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读书分享
王世襄

“天下第一玩主”王世襄先生头衔有“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其实,这些头衔远未穷尽王先生的成就。
他擅长书法,堪称“书法家”,又精通饮食之道,写过谈吃的美文,称之为“美食家”并不夸张……在其丰富的人生面前,这些林林总总的头衔都显得过于单薄了,如果硬要给他送一顶帽子,“情趣大师”大概最为恰当。
是的,追求生活的情趣,在平凡物事中寻找丰富的蕴含,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就这样自然修炼成了“大师”。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王世襄工作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意义,但似乎有必要指出,这种意义于王先生本人来说,应属“无心插柳”。
他当初在收藏那些或稀奇古怪或稀松平常的玩艺儿,下工夫探究本末时,其原动力就是单纯的“喜欢”。
不论货币意义上的世俗“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的精神“价值”,原都在其考虑之外。
也只有这种最纯净的情感,最自由的心灵,才能久远地支撑一个人在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生活中如醉如痴。
“这样的人以后很难出现了!”面对王先生的辞世,类似的感叹让人五味杂陈。
我们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在多方面取得惊人成绩的文化老人,更大的遗憾也许还在于,随着王先生的辞世,“生活情趣化”有成为绝响的危险。
略知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生活情趣化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魏晋名士,“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苏东坡,都以自己的个性将平淡的生活演绎得趣味盎然。
只是社会几经变迁,生活的情趣化当下才越来越为我们所陌生。
如果没有王世襄,我们或许很难知道,原来生活居然可以这样去过。
追求生活的情趣化,当然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有心人当能注意,王世襄先生的各项成就虽早有基础,但均大放光彩于其下半生,正是其衣食无忧、生活稳定的黄金时代。
然而,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仅是生活情趣化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其他主、客观条件也不可少。
首先,应该像王世襄先生那样情感纯净、心灵自由,没有这一点,家财万贯也只能催生以吃天价饭为荣等恶趣,而“恶俗化”实为“生活情趣化”的第一个敌人;其次,一个在文明线上的社会,不应以生活一律为特征,崇尚粗鲁、粗陋,限制人们追求高雅和精致。
看王世襄书情怀

看王世襄书情怀作者:来源:《中国收藏》2014年第05期王世襄先生并不『承认』自己是书法家,但他的书法却有着很多『书法家』都没有的风神、气度。
他曾多次为友人书,从遣词造句,到构思落笔,可谓精心竭力。
这每一件作品,不仅提供了书法审美的范本,还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更承载着王先生与友朋间的深厚情谊。
1992年春节,王伯身边的很多晚辈都获得了一件意外珍贵的礼物,就是每个人名字嵌在联语之中的王伯墨宝。
我获得的字联是:本固邦甯宁有日,介尔景福福无疆。
壬申元旦试笔大吉,畅安王世襄撰句并书。
王伯当年交给我时说:“你这两个字真不好嵌进去,费了老大劲儿!”为了授赠人查找便利,王伯还特亲写了出处说明:“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介尔景福”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这么一副联,渗透着情感和文化纵横,此为王伯人格人品之一斑。
——萨本介北京荣宝斋书画鉴定家1991年9月,由我、田家青、舒乙与马未都共同倡议发起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决定在刚刚修复的北京什刹海智化寺内举办一次古典家具展览。
展品及经费都由会员提供,王世襄、朱家溍及史树青等大收藏家都拿出了藏品。
这次历时两个月的展览是有史以来国内民间的第一次的古代家具展览。
开幕前,我请王世襄先生题写了这幅展标,作为展厅迎面屏风上的题目。
虽时过境迁,但仍能显出王老当年雄健坚实的笔力。
今日观之,令人追忆当年小众精英们收藏探究古典家具时的那段寂寞时光。
——张德祥著名古家具收藏家、鉴定家1994年嘉木堂搬迁新址举办明式家具展览,邀请王世襄先生亲临香港主礼开幕仪式。
先生来函答允并嘱催询出入境文件事宜。
展览期间,王先生建议我为展览撰写图录。
回京后更寄来四言铭文,并不胜其烦翻译成英文让笔者看懂。
王先生的赞赏与鼓励,成为嘉木堂对家具质量要求精益求精,以及日后举办展览必同步出版图录的动力。
——伍嘉恩著名明式家具收藏家、香港嘉木堂主人我的第一部散文集《不素餐兮》曾获“辽宁文学奖”,据说当年评审会上,九个评委都投了赞成票,好几个评委还强调了一句:这书名题得真漂亮!似乎说若不是这书名,能否投赞成票还不一定。
人物传记阅读素材:王世襄:京城大玩家

人物传记阅读素材:王世襄:京城大玩家王世襄:京城大玩家他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漆器家、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后来成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就是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号畅安,北京人,祖籍福建省福州市。
王世襄涉猎的领域相当广泛,最令人叫绝的是,他精通北京玩家的各种游艺,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京城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游戏,经他妙手回春,成了北京民俗游艺文化;厨房炊事不再枯燥无味,生活被他演绎成了一门艺术。
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从小玩到大王世襄出生在诗书世家,高祖王庆在清朝做到两广总督,《清史稿》给他立过传,父亲王继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国务院秘书长,他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
父母对爱子的教育有很好的安排,为他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教经学、史学、小学、音韵,又教他从小学英语,讲得一口流利英语。
然而少年时的王世襄却偏离了家族的预期,王世襄自小好玩,上小学前后,王世襄玩兴十足。
他先养鸽子、捉蛐蛐;稍大,用葫芦养冬日鸣虫,并学会在葫芦上烫花。
11岁就读于北京乾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时,一上手写英文作文,一连几篇都是兴致勃勃地大谈鸽子,闹到英文教员不胜其烦,怒曰:再写此鸟,无论好坏,一律给Poor(差等)!后来他又为鸽铃写出《北京鸽哨》,为鸽子编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甚至在快走到生命终点时,他念兹在兹的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放飞真正的中国观赏鸽呢……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
他的玩家派头被同学视为荒诞不经,邓之诚在燕大算是名教授,老先生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忽听一阵嘟嘟的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敢情王世襄揣着蝈蝈葫芦进了教室,惹得邓先生恼怒起来,把他请出教室。
语文作文人物素材——王世襄

王世襄百科名片王世襄“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于2009年11月28日与世长辞,享年95岁。
中文名: 王世襄民族: 汉族出生地: 中国出生日期: 1914年5月25日逝世日期: 2009年11月28日职业: 学者 文物鉴定家毕业院校: 燕京大学国文系 主要成就: 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画学汇编》《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生平简介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号畅安,汉族,祖籍福建福州,1914年5月25日生于北京。
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九三学社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
王世襄出身书香门第,小学至高中,就读北京美国学校,同时家中聘请国学耆宿,讲授文史诗词。
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
1941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
论文为《中国画论研究·先秦至宋》。
继在家中撰写论文元至清部分。
1943年全稿完成后,赴重庆寻求工作。
1943年在四川李荘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
1945年10月任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在北京、天津清理追还在战时被劫夺的文物。
1946年12月-1947年2月被派赴日本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第四组专员,交涉追还战时被日本劫夺的善本书等文物事宜。
1947年初追还被劫夺的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106箱,由日本横滨押运到上海,经郑振铎派员接收。
1947年3月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
1948年5月由故宫博物院指派,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金,赴美国、加拿大参观考察博物馆一年。
期满后,拒绝了弗利尔美术馆、匹兹堡大学的聘请,1949年8月后在故宫博物院任古物馆科长及陈列部主任,曾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一年。
多导图分享:王世襄先生对家具等艺术品的见地

多导图分享:王世襄先生对家具等艺术品的见地王世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著有《画学汇编》、《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锦灰堆》、《锦灰二堆》、《锦灰三堆》、《髹饰录解说》、《自珍集》和《明式家具研究》等书。
我对王先生所著书籍的感受是,王先生不写普及性、畅销性的文化类通俗读物,怹的书都是钻研的很深、很专,属于学术和文献价值极高的专著,是值得传世的著作,是真正引领和提升阅读者鉴赏及收藏水平的书。
王世襄先生除了对古代家具的研究既全面又独到之外,还对青铜、佛像、造像、漆器、乐器、竹刻、葫芦等收藏都有很深的研究,并融会贯通。
尤其要向希望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人们及各位收藏爱好者优先推荐王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和《锦灰堆(作者:畅安——王世襄先生字号)》系列,书中真有黄金屋!王世襄先生是大智慧、高境界、重责任的大家,人生的学习体验、研究见地和文物鉴藏的感悟颇多,这里仅就几个方面见地的精华梳理成导图与您分享,供您了解参考,一砾见沧海。
如果您对王先生的见解有深度的了解和理解,相信对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珍品鉴赏、文物收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王世襄先生评价艺术品:一看历史价值,二看艺术水准。
我曾总结归纳过欣赏古瓷器价值的几个维度,其实也是选择收藏品的几个因素优先级。
正如王先生所言,选择收藏尤其不能把市场行情(经济价值)作为首要标准。
王世襄先生对家具艺术品的精论:王世襄先生尤其对明清家具极深研几,苦心孤诣。
这里简要提炼成图:以上是王世襄先生对家具艺术品的精论,您是不是也深以为然?评价现代家具艺术品五要素:王世襄先生认为,挑选和评价现代家具艺术品的品质,不是简单地把用料作为首要条件。
在选择家具时,制作上有五个要素:王世襄先生判定古董艺术品的核心本质:家具:望气。
就是透过器物本体看到家具背后的气韵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这种鉴定方法才是最本质、最精准的,把握住的是整体的气息。
我读王世襄

我读王世襄作者:邵燕祥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3年第01期读人如读书。
读书有所谓浅阅读,读人亦如是。
譬如读王世襄,——哦,久仰久仰,他对明式家具、养鸽子都内行,老头儿人缘也挺好。
这说得都不错,但失之浅。
有的所知略多,说,那是个公子哥儿,上燕京大学还提笼架鸟玩蛐蛐,整个一个“玩主”,玩出“世纪绝学”来:评价不低,用意甚好,但似是而非。
为什么似乎都不甚了了?是由于王世襄虽在专业圈子早为人知,而名满四海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降。
我也是这样的一员,就像当年的外籍教授温德说的,“一知半解”。
总是从朋友处听说:这是一个亲自动手的美食家,骑自行车倍儿帅,一手扶把,一手夹着案板,从芳嘉园到北总布胡同范用家烹调示范;还是球迷,傍晚穿着背心、短裤,骑在车上,又是单手扶把,一手拿着大芭蕉扇,径奔东郊“工体”门口等退票……偶从一处展览看到他的法书,不禁折服,向他说起,蒙老人赠我一张复印件。
心想魏晋时的名士也许就是这般风度吧,但我想象中的古代文人仿佛都是清癯消瘦,而王世襄则为大骨架壮硕之士。
道听途说,片片断断,对不上号,拼不成一个完整的王世襄。
盖因对他的了解,属于“浅阅读”也。
张建智这本《王世襄传》,于王老自己的著作之外,让我对传主有了深入一步的且是较全面的了解。
王世襄(1914~2009年)近百岁的生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上显现出来。
他幼年曾寄居湖州外祖家,所谓“儿时依母南浔住,到老乡音脱口流。
处世虽惭违宅相,此身终半属湖州”,乡情萦怀。
传记作者恰是湖州人,于当地历史人文颇熟,又成为王世襄晚年信得过的忘年好友之一,访谈记录,并得到老人提供的资料。
旧谚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今借此书之助,好像得与王老一次又一次谈心忆旧,听他亲口说百年风波,一生往事。
其实,纵看王世襄生平,无论1949年前还是之后的履历,一笔一笔都是清清楚楚的。
横看王世襄留下的工作贡献和学术成果,一笔一笔也是清清楚楚的。
就如他那年辈的许多学界中人一样,孜孜疙石乞,埋头业务,绝不张扬,并不传奇,怎么竟看得我心潮起伏,联想不断?是他寻常中确有不寻常处,在芸芸众生里,他独一无二,这样的人可一而不可再,可遇而不可求。
华萼交辉:与王世襄先生有关的几件竹刻(续)

… ★ B
代, 则如徐悲鸿先生之油画《 F你的鞭子》 蒋 兆和先 生 放 , 诺大 一个花 和尚 ,一足 直立, 一足踏 石 身着禅 表 .坦胸 露腹. 头束铁 箍,颈挂 数珠 左手持 双环 大 铲 .右手 两指怒指 石下 ,睁 目虎视, 两眉紧 蹙,似正 在 咒 骂祸 国 殃民 的赍 官污 吏, 成功 地 塑造 出倔 强 率
不 同凡响也 张图重 宝存素丝 扶 桑卷帙 觯斋瓷 斑驳青铜 纳宫库 勋记而 立飒爽姿
四、代朱肩钤 先生折呈 宋子 文, 追回 朱氏存素 堂在 东北之历代丝绣。 五、 收溥 仪在 天津张园遗下文物逾千件 , 接 归故宫。 六、 收海关 移交德孚洋行的一批 文物工 艺品。 接 此外 . 9 6 2 1 4 年l 月东渡 日本 , 翌年2 月押运 1 7 0 箱善 本图书回国, 解放 前夕, 图书被运 往台湾。 余作《 奉贺王畅 安先生九秩 荣庆 》 歌四十二韵 , 概 括为四旬 :
人 感到英雄高踞 山头,形象更为 高大
方寸持神 细雕 铹 为结谈文论艺缘 劲节 坚同松石 寿 与君相时共延年
艺术品能感人肺腑 , 扣人心弦,以其有血有 肉,与州
2 纪 , l I 周先 生退 休,闲错 武汉, 泊明志,不幕名 淡 利 乇老尝语余 所交现代竹 人. 以周先生修养最深。观 乎周先生所作, 信是斯言。
直 、疾 恶如仇 的性格 满腮 胡须蟠卷 ,假付 根圆斑雕
之《 民 》 流 ,萨本介先生之画{ ,皆情郁于中, 发之 寸 而 外者。汉生先生此作, 殆为其一乎 ? 周先 I 曾取王老j 片,以高浮雕法刻 J ! 《 l 竹简之上 , 下 镜七绝一酋. 竹简鞔《 自珍集》 中
成 ,有 些夸张, 却增添 几分威 武, 背后青松拥 簇,使
王世襄

紫苏希寄助理小编二级|消息(2)|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核心用户五周年NBA拆分词条王世襄百科名片王世襄“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于2009年11月28日与世长辞,享年95岁。
中文名: 王世襄民族: 汉族出生地: 中国出生日期: 1914年5月25日逝世日期: 2009年11月28日职业: 学者 文物鉴定家毕业院校: 燕京大学国文系主要成就: 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 《画学汇编》《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往事略集玩物成家“老运动员”梁思成的提携因祸得福妻精琴艺自称琴奴政治遭遇人鸽情缘人物交往治学精神著作书目诗词书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往事略集玩物成家“老运动员”梁思成的提携因祸得福妻精琴艺自称琴奴政治遭遇人鸽情缘人物交往治学精神著作书目诗词书法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号畅安。
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北京。
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
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从而成为获得该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王世襄出身书香门第,小学至高中,就读北京美国学校,同时家中聘请国学耆宿,讲授文史诗词。
193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悦读会分享
“京城第一玩家”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 号畅安。男,北京人,祖籍福建省福 州市。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 家、学者。在古代漆器、明式家具、 书画法帖、古琴等方面造诣极深。 精通北京玩家的各种游艺,使井市的 “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 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 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 学”,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生活态度
“不冤不乐”,其解释是:“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乐。 历经艰辛,人人笑其冤之过程,亦即心花怒放,欢喜无状, 感受最高享乐之过程。倘得来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乐而 言。”
鉴赏
“望气”:所谓的“气”就是 “气韵”,实际上它是透过看被 鉴定器物本身,看到它背后的精 神世界,气韵表现的是一个时代 的精神。 捕捉到了这些器物间内在相应的 联系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找 到历史脉络,因此能站在高端, 不是着眼具象,而是放眼宏观, 对各类艺术品和鉴定品加以审视 判断,透过器物的表象看到时代 特质和艺术水准两个本质
捐赠藏品
1993年将79件夫妇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 元明名画大观》,再加翠戒指三枚换得。 2003年秋拍,以891万元成交。
2011年春拍,以1.15亿元的拍出。
美食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先生曾任全国高级厨师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 员,说明其厨艺造诣之高,不仅仅限于家常菜,可谓足以将帅群师。 有时,他会作为重要成员或和诸位美食家组成的“吃会”一起赴宴。宴 毕,总经理总会把主厨和大师傅们叫出来,与大家见见面,互动一番。 王先生往往还给他们指点指点,教教他们。十次里能有五六次,离开餐 厅之际,主厨和大师傅们会走到王先生身边悄悄地问:“您原来在哪儿 干?”