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的合理布设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保护措施一、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及原则1.本工程施工总布置依据:(1)xx与xx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招标文件;(2)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及施工规范;(3)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2.布置原则(1)充分满足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充分利用发包方提供的场地和设施,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总原则进行施工总体布置。
二、布置内容根据本标段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及布置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的主要项目有:(1)施工现场对内外交通的施工道路;(2)施工队伍包括:3个桥梁施工队,1支梁板预制队伍,1支路基队伍,以及砼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机械修配厂、钢束加工厂、梁预制及堆放场等;(3)施工供水、供电系统;(4)施工通讯及消防设施;(5)其它必要的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
1. 施工道路利用城区内原有道路施工用道路,利用排渣厂K7+800-K8+100处原有便道作为营区内施工用便道,此段便道长约1.1公里,沿桥位中线打通约4公里便道。
2.施工队伍营地布置桥梁一队:K7+500~K7+600处,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桥梁二队:K8+750~K8+900处,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桥梁三队:K8+000~K8+200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梁板预制队:K7+500~K7+800处,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路基施工队伍:K9+400处,租用民房。
整个营地周围用钢彩板作为围墙,营区布置施工作业区,原材料堆放区,水泥仓库,宿舍,办公室等,各房屋建设以搭设临时铁皮简易房为主。
整个营地要力争做到临建房屋整齐,材料堆放有序,现场布置合理,清洁平整,并设有各种标志牌、标语、宣传板和广播。
3. 施工供水、供电系统3.1供水系统本工程施工用水包括生产、生活用水,施工地点位于城区,水源丰富,生产、生活用水可以保证。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安全设施设置

330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GUANLIKEXUEYUGONGCHENGJISHU伴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公路的交通量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再加上公路上货车超载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公路的路面条件以及交通设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公路的施工改扩建作业变的越来越频繁,并成为公路发生常发性拥挤以及造成各类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因此,开展对公路改扩建施工区的交通特性研究,确定施工区安全设施的设置,对保障施工区畅行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改扩建施工区交通流特性本文将基于改扩建高速公路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调研,并进行施工区的交通流特性分析。
(1)车速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对车流速度影响非常明显,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以下以小客车为例,对其地点车速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
地点车速的频率分布表明车速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图1车速频率数分布情况由于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采取边通车边施工的方式,施工作业区交通状况混乱,给道路交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提高交通安全,驾驶人往往采取降低车辆运行车速。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改扩建作业区段,小客车平均运行车速仅为65.7km/h 。
(2)车头时距车头时距与道路交通安全有一定关系。
当相邻车辆间距小于临界车头时距时,易发生交通事故。
而道路交通条件对车辆车头时距有影响,即当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车头时距会随之变化。
以下分别对高速公路行车道、超车道与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路段合流段的车头时距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图2正常路段行车道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图3正常路段超车道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图2和图3分别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路段上游正常路段行车道和超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状况。
经检验,一般路段交通流的车头时距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符合移位负指数分布,行车道与超车道分布大致相似,50%位的车头时距基本相同,分别为28.55s 和27.98s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大型车辆总是长时间占据超车道,致使部分性能较好的汽车不能正常超车,只能以低速跟驰行驶或有时不得不从行车道超车,从而造成了行车道和超车道功能的混乱。
高速公路扩建施工总体交通组织及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交通组织及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方案福泉高速公路福州段扩建工程指挥部二〇〇九年一月一、工程概况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福州段起点(K245+700)位于福州闽侯县青口镇,终点桩号为K300+455,与莆田段起点相接,全长约55.245公里。
本项目采用“边运营边施工”的方式,拼宽为主、局部分离的扩建方案将全线扩建为8车道高速公路。
路基设计标准:高速公路双向8车道。
设计速度:100 km/h(起点青口K245+700至福清龟山路段K260+220)、120km/h (福清龟山至江口路段K260+420~K300+035)、K260+220~420为渐变过渡段。
路基宽度:当设计速度为120 km/h时,整体式:42.0m;分离式:20.75m;当设计速度为100 km/h时,整体式:41.0m;分离式:20.50m。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二、扩建工程施工期间,保畅通交通组织原则;总体上采取“边施工、边通车”的原则,货车适时分流到普通公路;高速公路上尽力保障小车、客车通行,局部施工路段并道行驶,个别路段根据施工需要短时间中断交通。
三、现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一)福泉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作业中施工单位应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福建省、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各项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努力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交通安全临时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及时与福泉高速公路福州段交警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详细的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
(3)由福泉高速公路福州段交警部门和路政部门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
其中施工区的限速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a)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与施工区人员活动、施工类型及道路的情况有关;(b)限制速度应考虑到路上通行的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不宜过低;(c)限制速度宜统一,并提供给司机突发事件和对交通控制设施及人员指示的反应时间。
公路施工作业区布设标准

公路施工作业区布设标准:
公路施工作业区的布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警示区长度:根据道路施工条件和交通流量的不同,警示区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一
般来说,警示区长度不应小于1500米,并且在该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交通标志,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2.上游过渡区长度:上游过渡区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不应小于300
米。
在该区域内,应设置交通标志和路障等设施,以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流量。
3.缓冲区长度:缓冲区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不应小于30米。
在该区
域内,应设置路障和隔离墩等设施,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工作区长度:工作区的长度应根据施工需要和交通流量进行设置,但一般不应超过
500米。
在该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交通标志,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5.下游过渡区长度: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00米。
在该区域内,应设置交
通标志和路障等设施,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6.终止区长度:终止区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30米。
在该区域内,应设置解除限制标志
和交通标志等设施,以恢复道路的正常通行。
通行高速公路施工布控及安全方案

通行高速公路施工布控及安全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施工作业是不可避免的,而施工对交通运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施工布控及安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1. 高速公路施工布控方案1.1 施工布控区域划分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期间,需要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划分。
施工布控区域的划分应考虑以下因素:•施工工程类型: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
•施工工序:施工作业一般分为准备工作、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装等工序,需要根据不同工序的施工区域进行划分。
1.2 施工路段交通管制针对施工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顺畅。
具体的交通管制措施包括:•临时限速:根据施工区域的情况,设置临时限速牌,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
•交通分流:对施工区域采取交通分流措施,将交通导向备用道或其他可行道路,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断道施工:在施工区域设置道路封闭,禁止车辆通行,确保施工安全。
1.3 施工期间的警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作业。
常见的警示标志包括:•施工警示牌:标志着施工区域,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作业。
•临时交通标志:针对临时交通情况,设置临时交通指示标志,引导驾驶员行驶。
•路面标线:对施工区域进行标线绘制,提醒驾驶员避让施工区域。
2. 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方案2.1 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施工期间,对参与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工作人员掌握安全操作流程、防范交通意外以及危险品的处理等知识和技能。
•安全措施的实施:介绍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行。
2.2 交通事故预防在施工期间,交通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难点与施工对策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难点与施工对策摘要:对原有的高速公路工程实施必要的改扩建处理,是目前提高高速公路运输量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改扩建施工难度比较高,既要充分保证既有车道的正常使用,又需减少外界对现场施工的影响,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的应用道路改扩建施工技术。
本文就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技术难点及施工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难点;施工对策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难点1.1 施工区域选择难点在改建、扩建公路时,最重要的是施工区域、施工路线的选择。
如果施工区域零星分布产业园区、企业、工厂,就必须要科学考虑施工布局,防止工程影响施工区域内企业、产业园区的正常运行[1]。
此外,在施工布局时没有考虑到施工区域内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生态发展情况,在开工后陆续被各种问题困扰,大大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
1.2 新旧路基拼接施工难点新老路基拼接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难点,如果没有做好路基衔接工作,会增加公路出现病害的可能性,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阶段路基拼接施工主要在新路基开挖、防水、排水、路基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新旧路基高低不平、老路基渗水等。
1.3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难点有关于路基差异沉降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无法提供理论层面上的帮助。
同时,国家有关于路基沉降差异方面的控制指标含糊,施工人员无法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导致新旧路基出现了沉降差异的问题,大大缩短了改建、扩建后公路的使用年限。
1.4 路面拼接施工难点现场施工会受到基地土质、天气、施工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路面拼接出现问题,造成路面纵横向开裂、局部沉陷[2]。
施工期间工人没有控制好拼接路面沥青质量、没有使用专用手段预防路基结构差异,也可能造成以上问题。
2.5新旧桥梁道路拼接难点在衔接新旧桥梁时没有考虑到两部分的受力均衡问题,导致一部分承受了过多的力,严重时会造成衔接处的断裂。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难点与施工对策

◎王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难点与施工对策(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高速公路现如今正承担着我国将近一半的短途运输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高速公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原有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输能力的重要解决方式,通过实现对于高速公路的扩建,可以实现新建公路与旧建公路的并存,两者之间并重,共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实现形式1.单侧平面分离。
单侧平面分离就是将原来的公路作为半幅路基,采用完全分离或以中央隔离带隔离的方式在其一侧进行另一半路基的建设。
依据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实际要求,可以将新建路基的纵面进行调整及种类划分,主要分为单侧平面分离加宽和单侧、纵分离加宽。
单侧分离形式的出现可以对单侧拼接形式中的诸多技术问题进行有效回避,通常情况下,选用单侧分离形式不需要调整拟改扩建高速公路的断面形式。
2.单侧拼接。
单侧拼接方案就是连接拟改扩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将其进行标准路面及桥梁的改建。
同时将其进行4个单向车道的重新划分,作为道路扩建后的半幅使用。
然后在一侧进行拼接施工,形成另一半路基。
3.两侧分离。
两侧拼接加宽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施工交通组织、道路桥梁拼接技术处理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严重限制其施工条件,导致这种拼接形式不能在特殊路段应用,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选用其他方式进行有效施工,两侧分离形式就是在高速公路原来的4个车道的基础上,分别向两侧进行2个车道的建立,这样就形成了8个车道。
根据高速公路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新旧路基之间分离宽度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2米到3米的距离。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适量调整两侧分离路基的纵面,这样可以对净空不足现象进行有效减少。
4.两侧拼接。
在施工技术要求下,两侧拼接加宽形式主要应用于道路扩建不作调整的情况内,这种形式具有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的优点,对交通组织的运行十分有利。
高速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布置

高速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布置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尽可能按照标书要求及业主提供的条件进行;其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及消防设施。
布置时在指定的红线以内布置,对必须占用线以外土地的部分,由我方自行解决。
平面布置最主要的原则就是为了施工方便,同时考虑职工正常生活不受太大的干挠,并配制一定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丰富职工生活,确保每一位员工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施工中。
第一节临时工程安排一、施工便道施工道路布置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其对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
选择方案时,主要应满足运输强度的要求,并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具有足够的宽度和设置调头会车场地。
该工程对外交通可经已有的城市交通网。
主进场便道可由永和大道经华峰路进入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道路西侧道路用地范围外铺设一条8米宽的施工便道,便道具体位置及结构由甲方现场确定。
便道经过沟渠时,先清理沟槽,然后根据情况埋设相应管径的钢筋混凝土管通过。
便道两侧设临时排水沟,与路基临时排水系统连成网络。
路基施工过程中,纵向便道可随路基填筑不断抬高,或在路基线路左右位置适当变动,始终保持便道畅通。
为防止雨天便道难于通行,便道要求设置路拱,横向排水坡坡度要求不小于4%。
施工中使用车辆较多,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施工高峰期派专人现场指挥,疏导行车,减少运输中的相互干扰,保持交通的畅通。
二、生活、办公用房等临设的布置本工程现场较开阔,项目经理部可就近设在现场(部分可租用)。
各施工队,根据各自施工范围,就近搭设临时生活、办公用房,及库房等。
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生活设施一览表:(不足部分就近租用)三、供水、供电方案生活、生产用电就近接驳动力电源;生产、生活用水附近给水管网接驳。
施工用电线沿施工便道架设,施工用水管沿施工便道敷设。
现场配备150KW发电机2台以作备用。
四、料场、仓库搅拌机布置本工程所有临时设施尽可能布置在红线范围内,仓库、预制厂等可设在项目部附近及施工段中心地点,方便统一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的合理布设
摘要: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的定义,提出了改扩建施工作业区的具体划分及施工区各控制路段的合理设置和长度标准,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施工区的合理布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合理布设合理长度
1、前言
我国初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多为双向四车道,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要求。
为了保持正常运营,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作刻不容缓。
2、改扩建施工作业区的具体划分
根据JTG 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中相关定义并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施工的具体情况,典型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在改扩建施工时,为保证过往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可将施工路段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见图1)。
各个部分路段的作用如下:
1)施工预告段
预告段包括前方警告区和路肩锥形区。
在施工预告段内,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相应的标志,用以提示前方道路交通变化情况,给予驾驶员足够的时间采取安全的驾驶行为。
2)上游过渡段
主要起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的作用,使车辆变换车道由行车道汇合于超车道,也可以称之为合流渐变段。
3)上游缓冲段
上游过渡段与施工作业段之间的路段,为行车者和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此路段内禁止停放车辆、材料等,同时严禁施工人员停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施工作业段
施工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段,在作业路段与车道之间必须设置防撞隔离装置。
施工作业段全程用带有诱导标志的路拦或锥形交通路标与车道进行隔离;
5)下游缓冲段
为行车者和施工人员提供缓冲保护;
6)下游过渡段
解除断面压缩,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的过渡路段,同时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进入正常的行驶车道;
7)施工终止段
施工路段的结束和施工限速的解除,位于施工路段的末端,车流将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3、各控制区段的合理布设
3.1 施工预告段
根据路政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经验,并参考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高速公路施工路段预告路段一般可以设置三个警告标志,依次分别是前方施工标志、道路封闭标志和限制速度标志。
施工预告段的最小长度应能保证驶入该区的车辆减速到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最短长度,推荐长度为300m。
3.2过渡段
此处的过渡段包括上游过渡段和下游过渡段,根据JTG 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过渡段的长度L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L为渐变段的长度,m;W为渐变段缩减之路宽,m;V为设计速度km/h。
一般施工中所采用的上游过渡段的长度要略大于用以上公式计算所得的长度值,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如表1。
下游过渡段至少为30m,一般取50m 。
3.3 缓冲段
缓冲段内禁止停放车辆、材料等,同时严禁施工人员停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依相关文献的研究,上游缓冲段长度与限速之间的关系见表2。
下游缓冲段的长度至少为30m,一般可取50m。
3.4 施工作业段
1)施工作业区限速。
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当车速大于60km/h时,车速每增大5km/h,事故率约为原来的两倍,事故的严重程度也将呈指数形式增长,所以对进入作业区的车辆必须进行合理的车速限制。
根据相关规范和文献的研究,对设计速度为120 km /h的高速公路来说,作业区限速值一般可取为50km/h~60km/h。
2)施工作业段最大长度。
从人体心理学的角度看,驾驶员的忍耐程度有一个极限,当达到或超过这个极限时,驾驶员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容易产生错误的驾驶行为。
通过仿真统计不同施工区长度的交通流延误和小客车延误,建议施工区最大长度为5km。
3.5 下游终止段
终止区的长度不应小于30m,并应设置解除限制标志。
当多个作业区相邻时,应处理好终止段与下一个作业区预告段的连接。
4、结语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标准和规范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实际情况,提出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的划分、各具体控制区段的合理布设和长度标准。
对今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的改扩建施工作业区的合理布设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JTG 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S].
[2]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
[3]孙铭儿,徐耀刚.浅谈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12.
[4]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及行车仿真研究[Z]. 2001.
[5]彭兆峰,葛婷.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合理布设[J].公路工程,2012(20):8.
[6]吴岚.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区的合理设置[J].山西建筑,20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