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2答案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A )。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B )。
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A )。
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D )。
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C )。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 )。
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A )。
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A )。
9、提出“童心说”的是:(B )。
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D )。
11、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B )。
12、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C )。
13、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 )。
1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是:(A )。
15、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B )。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A )。
[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苏洵[A] 《曲品》 [B]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南词叙录》[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A] 林逋 [B] 杨亿 [C] 姜夔 [D] 梅尧臣[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 [D] 吴文英[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王实甫[A] 《汉宫秋》 [B] 《梧桐雨》 [C] 《墙头马上》 [D] 《望江亭》[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 [D] 《鲁斋郎》[A] 袁枚 [B] 李贽 [C] 袁宏道、 [D] 朱彝尊[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 [D] 《聊斋志异》、[A] 刘基 [B] 宋濂 [C] 高启[D] 李贽[A] 《鸣凤记》 [B] 《宝剑记》 [C] 《浣纱记》[D] 《红蕖记》[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牡丹亭》[D] 《清忠谱》[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A] 《曲品》、 [B] 《曲律》、 [C] 《南词叙录》 [D] 《闲情偶寄》[A] 柳永[B] 李清照 [C] 苏轼 [D] 周邦彦17、下列属于婉约派词人的是:(A)。
2022年春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年春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3、《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4、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5、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7、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的是()(A)司马迁(B)班固(C)王逸(D)游国恩8、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9、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0、《【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自我夸耀的各种技艺中,与戏曲表演直接有关的是()(A)蹴鞠(B)打围(C)插科(D)双陆11、《儒林外史》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见到仁宗皇帝的御书,他所采取的行动是()(A)慌忙朝拜(B)转身便走(C)仔细欣赏(D)吐了一口痰12、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申不害(C)慎到(D)韩非13、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14、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15、下列《贺新郎》句子中,与晋室南渡有关的是()(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16、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是()(A)张惠言(B)姚鼐(C)刘大櫆(D)方苞17、《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方孝孺18、《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19、《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20、“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中的“蝼蚁”指()(A)身份低微的人(B)身材短小的人(C)目光短浅的人(D)志向远大的人21、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22、下列词曲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明月楼高休独倚。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 [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D] 苏洵2、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着作是 :( B )。
[A] 《曲品》[B] 《录鬼簿》[C] 《太和正音谱》[D] 《南词叙录》3、 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 是:( A )。
[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 4 、 论诗 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 D )。
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 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 的形象的是:( A )。
[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D] 《鲁斋郎》9、 提出“童心说”的是:( B ) 。
[A] 袁枚[B] 李贽[C] 袁宏道、[D] 朱彝尊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 ( D )。
[A] 《金瓶梅》[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D] 《聊斋志异》、11、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 ( B )。
[A] 刘基[B] 宋濂[C] 高启[D] 李贽12、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 C ) 。
[A] 《鸣凤记》[B] 《宝剑记》[C] 《浣纱记》[D] 《红蕖记》13、 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 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 A )。
A )[A] 林逋 [B] 杨亿[C] 姜夔 [D] 梅尧臣5、 曾以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 C )。
[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 B )。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考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考试卷及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位作家是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A.宗臣B.袁宏道C.归有光D.钟惺2.“诚斋体”指谁的诗()。
A.范成大B.杨万里C.王禹偁D.陆游3.元杂剧中表现王昭君故事的剧作是()。
A.《西厢记》B.《单刀会》C.《汉宫秋》D.《琵琶记》4.《松雪斋文集》的作者为()。
A.杨维桢B.萨都剌C.赵孟頫D.刘因5.“菜根道人”指()。
A.高明B.贯云石C.萨都剌D.刘时中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
A.梅尧臣B.欧阳修C.苏轼D.范仲淹7.下列诗句所用典故与阮籍有关的是()。
A.落木千山天远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考题及答案B.澄江一道月分明C.朱弦已为佳人绝D.青眼聊因美酒横8.下列作品中,与王安石《明妃曲》一样在旧题材中翻出新意的是A.《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B.《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C.《兰陵王》(柳阴直)D.《鹊桥仙》(纤云弄巧)9.《正气歌》的作者是()。
A.张元幹B.苏轼C.文天祥D.范成大10.在文学上主张创作应从“绝假纯真”的“童心”出发的作家是()。
A.宗臣B.归有光C.袁宏道D.李贽11.下列词集中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
A.《张子野词》B.《小山词》C.《东山词》D.《清真集》12.金亡不仕,以保存金代文化遗产为己任,擅长七律,论者称为“杜甫嗣响”的作家是()。
A.邓牧B.关汉卿C.元好问D.睢景臣13.杜丽娘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A.《浣纱记》B.《琵琶记》C.《桃花扇》D.《牡丹亭》14.秦观的号是()。
A.清真居土B.石湖居士C.淮海居士D.于湖居士15.《梅溪词》的作者是()。
A.梅尧臣B.刘克庄C.贺铸D.史达祖16.李清照的词集名为()。
2022年春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2年春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史达祖《绮罗香》(做冷欺花)所咏之物是()(A)孤雁(B)杨花(C)春燕(D)春雨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3、《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4、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5、下列《贺新郎》句子中,与晋室南渡有关的是()(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6、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7、“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一语,出自()(A)《吴士》(B)《楚人养狙》(C)《狱中上母书》(D)《又与焦弱侯》8、“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B)《国语》(C)《战国策》(D)《史记》10、《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11、《抱朴子》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12、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13、词集《阳春集》的作者是()(A)李煜(B)李贺(C)冯延巳(D)韦庄14、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5、《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16、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17、《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18、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是()(A)张孝祥(B)张若虚(C)张说(D)张九龄19、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20、与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是()(A)鲍照(B)韦应物(C)江淹(D)陶渊明21、《待漏院记》:“古之善相天下者”,“相”的意思是()(A)相信(B)看相(C)辅佐(D)观察22、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23、在张岱《柳敬亭说书》中,“白文”一词所指的说书是()(A)有音乐伴奏(B)只以白话文表演(C)说唱相兼(D)只说不唱24、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25、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2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地点是()(A)柳州(B)永州(C)洛阳(D)长安27、《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28、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29、《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C)武则天(D)武三思30、《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杨恽(B)贾谊(C)晁错(D)李斯二、多项选择题31、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2、《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33、下列作品为陆游所作的有()(A)《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B)《沈园》(二首)(C)《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D)《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E)《伤春》34、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前人诗句的有()(A)千里澄江似练(B)六朝旧事随流水(C)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D)念往昔、繁华竞逐(E)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简答题36、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一诗可分几个层次,揭露了什么社会现象?37、简述李白《将进酒》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

模拟卷二: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特殊地位及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儒、墨、道三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为《庄子》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庄子》作者所处的时代,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此外,《庄子》的创作还受到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如儒家经典的影响、楚辞的熏陶等。
1. 下列对《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特殊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的创作受到了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
B. 《庄子》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C. 《庄子》的创作受到了儒家经典的影响。
D. 《庄子》的创作受到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墨、道三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为《庄子》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B. 《庄子》作者所处的时代,思想活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C. 儒家经典对《庄子》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D. 楚辞的熏陶对《庄子》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作为经典著作的地位会一直延续到当今社会。
B. 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了《庄子》作者的创作思想。
C. 只要社会环境稳定,就不会有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
D. 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后世的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武侯时,吴起为西河守,以法家之治使秦人不敢东乡。
而公叔痤任痤以国事而相魏,未任而卒。
公叔痤病且死,谓魏惠王曰:“……夫吴起,布衣也,贤贤君王之用不贤者也。
举而委国,必有单(一义不可测)患害周章之变矣。
又况非魏氏之徙者乎?魏氏子孙必有构患于王之腹中者矣。
”其人用矣其言中矣然惠王不用其言遂举兵而加吴起于是公叔痤病甚强生告吴起曰若诸侯亡者必起之忧矣也。
起遂辞疾而去魏惠王恨焉及惠王薨,秦休蜀兵五万守蒲津须要烧取上林之木武侯亦以朝过如旧令人骂公叔曰诸侯受寡人之恩自斗不已复增五万给半归了言起则阴告门下曰昔吴起出敝兵绝阵也魏武侯忿之欲斩之而行欲舍之又疑之乃大置酒延群臣而谋曰吴起今者教秦攻魏寡人甚爱起可杀不可留何也群臣莫敢应者武侯曰公叔常言此谋者吾今用之矣公叔曰君之谋过矣夫君人者示之以利而观其心若德我以示之以害则必趋害而就利吴起非贪于魏者也君以利见之则往矣今君弃其主而从其利则臣不识也武侯曰善吾则以公叔之计行矣遂杀吴起及公叔辞曰臣之于君也尽节而已矣虽得罪也不恨也武侯大悦曰噫吾之得公叔也犹飞鸿得树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A.“白体”诗派B.“昆体”诗派C.“晚唐体”诗派D.江西诗派答案:A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答案:D3.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是()A.大晟词派B.豪放词派C.清雅词派D.婉约词派答案:C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B.“如七宝楼台”C.自然飘逸D.清新明快答案:B5.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是()A.崇尚昆体B.崇尚白体C.“资书以为诗”D.“捐书以为诗”答案:D6.严羽诗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A.“别是一家”说B.“文道一体”说C.“活法”说D.“兴趣”说答案:D7.现存辽诗中,寺公大师的作品《醉义歌》被耶律楚材称为()A.“长歌”B.“慢调”C.“精品”D.“绝唱”答案:D8.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A.《长恨歌》B.《琵琶行》C.《莺莺传》D.《李娃传》答案:A9.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李逵负荆》D.《秋胡戏妻》答案:B10.关汉卿《窦娥冤》的题材类型属于()A.历史剧B.爱情喜剧C.公案剧D.神仙道化剧答案:C11.元代诗人范梈写得较好的一些作品是()A.长篇歌行B.七言绝句C.七言律诗D.五言律诗答案:B12.高启诗歌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其诗风尤近于()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苏轼答案:B13.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核心是()A.性灵说B.童心说C.情真说D.神韵说答案:A14.王磐的散曲《朝天子·\u21647X喇叭》讽刺的是()A.封建皇帝B.朝廷宦官C.地方官僚D.社会寄生分子答案:B15.鲁迅对《金瓶梅》的一句评语是()A.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改观B.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C.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D.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答案:D16.凌濛初的别号是()A.茂苑野史氏B.顾曲散人C.空观主人D.黑憨子答案:C17.下列剧目属于明中期传奇的是()A.《香囊记》B.《浣纱记》C.《义侠记》D.《中山狼》答案:B18.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诗路中,开导先路的诗人是()A.钱谦益B.吴伟业C.吴嘉纪D.屈大均答案:B19.清代重振和延续晚明公安派思想的诗人是()A.沈德潜B.翁方纲C.袁枚D.厉鹗答案:C20.朱彝尊词的创作追求是()A.师法姜夔、张炎,醇雅清丽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柳永,以赋为词D.师法苏辛,豪放苍凉答案:A21.清初“学人之文”的基本创作倾向是()A.注重散文的艺术审美价值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C.注重散文的章法和结构D.注重散文的节奏和色彩答案:B22.刘大櫆对方苞“义法”古文理论的主要发展是()A.全面发展,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综合要求B.偏重“法”,探讨“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的关系C.偏重“义”,讨论散文如何贯穿程朱理学问题D.偏重风格,把文风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答案:B23.被歌德誉为“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于道德”的才子佳人小说是()A.《玉娇梨》B.《春柳莺》C.《雪月梅》D.《好逑传》答案:D24.在从《金瓶梅》至《红楼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先启后重要作用的作品是()A.《林兰香》B.《歧路灯》C.《醒世姻缘传》D.《杏花天》答案:A25.戏剧创作中能将诗歌意境运用于戏曲意境中的戏剧家是()A.李渔B.蒋士铨C.唐英D.杨潮观答案:B26.同光体诗人郑孝胥的诗风被陈衍评为()A.险奥僻涩B.聱牙钩棘C.清苍幽峭D.精工典丽答案:C27.在散文创作上,曾国藩提倡的是()A.经世文B.逻辑文C.魏晋文D.桐城文答案:D28.谭嗣同的著名文章《以太说》属于()A.翻译文字B.报章文体C.域外游记D.科幻小说答案:B29.近代散文作家严复的翻译名著是()A.《天演论》B.《警世钟》C.《原强》D.《扶桑游记》答案:A3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第二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
20. 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____艺术、____艺术、____艺术和____艺术等几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1.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篇名《太史公自序》作者:司马迁
2.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篇名《文心雕龙·神思》作者刘勰
3.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篇名《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作者陈子昂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篇名《戏为六绝句》。
作者杜甫
5.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篇名:《回浦诗文集》作者:陈敏
6.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篇名:《与元九书》作者:白居易
7.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篇名:《示子通》作者:陆游
8.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
篇名:《书黄子思诗集后》作者:苏轼
9.文之不能古而今也,时使之也。
篇名:《雪涛阁集序》作者:袁宏道
10.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
篇名:《随园诗话》作者:袁枚
二.解释下列名词的文论内容(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兴观群怨说(孔子)
“•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2.气盛言宜说(韩愈)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说。
“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
“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进一步发展了传统儒家有关创作的重要文艺思想。
3.真诗只在民间说(李开先):
明代诗坛拟古模仿之风极盛,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
对于这种风气,李开先等诗论家就着眼于民间创作。
他们提出“真诗在民间”的口号。
这也是对于过去历来推崇《诗经》国风、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的发展。
三.论述题(第1、2小题各20分,第3小题25分,共65分)
1.请分析比较曹丕《典论·论文》中“诗赋欲丽”与陆机《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文学思想的区别及其意义。
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体的“四科八体”论,并且指出“四科”各有其文体特点,提出了“诗赋欲丽”的观点。
所谓“诗赋欲丽”,就是说指出诗、赋应该辞藻华丽,讲究文采。
这与以前的文论思想相比,曹丕看到了文学与其他的史学、哲学的文章的不同特点,指出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的诗赋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丽”的美学特征,使文学逐渐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诗歌等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陆机《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
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而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陆机.强调诗歌要表现情志,修辞要美,文辞之美要建立於情志基础上..陆机借习古,拟古来自抒情志,婉转致意.他十分讲究含蓄,诗有馀味,要求文体丰满,反对清虚婉约.是故,其情感的抒发属内敛型,外面还有一层层精美的包装.观其拟作,并不单纯局限於拟古,诗中掺杂作者真正的情志,而且,不仅仅模拟古诗旨趣,还超越模仿层次,展现了字雕句琢的写作功力.
2.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又说:“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请以这段文字为主要材料,结合严羽《沧浪诗话》的其它资料论述他的“别材别趣”的文学思想。
答: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著述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材”,则是指
诗人能够感受以至创作出具有这样审美属性的诗歌作品的特殊才能,也正是艺术活动不同于一般读书穷理工夫之所在。
“别材”和“别趣”紧密相关。
在严羽看来,诗歌形式应该是一个浑然的整体,词、理、意、兴各个方面不能独立存在,必须统一在这个整体之中,汇合、融洽到“无迹可寻”的地步。
“性情”虽然是“兴趣”的本源,但严羽并不认为“情性”的直接抒发就足以构成“兴趣”,而是主张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熔铸于作品的整个形象之中,使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这样才有“兴趣”。
严羽《沧浪诗话》的“别情别趣说”在关于诗歌美学特点的探讨上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它重视了诗歌的艺术性,却忽略了艺术形象所赖以形成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基础;它强调了形象中包孕深远的一面,却忽略了造形上表现真切的一面。
作为古代诗歌艺术传统的总结,它在理论上是不全面的;作为后世诗歌创作实践的指导,也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但是,也不能因此对它一笔抹杀。
严羽“别材别趣说”的提出,不仅在南宋诗坛上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还构成我国诗歌美学,特别是诗歌形象理论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意义不容低估。
3.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为什么要提出“结构第一”的主张?他对戏曲结构有哪些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