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测新技术
免疫检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免疫检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现代医学诊断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免疫检测方法可以检测体内外的各种物质,如微生物、细胞、药物、激素、蛋白质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免疫检测方法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高灵敏度,逐渐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经济、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
本文将对免疫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免疫检测方法的发展1.传统免疫检测方法传统免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放射免疫法由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已经逐渐被淘汰。
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现代免疫检测方法现代免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荧光、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等。
荧光和化学发光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了分子诊断的常用方法。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方法,它将光学、电子、机械、化学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
3.手持式免疫检测设备近年来,手持式免疫检测设备在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设备小巧、便携、易操作,可以在野外、家庭、医院等场合进行检测。
这种设备可以检测多种物质,如细菌、病毒、激素等。
二、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1.临床诊断领域在临床诊断领域,免疫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手段。
免疫检测可以用于癌症、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同时,手持式免疫检测设备可以在医护人员无法到达的地区进行检测,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
2.食品安全领域在食品安全领域,免疫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添加剂,如重金属、农药、防腐剂等。
免疫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3.环境检测领域在环境检测领域,免疫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
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便是免疫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医生们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将介绍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新进展。
一、简介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机体细胞或者体液中存在的特定抗体或者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二、新型免疫检测技术1、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从病原体中扩增出特定基因片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这种技术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被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医生可以从体液样本中直接筛查出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对于快速准确地确定某些病原体的存在有重要的意义。
2、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数千种蛋白质分子固定在芯片上来检测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含量和变异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复现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3、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将生物识别分子与传感器结合,通过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信号变化来检测疾病或药物的技术。
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便携等特点,能够应用于各种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的场合,如无线设备和移动设备等。
三、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测技术有望在临床中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
首先,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筛查肿瘤早期。
在临床实践中,早期的肿瘤大多不会出现症状,但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肿瘤细胞群,促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其次,免疫检测技术也可以用于预测药物的反应。
通过分析病人体内的生物标志物,医生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疾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为病人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方法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医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免疫学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机制和疾病的发生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针对免疫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方法进行阐述。
一、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免疫细胞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对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进行分析。
目前,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已经涵盖了多种细胞类型,比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免疫缺陷病理学、免疫治疗、肿瘤学、传染病学等。
在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中,单克隆抗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对细胞进行定量和定位的分析。
此外,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快速检测方法,比如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细胞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二、细胞之间交流的研究方法免疫系统中的细胞之间会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进行信息交流。
在疾病状态下,某些细胞的分泌因子水平与正常情况下有所不同,因此研究这些细胞因子的分泌机理和调控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被用于免疫细胞因子的研究中。
比如,ELISA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从而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不同状态下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
此外,新型的多重分析技术,例如速率显微镜、质谱分析技术等,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测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
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来探究这些分子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为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特定的剪切核酸或CRISPR技术来精确编辑特定基因的表达。
如此可以有效地改变免疫细胞的表面表现,从而实现抗肿瘤、抗病毒等免疫治疗的目的。
此外,基因芯片和RNA测序等技术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原本不容易被察觉的病毒和疾病,如今都可以通过免疫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测和诊断。
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检测制定特定抗体。
而近年来,免疫检测技术也随着新科技的推动而迅速发展,更加准确和实用化,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一、技术基础免疫检测一般分为两种:直接和间接免疫检测。
直接检测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用的直接检测有放射免疫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间接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抗体反应来推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见的间接检测有血凝法、凝集反应法、免疫荧光法等。
二、新技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也不断出现,例如:1. 免疫层析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层次分离的技术。
常用的免疫层析实现方法有电泳法、吸附法、沉淀法等。
它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药物分离纯化等。
2. 贡献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使得免疫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大大提高。
例如,通过重组DNA技术,可以生产出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非常低浓度的分子和病原体。
3. 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特性的检测技术。
与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等特点。
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4.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这是一种快速鉴定病原体的技术,常用于外出野营、医学急救和实验室诊断等场合。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需要简单设备和操作步骤,而且使用速度很快,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培训和设备。
三、新应用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医学领域外,应用范围也涵盖了很多其他领域。
例如:1.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通过对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免疫检测,可以及时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2. 农业养殖:农业养殖中病毒的侵蚀,会带来无法计量的经济损失。
免疫诊断的新方法

免疫诊断的新方法免疫诊断是一种快速、准确判断疾病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预防和治疗。
然而,传统的免疫诊断方法有着诸多局限性,如精度不高、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诊断疾病,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免疫诊断方法。
一、光声免疫诊断技术光声免疫诊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诊断方法。
它是利用激光光源激发免疫芯片上的荧光信号,然后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对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相比传统的免疫技术,光声免疫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灵敏度:采用光声成像技术可以对微小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因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2、非侵入性:光声免疫诊断技术不需要对样本进行任何操作,不会破坏样本的完整性,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多样性:光声免疫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蛋白质、细胞、DNA等。
目前,光声免疫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肿瘤诊断、妊娠检测、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应用。
二、免疫传感器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分子(例如抗体、酶等)识别并捕获靶分子的方法。
它是利用生物分子对靶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来实现检测的。
当前,免疫传感器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型号和型式,例如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电化学、质谱等检测技术的免疫传感器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可以实现快速、准确、高通量和高灵敏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免疫贴身检测技术免疫贴身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人体皮肤和其它体液中的微量细胞因子、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进行快速诊断的新型诊断方法。
它适用于体表标本类型的多项精细检测工作,包括溶血酶、肾素、抗组胺、前列腺素、肝素、心肌酶等标志物的检测。
同时,它具有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匹敌的优势:快速、高效、便利、无创、无痛、无污染。
四、免疫计算机诊断技术免疫计算机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人体免疫系统来预测疾病的风险和进程的方法。
它是将人类的免疫系统进行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得出的诊断结果。
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免疫计算机诊断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精度: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型诊断结果准确。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疾病的爆发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的爆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它们能够对数百种疾病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诊断。
但是,传统方法也存在些问题。
例如,它们可能需要大量标志物、样本重复处理或专业的实验室设备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免疫检测方法和新思路不断涌现,为免疫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一些新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某些肿瘤细胞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重要标志物。
CTC检测已被证明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它可以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跟踪肿瘤病变,并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CTC检测已成为研究热点。
当前,主要使用的CTC检测方法根据其检测依据分为三种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和细胞完整性检测。
其中,蚕丝球-阴离子交换对磷脂酰肌醇(i-CTC)是一种新型的CTC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i-CTC的生物学特性实现对i-CTC的捕获和检测。
i-CTC是指一种在血液中存在的完整的肿瘤细胞,它们能够正常的分裂、增殖和移动。
i-CTC不仅有传统CTC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征,而且还具有其他新的生物学特征,例如细胞轮廓和颗粒分布。
与当前使用的CTC检测方法相比,i-CTC检测方法不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也不需要大量标志物,可以在保持CTC完整性的情况下捕获和检测CTC,因此,该方法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一种有效补充。
2. 疫苗检测技术疫苗检测是指检测人体中与接种的疫苗相关的抗体水平,以确定病人对某一病原体的免疫系统反应。
传统的疫苗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定量测定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的浓度来判断病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近年来,新型疫苗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得疫苗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和高效。
免疫学实验技术新进展

免疫学实验技术新进展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实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新进展。
一、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通常是对大量细胞群体进行平均化的测量,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的异质性。
而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免疫细胞的表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泌等进行精确分析,为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例如,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scRNAseq)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谱,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状态转换。
流式细胞术与单细胞分选技术的结合,可以对特定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和后续的深入分析。
此外,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能够同时检测大量蛋白质标志物在单个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更全面的细胞免疫表型信息。
二、免疫组库分析技术免疫系统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T 细胞受体(TCR)和 B 细胞受体(BCR)的基因重排上,形成了庞大的免疫组库。
免疫组库分析技术通过对 TCR 和 BCR 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了解免疫系统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使得大规模、高通量的免疫组库分析成为可能。
通过对 TCR 和 BCR 的可变区基因进行测序,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克隆多样性、克隆扩增情况以及抗原特异性等。
免疫组库分析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揭示免疫系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三、成像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成像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直观地观察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分布、迁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手段。
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实时观察免疫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免疫检测技术前沿与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前沿与进展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人体内的抗体或抗原,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展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免疫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与进展。
一、免疫检测技术概述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特异性识别机制,针对特定的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免疫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 RIA)、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泳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准确检测疾病和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免疫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以下将介绍几个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发展。
1. 荧光免疫检测技术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灵敏度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显微镜等设备对样本进行检测。
相较于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2. 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流体芯片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通过控制微流体的流动,使样本与抗原或抗体在芯片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检测。
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目标物质,且样本消耗量较小。
因此,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共振贡献检测技术共振贡献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利用共振贡献现象对样本进行检测。
共振贡献是指当体系与外界发生共振时,其贡献出的能量达到最大值。
通过对共振贡献的测量,可以实现对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高灵敏度检测。
共振贡献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物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免疫检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免疫检测技术类型
1、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技术(ABC法)
(1)原理:ABC法是利用亲和素分别连接生物素 标记的第2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生物素标记的第 2抗体与ABC复合物相连接,最后加底物进行显色反 应。其中,ABC复合物是将过氧化酶结合在生物素 上,再将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物与过量的亲和素蛋 白反应而制备的。
包括BAB-ELISA,BA-ELISA和ABC-ELISA等技 术。
第2节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
一、概
述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颗粒为示踪标记物 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免疫 转印、体外诊断试剂的制造等领域。 胶体金即水溶胶,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疏水胶体溶液, 具有一般溶胶的特性,主要通过还原剂将氯化金分子 聚合成特定大小金颗粒的方法而产生。可通过采用柠 檬酸、抗坏血酸钠和白磷等还原氯金酸或四氯化金而 制备胶体金。胶体金颗粒可通过静电吸引及其表面的 物理特性与多种生物分子(如抗体、SPA)相结合,形 成蛋白质-金颗粒复合物,即胶体金标记物(胶体金探 针) 。
二、原理
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 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 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 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 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 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 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 特性。
二、原理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 主 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 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 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 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 这一反应也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称之为免 疫金银染色。
二、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免疫检测技术类型
3、标记生物素-亲和素技术(AB)
LAB法是以生物素标记抗体作第1抗体,酶标记亲
和素作为第2抗体。
BRAB法和LAB法都需以生物素标记第1抗体,应
用不如ABC法普遍。但是,用于免疫细胞中免疫球
蛋白的显示具有特异性。
二、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免疫检测技术类型
4、生物素-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技术
1、生物素 生物素(biotin)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 组织的生长因子,亦称辅酶R或维生素H,尤以蛋黄、 肝、肾组织中含量较高。结构式中的咪唑酮环是与亲 和素结合的主要部位。利用生物素的羧基加以化学修 饰后,可以制成各种活性基团的衍生物,称为活化生 物素。针对不同的被标记物可以应用不同类型的活化 生物素。
目前最灵敏的免疫组化二抗检测系统 由于亲和素和生物素有极强的亲和力(其亲和力
比抗体和大多数抗原的亲和力高100万倍),因而亲
和素和生物之间的结合是不可逆的。此外,亲和素
具有4个生物素结合位点,大多数蛋白质包括酶可以
和多个生物素分子结合。利用这些特征,可以把亲
和素和生物素化的酶结合为大分子复合物(ABC’s)。
一、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特性
2、亲和素 (avidin):是一种存在于鸡蛋清中的碱性糖 蛋白,结晶呈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在pH 2~13 缓冲液中性质稳定,消化道多种蛋白水解酶不能使其 失活。它对热的耐受性较强,经80℃温度作用2min 仍保持活性。亲和素是由4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四 聚体,富含色氨酸,通过色氨酸与生物素的咪唑环呈 十分牢固的结合。亲和素的每个亚单位可结合1个分 子生物素,因此1个亲和素分子可结合4个生物素分 子。
第2节影响
章节安排
第一节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检测新技术
的因素 第二节 免疫胶体金检测新技术
第三节 免疫电镜技术 第四节 免疫转印技术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标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及 种类。 2、理解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常用的检 测方法。
3、了解免疫电镜技术的应用。
4、了解免疫转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与重点]
重点: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原理。 难点: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原理。
第一节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检测新技术
利用生物素与亲和素专一性结合以及生物素、
亲和素既可标记抗原或抗体,又可被标记物所
标记的特性,可建立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来显示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各种免疫检测技术。
一、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特性
使用步骤:1.加入一抗,与切片孵育。如加入兔抗 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2.加入生物素化二抗,如生物 素化抗-兔IgG。3.加入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 (ABC)。4.加入酶作用底物,定位抗原。
二、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免疫检测技术类型
2、桥亲和素-生物素技术(BRAB)
原理及应用:方法是用生物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 然后以亲和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检查抗原时, 先用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细胞(或组织内)的抗原反应, 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加人亲和素孵育后,洗去未结合 的亲和素,再加入已标记酶的生物素孵育,洗片,以 细胞化学方法呈色反应。
二、原理
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 生物大分子结合,如SPA、PHA、ConA等。根据胶体 金的一些物理性状,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形状 及颜色反应,加上结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学特性,因而 使胶体金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 胞生物学等领域。
二、原理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 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吸附机理可能是胶体金颗 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 形成牢固结合。用还原法可以方便地从氯金酸制备各 种不同粒径、也就是不同颜色的胶体金颗粒。这种球 形的粒子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可以与葡萄球 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 激素、牛血清白蛋白多肽缀合物等非共价结合,因而 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中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
二、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免疫检测技术类型
1、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技术(ABC法) (2)应用: ①组织切片和细胞悬液中抗原的检测 ②在免疫电镜中的应用 标记抗体渗透性是免疫 电镜技术的关键,小分子的生物素就可得到更高的 渗透力,且生物素化抗体可在组织包埋前或包埋后 加入,因此ABC法进行抗原的亚细胞水平定位分析 得到较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