外观1、观赏酒液色泽:白酒应该是晶莹剔透、色泽清亮,稍有发桃心色或微黄色,从色泽上可初步推断出酒液纯度,纯净的酒不会有明显的混浊感;2、品评酒液粘度:旋转杯口,能感受到滴落线条变化,能看清酒液的粘度,这主要受到糖分类和凝析物的影响,酒的粘度也是衡量酒质的重要标志;3、体现酒液的清晰度:当将酒置放在明亮处,再仔细观察,若透明度清晰切记勿碰,可以观察其底部、侧面,穿透率及变形率,衡量酒液的稳定性;4、认识酒液的比重:饮品比重大小由原料精制程度决定,一般的高粱酒比重在1.08-1.10之间,质地脆爽的原浆比重1.12左右;二、闻酒素质1、嗅收酒香:白酒香气清郁芬芳,有水果香、花香、乳香、药香等,酒威、猩猩,“枇杷大醇”是优质白酒的特征;2、分析香气特点:白酒出酒香,要深入了解酒风,待味完全舒散后,分析酒散发出的好香味,来判断酒液的素质;3、检柾秽气:白酒完全精炼,口中应该没有污染秽气,或者不影响空气的轻微芳香即可视为合格 ;4、试明酒香的持久性:白酒耐嗅,必须嗅几回才能有所体会,酒穿口后,香气稳定,在口腔内停留有一定的段时间,归一杯酒优质程度。
三、品尝白酒口感1、品尝入口感:饮酒先上火,纯正的白酒应有浓郁的香气,放入口中后,可有较强的酒香,细腻,有热感,灌醉椒热,回甘悠长;2、体会回甘感:品尝中应体会到回甘,高档白酒的回甘性较强,口中持久,不会有太刺激,温和的回甘使人心悦诚服;3、称量忒温:白酒饮用时唇尖应当留有凉意,以50摄氏度左右为宜,冰镇饮用时,梅子香中还有少许温感,但IFZ量不能太高;4、评价余味:白酒饮用后,伴有悠长的余韵,和平静,不会有苦味,单宁的余味也不要太浓,发酒应该较长,数秒以上即可。
四、思考白酒1、观察现象:白酒品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市场上的白酒,对白酒的品种,文化传承,传统制作,经典老酒等有更深刻的体会;2、认识行业变迁:不断关注社会白酒行业最新变化,了解传统老坊、旅行酒坊,普通连锁店等各种不同级别销售渠道和现代加工技术;3、坚持尝试记录:市场上不同酒精度,口感,价格不同,进一步口感,并根据自己本身对白酒的习惯,记录下每次试饮的新体会,日积月累,也是有用的素质训练;4、丰富品酒经验:参加某些酒会,品酒会,与师傅、酒友互动交流,也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白酒品酒技巧,快速丰富自己的品鉴经验,早日成就一名酒仙。
白酒的品评

• 4、品评是检验勾兑、调味效果的比较快速 和灵敏的一个好方法,有利于节省时间、 节省开支和及时改进勾兑和调味方法,使 产品质量稳定。 • 5、通过品评,与同类产品比较,找出差距, 并评选出地方或国家名、优酒,树立榜样, 带动同类产品提高质量水平。 • 6、品评还是上级机关和生产领导部门监督 产品质量评选名优产品的手段。
• • • • •
(三)第三届全国评酒会 1、时间:1979年8月3日至8月15日 2、地点:辽宁省大连市 3、主持单位:原轻工业部 4、评酒办法:采取密码编号,分香型评比的办法。 样品少的一次决赛,超过6个的进行初评、复评、 终评。同一省的酒初评不碰面,上届名酒不参加 初评,复评时作为种子选手分别编在各小组进行 品评。 • 评比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剂分别编为大曲酱 香、浓香和清香,麸曲酱香、浓香和清香;米香; 其他香型及低度等组,分别进行评比。 • 评比办法是按酒的色泽10分,香气25分,口味50 分,风格15分打分,总计100分。
• • • • • •
二)第二届全国评酒会 1、时间:1963年10月 2、地点:北京市 3、主持单位:原食品工业部食品工业局 4、评酒办法:按混合编组大排队的办法进行品评 品评由评酒委员独立思考,按酒的色、香、味百 分制写评语,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经过初 赛、复赛和决赛,按得分多少择优推荐。 • 5、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及评酒委员 •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周恒刚、评酒委员有11人
• 获得银质奖(国家优质酒称号)的有27种,湖南武陵酒、 哈尔滨特酿龙滨酒、河南宝丰酒、四川叙府大曲酒、湖南 德山大曲、湖南浏阳河小曲酒、广西湘山酒、广西三花酒、 江苏双沟特液(低度)、江苏洋河大曲(低度)、天津津 酒(低度)、河南张弓大曲酒(低度)、河北迎春酒、辽 宁凌川白酒、辽宁大连老窖酒、山西六曲香酒、辽宁金州 曲酒、湖北白云边酒、湖北西陵特曲酒、黑龙江中国玉泉 酒、广东石湾玉冰烧酒、山东坊子白酒。本届评酒会是按 照酒类专业组分期召开的,即白酒单独的评比会。 • 参加评选的产品应是双优(部优和省优)产品,单项产 品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参加评比的酒样,种类比历届都 多,绝大多数白酒风格典型,酒体协调,酒质比上届有所 提高,本届开始评酒员考核增加理论文字题尤其是麸曲酒 质量有较大提高,酱香、清香型低度酒相继问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品评答题要领白酒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优劣除根据其理化分析,特别是卫生指标的判定外,感官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还可以增加酒体和个性等内容。
由于感官检验到目前为止还要依靠人们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感觉器官必须没有缺陷(含色盲、嗅盲、味盲),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明察秋毫。
白酒评酒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归纳为5条:①健康的身体,很少感冒,心态平静;②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实现“四力”,即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和表现力;③熟练的评酒技巧,含按序品评、重点突出,牢记第一感…;④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坚持原则等;⑤较高的检评水平,含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
为此,评酒员要经过集中培训,自我练习,不断提高,再经过考核委员会的考试,合格者上报,审核批准,发证聘用。
所以,当一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考核等程序。
我国的国家级白酒评委考核工作是从1979年8月,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正式开始的,经考核聘请评委17人,加上5名特聘评委共22人。
1984年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前,经过考核、择优聘请评委34人(含免试4人)。
1988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前,择优录取44名正式评委(含6名免试的专家业务组成员),并特聘35名特邀评委共79人。
近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都组织过全国性白酒评委的考核和聘任工作。
2006年5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以中酒协[2006]22号文,聘请200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107人。
2006年11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中食协[2006]101号文,聘任第七届白酒国家评委175人。
两会共聘请白酒国家级评委共282人,减去两会兼聘的35人(不含同名而单位不同的评委),当前国家级白酒评委实有247人。
本文就如何参加评酒员考试,力争顺利通过考核,提出一些管见,抛砖引玉,供有志于白酒评酒工作的同志参考。
1考题分类评酒员的考核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考试就离不开试题。
所以,试题是考核的核心,也是评酒员考核活动的中心工作。
一般认为,考题的难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才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实际水平,但对学员来说,要有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思想准备。
题型的分类有几种,试举例如下:一、分为两类:①文字题;②实物品评题,含视、嗅和味觉感官的考核,不同酒度或香型的识别,质量差的区分,重复或再现性的测试等。
实验为酒样或不同基质配制的试样。
二、分为三类:①理论知识试题;②敏感力测试题,含嗅、味觉的识别,浓度差辨别…;③品评能力测试题,含质量差、重复性等。
三、分为“四评”类型:①评分――属通常的实际品评能力的测定;②评型――属感官敏感力的测试,含单体香味、酒样香型的辨认,寻找质量缺陷,以及理论知识题;③评序――属对所给定的试样,按考试要求进行浓度差、质量差排序,质量等级及真伪辨别等;④评重――属同一轮或不同轮次中酒样重复出现的识别。
四、分为六类:①识别题,含香型、单体等的识别;②排序题,对不同的酒度或单体浓度等;③重现题,含重复性和再现性;④差别题,含质量差的区分,同香型白酒之间不同风格的辨认;⑤综合题,属综合上述内容的试题;⑥文字题,是对有关基础理论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嗅觉测试题一般通过对每杯试样进行闻嗅,指出存在的香气特征。
常见的有:酯香、馊香、酸气、玫瑰香、桂花香、薄荷香等香精试样。
答题要点:①对某香气的突出特点进行反思和对比,再确认其存在;②可能有1杯试样是空白的,如纯净水,属于无香气,应先择出;③嗅觉很容易疲劳,所以速战速决为好。
有时利用酯类等单体物质作为试样,要求辨别其香气,写出单体的化学名称。
3味觉测试题主要通过品尝对不同的味觉或呈味物质加以识别。
常用的基质有:砂糖、食盐、柠檬酸、味精、奎宁、单宁、丙烯醛等。
在白酒中常见的味感有:涩味、苦味、过甜味、酸味、糟味、油味、糠腥味、霉味、泥臭味、黄水味、酒梢子味等。
答题要点:①对每杯试样的品尝感受中找出1个最突出的呈味物质或味感,不可罗列几种味觉;②可能有空白的试样,如蒸馏水,属无味的,或者是淡淡的味精溶液;③排除各试样中普遍存在的干扰物质;④注意试样中有无重复的味觉;⑤将试样均匀地分布到舌面的各个部位;⑥先确认有把握的味觉试样;⑦味觉也容易疲劳,所以要控制进口的酒量,并按照先淡后浓的顺序品尝,识别。
4单体成分识别题所谓单体成分,即白酒中的微量香味成分,主要有酸、醇、酯、醛、酮类等物质。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不同香型的白酒中已检出单体成分342种。
白酒中常见的单体成分的名称及其气味特征举例如下:乙酸(酸气味),乙醛(辣味),乳酸(涩味),丁酸(汗臭味),己酸(脂肪臭),丙三醇(甜味),双乙酰(馊酸味),正己醇(杏仁味),乙缩醛(单乳气、甜涩味),异戊醇(杂醇油气、苦涩味),异丁醇(苦味),己酸乙酯(苹果香、甜味),乳酸乙酯(青草气、甜味),乙酸乙酯(果香),戊酸乙酯(菠萝香),丁酸乙酯(菠萝香、脂肪臭),β-苯乙醇(玫瑰香)等等。
嗅闻时,将每种香味成分的香气想象为一个自己熟悉的物质的香气,便于记忆。
刚开始嗅闻时,每天记住10个左右,不要贪多,第二天复习后再嗅闻新的香味物质。
但有几种成分,香气非常相似不好区分,如:4-乙基愈创木酚、丁子香酚和异丁子香酚。
香味物质的放香受浓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属香味的变迁现象。
嗅闻时,每一轮嗅闻的第一杯,有时闻到的只是酒精味,闻不到香味成分的香气,不用着急,闻完后面几杯再反过来闻,就能闻到酒的香气。
一般通过认真闻嗅或品尝后,根据感觉到的气味特征,确认该试样中所含香精的名称,写出具体的化学名称。
答题要点:①记住不同香精的香气和口味的同时,要注意到同一香精当其浓度不同时,所呈现的气味会出现差异性;②基质不同时,即溶解单体的溶剂不同,单体所显示的香气或口味也会有些变化。
5酒精度排列题如命题为“对酒度的鉴别”。
一般要求按照各酒样所含酒精度的高低,排列顺序,实际是排列杯号。
酒度鉴别时,先闻香,然后再品味。
从酒气对鼻腔刺激小的酒样开始品尝,根据酒液对舌头的刺激程度及酒液的丰满醇厚度来鉴别酒度高低。
一般酒度高的酒样对口腔的刺激大。
4.2 准确答对酒度难度较大。
白酒的香气和口感受酒样中含有的香味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它们的量比关系的影响较大,不同香型或同一香型不同质量的同一酒度白酒所表现的对感觉器官的刺激有较大区别,所以需要品酒员尝评大量的不同质量、不同香型的白酒,加深记忆,才能回答准确。
答题要点:①按照主考老师的指令排序,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不可自以为是,颠倒序列;②可能有二杯酒样的酒度是相同的,确认后标出:③有时酒样的酒基不尽相同,如干扰物质参与其中,所以要以尝味为主,辅以闻香或摇杯看酒花;④如闻香时刺激感小,而尝味的刺激感大,该试样的酒度往往较高;⑤可试用视觉观察试样的色度,协助判断酒度的高低。
6浓度排列题类似题型有“某特性强度的对比品尝”。
常用某单体气味物质稀释成不同的梯度或浓度。
考核时,主考老师可以提示试样中的某单体名称,有时不予提示。
一般通过闻香、品味先找出各杯中共有的那种物质,再按其浓度排序。
答题要点:①按规定排序,切勿颠倒;②排除个别试样中存有无关的单体成分的干扰;③试样中往往存在香精露头的现象,可结合相关酿酒知识,从突出的气味中,感觉到共有的单体成分;④注意有无空白或重复的试样。
7香型识别(或鉴别)题也称白酒典型性鉴别题。
目前,我国白酒有12种香型,其中浓香、清香、酱香、米香、药香和豉香6种往往是考核评酒员时首选的酒样。
一般通过品评,结合各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再确认各酒样的香型归属。
答题要点:①对熟悉的、易确认的酒样先择出,对不太熟悉的香型白酒,可反思其应有的风格;②尽量以闻香为主辅以品尝,着重领会各酒样的香气独特之处;③区分较难辨的酒样,如遇清香与米香型白酒时,其中口味较净的1杯,可试判为清香型;④对于类似题型“同香型白酒之间不同风格的认识和辨别”,则要从该香型白酒的共性中找出其个性,常见于浓香型白酒,其中:泸州老窖特曲,突出窖香浓郁,窖底香气大,余香悠长;古井贡酒,陈香兼有糟香,香气大而味长;洋河大曲,以淡雅的醇陈香略带清香和绵柔的口感著称等等。
1)浓香大类酒的品评酒样:1号四特酒、2号西凤酒、3号口子窖、4号白云边、5号剑南春、6号国窖1573。
培训意图:① 横向对比:口子窖与白云边、剑南春与国窖1573;② 纵向对比:特香与兼香、特香与凤香、特香与浓香、兼香与浓香、浓香与凤香。
2)酱香大类酒的品评酒样:1号扳倒井酒、2号董酒、3号茅台酒、4号郎酒。
培训意图:芝麻香和酱香、芝麻香和药香、药香和酱香的对比。
3)清香型搭配训练酒样:1号口子窖、2号红星二锅头、3号衡水老白干、4号牛栏山二锅头、5号四特酒。
培训意图:① 加深四特酒和口子窖酒的印象;② 纵向对比:红星、衡水老白干、牛栏山。
4)米香搭配训练酒样:1号湘山酒、2号九江双蒸酒、3号桂林三花酒、4号汾酒、5号玉林泉。
培训意图:① 横向对比:湘山酒和三花酒;② 纵向对比:米香与大曲清香、米香与小曲清香、大曲清香与小曲清香。
8质量差鉴别题可理解为对感官质量差异的排序,近年来,这类试题的比重大有上升趋势。
该试题一般特指某香型白酒的质量差。
品评后,可由质量优的酒样开始,依次按质排序。
一般好酒香气大,香气怡人,陈香好,口感谐调,余香持久;质量差一些的酒香气杂、散、不持久,口感淡薄。
鉴别时,先将酒样按序号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嗅闻,根据酒样的香气质量初步排出好、中、差的顺序,然后按这一好、中、差的顺序,拿认为最好的酒样和其他酒样逐一比较(即1比2、1比3、1比4……),重新确定一个好、中、差的顺序(也许没变)。
接下来从最差酒样开始,每相邻2个酒样依次比较(即6比5、5比4、4比3……),以检验这一排序的正确与否,经过反复几次比较,最终确定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质量顺序。
重现性酒样鉴别。
在排序时经过几次嗅闻尝评感觉有两个酒样相同,那就将大顺序排好后再来甄别这两个酒样。
将认为相同的2杯酒经过反复嗅闻尝评,还不能断定是否一样,那就拿其中一杯与它们质量相邻的酒样进行(称为第三杯酒)比较,再拿另一杯也与第三杯比较,用此法来帮助判断。
质量差鉴别的最高境界为一杯品评法。
无论每轮次有几杯酒样,每品评一杯就能断定它的质量等级和得分,无需和其他酒样对比。
答题要点:①先将质量最优和最差的择出,再鉴评其余的酒样;如有重复的酒样也要尽量列出。
②有时在同一原酒中,加入相同浓度而不同数量的食用酒精,注意区分其差异性;③如出现某酒样的香型与命题(或提示)的香型不一致时,可按偏格或错格论处,再按所得总分排序;④如书写评语时,必须与确认的香型保持一致,并有所侧重加以描述,有的是香气、口感、风格、协调性或异杂气味等。
9个厂家酒样的质量差鉴评,2010年9月购买酒样,2010年10月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